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導引
重點和難點
本節(jié)的重點是描述人體的免疫功能、區(qū)別人體的特異性免疫和非特異性免疫,說明計劃免疫的意義;難點是理解人體的第三道防線──特異性免疫的作用。
非特異性免疫
皮膚和黏膜的屏障作用(第一道防線)、體液中的殺菌物質(zhì)和吞噬細胞等(第二道防線),對多數(shù)病原體都起作用,而不是對某一種特定的病原體起作用,它們的作用沒有特異性,所以稱為非特異性免疫。非特異性免疫是人類在進化過程中,經(jīng)過長期與病原體作斗爭,逐漸形成的一種抵抗力,它可以通過遺傳而來,人人都有。當病原體侵入人體時,人體一般先調(diào)動非特異性免疫來防御它。人們在日常生活中,身體經(jīng)常與各種病原體接觸,但并不經(jīng)常發(fā)病,其主要原因就在于此。
特異性免疫
如果第一、二道防線被突破,人體的第三道防線──免疫系統(tǒng)(主要包括免疫器官和免疫細胞等)就發(fā)揮作用了。人體的免疫系統(tǒng)有識別“自己”和“非己”成分的功能,當病原體等“非己”成分(抗原)侵入人體后,刺激了免疫系統(tǒng)中的淋巴細胞,淋巴細胞就會產(chǎn)生一種抵抗該病原體的特殊蛋白質(zhì)──抗體??贵w能與特定的抗原結(jié)合,從而促進吞噬細胞的吞噬作用,將抗原清除;或使病原體失去致病性??乖磺宄螅跀?shù)月乃至數(shù)十年以后,淋巴細胞仍保持對抗原的記憶。當同一種抗原再次進入人體時,身體具有產(chǎn)生相應抗體的能力,會產(chǎn)生大量抗體。特異性免疫是人體在出生以后的生活過程中,受到病原體的作用,通過與病原體作斗爭而獲得的一種免疫力。這種免疫力具有特異性,如患過傷寒只獲得對傷寒桿菌的免疫力,而對痢疾桿菌無免疫力,所以稱為特異性免疫(又稱獲得性免疫)。
人體的免疫功能
免疫是人體的一種特殊的保護性生理功能,人體通過這種功能能夠識別“自己”、排除“非己”,維持人體的健康。免疫主要具有抵抗抗原的侵入,防止疾病的產(chǎn)生;清除體內(nèi)衰老、死亡和損傷的細胞;監(jiān)視、識別和清除體內(nèi)產(chǎn)生的異常細胞三個方面的功能。當上述功能異常時,就會引起疾病。例如,當?shù)挚箍乖秩氲墓δ苓^強時,進入體內(nèi)的某些食物和藥物會引起過敏反應;當監(jiān)視、識別和清除體內(nèi)產(chǎn)生的異常細胞這方面的功能低下時,有可能會發(fā)生腫瘤。
知識闖關(guān)
1.非特異性免疫的含義是:
A.對某些病菌、病毒不具有防御能力的免疫;
B.后天形成的免疫能力;
C.對大多數(shù)病原體無防御能力的免疫;
D.不是針對某種或某類病原體的免疫。 答〔 〕
2.非特異性免疫的特點為:
A.與人體遺傳關(guān)系密切;
B.為抵抗病原體感染的首道屏障;
C.針對某一微生物產(chǎn)生免疫力;
D.個體間差異較大?! 〈稹病 ?BR> 3.皮膚大面積燒傷的病人,容易被細菌感染,這是因為:
A.特異性免疫能力降低;
B.失去皮膚的屏障作用,非特異性免疫能力降低;
C.失血多、白細胞減少,特異性免疫力降低;
D.吞噬細胞減少,非特異性免疫力降低?! 〈稹病 ?BR> 4.下列各項中,屬于特異性免疫的是:
A.吞噬細胞的吞噬作用; B.溶菌酶的殺菌作用;
C.接種卡介苗預防肺結(jié)核; D.皮膚的屏障作用?! 〈稹病 ?BR> 5.能刺激人體產(chǎn)生抗體的物質(zhì)總稱:
A.病原體; B.病菌; C.抗原; D.疫苗?! ?答〔 〕
6.對免疫功能的敘述有錯誤的是:
A.對遺傳疾病,免疫功能有很強的修復能力;
B.免疫對傳染病有防御作用;
C.免疫功能可清除人體衰老的、死亡的或損傷的細胞;
D.免疫功能可隨時識別并清除癌細胞?! 〈稹病 ?BR> 7.某人與麻疹患者接觸后,并沒得麻疹,很可能是因為:
A.這個人可能過去得過麻疹或接種過麻疹疫苗;
B.這個人遺傳素質(zhì)好;
C.這個人的皮膚起了屏障作用;
D.這個人抵抗能力強。 答〔 〕
8.預防接種的目的是:
A.提高人群非特異性免疫水平;
B.降低人群非特異性免疫水平;
C.提高人群易感性;
D.降低人群易感性?! 〈稹病 ?BR>

?
