上二卷閱讀:
《幼學(xué)瓊林》全文(卷一)
《幼學(xué)瓊林》全文(卷二)
《幼學(xué)瓊林》全文及解釋(卷三)
卷三
人事
【原文】
大學(xué)首重夫明新,小于莫先于應(yīng)對。
其容固宜有度,出言尤貴有章。
智欲圓而行欲方,膽欲大而心欲小。
閣下足下,并稱人之辭;不佞鯫生,皆自謙之語。
恕罪曰原宥,惶恐曰主臣。
大春元、大殿選、大會狀,舉人之稱不一;大秋元、大經(jīng)元、大三元,士人之譽多殊。
大掾史,推美吏員;大柱石,尊稱鄉(xiāng)宦。
賀入學(xué)曰云程發(fā)軔,賀新冠曰元服加榮。
賀人榮歸,謂之錦旋;作商得財,謂之稇載。
謙送禮曰獻(xiàn)芹,不受饋曰反璧。
謝人厚禮曰厚貺,自謙利薄曰菲儀。
送行之禮,謂之贐儀;拜見之貲,名曰贄敬。
賀壽儀曰祝敬,吊死禮曰奠儀。
請人遠(yuǎn)歸曰洗塵,攜酒進(jìn)行曰祖餞。
犒仆夫,謂之旌使;演戲文,謂之俳優(yōu)。
謝人寄書,曰辱承華翰;謝人致問,曰多蒙寄聲。
望人寄信,曰早賜玉音;謝人許物,曰已蒙金諾。
具名帖,曰投刺;發(fā)書函,曰開緘。
思暮久曰極切瞻韓,想望殷曰久懷慕藺。
相識未真,曰半面之識;不期而會,曰邂逅之緣。
登龍門,得參名士;瞻山斗,仰望高賢。
一日三秋,言思暮之甚切;渴塵萬斛,言想望之久殷。
暌違教命,乃云鄙吝復(fù)萌;來往無憑,則曰萍蹤靡定。
虞舜幕唐堯,見堯于羹,見堯于墻;門人學(xué)孔圣,孔步亦步,孔趨亦趨。
曾經(jīng)會晤,曰向獲承顏接辭;謝人指教,曰深蒙耳提面命。
求人涵容,曰望包荒;求人吹噓,曰望汲引。
求人薦引,曰幸為先容;求人改文,曰望賜郢斫。
借重鼎言,是托人言事;望移玉趾,是浼[mei]人親行。
多蒙推轂,謝人引薦之辭;望作領(lǐng)袖,托人倡首之說。
言辭不爽,謂之金石語;鄉(xiāng)黨公論,謂之月旦評。
逢人說項斯,表揚善行;名下無虛士,果是賢人。
黨惡為非,曰朋奸;盡財賭博,曰孤注。
徒了事,曰但求塞責(zé)。
戒明察,曰不可苛求。
方命是逆人之言,執(zhí)拗是執(zhí)己之性。
曰覬覦,曰睥睨,總是私心之窺望;曰倥傯,曰旁午,皆言人事之紛紜。
小過必察,謂之吹毛求疵;乘患相攻,謂之落井下石。
欲心難厭如溪壑,財物易盡若漏卮。
望開茅塞,是求人之教導(dǎo);多豪藥石,是謝人之箴規(guī)。
勞規(guī)芳躅,皆善行之可慕;格言至言,悉嘉言之可聽。
無言曰緘默,息怒曰霽威。
包拯寡色笑,人比其笑為黃河清;商鞅最兇殘,常見論囚而渭水赤。
仇深曰切齒。
人笑曰解頤。
人微笑曰莞爾,掩口笑曰胡盧。
大笑回絕倒,眾笑曰哄堂。
留位待賢,謂之虛左;官僚共署,謂之同寅。
人失信曰爽約,又曰食言;人忘誓曰寒盟,又曰反汗。
銘心鏤骨,感德難忘;結(jié)草銜環(huán),知恩必報。
自惹其災(zāi),謂之解衣抱火;幸離其害,真如脫網(wǎng)就淵。
兩不相入,謂之枘鑿;兩不相投,謂之冰炭。
彼此不合曰齟齬,欲進(jìn)不前曰趦趄[ziju]。
落落不合之詞,區(qū)區(qū)自謙之語。
竣者作事已畢之謂,醵者斂財飲食之名。
贊襄其事,謂之玉成;分裂難完,謂之瓦解。
事有低昂曰軒輊,力相上下曰頡頏。
憑空起事曰作俑,仍踵前弊曰效尤。
手口共作曰拮據(jù),不暇修容曰鞅掌。
手足并行曰匍匐,俯首而思曰低徊。
明珠投暗,大屈才能;入室操戈,自相魚肉。
求教于愚人,是問道于盲;枉道以干主,是衒玉求售。
智謀之士,所見略同;仁人之言,其利甚溥。
班門弄斧,不知分量;岑樓齊末,不識高卑。
勢延莫遏,謂之滋蔓難圖;包藏禍心,謂之人心叵測。
作舍道旁,議論多而難成;一國三公,權(quán)柄分而不一。
事有奇緣,曰三生有幸;事皆拂意,曰一事無成。
酒色是耽,如以雙斧代孤樹;力量不勝,如以寸膠澄黃河。
兼聽則明,偏聽則暗,此魏征之對太宗;眾怒難犯,專欲難成,此于產(chǎn)之諷子孔。
欲逞所長,謂之心煩技癢;絕無情欲,謂之槁木死灰。
座上有江南,語言須謹(jǐn);往來無白丁,交接皆賢。
將近好處,曰漸入佳境;無端倨傲,曰旁若無人。
借事寬役曰告假,將錢囑托曰夤緣。
事有大利,曰奇貨可居;事宜鑒前,曰覆車當(dāng)戒。
外彼為此曰左袒;處事而可曰摸棱。
敵甚易摧,曰發(fā)蒙振落;志在必勝,曰破釜沉舟。
曲突徙薪無恩澤,不念豫防之力大;焦頭爛額為上客,徒知救急之功宏。
賊人曰梁上君子,強梗曰化外頑民。
木屑竹頭,皆為有用之物;牛溲馬渤,可備藥石之資。
五經(jīng)掃地,祝欽明自褻斯文;一木撐天,晉王敦未可擅動。
題鳳題午,譏友譏親之隱詞;破麥破梨,見夫見子之奇夢。
毛遂片言九鼎,人重其言;季市一諾千金,人服其信。
岳飛背涅精忠報國,楊震惟以清白傳家。
下強上弱,曰尾大不掉;上權(quán)下奪,曰太阿倒持。
當(dāng)今之世,不但君擇臣,臣亦擇君;受命之主,不獨創(chuàng)業(yè)難,守成亦不易。
生平所為皆可對人言,司馬光之自信;運用之妙惟存乎一心,岳武穆之論兵。
不修邊幅,謂人不飾儀容;不立崖岸,謂人天性和樂。
蕞爾幺么,言其甚小;鹵莽滅裂,言其不精。
誤處皆緣不學(xué),強作乃成自然。
求事速成曰躐等,過于禮貌曰足恭。
假忠厚者謂之鄉(xiāng)愿,出人群者謂之巨擘。
孟浪由于輕浮,精詳出于暇豫。
為善則流芳百世,為惡則遺臭萬年。
過多曰稔惡,罪滿曰貫盈。
嘗見冶容誨淫,須知慢藏誨盜。
管中窺豹,所見不多;坐井觀天,知識不廣。
無勢可乘,英雄無用武之地。
有道則見,君子有展采之恩。
求名利達(dá),曰捷足先得;慰士遲滯,曰大器晚成。
不知通變,曰徒讀父書;自作聰明,曰徒執(zhí)己見。
淺見曰膚見,俗言曰俚言。
識時務(wù)者為俊杰,昧先幾者非明哲。
村夫不識一丁,愚者豈無一得。
拔去一丁,謂除一害;又生一秦,是增一仇。
戒輕言,曰恐屬垣有耳;戒輕敵,曰無謂秦?zé)o人。
同惡相幫,調(diào)之助桀為虐;貪心無厭,謂之得隴望蜀。
當(dāng)知器滿則傾,須知物極必反。
喜嬉戲名為好弄,好笑謔謂之詼諧。
讒口交加,市中可信有虎;眾奸鼓釁,聚蚊可以成雷。
萋非成錦,謂譖人之釀禍;含沙射影,言鬼蜮之害人。
針砭所以治病;鴆毒必至殺人。
李義府陰柔害物,人謂之笑里藏刀;李林甫奸詭諂人,世謂之口蜜腹劍。
代人作事,曰代庖;與人設(shè)謀,曰借箸。
見事極真,曰明若觀火;對敵易勝,曰勢若摧枯。
漢武內(nèi)多欲而外施仁義,廉頗先國難而后私仇。
臥榻之側(cè),豈容他人鼾睡,宋太祖之語;一統(tǒng)之世,真是胡越一家,唐太宗之時。
至若景泰以呂易嬴,是嬴亡于莊襄之手:弱晉以牛易馬,是馬滅于懷愍之時。
中宗親為點籌于韋后,穢播千秋;明皇賜洗兒錢于貴妃,臭遺萬代。
非類相從,不如鶉鵲;父子同牝,謂之聚麀。
以下淫上謂之烝,野合奸倫謂之亂。
從來淑慝殊途,惟在后人法戒;欺世情濁異品,全賴吾輩激揚。
