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磨劍放毫光,筆尖生輝多氣力,自信滿滿心莫慌,滿腔熱血上戰(zhàn)場,才思雋永心中藏,知識重點全不忘,乘風破浪會有時,金榜落款定燦爛。全國高考日,愿考生們高考順利,學業(yè)有成!馬上就要高考了,出國留學網(wǎng)高考頻道為您精心提供2014年山東高考作文預測,希望對大家的高考有所幫助。
點擊查看:2014山東高考作文更多權威預測

預測一
【作文題目】
馥郁是丹桂的格調,溫潤是美玉的格調,寂靜是錢鐘書的格調。正如性格決定命運一樣,格調也影響著人生。錢鐘書先生一生安于寂靜,卻創(chuàng)造了不寂靜的人生。
請以“生命的格調”為題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①角度自選;②立意自定;③除詩歌外,文體自選。
【寫作指導】
“生命的格調”,從語詞結構看,題目是偏正式詞組,重心在“格調”,“生命”是修飾成分,規(guī)定著寫作的范圍。生命的格調”即相當于人生的境界和品位。該題在文體上也沒有明顯的文體傾向,可以寫成議論文,也可以寫成記敘文。寫成議論文,可以扣緊什么是“生命的格調”展開議論,也可以論述如何讓生命具有高雅的格調,還可以用對比的手法闡明生命應該具有什么格調。只要觀點明確而集中,富有現(xiàn)實針對性;事例能圍繞觀點,分析精到;見解獨到,鞭辟入里,都可以敷衍成優(yōu)秀的作文。寫成記敘文,可以敘述一個與“生命的格調”相關的故事,從中得出關于人生、社會的啟示,也可以記敘一個生命格調形成的過程。總之在文體的選擇上考生有著十分充裕的時空。
【參考范文】
生命的格調
有一種生命的格調叫做淡泊。
濮水之邊,你翩然遠去,僅留下楚使的瞠目與嘆息,誰人如你——莊子,只偏執(zhí)那淡淡的清白,與道教合而為一,世界不過是你的主觀產(chǎn)物,名利、地位于你只是虛空,你了解了蝶舞之愉、螳螂之負,駕一葉扁舟穿梭于泥潭之中,清風相伴,明日可掇。
甚至,你看透了生死?;葑拥碾x去,并未換來你的號啕大哭,誰言生命有不能承受之重,你依舊逍遙山水,以一顆平靜的心相追逐。只言片語的記載中,對你唯有驚鴻一瞥,卻看到了一份平靜致遠的處世態(tài)度。莊子,如同萬花叢中的一株蓮花,開得淡漠孤傲,亦如亂世中寡淡的絲竹之聲,給紛擾的歷史畫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激起歷史遙遠的絕響……
莊子的身影已在歲月中淡去,然而那份淡泊的生命格調卻在歷史中彌留。
一篇《桃花源記》令多少人心生艷羨,一句“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傳頌千古,這就是陶淵明,莊生曉夢已不再,而那份淡泊在東晉傳承了下去,他是受拙歸園田的田園詩人,他是“不為五斗米折腰”的文人,他是獨愛菊的隱逸者,遠離官場,他獲得了一片桃源天。遠離喧囂,他復得返自然,他用一份寧靜致遠的心胸讓我們窺見了一種生命的格調叫淡泊。
而今,物欲橫流,信息技術、飛機、汽車……讓世界變得越來越寬廣,而人們的心卻狹隘了,汲汲于功利,在一片燈紅酒綠中孤寂地生活,少了如莊子、陶淵明般淡泊的氣度,于是,我們的生命格調迷失了,我們自己迷失了。當今,有多少人為了金錢、名譽、地位迷失了自己,又有多少的商家為了利益迷失了自己。經(jīng)濟的發(fā)展與繁榮卻讓我們失去了心中的那份淡泊,于是,桃花源般的生活于我們已是奢求。
淡泊是一份生命的格調,為何不在這樣喧囂的俗世中保持一份淡泊的心,如莊子與陶淵明般獲得心中的一份安寧,幾時生活不富有,擁有心靈的淡泊便可使心靈富足,為何要汲汲于功利直至迷失內心的自我?
