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單元 綜合測評
1.科學家曾對世界上最深的海溝——馬里亞納海溝進行科學考察,發(fā)現海溝深處有魚蝦,但沒有綠色植物,其原因是海溝深處:
A.沒有二氧化碳;B.沒有陽光;C.沒有營養(yǎng)物質;D.水溫太低。答〔 〕
2.生態(tài)系統是指:
A.所有生物的總和;B.生物與環(huán)境所形成的統一整體;
C.所有動物的總和;D.生物的生存環(huán)境。答〔 〕
3.如圖,當某種有毒物質進入生態(tài)系統后,生物體內有毒物質積累最多的是:
A. ①;B. ④;C. ②;D. ⑤。答〔 〕
4.俗語說“魚兒離不開水”。對此最恰當的解釋是:
A.生物影響環(huán)境;B.生物適應環(huán)境;
C.生物改變環(huán)境;D.生物依賴環(huán)境。答〔 〕
5.生活在寒冷地區(qū)的海豹,胸部皮下脂肪的厚度可以達到60毫米,這是:
A.海豹對環(huán)境的影響;B.海豹為捕獲更多的食物;
C.海豹對環(huán)境的適應;D.海豹為抵御敵害。答〔 〕
6.在某生態(tài)系統中,存在蛇、貓頭鷹和鼠等動物。當貓頭鷹也以鼠為食時,蛇與鼠、蛇與貓頭鷹的關系是:
A.捕食與捕食;B.競爭與捕食;C.捕食與競爭;D.寄生和捕食。答〔 〕
7.下列各項中影響小麥生長的生物因素是:
A.水;B.陽光;C.田鼠;D.溫度。答〔 〕
8.下列實例不能反映生物對環(huán)境的適應的是:
A.竹節(jié)蟲的身體與竹枝極為相像;
B.壁虎身體的顏色與環(huán)境色彩幾乎融為一體;
C.企鵝生活在寒冷的極地,它的皮下有厚厚的脂肪;
D.魚離開了水一段時間就會死亡。答〔 〕
9.到南極進行考察的科學工作者,為了保護環(huán)境,除了必須把塑料和金屬類廢棄物帶離南極外,還必須把人的尿液、糞便等帶離南極,這是因為南極:
A.分解者很少;B.缺乏生產者;
C.沒有消費者;D.缺乏必要的治污設施。答〔 〕
10.如果用一個圖形來表示生態(tài)系統中兔、鷹、草三者之間的數量關系,你認為正確的圖是 答〔 〕

11.下列各種現象中,不屬于生命現象的是:
A.雛雞破殼而出; B.七星瓢蟲捕食蚜蟲;
C.鐘乳石慢慢長大;D.含羞草被碰觸后葉片合攏。答〔 〕
12.在野外調查生物種類時,你認為下列做法正確的是:
A.邊觀察邊記錄; B.將自己喜歡的花草采回家種植;
C.看到自己喜歡的花就采摘; D.品嘗異果,嗅賞奇花。答〔 〕
13.下列哪項不是動植物共有的特征?
A.能繁殖;B.具有細胞結構;C.不斷從外界吸收營養(yǎng);D.能自由運動。答〔 〕
14.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草在生活狀態(tài)下不需要呼吸; B.蚯蚓能在土壤中制造有機物;
C.植物對刺激不能作出任何反應; D.人也是一種生物。答〔 〕
15.在動物實驗中,正確設置對照組不容易。例如,要選擇20個完全相似的動物,將其均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就比較困難。那么,進行這種實驗時,你認為下列哪種方法最合理?
A.從20個動物中,選出兩個相似的動物,一個作為實驗組,一個作為對照組;
B.將這20個動物隨機分成兩組,每組10個,一組作為實驗組,一組作為對照組;
C.將這20個動物分成10對,每對相似,一個放在實驗組,一個放在對照組;
D.將這20個動物放在一組,先進行實驗處理,然后恢復原狀觀察。答〔 〕
16.在一個由水稻、蝗蟲、青蛙組成的相對封閉的生態(tài)系統中,如果將青蛙殺光,蝗蟲的數量變化可以用下列曲線圖中的哪一個來表示?答〔 〕