【注釋】
《大學(xué)》首重夫明新,小于莫先于應(yīng)對。明新:明德做新人。莫先于應(yīng)對:首行應(yīng)該學(xué)習(xí)應(yīng)對。
其容固宜有度,出言尤貴有章。固:本來。章:章法。
智欲圓而行欲方,膽欲大而心欲小。圓:圓通。方:方正。
閣下、足下,并稱人之辭;不佞、鯫生,皆自謙之語。佞:音濘,花言巧語謅媚。鯫:音鄒,小魚也。
恕罪曰原宥,惶恐曰主臣。宥:音右,寬待,寬容。主臣:指臣對主上的恐懼之心。
大春元、大殿選、大會狀,舉人之稱不一;大秋元、大經(jīng)元、大三元,士人之譽多殊。
大掾史,推美吏員;大柱石,尊稱鄉(xiāng)宦。掾:音愿,古代副官,佐吏的通稱。柱石:棟梁之意。
賀入學(xué)曰云程發(fā)軔,賀新冠曰元服加榮。軔:車閘,發(fā)軔代指起程。
賀人榮歸,謂之錦旋;作商得財,謂之稇載。錦旋:錦繡而歸。稇:音捆,用繩捆束。
謙送禮曰獻(xiàn)芹,不受饋曰反璧。獻(xiàn)芹:指禮薄。反:即返。
謝人厚禮曰厚貺,自謙利薄曰菲儀。貺:音況,賞賜。菲:薄。
送行之禮,謂之贐儀;拜見之貲,名曰贄敬。贐:音盡,臨別時饋贈的財物。貲:同資。贄:音志,古代初次求見人時贈送的禮物。
賀壽儀曰祝敬,吊死禮曰奠儀。
請人遠(yuǎn)歸曰洗塵,攜酒送行曰祖餞。祖餞:黃帝之子名祖,是行路之神,出行的人必定要祭祀他,所以送的人與行的人飲酒稱為祖餞。
犒仆夫,謂之旌使;演戲文,謂之俳優(yōu)。旌使:獎賞派來的使者。俳:戲也。
謝人寄書,曰辱承華翰;謝人致問,曰多蒙寄聲。華翰:詞翰華美。
望人寄信,曰早賜玉音;謝人許物,曰已蒙金諾。古時楚地有諺語云“得黃金百斤,不如季布一諾”
具名帖,曰投刺;發(fā)書函,曰開緘。投刺:古代姓名都刺寫在竹木之上,故稱遞送名帖為投刺。緘:封。
思暮久曰極切瞻韓,想望殷曰久懷慕藺。瞻韓:唐代韓朝宗任荊州刺史,喜歡提拔人,李白曾說:“不不愿封萬戶候,但愿一識韓荊州。”慕藺:藺相如為趙國相國,漢司馬相如慕其為人,故同其名。
相識未真,曰半面之識;不期而會,曰邂逅之緣。
登龍門,得參名士;瞻山斗,仰望高賢。漢代李膺名聲很大,士人中有被他接見的,稱為登龍門。唐代韓愈盛名,學(xué)者仰望他如泰山北斗。
一日三秋,言思暮之甚切;渴塵萬斛,言想望之久殷。渴塵萬斛:心中很渴如生萬斛塵埃,想望清水止渴。
睽違教命,乃云鄙吝復(fù)萌;來往無憑,則曰萍蹤靡定。睽:音葵,斜視。此句意為違背教誨,庸俗貪鄙之心就會復(fù)萌。
虞舜慕唐堯,見堯于羹,見堯于墻;門人學(xué)孔圣,孔步亦步,孔趨亦趨。
曾經(jīng)會晤,曰向獲承顏接辭;謝人指教,曰深蒙耳提面命。承顏接辭:承蒙見面談話。耳提面命:附著耳朵指教、當(dāng)面指示。
求人涵容,曰望包荒;求人吹噓,曰望汲引。包荒:包容寬廣。汲引:提拔引導(dǎo)。
求人薦引,曰幸為先容;求人改文,曰望賜郢斫。郢斫:古代有則故事說郢人的牌子上有白灰,匠人用斧子飛快地斥過,削去了白灰,卻一點也沒有傷到牌子。后來表示請人修改文章。
借重鼎言,是托人言事;望移玉趾,是浼人親行。浼:音美,央求;請求。
多蒙推轂,謝人引薦之辭;望作領(lǐng)袖,托人倡首之說。轂:音骨,車輪中心的圓木, 周圍與車輻的一端相接, 中有圓孔, 可以插軸
言辭不爽,謂之金石語;鄉(xiāng)黨公論,謂之月旦評。不爽:不反悔。月旦評:東流許劭和許靖喜歡評論鄉(xiāng)里人物,每月?lián)Q評論的題目。月旦:每月初一。
逢人說項斯,表揚善行;名下無虛士,果是賢人。項斯:唐代人,為人清奇雅正,詩寫得好。說項:表示替人說好話。
黨惡為非,曰朋奸;盡財賭博,曰孤注。
徒了事,曰但求塞責(zé);戒明察,曰不可苛求。
方命是逆人之言,執(zhí)拗是執(zhí)己之性。方命:違背人的命令。
曰覬覦,曰睥睨,總是私心之窺望;曰倥傯,曰旁午,皆言人事之紛紜。覬覦:音寄于,希望非份地得到。睥睨:音閉密,斜視。倥傯:音孔總,多事,紛忙。旁午:縱橫紛雜。
小過必察,謂之吹毛求疵;乘患相攻,謂之落井下石。
欲心難厭如溪壑,財物易盡若漏卮。厭:滿足。卮:音支,古代一種盛酒器。圓形。容量四升。
望開茅塞,是求人之教導(dǎo);多蒙藥石,是謝人之箴規(guī)。茅塞:被茅草所堵塞。藥石:醫(yī)藥和針砭石。箴規(guī):指規(guī)勸。箴:音針,規(guī)勸,勸告。
芳規(guī)芳躅,皆善行之可慕;格言至言,悉嘉言之可聽。躅:音竹,足跡。芳規(guī)芳躅:好的法度、好的行為。規(guī):法度;躅:足跡。
無言曰緘默,息怒曰霽威。霽:雨止為霽。
包拯寡色笑,人比其笑為黃河清;商鞅最兇殘,常見論囚而渭水赤。
仇深曰切齒,人笑曰解頤。頤:腮。人笑的時候兩頰張開,故稱解頤。
人微笑曰莞爾,掩口笑曰胡盧。
大笑曰絕倒,眾笑曰哄堂。
留位待賢,謂之虛左;官僚共署,謂之同寅。虛左:古代左邊為貴,故留出左邊的位置等待賢人。同寅:同在一個官署中。
人失信曰爽約,又曰食言;人忘誓曰寒盟,又曰反汗。寒盟:背盟。反汗:出來的汗又反回去,是說話不算數(shù)的意思。
銘心鏤骨,感德難忘;結(jié)草銜環(huán),知恩必報。結(jié)草:春秋時魏武子臨死前對兒子顆說,讓自己的愛妾殉葬。魏武子死后,顆沒有按父親的要求去做,而是讓母親出嫁。后來顆在與秦軍作戰(zhàn)中,有一個老人將草結(jié)在一起絆住了杜回,顆因此捉到杜回。晚間顆夢見一個老人對他說:“我就是那個小妾的父親,以此相報。”銜環(huán):漢代楊寶很慈愛,九歲時過華山,將一個受傷的黃雀治好放生,百日后,黃雀化為童子銜來白玉環(huán)四枚作為報答。
自惹其災(zāi),謂之解衣抱火;幸離其害,真如脫網(wǎng)就淵。
兩不相入,謂之枘鑿;兩不相投,謂之冰炭。枘鑿:即圓鑿方枘。
彼此不合曰齟齬,欲進(jìn)不前曰趑趄。齟齬:上下牙不合。趑趄:音茲切,退縮不前。
落落不合之詞,區(qū)區(qū)自謙之語。落落:疏遠(yuǎn)的意思。區(qū)區(qū):小的意思。
竣者作事已畢之謂,醵者斂財飲食之名。醵:音據(jù),大家湊錢飲酒。
贊襄其事,謂之玉成;分裂難完,謂之瓦解。贊襄:幫助成全的意思。
事有低昂曰軒輊,力相上下曰頡頏。低昴:低和高。軒輊:輕重。頡頏:鳥飛而上為頡,下為頏。
憑空起事曰作俑,仍踵前弊曰效尤。作俑:指開先例??鬃釉唬?ldquo;始作俑者,其無后乎?”。效尤:效法壞的東西。
手口共作曰拮據(jù),不暇修容曰鞅掌。拮據(jù):原指辛勤勞作,后引申為經(jīng)濟狀況緊張。鞅掌:勞苦而容貌不整的樣子。
手足并行曰匍匐,俯首而思曰低徊。低徊:低頭不進(jìn)的樣子。
明珠投暗,大屈才能;入室操戈,自相魚肉。漢代何休著有《公羊》等書,鄭玄就用何休的方法寫書反駁何休,何休說:“鄭玄入吾室,操吾戈,而伐我乎?”