一直淡泊下去,讓心得以安寧,堅守淡泊的生命格調。
【佳作評析】
如果看透作文題目中的“寂靜是錢鐘書的格調”一句的內蘊,那么對這篇作文的主旨,我們就不會太意外。作者將“寂靜”看透,巧妙地轉變成自己的中心“有一種生命的格調叫做淡泊”,然后由此展開,從莊子寫到陶潛。本文從歷史中來,又不沉湎于歷史,后半部分的聯(lián)系現(xiàn)實,雖然有的說法絕對化了,但古今的貫通讓本文的旨意有了一些現(xiàn)實意義。此外,本文簡練、醒目的開篇的第一段,第二人稱的敘述視角,一目了然的層次等等也是可圈可點。
預測二
【作文材料】
一天,山上忽然燃起大火。一只曾經(jīng)在山上居住過的鸚鵡遠遠地看見了,就跳進水里沾濕羽毛,飛去灑向大火。天神說:“你雖然有救火的好意愿,但是你這樣做能起什么作用呢?”鸚鵡回答說:“雖然知道沒有用,可是我曾經(jīng)在這座山上居住過,山上的飛禽走獸都很善良,全都像我的兄弟一樣,我不忍心看它們被燒死?!碧焐袷艿礁袆?,替它將山火撲滅了。
要求選準角度,明確立意,自選文體,自擬標題;不要脫離材料內容及含意的范圍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襲。
【寫作指導】
這是一篇典型的新材料作文題,所供材料是一則寓言故事??晒┻x擇的立意角度也很多。
1、從鸚鵡的角度立意:可以從感恩的角度立意,如:懂得感恩 、學會感恩、要知恩圖報等。也可以從盡力的角度立意,如:凡事盡力而為方可無怨無悔無憾、勿以善小而不為、知其不可為而為之等;
還可以從愛心的角度立意等。
2、從天神的角度立意:學會感動、支持善行等。
3、從飛禽走獸的角度立意:善有善報、付出就有回報、助人者人助之等。
4、從材料整體角度立意:友愛的力量 、情義無價等。
【參考范文】
擁有一顆不忍之心
沒有你的不忍,哪來他的幸福?正是由于你的不忍之心,才能使他們能夠幸福地生活下去成為可能。
一顆私心,或許能保你一生安穩(wěn);而一顆愛心,會溫暖你的整個人生。
鸚鵡看見自己曾經(jīng)居住過的山林起火,便奮不顧身地沾濕羽毛去灑向大火,它說自己雖然力量微小,但卻不忍心看著那些曾經(jīng)與自己情同手足的飛禽走獸被燒死。最終天神被鸚鵡感動,替他將山火撲滅了。
如果鸚鵡當初不是選擇奮力相救,而是明哲保身,山上的其他生靈還能存活嗎?不,不能。正是由于鸚鵡的不忍之心,它才能舍命相救;正是它的不忍之心,才感動了天神;正是由于它的不忍之心,才使山林安全,使昔日伙伴保住了性命。
人性本善,不忍之心永不失傳。
2010感動中國人物王茂華、譚良才,一位是普通的人民教師,一位是普通的農(nóng)民,當一場火災突然來臨,他們得知現(xiàn)場還有五個孩子時,便奮不顧身地數(shù)次沖進火海,成功救出5名孩子,而王茂華與其岳父譚良才卻被嚴重燒傷。王茂華燒傷面積達98%,經(jīng)多方救治無效,不幸去世,年僅27歲。這對俠義翁婿,火海中三進三出,為人們講述了什么是舍生忘死,人間摯愛!正是由于他們的不忍之心,不忍看著五個孩子葬身火海,才有了此等壯舉。人性本善!