17.下圖是幾種鳥足。連線說明每種鳥的運動方式以及適宜生活的生態(tài)系統。

18.觀察某草原生態(tài)系統圖,回答問題。

(1)為該生態(tài)系統的生物提供物質和能量的是 。
(2)“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引起草地季節(jié)性變化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 ;“枯草”在草地上不能長久留存,是因為 。
(3)寫出兩條與蜘蛛有關的食物鏈:
①
②
(4)為了殺滅蝗蟲,往草地大量噴灑殺蟲劑,你認為這會對該生態(tài)系統產生什么影響?
19.某市盛產柑橘,柑橘生長的主要環(huán)境條件是:年平均氣溫要求15 ℃以上,1月平均氣溫5 ℃以上;適宜種植在朝南或東南的向陽處,或具有逆溫層的坡地;有水源可灌溉。請回答下列問題。
(1)影響柑橘生長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有(至少答出兩個)。
(2)某科技人員想探究海拔高度對柑橘生長的影響,設計了如下實驗方案,并對實驗結果進行統計。
選擇90株柑橘苗,將它們分成A、B、C三組。
A組種植在海拔高度為150米的朝南坡地,B組種植在海拔高度為300米的朝南坡地,C組種植在海拔高度為450米的朝南坡地。
定時進行科學的施肥、灌溉、修剪等日常管理。幾年后,柑橘開始結果。
對收獲的果實進行分析比較,統計結果如下。
①從對實驗結果的初步分析得知,柑橘適宜種植在 。
②上述方案中,有幾處是不合理的,請至少找出一處: 。
20.很早以前,我國勞動人民就學會了用桑葉喂蠶、蠶沙(蠶糞)養(yǎng)魚、塘泥肥桑的方法,創(chuàng)造了“?;~塘”生態(tài)農業(yè)。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桑基魚塘”也得到了發(fā)展,人們改變以蠶沙直接下魚塘的老辦法,將蠶沙、人畜糞便、秸稈、雜草、樹葉等投入沼氣池內發(fā)酵,制成沼氣作燃料,然后再用沼渣喂魚。這樣,就把傳統的“桑、蠶、魚”農業(yè)結構,發(fā)展成了“桑、蠶、氣、魚”的新型農業(yè)結構。

(1)在該生態(tài)系統中,蠶與桑是關系 。
(2)在利用蠶沙、人畜糞便、秸稈、雜草、樹葉等物質生產沼氣的過程中,發(fā)揮作用的生物主要是 。
(3)魚進行生命活動所需要的能量最終來自 。
(4)DDT是一種很難分解的有毒物質,如果DDT進入該生態(tài)系統,體內DDT含量最高的生物應是。
21.某校四年級有兩個班,星期三甲班有6名學生突發(fā)疾病:胃痛、嘔吐、腹瀉、發(fā)熱,被送往醫(yī)院。經診斷,病因是患者血液中含有某種致病細菌A。星期四乙班又有5名學生被送往醫(yī)院,數日后該年級發(fā)病人數增至43人,病因都是患者血液中含有A菌。學校向細菌研究專家求助。假如你是接受學校求助的細菌研究專家,請思考下列問題。
(1)你首先應該研究的問題是:
(2)對這個問題,你的假設是:
(3)你準備如何開展研究工作?請寫出研究思路。
參考答案
1.B 2.B 3.B 4.D 5.C 6.C 7.C 8.D 9.A 10.D 11.C 12.A 13.D 14.D 15.C 16.C
17.游泳—C—淡水攀援—B—森林獵捕—A—草原泥沼行走—D—濕地
18.(1)草(2)溫度分解者的分解作用(3)草→蝴蝶→蜘蛛草→瓢蟲→蜘蛛(4)蝗蟲會減少,以蝗蟲為食的其他生物也會減少,留在草上的殺蟲劑還會毒殺其他以植物為食的動物。
19.(1)溫度、陽光、水(必須答出兩個)(2)①海拔高度為300米的朝南的地方②90株柑橘苗的大小和生活狀態(tài)應基本一致;三組柑橘苗的數量應相同(各30株);產量統計中應以每株的平均產量為依據(答出一點即可)
20.(1)捕食(2)細菌(3)陽光(4)魚(人)
21.提示:(1)學生感染的致病細菌A是哪里來的?(2)學生感染的致病細菌A來自食物或者是接觸了帶有致病細菌A的物體。(3)先查找資料,了解致病細菌A的攜帶者、傳播途徑等;然后對學生進行調查,先調查患者,了解他們是否在同一地點用過餐,是否吃過同樣的食品,是否接觸過同樣的物品。
1.科學家曾對世界上最深的海溝——馬里亞納海溝進行科學考察,發(fā)現海溝深處有魚蝦,但沒有綠色植物,其原因是海溝深處:
A.沒有二氧化碳;B.沒有陽光;C.沒有營養(yǎng)物質;D.水溫太低。答〔 〕
2.生態(tài)系統是指:
A.所有生物的總和;B.生物與環(huán)境所形成的統一整體;
C.所有動物的總和;D.生物的生存環(huán)境。答〔 〕