求教于愚人,是問道于盲;枉道以干主,是銜[金換為玄]玉求售。遠(yuǎn)道來影響君王,就象炫耀寶玉想賣出去一樣。
智謀之士,所見略同;仁人之言,其利甚溥。 溥:大。
班門弄斧,不知分量;岑樓齊末,不識高卑。岑樓是又高又尖的樓,孟子曾說:如果不顧樓的下面,只拿寸木去與樓尖相比,可以讓方寸之木比岑樓還高。形容不知高低。
勢延莫遏,謂之滋蔓難圖;包藏禍心,謂之人心叵測。滋漫難圖:漫延難以應(yīng)付。
作舍道旁,議論多而難成;一國三公,權(quán)柄分而不一。漢代有諺語說:“在道路旁修房子,三年不成”喻人們議論紛紛,意見不一,難以成事。
事有奇緣,曰三生有幸;事皆拂意,曰一事無成。三生:佛教語,指人托生三次。拂意:不如意。
酒色是耽,如以雙斧代孤樹;力量不勝,如以寸膠澄黃河。耽:沉溺。澄:澄清。
兼聽則明,偏聽則暗,此魏征之對太宗;眾怒難犯,專欲難成,此子產(chǎn)之諷子孔。眾怒難犯:鄭國子孔當(dāng)政,發(fā)布一項命令受到大臣們反對,子孔要殺掉反對的人。子產(chǎn)說:“眾怒難犯,專欲難成”勸子孔收回成命,子孔于是燒掉了命令。
欲逞所長,謂之心煩技癢;絕無情欲,謂之槁木死灰。槁木:枯木。死灰:已冷了的灰。
座上有江南,語言須謹(jǐn);往來無白丁,交接皆賢。古詩有“座中若有江南客,莫向春風(fēng)唱《鷓鴣》”《鷓鴣》是一首江南的曲子。白?。褐笡]有功名的人。
將近好處,曰漸入佳境;無端倨傲,曰旁若無人。晉代顧愷之吃甘蔗從尾部吃到根部,說這樣吃漸入佳境。倨傲:不恭敬。
借事寬役曰告假,將錢囑托曰夤緣。寬役:暫停工作。夤:攀附上升。
事有大利,曰奇貨可居;事宜鑒前,曰覆車當(dāng)戒。奇貨可居:呂不韋曾認(rèn)為在趙國做人質(zhì)的秦國王子異人奇華可居,就幫助他逃回了秦國,后來異人做了莊襄王,生下兒子嬴政。
外彼為此曰左袒;處事兩可曰模棱。左袒:露出左胳膊。古代齊國有一個女子,兩家來求親,東家富而人丑,西家貧而人俊,父親請女兒袒肩表示意愿,結(jié)果女兒褐左右肩,說:“愿意在東家吃飯而在西家睡覺”
敵甚易摧,曰發(fā)蒙振落;志在必勝,曰破釜沉舟。去掉物品上蒙的塵,震落樹上枝葉,形容事情很容易。釜:行軍做飯的鍋。
曲突徙薪無恩澤,不念豫防之力大;焦頭爛額為上客,徒知救急之功宏。曲突徒薪:有一個客人見主人家的煙囪直短而旁邊有薪柴,建議將煙囪彎曲薪柴移開,以防失火,但沒有被采納。后來果然發(fā)生為災(zāi),主人將救火被燒的焦頭爛額的人奉為上賓,卻忘記了提建議的人,比喻對提出的預(yù)防意見不重視。
賊人曰梁上君子,強梗曰化外頑民。頑:愚頑。
木屑竹頭,皆為有用之物;牛溲馬渤,可備藥石之資。晉代陶侃擔(dān)任荊襄都督,把造船用剩的木屑竹頭收藏留下,人們笑他迂,后來下雪初晴,就用木屑鋪地,到桓溫伐蜀時,又用竹頭作釘裝船,人們才知其用。牛溲:牛尿。馬渤:一種草,均可入藥。
五經(jīng)掃地,祝欽明自褻斯文;一木撐天,晉王敦未可擅動。祝欽明:唐睿宗時大臣,很有學(xué)問,長得很胖,在宴會上自請?zhí)孙L(fēng)舞,丑態(tài)百出,斯文掃地。王敦:晉代王敦謀反,夢見一木撐天,請許真君解夢,許言“一木撐天為未,不可妄動”
題鳳題午,譏友譏親之隱詞;破麥破梨,見夫見子之奇夢。鳳:凡鳥也。午:牛不出頭也。破麥:有一婦人兵亂中與夫及子分離,一天夢見磨麥,蓮花落盡,一尼姑解夢說:“磨麥見夫,蓮花落而蓮子出”,后來婦人果然見到丈夫和兒子。
毛遂片言九鼎,人重其言;季市一諾千金,人服其信。
岳飛背涅精忠報國,楊震惟以清白傳家。楊震:漢代人,不為后代置地產(chǎn),人稱清白傳家。
下強上弱,曰尾大不掉;上權(quán)下奪,曰太阿倒持。太阿:寶劍名。將太阿劍倒著拿在手上,意即將劍柄給別人。
當(dāng)今之世,不但君擇臣,臣亦擇君;受命之主,不獨創(chuàng)業(yè)難,守成亦不易。漢代馬援曾對光武帝說:“當(dāng)今之世,非但君擇臣,臣亦擇君。”唐太宗曾云“創(chuàng)業(yè)難,守成亦不易”
生平所為皆可對人言,司馬光之自信;運用之妙惟存乎一心,岳武穆之論兵。岳飛普說:“兵法之妙,存乎一心”
不修邊幅,謂人不飾儀容;不立崖岸,謂人天性和樂。邊幅:面的,借指衣飾。立崖岸:站在山崖、岸邊,指倨傲不合群。
蕞爾、幺么,言其甚小;鹵莽、滅裂,言其不精。蕞:音最,蕞爾:小的樣子。幺么:細(xì)小。滅裂:輕易。
誤處皆緣不學(xué),強作乃成自然。緣:因為。強作:強行作出。
求事速成曰躐等,過于禮貌曰足恭。躐:音烈,逾越。足恭:巧言令色,過于恭敬。
假忠厚者謂之鄉(xiāng)愿,出人群者謂之巨擘。鄉(xiāng)愿:德行不好。巨擘:大拇指。
孟浪由于輕浮,精詳出于暇豫。孟浪:輕率。暇豫:從容考慮。
為善則流芳百世,為惡則遺臭萬年。
過多曰稔惡,罪滿曰貫盈。稔惡:積惡太多。貫盈:如穿錢的線,已經(jīng)貫滿。
嘗見冶容誨淫,須知慢藏誨盜。誨淫、誨盜:《易經(jīng)》云:“慢藏誨盜,冶容誨淫”意思是藏物不謹(jǐn)慎,如同教人為盜,修飾儀容,是教人為淫亂。
管中窺豹,所見不多;坐井觀天,知識不廣。
無勢可乘,英雄無用武之地。
有道則見,君子有展采之恩。見:現(xiàn)。展:舒展。采:事業(yè)。
求名利達(dá),曰捷足先得;慰士遲滯,曰大器晚成。漢代蒯通說:“秦國失其鹿,天下人共同追逐它,才能高、跑得快的人先得它”慰士:安慰士人。遲滯:成就得晚。
不知通變,曰徒讀父書;自作聰明,曰徒執(zhí)己見。趙王任用奢之子趙括統(tǒng)兵,藺相如說“趙括徒讀父書,不知通變”
淺見曰膚見,俗言曰俚言。膚:皮膚的表層。
識時務(wù)者為俊杰,昧先幾者非明哲。昧:不明白。幾:細(xì)微的變化。
村夫不識一丁,愚者豈無一得。
拔去一丁,謂除一害;又生一秦,是增一仇。一丁:指丁渭。宋朝丁渭擅權(quán),京城中歌謠云:“欲得天下寧,拔去眼前丁”又生一秦:秦末陳勝派武臣安撫趙地,武臣自立為王,陳勝想攻打他,相國房君說:“秦未亡而攻打武臣,是又生出一個秦朝”意即又增加一個敵人。
戒輕言,曰恐屬垣有耳;戒輕敵,曰無謂秦?zé)o人。秦王趕走了有才能的士會后,繞朝對士會說“不要說秦國無人,只是我的計策得不到采納罷了。”
同惡相幫,調(diào)之助桀為虐;貪心無厭,謂之得隴望蜀。得隴望蜀:曹操在得到漢中后有“人苦無足,既得隴,復(fù)望蜀”之言。
當(dāng)知器滿則傾,須知物極必反。
喜嬉戲名為好弄,好笑謔謂之詼諧。
讒口交加,市中可信有虎;眾奸鼓釁,聚蚊可以成雷。
萋菲成錦,謂譖人之釀禍;含沙射影,言鬼蜮之害人?!对娊?jīng)》中有“萋兮菲兮,成是貝錦,彼譖人者,亦已太過”的句子,意思是說花紋交錯,織成像貝一樣的錦,那些譖人說壞話,已經(jīng)太過了。譖:音zen,無中生有地說人壞話。傳說中有一種叫蜮的動物,能含沙射人的影子,讓人得病。
針砭所以治病;鴆毒必至殺人。針砭:古代治病用的銀針和砭石。
李義府陰柔害物,人謂之笑里藏刀;李林甫奸詭諂人,世謂之口蜜腹劍。義府,林甫:均唐朝宰相,狡險忌刻之人。
代人作事,曰代庖;與人設(shè)謀,曰借箸。代庖:指代人做事。《莊子》“庖人雖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借箸:借筷子,指代人籌劃。張良在劉邦吃飯時,向劉獻(xiàn)計曰“請借前箸,為大王籌之”。
見事極真,曰明若觀火;對敵易勝,曰勢若摧枯。