善心善款,不忍之心顯真?zhèn)鳌?BR> 普通工人郭明義,用實際行動告訴我們,只要我們人人都能擁有一顆不忍之心,社會將更加和諧美好。他看到那些沒有鞋穿的孩子,他心疼;他看到那些上不起學的孩子,他心疼;他看到那些生活貧困的家庭,他心疼。他不忍心看著他們在痛苦中煎熬。1994年以來,他為希望工程、身邊工友和災區(qū)群眾捐款12萬元,先后資助了180多名特困生,而自己的家中卻幾乎一貧如洗。他20年獻血6萬毫升,是其自身血液的10倍多。他舍出的每一枚硬幣,每一滴血都滾燙火熱。他越平凡,越發(fā)不凡,越簡單,越彰顯簡單的偉大。正是他的不忍之心,成就了他的偉大,成就了他“雷鋒傳人”的美名,成就了他感動中國人民的慈善壯舉。
在這個高速發(fā)展的市場經(jīng)濟社會里,也有一些人利欲熏心,而對一些善行善舉冷漠麻木,置若罔聞;對弱勢群體和陷入困境的人,更是事不關己,不聞不問,將本應有的不忍之心棄置一旁。對比一下,王茂華、譚良才和郭明義,該是何等汗顏啊!
構建和諧社會,需要的不正是我們每個人的愛心、善心、不忍之心嗎?當你時刻想著別人,記著別人曾給予你的恩惠時,當你面對陷于困境、遭遇災難的人時,能心有不忍,繼而伸出援助之手,和諧社會也就自然形成了。
鸚鵡因為不忍心看著自己曾經(jīng)住過的山林、曾經(jīng)朝夕相處的朋友被火燒死而奮力相救,終感動天神成就完美結局;俠義翁婿因不忍心看著五個孩子失去生命而沖入火海,為人們講述了什么是舍生忘死,人間摯愛;普通工人因不忍之心而長期奉獻不計報酬,于普通崗位拓展慈善,終成人間大愛,書寫當代雷鋒······正是由于這一個個的不忍之心,才演繹了一段段美好的人間傳奇。
面對腳下的一株小草,你不忍踩去,于是成就了綠草如茵;
面對枝頭的一朵小花,你不忍摘下,于是成就了鮮花似錦;
面對空中的一只小鳥,你不忍捕捉,于是成就了鳥語花香······
多一絲不忍之心,世界將變成心的天堂,愛的海洋!
【佳作評析】
本文題目就是中心論點,立意恰當。開頭部分點題之后,概引材料,并圍繞中心論點點評材料。主體部分,先引用了兩個感動中國人物的事例作論據(jù),正面論證中心論點;然后,又從反面指出一些人喪失不忍之心,正反對比,論證觀點;最后講道理指出擁有不忍之心對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作用。結尾部分先運用類比對主體部分做一總結概括,然后用一組排比,形象地說明擁有不忍之心的作用。文章思路清晰,結構嚴謹,例證恰當,說理有力,善用排比,彰顯文采。
預測三
【作文素材】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有時是去敲門,也有時是被敲門,敲門是再尋常不過的動作。敲門是一種禮儀,敲門是對別人的尊重,敲門能看出修養(yǎng);敲門也有學問,敲輕、敲重,敲在什么部位,發(fā)出多大的聲音,這些都有講究;敲門也有故事,敲門是一種試探,等待對方的回應,有時再多敲一下也許就開門了,可是敲門的人卻放棄了。敲門這個尋常的小動作中蘊含著豐富的信息,值得關注。其實,敲門也是人生必須面臨的一大課題,多少人在一扇扇有形或無形的門面前,停住了腳步,縮回了舉起的手,被永遠隔在成功的大門之外。
請以“敲門”為題,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角度自選;③除詩歌外,文體自選。
【參考范文】
敲門
人生,就像是一座宮殿,里面有無數(shù)的門,你要做的就是輕輕敲開那些門,也許在某扇門后面就是人間天堂。
敲門憑借的是實力。