A. ①;B. ④;C. ②;D. ⑤。答〔 〕
4.俗語說“魚兒離不開水”。對此最恰當的解釋是:
A.生物影響環(huán)境;B.生物適應環(huán)境;
C.生物改變環(huán)境;D.生物依賴環(huán)境。答〔 〕
5.生活在寒冷地區(qū)的海豹,胸部皮下脂肪的厚度可以達到60毫米,這是:
A.海豹對環(huán)境的影響;B.海豹為捕獲更多的食物;
C.海豹對環(huán)境的適應;D.海豹為抵御敵害。答〔 〕
6.在某生態(tài)系統中,存在蛇、貓頭鷹和鼠等動物。當貓頭鷹也以鼠為食時,蛇與鼠、蛇與貓頭鷹的關系是:
A.捕食與捕食;B.競爭與捕食;C.捕食與競爭;D.寄生和捕食。答〔 〕
7.下列各項中影響小麥生長的生物因素是:
A.水;B.陽光;C.田鼠;D.溫度。答〔 〕
8.下列實例不能反映生物對環(huán)境的適應的是:
A.竹節(jié)蟲的身體與竹枝極為相像;
B.壁虎身體的顏色與環(huán)境色彩幾乎融為一體;
C.企鵝生活在寒冷的極地,它的皮下有厚厚的脂肪;
D.魚離開了水一段時間就會死亡。答〔 〕
9.到南極進行考察的科學工作者,為了保護環(huán)境,除了必須把塑料和金屬類廢棄物帶離南極外,還必須把人的尿液、糞便等帶離南極,這是因為南極:
A.分解者很少;B.缺乏生產者;
C.沒有消費者;D.缺乏必要的治污設施。答〔 〕
10.如果用一個圖形來表示生態(tài)系統中兔、鷹、草三者之間的數量關系,你認為正確的圖是 答〔 〕

11.下列各種現象中,不屬于生命現象的是:
A.雛雞破殼而出; B.七星瓢蟲捕食蚜蟲;
C.鐘乳石慢慢長大;D.含羞草被碰觸后葉片合攏。答〔 〕
12.在野外調查生物種類時,你認為下列做法正確的是:
A.邊觀察邊記錄; B.將自己喜歡的花草采回家種植;
C.看到自己喜歡的花就采摘; D.品嘗異果,嗅賞奇花。答〔 〕
13.下列哪項不是動植物共有的特征?
A.能繁殖;B.具有細胞結構;C.不斷從外界吸收營養(yǎng);D.能自由運動。答〔 〕
14.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草在生活狀態(tài)下不需要呼吸; B.蚯蚓能在土壤中制造有機物;
C.植物對刺激不能作出任何反應; D.人也是一種生物。答〔 〕
15.在動物實驗中,正確設置對照組不容易。例如,要選擇20個完全相似的動物,將其均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就比較困難。那么,進行這種實驗時,你認為下列哪種方法最合理?
A.從20個動物中,選出兩個相似的動物,一個作為實驗組,一個作為對照組;
B.將這20個動物隨機分成兩組,每組10個,一組作為實驗組,一組作為對照組;
C.將這20個動物分成10對,每對相似,一個放在實驗組,一個放在對照組;
D.將這20個動物放在一組,先進行實驗處理,然后恢復原狀觀察。答〔 〕
16.在一個由水稻、蝗蟲、青蛙組成的相對封閉的生態(tài)系統中,如果將青蛙殺光,蝗蟲的數量變化可以用下列曲線圖中的哪一個來表示?答〔 〕