漢武內(nèi)多欲而外施仁義,廉頗先國難而后私仇。
臥榻之側(cè),豈容他人鼾睡,宋太祖之語;一統(tǒng)之世,真是胡越一家,唐太宗之時。南唐后主李煜派徐弦向宋求援師,宋太祖說:“臥榻之側(cè),豈容他人鼾睡。”胡越一家:唐太宗在未央宮設(shè)宴,高祖命突厥可汗起舞、南蠻馮智載詠詩,笑著說:“胡越一家,自古未有也。”
至若景泰以呂易嬴,是嬴亡于莊襄之手:弱晉以牛易馬,是馬滅于懷愍之時。以呂易嬴:以呂家的兒子換得嬴家的天下。呂不韋把一個懷了自己兒子的女子獻(xiàn)給秦莊襄王生下嬴政,即后來的秦始皇。以牛易馬:晉代瑯琊王妃與小吏牛金私通生下司馬睿,就是晉元帝,雖然姓司馬,實際是姓牛,故曰以牛易馬。愍:音泯,撫養(yǎng)。
中宗親為點籌于韋后,穢播千秋;明皇賜洗兒錢于貴妃,丑遺萬代。唐中宗的皇后韋后與武三思私通,韋后與武三思賭錢,中宗親自為她點籌碼。
非類相從,不如鶉鵲;父子同牝,謂之聚麀。鶉鵲:一種鳥,據(jù)說雌雄很忠誠。牝:音聘,雌獸,麀:音憂,牝鹿也。父子同點有一個女人,稱為聚麀。
以下淫上謂之烝,野合奸倫謂之亂。
從來淑慝殊途,惟在后人法戒;欺世情濁異品,全賴吾輩激揚。淑:善。慝:音特,惡。
飲食
【原文】
甘脆肥膿,命曰腐腸之藥;羹藜含糗,難語太牢之滋。
御食曰珍饈,白米曰玉粒。
好酒曰青州從事,次酒曰平原督郵。
魯酒茅柴,皆為薄酒;龍團雀舌,盡是香茗。
待人禮衰,曰醴酒不設(shè);款客甚薄,曰脫粟相留。
竹葉青,狀元紅,俱為美酒;葡萄綠,珍珠紅,悉是香醪。
五斗解酲,劉伶獨溺于酒;兩腋生風(fēng),盧仝偏嗜乎茶。
茶曰酪奴,又曰瑞草;米曰白粲,又曰長腰。
太羹玄酒,亦可薦馨;塵飯涂羹,焉能充餓。
酒系杜康所造,腐乃淮南所為。
僧謂魚曰水梭花,僧謂雞曰穿籬菜。
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jié)網(wǎng);揚湯止沸,不如去火抽薪。
羔酒自勞,田家之樂;含哺鼓腹,盛世之風(fēng)。
人貪食曰徒餔餟[buzhui],食不敬曰嗟來食。
多食不厭,謂之饕餮之徒;見食垂涎,謂有欲炙之色。
未獲同食,曰向隅;謝人賜食,曰飽德。
安步可以當(dāng)車,晚食可以當(dāng)肉。
飲食貧難,曰半菽不飽;厚恩圖報,曰每飯不忘。
謝擾人曰兵廚之?dāng)_,謙待薄曰草具之陳。
白飯青芻,待仆馬之厚;炊金爨玉,謝款客之隆。
家貧待客,但知抹月披風(fēng);冬月邀賓,乃曰敲冰煮茗。
君側(cè)元臣,若作酒醴之麴蘗;朝中冢宰,若作和羹之鹽梅。
宰肉甚均,陳平見重于父老;戛羹示盡,邱嫂心厭乎漢高。
畢卓為吏部而盜酒,逸興太豪;越王愛士卒而投醪,戰(zhàn)氣百倍。
懲羹吹齏,謂人懲前警后;酒囊飯袋,謂人少學(xué)多餐。
隱逸之士,漱石枕流;沉湎之夫,藉糟枕麴。
昏庸桀紂,胡為酒池肉林;苦學(xué)仲淹,惟有斷齏畫粥。
【注釋】
甘脆肥膿,命曰腐腸之藥;羹藜含糗,難語太牢之滋。甘脆肥膿這樣美味可口的食物,稱為腐腸之藥。因為美味食物不符合古代節(jié)儉的思想,故如是說。吃羹藜含糗這樣食物的人,難以說出太牢的滋味。太牢是祭祀時烹調(diào)的牛肉,屬美味。
御食曰珍饈,白米曰玉粒。
好酒曰青州從事,次酒曰平原督郵。晉代桓溫手下有位主簿把好酒叫做青州從事,次酒叫做平原都郵。因為青州有齊郡,齊與臍同音,好酒直下到臍下;平原有革縣,革與膈同音,惡酒只到膈下。
魯酒茅柴,皆為薄酒;龍團雀舌,盡是香茗。魯酒:春秋時,楚國大會諸候,魯國獻(xiàn)的酒味道不好。茅柴:指酒味道就像茅柴燒過一樣。龍團、雀舌:古代茶葉的名稱。
待人禮衰,曰醴酒不設(shè);款客甚薄,曰脫粟相留。醴酒:甜酒。脫粟:沒有舂過的米。
竹葉青,狀元紅,俱為美酒;葡萄綠,珍珠紅,悉是香醪。醪:音勞,酒的總稱。
五斗解酲,劉伶獨溺于酒;兩腋生風(fēng),盧仝偏嗜乎茶。酲:音成,酒后神智不清。晉代劉伶嗜酒,故對妻子戲言:“喝五斗酒才能解酒醉。”。唐膜詩人盧仝(通同)愛喝茶,曾說:“喝過了茶就成兩腋生風(fēng)”
茶曰酪奴,又曰瑞草;米曰白粲,又曰長腰。少數(shù)民族稱茶與奶酪為奴。
太羹玄酒,亦可薦馨;塵飯涂羹,焉能充餓。太羹玄酒,可以作為祭品。傳說堯以肉汗作羹,沒有鹽等調(diào)味品,稱為太羹。玄酒:祭祀用的水。塵飯涂羹:兒童游戲時用土做的飯和湯。
酒系杜康所造,腐乃淮南所為。腐:豆腐。據(jù)說是漢代淮南王發(fā)明的。
僧謂魚曰水梭花,僧謂雞曰穿籬菜。《東坡志林》載,僧謂酒為般若湯,魚為水梭花,雞為穿籬菜。
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jié)網(wǎng);揚湯止沸,不如去火抽薪。
羔酒自勞,田家之樂;含哺鼓腹,盛世之風(fēng)。含哺鼓腹:含著食物敲著肚子,這是盛世的風(fēng)氣。
人貪食曰徒馎餟,食不敬曰嗟來食。馎餟:音博綽。
多食不厭,謂之饕餮之徒;見食垂涎,謂有欲炙之色。饕:貪財。餮:貪吃。欲炙之色:想吃肉的樣子。晉代顧榮與同僚喝酒,看見送肉的人想吃肉的樣子,就將自己的一份送給他吃了。
未獲同食,曰向隅;謝人賜食,曰飽德。向隅:對著墻角。飽德::《詩經(jīng)》中有“既醉以酒,既飲以德”的句子。
安步可以當(dāng)車,晚食可以當(dāng)肉。晚食:慢慢吃。
飲食貧難,曰半菽不飽;厚恩圖報,曰每飯不忘。菽:音叔,豆子。
謝擾人曰兵廚之?dāng)_,謙待薄曰草具之陳。晉代阮籍嗜酒,聽說步兵廚房里貯有三百斛酒,就申請當(dāng)步兵校尉。草具之陳:裝蔬菜的餐具,指款待薄?!妒酚洝份d,項羽派遣使者到劉邦營中,陳平行反間計,開始上的是太牢之具,見到項羽的使者說:“我還以為是范增的使者,原來是項羽派來的。”于是換上草具。
白飯青芻,待仆馬之厚;炊金爨玉,謝款客之隆。爨:音竄,炊也。
家貧待客,但知抹月披風(fēng);冬月邀賓,乃曰敲冰煮茗。蘇東坡有“家無以娛客,但知抹月披風(fēng)”的詩句。唐代王休冬天取冰煮茶款待客人。
君側(cè)元臣,若作酒醴之麴蘗;朝中冢宰,若作和羹之鹽梅。麴:同曲,酒母。蘗:音聶,植物的芽。元臣:大臣。君主身邊的大臣,就象作酒用的曲。和羹:調(diào)和羹湯。
宰肉甚均,陳平見重于父老;戛羹示盡,邱嫂心厭乎漢高。漢代陳平在鄉(xiāng)中分肉非常平均,深得鄉(xiāng)中父老的信任。劉邦到嫂子家,嫂子正在吃肉羹,見劉邦到來,就刮盆底假裝沒有了。劉邦因此怨恨嫂子,當(dāng)皇帝后封侄兒為頡羹候。
畢卓為吏部而盜酒,逸興太豪;越王愛士卒而投醪,戰(zhàn)氣百倍。晉代畢卓提任吏部郎,鄰居家釀酒,他去偷喝,結(jié)果醉臥在酒甕旁。越王勾踐曾把酒倒在河上游,讓士兵迎著河水飲酒,士兵因此感動,無不獻(xiàn)身。
懲羹吹齏,謂人懲前警后;酒囊飯袋,謂人少學(xué)多餐。被熱湯燙過后吃咸菜也要先吹一吹,比喻過于謹(jǐn)慎。
隱逸之士,漱石枕流;沉湎之夫,藉糟枕麴。晉代孫楚少年時想隱居,對王武子說:“將枕石漱流”結(jié)果說成枕流漱石,然后辯解說“所以枕流,是為了洗耳,漱石,是為了磨厲牙齒。”沉溺于酒的人,靠著酒糟,枕著酒曲。
昏庸桀紂,胡為酒池肉林;苦學(xué)仲淹,惟有斷齏畫粥。宋代大臣范仲淹小時候家里很窮,每天煮粥待凝固后劃成四塊,早晚可取兩塊,就著數(shù)十根咸菜吃。
宮室
【原文】
洪荒之世,野處穴居;有巢以后,上棟下宇。