成功之門只會被有實力的人敲開,實力是最好的敲門磚。韓國新就任的女總統(tǒng)樸槿惠在其母親、父親相繼被刺殺的人生痛苦經(jīng)歷中頑強生存,經(jīng)過33年的歷練,憑借自己的實力,擊敗競爭對手,終于敲開了青瓦臺總統(tǒng)府的大門,成為韓國歷史上的首位女總統(tǒng)。楊利偉、費俊龍、聶海勝、翟志剛、劉伯明、景海鵬、劉旺劉洋這些航天英雄難道不正是靠著過硬的實力才敲開蒼穹之門的嗎?要想敲開成功之門,必須有實力。
敲門要把握時機。
有些門當及時敲,過時不候。機遇就像一捧細沙,如若不能緊緊握住,就會從指縫間悄悄溜走。當機遇這扇門出現(xiàn)時,如若不能當機立斷,及時敲門,那么機會就可能一去不返了。
項羽,力能扛鼎,戰(zhàn)功赫赫,一代英雄豪杰。只可惜在鴻門宴上沒有及時敲開一扇觸手可及的門,最后只能以失敗收場。假如當初項羽能夠當機立斷,讓項莊殺了劉邦,歷史必將改寫,就不會上演霸王別姬的悲劇,就不會無顏面對江東父老。
我想,對于我們平凡人也是如此。每個人的一生都不可能是一條直線拉到頭的,我們多多少少都要面臨一些拐點,在每一處拐點都會有大大小小的門,敲開還是不敲開,這些都需要我們作出抉擇,這就需要我們具有豐富的生活閱歷和快速做出判斷的勇氣。
敲門需要耐心。
羅馬不是一日建成的,同樣,通往成功的門不是輕易就能敲開的。這時,就要不拋棄,不放棄,要有耐心,要學會堅持,也許再多敲一下,門就開了。到那時,你就會看到春暖花開,光潔爽朗的一片大好景象。
當初,劉備三顧茅廬,最終敲開諸葛亮的門,也就為自己敲開了一扇成功之門。在諸葛亮的幫助下,劉備奪得了三分之一的天下。劉備雖不才,但他有很好的耐心,于是他成功了。若沒有諸葛亮的鼎力相助,劉備定是不成氣候的。
我想,如若我們也能堅持不懈、無畏無懼地敲打面前的門,勇敢地追求自己的夢想,我們也會敲開所有的門,實現(xiàn)自己的理想。
在人生的路途中,我們要時刻積聚實力,把握機遇,用耐心去敲門,那么,學問之門、事業(yè)之門、成功之門、幸福之門等終會為我們一一打開。
【佳作評析】
作為議論文,它的觀點在文章結尾。文章安排了三個分論點:敲門憑借的是實力,敲門要把握時機,敲門需要耐心。在第一個分論點之下,文章以韓國新總統(tǒng)樸槿惠和我國航天英雄為例進行論證,指出實力是最好的敲門磚。在論證第二個分論點時,以敲機遇之門為例,以項羽鴻門宴上錯失機遇的教訓作為論據(jù),指出當機遇光臨時,必須“具有豐富的生活閱歷和快速做出判斷的勇氣”。在第三個分論點之下,側重談了堅持的重要性,文章以劉備三顧茅廬為論據(jù)來論證觀點。作者善于運用假設法說理。在每則論據(jù)之后都有必要的分析,或是反例正設,或是正例反設,都能從事實論據(jù)的反面進行思考,說理辯證,說理有說服力。
預測四
【作文材料】
閱讀下面的文字,選擇一個角度,寫一篇文章,文體自選,題目自擬。
有學者在評價金庸時認為,一部射雕,表面上是寫武俠,骨子里卻全是至情至性的文人。最稱心如意的是那個曠世的黃東邪,他有一個自己的島,外人的進入是不被允許的。這島上桃花盛開,山石奇秀,他有簫有劍有明月有好風有愛女有一望無際的大海,因此他懶得與人往還,因為他只愛他自己的島——那只有他那樣智力的人才配居住的島。難怪有人說,做人一定要學黃東邪:你可以頑皮,你可以偶爾犯點邪氣,但你一定要有一個別人無力進入的、只屬于你的美麗的島。
【參考范文】
堅守你心中的島
即使香銷玉殞,也不向命運低頭,只為堅守你心中自尊的島;即使疲憊不堪,也要風雨兼程,只為堅守你心中信念的島;即使簾卷西風,也要醉臥黃花笑,只為堅守你心中堅強的島……每個人都應該有一個心中的島,它被我們的情感烙下了印記和名字,無論世界怎么變,它始終是封閉的,只屬于我們自己的,伴我們走過一生的美麗的精神小島。