17.下圖是幾種鳥足。連線說明每種鳥的運動方式以及適宜生活的生態(tài)系統。

18.觀察某草原生態(tài)系統圖,回答問題。

(1)為該生態(tài)系統的生物提供物質和能量的是 。
(2)“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引起草地季節(jié)性變化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 ;“枯草”在草地上不能長久留存,是因為 。
(3)寫出兩條與蜘蛛有關的食物鏈:
①
②
(4)為了殺滅蝗蟲,往草地大量噴灑殺蟲劑,你認為這會對該生態(tài)系統產生什么影響?
19.某市盛產柑橘,柑橘生長的主要環(huán)境條件是:年平均氣溫要求15 ℃以上,1月平均氣溫5 ℃以上;適宜種植在朝南或東南的向陽處,或具有逆溫層的坡地;有水源可灌溉。請回答下列問題。
(1)影響柑橘生長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有(至少答出兩個)。
(2)某科技人員想探究海拔高度對柑橘生長的影響,設計了如下實驗方案,并對實驗結果進行統計。
選擇90株柑橘苗,將它們分成A、B、C三組。
A組種植在海拔高度為150米的朝南坡地,B組種植在海拔高度為300米的朝南坡地,C組種植在海拔高度為450米的朝南坡地。
定時進行科學的施肥、灌溉、修剪等日常管理。幾年后,柑橘開始結果。
對收獲的果實進行分析比較,統計結果如下。
總產量 | 果實大小 | 甜度分析 | |
A組 | 84千克 | 小 | 不甜,酸味重 |
B組 | 102千克 | 最大 | 甜 |
C組 | 91千克 | 大 | 甜,略帶酸 |
①從對實驗結果的初步分析得知,柑橘適宜種植在 。
②上述方案中,有幾處是不合理的,請至少找出一處: 。
20.很早以前,我國勞動人民就學會了用桑葉喂蠶、蠶沙(蠶糞)養(yǎng)魚、塘泥肥桑的方法,創(chuàng)造了“?;~塘”生態(tài)農業(yè)。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桑基魚塘”也得到了發(fā)展,人們改變以蠶沙直接下魚塘的老辦法,將蠶沙、人畜糞便、秸稈、雜草、樹葉等投入沼氣池內發(fā)酵,制成沼氣作燃料,然后再用沼渣喂魚。這樣,就把傳統的“桑、蠶、魚”農業(yè)結構,發(fā)展成了“桑、蠶、氣、魚”的新型農業(yè)結構。