竹苞松茂,謂制度之得宜;鳥革翚[hui]飛,調(diào)創(chuàng)造之盡善。
朝廷曰紫宸,禁門曰青瑣。
宰相職掌絲綸,內(nèi)居黃閣;百官具陳章疏,敷奏丹墀。
木天署,學(xué)土所居,紫薇省,中書所蒞。
金馬玉堂,翰林院宇;柏臺烏府,御史衙門。
布政司,稱為藩府,按察司,系是臬司。
潘岳種挑于滿縣,人稱花縣;于賤鳴琴以治邑,故曰琴堂。
譚府是仕宦之家,衙門乃隱逸之宅。
賀人有喜,曰門闌藹瑞;謝人過訪,曰蓬蓽生輝。
美奐美輪,禮稱屋宇之高華;肯構(gòu)肯堂,書言父子之同志。
土木方興,曰經(jīng)始;創(chuàng)造已畢,曰落成。
樓高可以摘星,屋小僅堪容膝。
寇萊公庭除之外,只可栽花;李文靖廳事之前,僅容旋馬。
恭賀屋成,曰燕賀;自謙屋小,曰蝸廬。
民家名曰閭閻,貴族稱為閥閱。
朱門乃富豪之第,白屋是布衣之家。
客舍曰逆旅,館驛曰郵亭。
書室曰蕓窗,朝廷曰魏闕。
成均辟雍,皆國學(xué)之號;黌宮膠序,乃鄉(xiāng)學(xué)之稱。
笑人善忘,曰徙宅忘妻;譏人不謹(jǐn),曰開門揖盜。
何樓所市,皆濫惡之物;壟斷獨登,譏專利之人。
蓽門圭竇,系貧土之居;甕牖繩樞,皆窶人之室。
宋寇準(zhǔn)真是北門鎖鑰,檀道濟不愧萬里長城。
【注釋】
洪荒之世,野處穴居;有巢以后,上棟下宇。相傳有巢氏架屋為巢,綴葉為衣。
竹苞松茂,謂制度之得宜;鳥革翚飛,調(diào)創(chuàng)造之盡善。竹苞松茂,鳥革翚(音灰)飛:都是《詩經(jīng)》中的句子,指如松竹一樣茂盛,像野雞毛和鳥毛一樣漂亮。形容房屋建造得好。
朝廷曰紫宸,禁門曰青瑣。漢代有紫宸殿,宮中的禁門用青色涂抹。
宰相職掌絲綸,內(nèi)居黃閣;百官具陳章疏,敷奏丹墀。絲綸:指皇帝的詔書。丹墀:指宮中的臺階,用丹朱色涂抹,故稱丹墀。
木天署,學(xué)土所居,紫薇省,中書所蒞。唐代秘書閣穹窿高敞,稱為木天。后以木天署稱翰林學(xué)干官署。
金馬玉堂,翰林院宇;柏臺烏府,御史衙門。漢代有金馬門,學(xué)士常聚集于此。宋代蘇易簡任翰林學(xué)士,宋太祖書寫玉學(xué)之署給他,故后以金馬、玉堂指翰林院。柏臺、烏府:漢代朱博為御史,府中有柏樹,樹上有烏鴉,故后來以柏臺、烏府稱御史衙門。
布政司,稱為藩府,按察司,系是臬司。藩府:作為王室屏障的意思。臬司:執(zhí)法司。
潘岳種桃于滿縣,人稱花縣;于賤鳴琴以治邑,故曰琴堂。
潭府是仕宦之家,衙門乃隱逸之宅。《韓符詩》有“潭潭府中居”之句,形容深宅大院。衡門:門上有一根橫木。形容簡陋之家。
賀人有喜,曰門闌藹瑞;謝人過訪,曰蓬蓽生輝。門闌藹瑞:指門庭充滿吉祥。蓬蓽:柴門。
美奐美侖,禮稱屋宇之高華;肯構(gòu)肯堂,書言父子之同志。《禮記》載“晉獻(xiàn)子成室。張老曰:美哉侖焉,美哉奐也。形容高大寬敞明亮。
土木方興,曰經(jīng)始;創(chuàng)造已畢,曰落成。經(jīng)始:開始?!对娊?jīng)》不有“經(jīng)始靈臺”句。
樓高可以摘星,屋小僅堪容膝。
寇萊公庭除之外,只可栽花;李文靖廳事之前,僅容旋馬。寇萊公:指宋代宰相寇準(zhǔn),他的庭院很小,只能栽花。李文靖:宋宰相,廳堂很小,只能容下一匹馬轉(zhuǎn)身。
恭賀屋成,曰燕賀;自謙屋小,曰蝸廬。燕賀:燕雀都來祝賀房屋落成。蝸廬:蝸牛的殼。
民家名曰閭閻,貴族稱為閥閱。閭閻:音呂沿,里巷的門,指老百姓。閥閱:有等級的為閥,有功為閱,指貴族。
朱門乃富豪之第,白屋是布衣之家。
客舍曰逆旅,館驛曰郵亭。逆:迎接,旅:眾人。
書室曰蕓窗,朝廷曰魏闕。蕓:香草。
成均辟雍,皆國學(xué)之號;黌宮膠序,乃鄉(xiāng)學(xué)之稱。唐代曾將國子學(xué)改名為成均;古代天子學(xué)成避壅。黌(音紅)宮膠序:周代學(xué)校名。
笑人善忘,曰徙宅忘妻;譏人不謹(jǐn),曰開門揖盜。徙宅:搬家。揖盜:把強盜請進(jìn)門。
何樓所市,皆濫惡之物;壟斷獨登,譏專利之人。何樓:宋代就城里有何氏,樓下所賣的東西多是偽劣之物。壟斷:土岡高而不相連者,稱為壟斷,后指獨占。
蓽門圭竇,系貧土之居;甕牖繩樞,皆窶人之室。蓽門圭竇:竹編的門和墻上挖的小門。甕牖強樞:以瓦甕作窗,以繩子系的門軸。窶:音具,泛指貧窮。
宋寇準(zhǔn)真是北門鎖鑰,檀道濟不愧萬里長城。寇準(zhǔn)自稱為守衛(wèi)北門的鎖鑰,檀道濟:南宋大臣,受冤被誅時說:“這是毀壞自己的萬里長城。”
器用
【原文】
一人之所需,百工斯為備。
但用則各適其用,而名則每異其名。
管城子、中書君,悉為筆號;石虛中、即墨侯,皆為硯稱。
墨為松使者,紙?zhí)栬壬?/strong>
紙曰剡藤,又曰玉版;墨曰陳玄,又曰龍臍。
共筆硯,同富之謂;付衣缽,傳道之稱。
篤志業(yè)儒,曰磨穿鐵硯;棄文就武,曰安用毛錐。
劍有干將鏌鎁之名,扇有仁風(fēng)便面之號。
何謂箑[sha],亦扇之名;何謂籟,有聲之謂。
小舟名蚱蜢,巨艦曰艨艟。
金根是皇后之車,菱花乃婦人之鏡。
銀鑿落原是酒器,玉參差乃是簫名。
刻舟求劍,固而不通;膠柱鼓瑟,拘而不化。
斗筲言其器小,梁棟謂是大材。
鉛刀無一割之利,強弓有六石之名。
杖以鳩名,因鳩喉之不噎;鑰同魚樣,取魚目之常醒。
兜鍪系是頭盔,叵羅乃為酒器。
短劍名匕首,氈毯曰氍毹。
琴名綠綺焦桐,弓號烏號繁弱。
香爐曰寶鴨,燭臺曰燭奴。
龍涎雞舌,悉是香茗;鹢首鴨頭,別為船號。
壽光客,是妝臺無塵之鏡;長明公,是梵堂不滅之燈。
桔槔是田家之水車,袯襫[bo2 shi4]是農(nóng)夫之雨具。
烏金,炭之美譽;忘歸,矢之別名。
夜可擊,朝可炊,軍中刁斗;云漢熱,北風(fēng)寒,劉褒畫圖。
勉人發(fā)憤,曰猛著祖鞭;求人宥罪,曰幸開湯網(wǎng)。
拔幟立幟,韓信之計甚奇;楚弓楚得,楚王所見未大。
董安于性援,常佩弦以自急,西門豹性急,常佩韋以自寬。
漢孟敏嘗墮甑不顧,知其無益;宋太祖謂犯法有劍,正欲立成。
王衍清談,常持麈尾;橫渠講易,每擁皋比。
尾生抱橋而死,固執(zhí)不通;楚妃守符而亡,貞信可錄。
溫橋昔燃犀,照見水族之鬼怪;秦政有方鏡,照見世人之邪心。
車載斗量之人,不可勝數(shù);南金東箭之品,實是堪奇。
傳檄可定,極言敵之易破;迎刃而解,甚言事之易為。
以銅為鑒,可整衣冠;以古為鑒,可知興替。
【注釋】
一人之所需,百工斯為備。但用則各適其用,而名則每異其名。
管城子、中書君,悉為筆號;石虛中、即墨侯,皆為硯稱。毛筆封在竹管中,又是書寫的工具,故戲稱為管城子、中書君。
墨為松使者,紙?zhí)栬壬D怯盟蓸涞哪珶熝傻?,故稱松使者。唐玄宗用的墨叫龍香臍,一天看見墨上像蒼蠅那么大的小道士行走,就呵叱一聲,小道士連呼萬歲說:“我是墨的精靈,松使者。”楮先生:楮樹皮是造紙的原料,故稱紙為楮先生。
紙曰剡藤,又曰玉版;墨曰陳玄,又曰龍臍。剡:音眼。剡溪的藤,造出的紙極美,成都的浣花溪,造出的紙光滑,稱為玉版。
共筆硯,同窗之謂;付衣缽,傳道之稱。
篤志業(yè)儒,曰磨穿鐵硯;棄文就武,曰安用毛錐。五代時桑維翰因姓與“喪”諧音,屢次應(yīng)試不中,于是鑄了一個鐵硯,發(fā)誓鐵硯磨穿才改業(yè),后來果然中了進(jìn)士。毛錐:毛筆。
劍有干將鏌铘之名,扇有仁風(fēng)便面之號。仁風(fēng):指仁德之風(fēng)。便面:用扇子擋住臉,不使人看見。