思緒飄《紅樓》,黛玉,你在堅守你心中的自尊之島。你的生命如同一枝秋海棠,沐詩之唐風,浴詞之宋雨,出落得蕙心蘭質,纖染不染。封建禮教不能囚禁你,面對眾人的不解和安排,你始終守著內心自尊的島并住在那里,不讓任何人打擾這一份寧靜。寫下“偷得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縷香”,詠菊詩奪魁,月下將詩對月吟……你自尊的島充滿你獨特的氣息,寫下令人贊嘆的文字。寶玉娶釵,你的自尊之島被入侵了,于是你選擇了“冷月葬花魂”的命運,香銷玉殞,淚灑瀟湘。我想黛玉是無悔的,她以為寶玉戲弄自己情感,自尊才潰敗。她用生命捍衛(wèi)自己自尊的島。我們要活的精彩,就必須要堅守心中自尊的島,才能挺直腰行走于天地之間,活出尊嚴。
靜覽一縷春風,鄭愁予,你在堅守你心中的信念之島。我仿佛聽見你三月里達達的馬蹄聲,踏過芬芳;我仿佛聽到你說“我只是一個過客”。我張望,你拖著疲憊的身軀,向更遠方走去,去找你的精神小屋。我張望,我看到了你心中的信念之島在風雨之中給了你寧靜,你就這樣堅守著這信念的島,什么苦難化成的刀槍都無法進入。信念是落葉飄零還被涂抹陽光的顏色。我想,它是最美的。我們要活得無悔,就必須堅守心中信念之島,才能風雨兼程,無悔地說:“我活得有意義?!?BR> 輕循一本《漱五齋》,輕推《聲聲慢》的門扉,易安居士,你在堅守你心中的堅強之島。你,一個詩性女子,曾名動京場的寵柳嬌花,如今國難家難讓你“此情無計可消除”。但你,依然將那愁情化作煙染柳濃,吹梅笛怨,紡成一句句詩情。外界的動亂,并未影響你堅守心中堅強之島的決心。你依舊堅守著,即使人比黃花,也醉臥黃花笑。我想,你那堅強的島早已化成了詩,感動后人,我們要活得快樂,就必須堅守心中堅強的島,才能勇敢去尋找快樂。
那份情感的島滋潤著生命,或曰自尊,或曰信念,或曰堅強,讓你的生命精彩燦爛,收獲花香。你呢,找到那心中的島了嗎?如果有,請堅守。
【佳作評析】
[57分] 文章從三個方面對“心中之島”的“堅守”作了闡釋。1、堅守心中的自尊之島;2、堅守心中的信念之島;3、堅守心中的堅強之島。這篇作文用了三個頗有意思的例子,能夠緊扣文章的中心進行闡釋。作者對于這三個事例的把握也很到位。顯然,作者有比較深厚的積累,也可以說是有備而來。全文五個段落,起首段,結束段,另加中間三個層次三個段落,很規(guī)整。在考場上很討巧。
另,鄭愁予,曾經(jīng)參與創(chuàng)立現(xiàn)代派詩社,1958年畢業(yè)于臺灣中興大學。成名作《錯誤》(1954)在臺灣首次發(fā)表時,因為該詩的最后一句“我達達的馬蹄是美麗的錯誤/我不是歸人,是個過客”,一時間整個臺灣島都在傳誦“達達的馬蹄”之聲。《漱五齋》當為《漱玉詞》。
預測五
【作文材料】
假如你觀察山澗里一派激流的水,除了你感嘆“逝者如斯夫”之外,你也可以見到澗內種種東西應付水流的方法,是很不一致的。樹葉,草根,落花,是完全跟水走的,可以算第一種。大一些的東西,例如石塊,大樹的老根,無論水流得如何湍激,是絲毫不動的,可以算第二種。澗床深處,有許多魚,頭部一律向著上流頂著,魚身的方向恰恰和水流的方向相反;好像爭著往上流游去,卻是并不見有什么進步。他們是潮流中的掙扎者。
要求自選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詩歌除外),自擬標題。不要脫離材料內容及含意的范圍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透露個人相關信息;書寫規(guī)范,正確使用標點符號。
【參考范文】
以不變應萬變
滄海霽月,落崖驚風。在生命的縱橫阡陌中,有人如落花盤旋隨波逐流,卻如浮光掠影般轉瞬即逝;有人如游魚掙扎于洄流,卻筋疲力盡收效甚微,有人卻堅如磐石,堅守信念,以不變應萬變,慣看秋月春風。
物猶如此,人何以堪?