(1)在該生態(tài)系統中,蠶與桑是關系 。
(2)在利用蠶沙、人畜糞便、秸稈、雜草、樹葉等物質生產沼氣的過程中,發(fā)揮作用的生物主要是 。
(3)魚進行生命活動所需要的能量最終來自 。
(4)DDT是一種很難分解的有毒物質,如果DDT進入該生態(tài)系統,體內DDT含量最高的生物應是。
21.某校四年級有兩個班,星期三甲班有6名學生突發(fā)疾病:胃痛、嘔吐、腹瀉、發(fā)熱,被送往醫(yī)院。經診斷,病因是患者血液中含有某種致病細菌A。星期四乙班又有5名學生被送往醫(yī)院,數日后該年級發(fā)病人數增至43人,病因都是患者血液中含有A菌。學校向細菌研究專家求助。假如你是接受學校求助的細菌研究專家,請思考下列問題。
(1)你首先應該研究的問題是:
(2)對這個問題,你的假設是:
(3)你準備如何開展研究工作?請寫出研究思路。
參考答案
1.B 2.B 3.B 4.D 5.C 6.C 7.C 8.D 9.A 10.D 11.C 12.A 13.D 14.D 15.C 16.C
17.游泳—C—淡水攀援—B—森林獵捕—A—草原泥沼行走—D—濕地
18.(1)草(2)溫度分解者的分解作用(3)草→蝴蝶→蜘蛛草→瓢蟲→蜘蛛(4)蝗蟲會減少,以蝗蟲為食的其他生物也會減少,留在草上的殺蟲劑還會毒殺其他以植物為食的動物。
19.(1)溫度、陽光、水(必須答出兩個)(2)①海拔高度為300米的朝南的地方②90株柑橘苗的大小和生活狀態(tài)應基本一致;三組柑橘苗的數量應相同(各30株);產量統計中應以每株的平均產量為依據(答出一點即可)
20.(1)捕食(2)細菌(3)陽光(4)魚(人)
21.提示:(1)學生感染的致病細菌A是哪里來的?(2)學生感染的致病細菌A來自食物或者是接觸了帶有致病細菌A的物體。(3)先查找資料,了解致病細菌A的攜帶者、傳播途徑等;然后對學生進行調查,先調查患者,了解他們是否在同一地點用過餐,是否吃過同樣的食品,是否接觸過同樣的物品。
中考政策 | 中考狀元 | 中考飲食 | 中考備考輔導 | 中考復習資料 |
- 協會年會的策劃方案(匯總20篇)
- 校本研修總結(優(yōu)秀17篇)
- 小學課后服務安全工作方案(優(yōu)質20篇)
- 世界讀書演講稿范文(22篇)
- 小學教師年度考核個人德能勤總結(精選16篇)
- 保護環(huán)境小學演講稿范文(13篇)
- 初級中學英語培訓心得(精選17篇)
- 居里夫人讀書心得全新摘選(專業(yè)14篇)
- 年度英語工作總結范文(16篇)
- 哈爾濱小學生錯別字調查報告(通用22篇)
- 小花貓和小老鼠中班音樂教案(模板16篇)
- 在安全例會的領導發(fā)言稿(優(yōu)秀18篇)
- 小學教研室年度工作計劃(通用14篇)
- 高中物理年終考核個人總結(匯總20篇)
- 絲綢行業(yè)協會年度工作總結(模板15篇)
- 幼兒園小班班工作總結(通用17篇)
- 校運會跑步米的加油稿(優(yōu)質16篇)
- 綜合辦公室部門年終工作總結(匯總18篇)
- 崗位認識實習報告(優(yōu)秀18篇)
- 化學實驗學習心得體會(模板21篇)
- 訂婚喜帖祝福語(10篇)
- 三年級小學生日記300字左右(10篇)
- 我的家鄉(xiāng)400字作文四年級下冊(精選10篇)
- 中國證券業(yè)協會:2024年6月證券從業(yè)資格考試成績查詢入口已開通
- 北京2024年6月證券從業(yè)資格考試成績查詢入口已開通
- 給爸爸的父親節(jié)微信祝福句子(精選10篇)
- 天津2024年6月證券從業(yè)資格考試成績查詢入口已開通
- 2024年四川巴中巴州區(qū)赴高校公開考試(考核)招聘高中教師25名(6月13日起報名)
- 工作自我鑒定簡短(10篇)
- 畢業(yè)快樂的祝福語(10篇)
- 煤礦安全生產心得體會(通用10篇)
- 轉正自我評價怎么寫
- 溫馨端午節(jié)問候句子大全10篇
- 有關放風箏的英語日記(10篇)
- 2024年中共西寧市委黨校面向社會公開考核招聘教師公告(青海)
- 2024年四川廣元中考時間:6月13日-15日(總分920分)
- 安全警示教育心得體會(精選10篇)
- 2024年湖南衡陽衡東縣公開招聘教師(專業(yè)人員)61人(6月16日至19日報名)
- 寶寶睡前聽的故事(精選10篇)
- 2024年湖南高考錄取時間及錄取結果查詢入口(7月8日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