何謂箑,亦扇之名;何謂籟,有聲之謂。箑:音廈,傳說古代有一種吉祥草叫做箑,葉子自動扇風(fēng)。后以箑指扇?;[:指各種聲音。
小舟名蚱蜢,巨艦曰艨艟。艨艟音蒙沖, 古代戰(zhàn)船,船體用牛皮保護
金根是皇后之車,菱花乃婦人之鏡。金根:用金裝飾的車。菱花:古代鏡子背面有菱花圖案,故可代指鏡。
銀鑿落原是酒器,玉參差乃是簫名。唐代稱杯為鑿落。簫長短不齊,故用玉參差指簫。
刻舟求劍,固而不通;膠柱鼓瑟,拘而不化。
斗筲言其器小,梁棟謂是大材。筲:音稍,半斗。
鉛刀無一割之利,強弓有六石之名。鉛刀:用鉛作成的刀,很軟。晉朝羊祜的弓要六石的力氣才能拉得開。
杖以鳩名,因鳩喉之不噎;鑰同魚樣,取魚目之常醒。手杖稱為鳩杖,據(jù)說是因為鳩吃東西不會噎食,以提醒老人吃飯慢一點。古代的鎖和魚外形一樣,據(jù)說是取自魚常睜著眼,以提醒人們注意的意思。
兜鍪系是頭盔,叵羅乃為酒器。鍪:音謀。李白有“葡萄酒,金叵羅,吳姬十五醉馬馱”
短劍名匕首.氈毯曰氍毹。氍毹:音渠書。毛織的布或地毯,舊時演戲多用來鋪在地上
琴名綠綺焦桐,弓號烏號繁弱。柘樹上常有烏鴉聚集,趕走時烏鴉號呼,用柘樹做的弓因此稱為烏號。繁弱是地名,出產(chǎn)的弓很硬。
香爐曰寶鴨,燭臺曰燭奴。
龍涎雞舌,悉是香名;鷁首鴨頭,別為船號。鷁:音益,水鳥名。
壽光客,是妝臺無塵之鏡;長明公,是梵堂不滅之燈。隋代御史王度有寶鏡,有病者照之即愈。梵堂:佛堂。
桔槔是田家之水車,袯襫是農(nóng)夫之雨具。桔槔:音節(jié)高,井上汲水的一種工具。也泛指吊物的簡單機械。袯襫:音脖士,古時指農(nóng)夫穿的蓑衣之類
烏金,炭之美譽;忘歸,矢之別名。忘歸:去而忘返。
夜可擊,朝可炊,軍中刁斗;云漢熱,北風(fēng)寒,劉褒畫圖。刁斗:用銅制作,古代軍隊夜間用來打更,白天做飯。劉褒畫圖:漢代劉褒畫《云漢圖》,觀看的人都感到熱,又畫《北風(fēng)圖》,看到的人都涼。
勉人發(fā)憤,曰猛著祖鞭;求人宥罪,曰幸開湯網(wǎng)。晉代劉琨與祖逖要好,曾給好友寫信說:“我立志驅(qū)除南犯的敵人只恐祖逖的馬鞭打到我的前面。”宥:音右,寬待。湯網(wǎng):商湯看見有獵人捕鳥,四面用網(wǎng)圍住,就說:“這是夏舛的作法”。于是去掉三面,只留一面,諸侯聽說了,贊嘆說:“商湯的仁慈兼及禽獸,真是德行高尚啊。”
拔幟立幟,韓信之計甚奇;楚弓楚得,楚王所見未大。韓信打伏時,曾要求部下將敵人陣地的旗幟都換成自己的旗幟,結(jié)果敵人大敗。楚王的弓丟失了,手下人要去找,楚王說:“楚人丟失了弓,還不是楚人拾到了,何必去找呢?”
董安于性緩,常佩弦以自急,西門豹性急,常佩韋以自寬。董安于:戰(zhàn)國人,常佩著弓弦以提醒自己保持緊張。西門豹:戰(zhàn)國時人,常佩著牛皮以提醒自己不要性急。
漢孟敏嘗墮甑不顧,知其無益;宋太祖謂犯法有劍,正欲立威。甑:音贈,砂鍋。漢代孟敏曾把甑掉到地上,頭也不回就走了,別人問他為什么,他說:“已經(jīng)摔破了,看有何益?”
王衍清談,常持麈尾;橫渠講易,每擁皋比。王衍:晉代人,終日清談,常拿著拂塵。橫渠:宋代張載,號橫渠。每擁皋比:常常坐在虎皮坐椅中,皋比:虎皮坐墊。
尾生抱橋而死,固執(zhí)不通;楚妃守符而亡,貞信可錄。楚昭王出游時,將夫人留在漸臺,和她約定說,一定派人拿著信符來接她,當(dāng)楚王派人來接時,使者忘記帶信符,夫人不敢隨往,結(jié)果漲水被淹死。
溫橋昔燃犀,照見水族之鬼怪;秦政有方鏡,照見世人之邪心。
車載斗量之人,不可勝數(shù);南金東箭之品,實是堪奇。古代東南地區(qū)竹箭很好,西南地區(qū)的金礦很好,稱為南金東箭。晉代顧榮、紀(jì)瞻等人品行很好,被譽為南金、東箭。
傳檄可定,極言敵之易破;迎刃而解,甚言事之易為。韓信曾說,三秦地區(qū)傳一首檄文就可以平定了。迎刃而解:晉代杜預(yù)進(jìn)攻吳國時說:“現(xiàn)在的形勢就像是劈竹子,破開數(shù)節(jié)后,就可以迎刃而解了。”
以銅為鑒,可整衣冠;以古為鑒,可知興替。古代的鏡子是用銅磨制的。
珍寶
【原文】
山川之精英,每泄為至寶;乾坤之瑞氣,恒結(jié)為奇珍。
故玉足以庇嘉谷,明珠可以御火災(zāi)。
魚目豈可混珠,碔砆[wufu]焉能亂玉。
黃金生于麗水,白銀出自朱提。
曰孔方,曰家兄,僅為錢號;日青蚨,曰鵝眼,亦是錢名。
可貴者明月夜光之珠,可珍者璠[fan]玙琬琰[yan]之玉。
宋人以燕石為玉,什襲緹巾之中;楚王以璞玉為石,兩刖卞和之足。
惠王之珠,光能照乘;和氏之壁,價重連城。
鮫人泣淚成珠,宋人削玉為楮。
賢乃國家之寶,儒為席上之珍。
王者聘賢,束帛加壁;真儒抱道,懷瑾握瑜。
雍伯多緣,種玉于藍(lán)田而得美婦;太公奇遇,釣璜于渭水而遇文王。
剖腹藏珠,愛財而不愛命;纏頭作錦,助舞而更助嬌。
孟嘗廉潔,克俾合浦還珠;相如忠勇,能使秦廷歸璧。
玉釵作燕飛,漢宮之異事;金錢成蝶舞,唐庫之奇?zhèn)鳌?/strong>
廣錢固可以通神,營利乃為鬼所笑。
以小致大,謂之拋磚引玉;不知所貴,謂之買櫝還珠。
賢否罹害,如玉石俱焚;貪得無厭,雖輜珠必算。
崔烈以錢買官,人皆惡其銅臭;秦嫂不敢視叔,自言畏其多金。
熊袞父亡,天乃雨錢助葬;仲儒家窘,天乃雨金濟貧。
漢楊震畏四知而辭金,唐太宗因懲貪而賜絹。
晉魯褒作錢神論,嘗以錢為孔方兄;王夷甫口不言錢,乃謂錢為阿堵物。
然而床頭金盡,壯士無顏;囊內(nèi)錢空,阮郎羞澀。
但匹夫不可懷壁,人生孰不愛財。
【注釋】
山川之精英,每泄為至寶;乾坤之瑞氣,恒結(jié)為奇珍。
故玉足以庇嘉谷,明珠可以御火災(zāi)。古代認(rèn)為珠玉等是山川精華泄露出來的,可以防災(zāi)得福。
魚目豈可混珠,碔砆焉能亂玉。碔砆:音武夫,像玉的石頭。
黃金生于麗水,白銀出自朱提。麗水:指金沙江,出產(chǎn)金沙。朱提:朱提山,在四川西部,出產(chǎn)白銀。
曰孔方,曰家兄,僅為錢號;日青蚨,曰鵝眼,亦是錢名。晉代魯褒曾寫《錢神論》,稱錢“親如家兄,字曰孔方”。青蚨:《搜神記》中記載的一種蟲子,據(jù)說捉住母蟲,子蟲就飛來,捉住蟲子,母蟲就飛來,將母蟲和子蟲的血涂在八十一文錢上,都會復(fù)飛回來。鵝眼:宋代沈慶通家私鑄的錢,一千文穿起來還不到三尺長,被稱為鵝眼錢。
可貴者明月夜光之珠,可珍者璠玙琬琰之玉。璠玙琬琰:音凡魚碗眼。都是美玉的名字。
宋人以燕石為玉,什襲緹巾之中;楚王以璞玉為石,兩刖卞和之足。緹:音提。刖:音月。宋國有一個人把燕石當(dāng)作玉,用十重黃色的絲巾包藏起來。緹巾:黃色絲巾。卞和:楚國人,得到一塊璞玉,獻(xiàn)給楚王,結(jié)果楚厲王和楚武王都認(rèn)為是欺騙自己,砍去了他的雙足,后來文王相信了卞和,剖開璞玉,果真得到一塊美玉,起名為“和氏璧”。
惠王之珠,光能照乘;和氏之壁,價重連城。戰(zhàn)國時魏惠王,曾吹噓自己有玉能照亮前后十二乘車。和氏璧被趙國得到后,秦國言欲用十五座相連的城換取它。
鮫人泣淚成珠,宋人削玉為楮?!恫┪镏尽份d,水國鮫人的淚滴可以變成珍珠。傳說宋國人用玉刻削成楮樹葉,放在真楮葉中很難分辨真假。
賢乃國家之寶,儒為席上之珍??鬃釉f:儒者就像席上的珍寶一樣等待人來聘用。
王者聘賢,束帛加壁;真儒抱道,懷瑾握瑜。漢武帝派人帶束帛和玉璧請申公到朝廷來任職。真正的儒者堅持真理,就像懷里擁著瑾,手中握著瑜一樣。瑾、瑜:都指美玉。
雍伯多緣,種玉于藍(lán)田而得美婦;太公奇遇,釣璜于渭水而遇文王。