9.右圖為HIV攻擊一種淋巴細胞(T細胞),這種病毒在T細胞中迅速繁殖,最終使T細胞死亡。為什么T細胞的死亡會削弱身體抵抗疾病的能力?
10.在下列實例與免疫類型之間連線。
皮膚的屏障作用
淋巴細胞產(chǎn)生抗體
唾液中溶菌酶的殺菌作用 非特異性免疫
人患過麻疹后就不再患麻疹 特異性免疫
吞噬細胞吞噬病原體
人注射了宮頸癌疫苗就具有抗宮頸癌的能力
探究樂園
皮膚是怎樣成為阻擋細菌的屏障的?
材料用具:新鮮的葡萄(小番茄)4個,腐爛的葡萄(小番茄)1個,可封口的塑料袋4個,記號筆,紙巾,牙簽,脫脂棉球,體積分數(shù)為70%的酒精。
方法步驟:
1.把4個塑料袋分別標上1、2、3和4。
2.用水輕輕地將4個新鮮的葡萄(或小番茄)洗凈,然后用紙巾仔細地擦干葡萄。把一個葡萄放到1號塑料袋里,封好袋口。
3.將牙簽插進腐爛的葡萄(或小番茄),然后拔出。用此牙簽的尖端輕輕地在第二個新鮮的葡萄表面滑動,不要劃破果皮。重復這些動作3次,用牙簽在葡萄的不同部位滑動,注意不要劃破果皮。將這個葡萄放入2號塑料袋,然后封好袋口。
4.將牙簽再次插進腐爛的葡萄,然后拔出,用牙簽的尖端輕輕地在第三個新鮮的葡萄上劃出狹長的刮痕,注意一定要劃破果皮。重復這些動作3次,用牙簽在葡萄的不同部位劃出另外幾條刮痕。將這個葡萄放入3號塑料袋,然后封好袋口。
5.重復第4步,在第四個新鮮的葡萄上劃出幾條刮痕,但是在你將葡萄放入塑料袋之前用脫脂棉球蘸一點酒精,涂在刮痕上,然后裝袋封好。
6.將4個塑料袋放在溫暖、黑暗的地方。用肥皂和水徹底把手洗干凈。
7.一周內(nèi),每天觀察葡萄,并自行設計表格記錄觀察結(jié)果,然后將塑料袋放回原處。
實驗結(jié)束后,根據(jù)老師的指示處理未開封的塑料袋。
由此實驗,你得到了什么結(jié)果?你的結(jié)論是什么?
課堂延伸
法國著名生物學家巴斯德在研究口炭疽病時,進行了如下實驗:把供實驗的綿羊分為甲、乙兩組。甲組綿羊注射毒性已削弱的口炭疽病的病原體,它們沒有發(fā)病;乙組綿羊沒有注射。10天后,對甲、乙兩組綿羊同時注射毒性極強的口炭疽病的病原體。經(jīng)過一段時間后,甲組綿羊全部正常生活,而乙組綿羊全部死亡。請根據(jù)以上事實回答問題:
(1)該實驗依據(jù)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甲組綿羊第2次注射后沒有死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屬于免疫__________。
(3)乙組綿羊在實驗中起__________作用。
參考答案
知識闖關(guān)
1.D 2.B 3.B 4.C 5.C 6.A 7.A 8.D
9.T細胞是一種淋巴細胞,具有識別抗原,能與被抗原入侵的人體細胞密切接觸,使細胞裂解死亡的功能。HIV攻擊人體免疫系統(tǒng),特別是能夠侵入T細胞,使T細胞大量死亡,導致患者喪失免疫功能,各種傳染病則乘虛而入。
10.

?
探究樂園
略。
課堂延伸
(1)特異性免疫原理;
(2)綿羊體內(nèi)產(chǎn)生了抵抗口炭疽病病原體的抗體,可以將病原體消滅 特異性;
(3)對照。
?
中考政策 | 中考狀元 | 中考飲食 | 中考備考輔導 | 中考復習資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