以不變應萬變,是安之若素的人生智慧,是靜水深流的哲學真諦,是內心深處的黃鐘大呂,“于無聲處聽驚雷”。
以不變應萬變,用寵辱不驚的態(tài)度詩意地生活。當塔莎·杜朵被當時的社會名流包圍時,她選擇以恬靜不變的心態(tài)追尋佛蒙特荒野,“用度假的方式認真過好每一分每一秒”;當蘇軾被云譎波詭的官場生活包圍時,他選擇以豁達不變的氣度面對烏臺詩案,以“也無風雨也無晴”抒發(fā)自己以不變應萬變的曠達胸懷。試想,倘若他們沒有以不變應萬變,而是沉湎于燈紅酒綠。紛繁蕪雜時,何來安徒生童話中一幅幅精美的插圖?何來“大江東去,浪淘盡”的千古絕唱?
以不變應萬變,用樂觀淡然的心態(tài)面對人生的潮起潮落。當我們?yōu)檫M退沉浮、大風大浪而身心疲乏時,何不學習莫言榮摘諾獎桂冠后的無聲睿智?何不學習談遷在于巨作被盜后的豁達坦然?何不學習歐陽夏丹成為“央視一姐”后始終如一?以不變應萬變,不是墨守成規(guī),陳陳相因,更不是追名逐利,浮躁不安,而是眺盡萬家煙火處后理性的選擇與不變的堅守。
以不變應萬變,用不屈不撓的韌性譜寫生命的華章?!吨芤住防镎f,“變則通,通則久”,我卻不以為然。誠然,我們自古以來就有“流水不腐”的古訓,但該變的是策略,不該變的是原則。反觀當下,多少庸庸碌碌之輩功利性讀書、工作、生活?拋棄了原應不變的對理想的執(zhí)著,對愛情的堅守,對事業(yè)的熱情,用銹蝕的靈魂完全投入到萬變的名利場中,最終智能換來像落花、游魚一樣悲劇性的收場。只有用不屈不撓的精神反抗,以不變應萬變的態(tài)度應對,才能收獲綻放人性光輝的精神之花。
以不變應萬變,我們寵辱不驚,體味“待到菊黃佳釀時,共君一醉一陶然”的閑適;我們樂觀淡然,領略“惟山間之明月,與江上之清風”為伴的樂趣;我們不屈不撓,感悟“不畏艱辛到達光輝的頂點”的欣愉!
高考網(wǎng)提醒考生關注:
點擊圖片進入2014高考滿分作文
?

高考作文頻道精心推薦:
高考滿分作文
2014年高考作文提分技巧匯總
2014年高考作文素材大全
高考作文題目 | 高考作文押題 | 高考作文預測 | 高考作文素材 | 高考英語作文 |
高考記敘文 | 高考議論文 | 高考滿分作文 | 高考零分作文 | 高考作文專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