剖腹藏珠,愛財而不愛命;纏頭作錦,助舞而更助嬌。舞女纏在頭上的裝束,也指贈給舞女的錦帛及錢財。
孟嘗廉潔,克俾合浦還珠;相如忠勇,能使秦廷歸璧。俾:音比。廣西合浦產(chǎn)珍珠,因太守貪欲無度,珍珠都遷移走了,后來孟嘗擔(dān)任太守,十分廉潔,珍珠慢慢又遷回來了。相如:指藺相如。
玉釵作燕飛,漢宮之異事;金錢成蝶舞,唐庫之奇?zhèn)?。漢武帝時有兩仙女贈玉釵,漢武帝送給趙婕妤,宮人想打碎玉釵,結(jié)果玉釵變成白燕飛天而去。唐穆宗時,宮中牡丹花開放,有黃色、白色的蝴蝶數(shù)萬在花間飛舞,皇帝命令張網(wǎng)捕捉,得到數(shù)百只,仔細(xì)一看,原來是府庫的金錢。
廣錢固可以通神,營利乃為鬼笑。唐代張延斷案,有人送他一萬錢,請他不要過問此事,張延不理會,第二天,有人又送十萬錢,張延說:“十萬錢可以通神靈,我擔(dān)心遭受災(zāi)禍,不能不停止了。”南朝劉伯龍擔(dān)任官職,家中很窮,想賺點錢,旁邊有一個鬼拍手大笑,劉伯龍嘆息說:“貧窮是命,今天被鬼笑話”。
以小致大,謂之拋磚引玉;不知所貴,謂之買櫝還珠。
賢否罹害,如玉石俱焚;貪得無厭,雖錙銖必算。否:指不賢的人。罹:音離。錙銖:極小的重量單位。
崔烈以錢買官,人皆惡其銅臭;秦嫂不敢視叔,自言畏其多金。崔烈:漢代人,用五百萬錢買了一個司徒的官職,結(jié)果兒子崔均說:“外面的人都說你有銅臭味。”秦嫂:蘇秦的嫂子。傳說蘇秦潦落時,嫂子不給他做飯,受到趙王重用后,嫂子跪在地上不抬頭見他,蘇秦問她為何,嫂子說:“因為你地位高,錢非常多。”
熊袞父亡,天乃雨錢助葬;仲儒家窘,天乃雨金濟貧。熊袞:唐代御史,奉公守法,家無積蓄。父親死后,上天降下十萬錢幫他安葬。仲儒:翁仲儒家貧,上天降下十斛金給他家,因此他可以與王候比富。
漢楊震畏四知而辭金,唐太宗因懲貪而賜絹。漢震:漢代人,曾經(jīng)推薦王密為邑令,王密晚上帶著金子贈給他,說:“黑夜無人知道。”楊震說:“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何謂無知。”唐代長孫順德接受別人贈給的絹,事情被發(fā)覺后,唐太宗又賜給絹十匹,使他羞愧難當(dāng)。
晉魯褒作錢神論,嘗以錢為孔方兄;王夷甫口不言錢,乃謂錢為阿堵物。
然而床頭金盡,壯士無顏;囊內(nèi)錢空,阮郎羞澀。晉代阮孚帶一個面囊游會稽,有人問他包中是何物,阮孚說:“只有一文錢看包,恐怕它羞澀。”
但匹夫不可懷壁,人生孰不愛財。
貧富
【原文】
命之修短有數(shù),人之富貴在天。
惟君子安貧,達(dá)人知命。
貫朽粟陳,稱羨財多之謂;紫標(biāo)黃榜,封記錢庫之名。
貪愛錢物,謂之錢愚;好置由宅,謂之地癖。
守錢虜,譏蓄財而不散;落魄夫,謂失業(yè)之無依。
貧者地?zé)o立錐,富者田連阡陌。
室如懸磬,言其甚窘;家無儋石,謂其極貧。
無米曰在陳,守死曰待斃。
富足曰殷實,命蹇日數(shù)奇。
甦[su]涸鮒,乃濟人之急;呼庚癸,是乞人之糧。
家徒壁立,司馬相如之貧;扊扅[yanyi]為炊,秦百里奚之苦。
鵠形菜色,皆窮民饑餓之形;炊骨爨骸,謂軍中乏糧之慘。
餓死留君臣之義,伯夷叔齊;資財敵王公之富,陶朱倚頓。
石崇殺妓以侑酒,恃富行兇;何曾一食費萬錢,奢侈過甚。
二月賣新絲,五月糶新谷,真是剜肉醫(yī)瘡;三年耕而有一年之食,九年耕而有三年之食,庶幾遇荒有備。
貧士之腸習(xí)黎莧,富人之口厭膏梁。
石崇以蠟代薪,王愷以飴沃釜。
范丹土灶生蛙,破甑生塵;曾子捉襟見肘,納履決踵,貧不勝言;韋莊數(shù)米而飲,稱薪而爨,儉有可鄙。
總之飽德之士,不愿膏梁;聞譽之施,奚圖文繡。
【注釋】
命之修短有數(shù),人之富貴在天。修短:長短。
惟君子安貧,達(dá)人知命。達(dá)人:通達(dá)之人。
貫朽粟陳,稱羨財多之謂;紫標(biāo)黃榜,封記錢庫之名。貫:穿錢的繩子。紫標(biāo)黃榜:梁武帝愛錢,每百萬為一堆,掛上黃榜,每千萬為一庫,掛上紫標(biāo)。
貪愛錢物,謂之錢愚;好置由宅,謂之地癖。晉代和嶠擔(dān)任太傅,富比王候,但是吝嗇,杜預(yù)稱他為“錢愚”。唐李愷善于置辦田產(chǎn),人稱地癖。
守錢虜,譏蓄財而不散;落魄夫,謂失業(yè)之無依。漢代馬援發(fā)財后,將其錢財全部分給親朋好友,說:“掙了錢,貴在能施舍予人,否則只是守錢虜罷了。
貧者地?zé)o立錐,富者田連阡陌。阡陌:田間的道路。
室如懸磬,言其甚窘;家無儋石,謂其極貧。懸磬:懸著的磬。磬:石制或玉制的樂器,很光滑。儋:音單,古代容量單位,一石是十斗,兩石為一儋。
無米曰在陳,守死曰待斃。在陳:指孔子在陳被困之事。楚國派人聘請孔子,孔子前往楚國,經(jīng)過陳蔡時,被陳蔡出兵相阻,孔子不能通過,斷糧七天。
富足曰殷實,命蹇日數(shù)奇。蹇:音簡,艱阻,不順利。數(shù)奇:命數(shù)單而不偶合。
甦涸鮒,乃濟人之急;呼庚癸,是乞人之糧。甦:音蘇。庚癸:指糧食。古代軍隊中曾用庚癸作為暗語代指糧食。
家徒壁立,司馬相如之貧;扊扅為炊,秦百里奚之苦。扊扅:音掩夷,門閂。
鵠形菜色,皆窮民饑餓之形;炊骨爨骸,謂軍中乏糧之慘。鵠形:像野鵝的樣子,指瘦弱。爨:音竄,炊也。
餓死留君臣之義,伯夷叔齊;資財敵王公之富,陶朱倚頓。陶朱:指范蠡,曾積累財產(chǎn)百萬,自號陶朱公。倚頓:山東的貧士,聽說陶朱公致富,前往請教致富之術(shù),后來倚頓按陶朱公的指點去做,很快致富。
石崇殺妓以侑酒,恃富行兇;何曾一食費萬錢,奢侈過甚。侑:音右,勸。晉代何曾一頓飯花費萬錢,還說無處下筷。
二月賣新絲,五月糶新谷,真是剜肉醫(yī)瘡;三年耕而有一年之食,九年耕而有三年之食,庶幾遇荒有備。本句是指農(nóng)夫和蠶戶的痛苦和理想。
貧士之腸習(xí)黎莧,富人之口厭膏梁。黎、莧(音現(xiàn)):指黎草和莧菜。膏梁:指肥肉和優(yōu)質(zhì)米。
石崇以蠟代薪,王愷以飴沃釜。晉代石崇曾用蠟代替木柴,晉代王愷曾用糧洗鍋。
范丹土灶生蛙,破甑生塵;曾子捉襟見肘,納履決踵,貧不勝言;韋莊數(shù)米而飲,稱薪而爨,儉有可鄙。范丹:漢代人,家中很窮,灶中長出青蛙,砂鍋中積滿塵土。曾子:孔子的弟子,很窮,拉衣襟露出胳膊,拉鞋子露出腳后跟。韋莊:唐代人,生性吝嗇。爨:音竄,炊也。
總之飽德之士,不愿膏梁;聞譽之施,奚圖文繡。飽德:心中充滿仁德。奚:何必。
疾病死喪
【原文】
福壽康寧,固人之所同欲;死亡疾病,亦人所不能無。
惟智者能調(diào),達(dá)人自玉。
問人病曰貴體違和,自謂疾曰偶沾微恙。
罹病者,甚為造化小兒所苦;患病者,豈是實沈臺駘為災(zāi)。
病不可為,曰膏肓;平安無事,曰無恙。
采薪之憂,謙言抱病;河魚之患,系是腹疾。
可以勿藥,喜其病安;厥疾勿瘳,言其病篤。
瘧不病君子,病君子正為瘧耳;卜所以決疑,既不疑復(fù)何卜哉?謝安夢雞而疾不起,因太歲之在酉;楚王吞蛭而疾乃痊,因厚德之及人。
將屬纊,將易簣,皆言人之將死;作古人,登鬼箓,皆言人之已亡。
親死則丁憂,居喪則讀禮。
在床謂之尸,在棺謂之柩。
報孝書曰訃,慰孝子曰唁。
往吊曰匍匐,廬墓日倚廬。
寢苫枕塊,哀父母之在土;節(jié)哀順變,勸孝子之惜身。
男子死曰壽終正寢,女人死曰壽終內(nèi)寢。
天子死曰崩,諸侯死曰薨,大夫死曰卒,土人死曰不祿,庶人死曰死,童子死曰殤。
自謙父死曰孤子,母死曰哀子,父母俱死曰孤哀子;自言父死曰失怙,母死曰失恃,父母俱死曰失怙恃。
父死何謂考,考者成也,已成事業(yè)也;母死何謂妣,妣者媲也,克媲父美也。
百日內(nèi)曰泣血,百日外曰稽顙。
期年曰小祥,兩期曰大祥。
不緝曰斬衰,緝之曰齊衰,論喪之有輕重;九月為大功,五月為小功,言服之有等倫。
三月之服曰緦麻,三年將滿曰禫[dan]禮。
孫承祖服,嫡孫杖期;長子已死,嫡孫承重。
死者之器曰明器,待以神明之道;孝子之枚曰哀杖,為扶哀痛之軀。
父之節(jié)在外,故杖取乎竹;母之節(jié)在內(nèi),故杖取乎桐。
以財物助喪家,謂之賻;以車馬助喪家,謂之赗[feng];以衣殮死者之身,謂之禭;以玉實死者之口,謂之琀。
送喪曰執(zhí)紼,出柩曰駕輀[er]。
吉地曰牛眠地,筑墳曰馬鬣封。
墓前石人,原名翁仲;柩前功布,今日銘旌。
挽歌始于田橫,墓志創(chuàng)于傅奕。
生墳曰壽藏,死墓曰佳城。
墳曰夜臺,壙曰窀穸[kuang-zhun-xi]。
已葬曰瘞玉,致祭曰束芻。
春祭曰礿[禴yue],夏祭曰禘,秋祭曰嘗,冬祭曰烝。
飲杯棬而抱痛,母之口澤如存;讀父書以增傷,父之手澤未泯。
子羔悲親而泣血,子夏哭子而喪明。
王裒哀父之死,門人因廢蓼莪[e]詩;王修哭母之亡,鄰里遂停桑柘杜。
樹欲靜而風(fēng)不息,子欲養(yǎng)而親不在,皋魚增感;與其椎牛而祭墓,不如雞豚之逮存,曾子興思。
故為人子者,當(dāng)思木本水源,須重慎終追遠(yuǎn)。
【注釋】
福壽康寧,固人之所同欲;死亡疾病,亦人所不能無。
惟智者能調(diào),達(dá)人自玉。智者能夠調(diào)和五臟身心,通達(dá)的人會自我珍重。
問人病曰貴體違和,自謂疾曰偶沾微恙。違和:不調(diào)和。微癢:小毛病
罹病者,甚為造化小兒所苦;患病者,豈是實沈臺駘為災(zāi)。罹:遭遇。實沈、臺駘:傳說中的參神、汾神,能使人生病。駘:音臺,劣馬。
病不可為,曰膏肓;平安無事,曰無恙。膏:指心下的部位。肓:指胞腹之間的橫隔。
采薪之憂,謙言抱病;河魚之患,系是腹疾。采薪:意思是患病不能負(fù)薪。因為魚腐爛是從內(nèi)至外,故用河魚之患指腹泄。
可以勿藥,喜其病安;厥疾勿瘳,言其病篤。厥:謂足逆冷也。廖:愈。
瘧不病君子,病君子正為瘧耳;卜所以決疑,既不疑復(fù)何卜哉?晉朝有一小兒的父親病了,有人問他:“你父親是有品德的君子,怎么會得瘧疾呢?”小兒說:“正因為它讓君子患病,所以才叫瘧疾。
謝安夢雞而疾不起,因太歲之在酉;楚王吞蛭而疾乃痊,因厚德之及人。晉代謝安夢見乘坐桓溫的車子走了十六里,看見一只白雞就停下來了。不知何意。后來謝安接替桓溫任宰相,過了十六年忽然得病,謝安才悟到:“原來十六里意味著十六年,見到白雞而停止,意味著酉年,我將一病不起了。”不久果然病死。楚王吃飯時吃出一條水蛭來,想吐掉又怕廚師因此獲罪,就勉強吞進(jìn)去而得病。令尹知道其中的緣由,就對楚王說:“大王有這樣的德行,此病不會有什么傷害。”后來果然好了。
將屬纊,將易簀,皆言人之將死;作古人,登鬼箓,皆言人之已亡。屬纊:將綿放在人鼻下,檢查是否斷氣。纊:音曠,新絲或綿絮。易簀:換下竹席。簀:音責(zé),竹席。箓:音錄,簿籍。
親死則丁憂,居喪則讀禮。丁憂:遭遇憂傷,指居喪。讀禮:《禮記》中載,死者未葬時讀葬禮,既葬則讀祭禮。
在床謂之尸,在棺謂之柩。柩:裝了尸體一棺材。
報喪書曰訃,慰孝子曰唁。訃:報喪的文告。唁:慰問死者家屬。
往吊曰匍匐,廬墓日倚廬。匍匐:爬行,指前往吊唁。倚廬:古代在父母墓邊搭小屋居住以守墓,稱為倚廬。
寢苫枕塊,哀父母之在土;節(jié)哀順變,勸孝子之惜身。苫:音山,用茅草編成的覆蓋物。塊:土塊。
男子死曰壽終正寢,女人死曰壽終內(nèi)寢。正寢:正廳。內(nèi)寢:內(nèi)室。古代男子將要死時,就移到正廳東首,以候氣絕。如果是女子仍然躺在內(nèi)室。
天子死曰崩,諸侯死曰薨,大夫死曰卒,土人死曰不祿,庶人死曰死,童子死曰殤。薨:音轟。
自謙父死曰孤子,母死曰哀子,父母俱死曰孤哀子;自言父死曰失怙,母死曰失恃,父母俱死曰失怙恃。怙:仰仗。恃:依靠。
父死何謂考,考者成也,已成事業(yè)也;母死何謂妣,妣者媲也,克媲父美也??随歉该溃嚎梢院透赣H媲美。
百日內(nèi)曰泣血,百日外曰稽顙。稽顙:叩頭。顙:音嗓,額頭。
期年曰小祥,兩期曰大祥。
不緝曰斬衰,緝之曰齊衰,論喪之有輕重;九月為大功,五月為小功,言服之有等倫。衰:古代喪服,用粗麻布制成。喪服有五種,即斬衰、齊衰、大功、小功、緦麻,按與死者的不同關(guān)系穿用。穿的時間也有長短,大功要穿九個月,小功要穿五個月,緦麻要穿三個月。斬衰:不縫邊的喪服。齊衰:縫邊的喪服。
三月之服曰緦麻,三年將滿曰禫禮。禫禮:指除去喪服的祭禮。禫:音淡,古時喪家除服的祭祀
孫承祖服,嫡孫杖期;長子已死,嫡孫承重。祖父母死了,嫡孫要服一年喪,手中拿著喪杖,稱為杖期。承重:長子死了,由嫡孫代替服喪,稱為承重孫,即承擔(dān)重任的意思。
死者之器曰明器,待以神明之道;孝子之枚曰哀杖,為扶哀痛之軀。明器:陪葬的器物。
父之節(jié)在外,故杖取乎竹;母之節(jié)在內(nèi),故杖取乎桐。父親的氣節(jié)在外,所以哀杖用竹子制作。
以財物助喪家,謂之賻;以車馬助喪家,謂之帽;以衣殮死者之身,謂之禭;以玉實死者之口,謂之琀。賻:音父。
送喪曰執(zhí)紼,出柩曰駕輀。執(zhí)紼:拉住繩子。紼:指引棺材入墓穴的繩子。輀:音耳,喪車也。
吉地曰牛眠地,筑墳曰馬鬣封。牛眠地:牛睡覺的地方,指風(fēng)水好。晉代陶侃的父親死后,將下葬時,牛不見了,有老人說:“牛睡在前面山間的污泥中,如果將死者葬在那里,后代會出將軍。”陶侃后來果然當(dāng)了將軍。馬鬣封:孔子安葬母親后,筑的墳像馬脖子上的鬣毛。
墓前石人,原名翁仲;柩前功布,今日銘旌。銘旌:指靈樞前記載功勞的布。
挽歌始于田橫,墓志創(chuàng)于傅奕。
生墳曰壽藏,死墓曰佳城。壽藏:給活人修的墳。
墳曰夜臺,壙曰窀穸。夜臺:指墓中昏暗如夜。窀穸:音諄昔,墓穴。
已葬曰瘞玉,致祭曰束芻。瘞:音義,埋。束芻:將青草放在靈前。
春祭曰禴,夏祭曰禘,秋祭曰嘗,冬祭曰烝。禴:讀作樂。禘:音帝。烝:音爭。
飲杯棬而抱痛,母之口澤如存;讀父書以增傷,父之手澤未泯。用母親用過的杯子而心中悲痛,母親口中的氣息像還存在一樣。棬:音圈,曲木制成的飲器。
子羔悲親而泣血,子夏哭子而喪明。
王裒哀父之死,門人因廢蓼莪詩;王修哭母之亡,鄰里遂停桑柘社。裒:音掊。晉代人王裒一讀到懷念父母的《蓼莪》詩就悲痛欲絕,他的學(xué)生因此不再讀這首詩。停桑柘社:魏朝王修的母親因為在社日那天去世,次年社日,鄰里因為王修極為悲痛,就停止了社日活動。
樹欲靜而風(fēng)不息,子欲養(yǎng)而親不在,皋魚增感;與其椎牛而祭墓,不如雞豚之逮存,曾子興思。皋魚:齊國人,曾對孔子說:“樹欲靜而風(fēng)不止,兒子想贍養(yǎng)雙親已不在。”后來痛哭而死。曾子曾說:“與其殺牛去祭祀,不如在親人活著的時候用雞豬好好供養(yǎng)。”
故為人子者,當(dāng)思木本水源,須重慎終追遠(yuǎn)。慎終追遠(yuǎn):重視安葬,追念逝者。
后一卷閱讀:
《幼學(xué)瓊林》全文(卷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