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專題 了解地區(qū)(一) 東南亞、南亞和西亞
[中考要點]——知道本專題中考考什么
#FormatImgID_0#
[精題解析]——明確怎樣解答中考試題
例1.(2003年濱洲市) 有關馬六甲海峽的敘述,正確的是 ( )
A.位于馬來半島和爪哇島之間
B.是歐洲、非洲向東航行到東南亞和東亞各港口最短航線的必經(jīng)之地
C.是連接大西洋與印度洋的海上通道
D.被稱為澳大利亞的“海上生命線”
解析:本題考查馬六甲海峽地理位置的重要性,這是歷年地理中考的熱點問題。東南亞地處亞洲與大洋洲、印度洋與太平洋之間的“十字路口”,尤其是馬來半島與蘇門答臘島之間的馬六甲海峽,更是歐洲、非洲向東航行到東南亞、東亞各港口最短航線的必經(jīng)之地,是連接印度洋與太平洋的重要通道。由于日本的工業(yè)生產(chǎn)在很大程度上依賴海上貿(mào)易,而馬六甲海峽是日本與南亞、西亞、非洲各國進行海上貿(mào)易的必經(jīng)之地,因此日本把馬六甲海峽稱為“海上生命線”。建議同學們在復習這一問題時,要結(jié)合讀圖,加以掌握。
答案:B。
例2.(2002年湖南懷化市)下列國家與其重要物產(chǎn)的組合,正確的是( )
A.緬甸——小麥、稻米 B.印度尼西亞——椰子、馬尼拉麻
C.菲律賓——錫、石油 D.泰國——棕油、天然橡膠
解析:本題是一道“無圖考圖”題,涉及四個國家及八種物產(chǎn),看起來較為復雜,但若注意聯(lián)系東南亞氣候圖和物產(chǎn)圖,并運用排除法,則可大大降低試題難度。第一,東南亞的地形和氣候條件不太容易種植小麥,故選項A可排除;第二,顧名思義,馬尼拉麻是菲律賓(首都是馬尼拉)的特產(chǎn),故選項B亦可排除;第三,馬來西亞錫的產(chǎn)量居世界首位,印度尼西亞是東南亞重要的石油輸出國,所以選項C不正確。
答案:D。
例3.(2003年太原市)西亞出口到歐洲西部的石油,大部分經(jīng)過 ( )
A.非洲東北部的蘇伊士運河
B .非洲南端的好望角
C.先用油管輸送到地中海沿岸港口,再裝船運往西歐
D.馬六甲海峽
解析:本題考查西亞石油輸出路線和輸出地區(qū)的有關知識。西亞輸出到歐洲西部(西歐)的石油,經(jīng)紅海、蘇伊士運河、地中海的航程較短,比繞道好望角可縮短航程8000~10000千米。但由于目前世界石油的運輸工具主要是超級油輪,因此,西亞輸往西歐的石油大部分經(jīng)過好望角(這在教材的“西亞石油海上運輸線路”圖中有非常明確的顯示)。
答案:B。
[強化訓練]——明白本專題的訓練內(nèi)容
一、單項選擇題
1.與中國陸上相鄰的東南亞國家的首都分別是 ( )
A.河內(nèi)、萬象、仰光 B.金邊、曼谷、新加坡
C.吉隆坡、仰光、曼谷 D.河內(nèi)、仰光、曼谷
2.下列完全位于南半球的東南亞國家是 ( )
A.新加坡 B.東帝汶 C.馬來西亞 D.菲律賓
3.下列河流中,發(fā)源地不在中國的是 ( )
A.湄公河 B.紅河 C.伊洛瓦底江 D.湄南河
4.有關中南半島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
A.整個半島地處低緯度 B.半島上山河相間、縱列分布
C.大河都自北向南注入印度洋 D.流經(jīng)山區(qū)的河段,水力資源豐富
5.根據(jù)降水的特點分析,馬來群島應該是 ( )
A.夏季多雨 B.冬季多雨 C.全年多雨 D.全年少雨
6.下列國家的物產(chǎn)居世界首位的是 ( )
A.印度尼西亞的石油 B.馬來西亞的椰子和椰油
C.泰國的天然橡膠和棕櫚油 D.菲律賓的稻米
7.關于南亞氣候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
A.主要為熱帶季風氣候 B.降水的地區(qū)分布較均勻
C.喜馬拉雅山南坡多地形雨 D.氣候?qū)r(nóng)業(yè)的影響很大
8.下列有關印度的說法,正確的是 ( )
A.是世界上擁有牛和出口牛肉最多的國家
B.著名建筑泰姬陵具有伊斯蘭教建筑風格
C.電腦軟件產(chǎn)業(yè)居世界重要地位,說明印度已進入發(fā)達國家行列
D.煤、鐵兩種礦產(chǎn)貧乏,需從國外大量進口
9.乞拉朋齊成為世界“雨極”的原因是 ( )
A.地形和季風的影響 B.地形和緯度的影響
C.地形和洋流的影響 D.季風和洋流的影響
10.下列何種情況,容易造成南亞的旱災 ( )
A.東北季風來得晚或退得早 B.西南季風來得晚或退得早
C.東北季風來得早或結(jié)束晚 D.西南季風來得早或結(jié)束晚
11.有關南亞中部平原的敘述,正確的是 ( )
A.由印度河和湄公河沖積而成
B.西起孟加拉灣,東至阿拉伯海
C.巴基斯坦的首都分布在中部平原上
D.是南亞主要的農(nóng)業(yè)區(qū)和人口密集區(qū)
12.下列哪一項不是西亞戰(zhàn)爭的導火索 ( )
A.“五海三洲”之地 B.世界石油寶庫
C.人民生活貧困 D.宗教背景復雜
13.有關西亞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
A.大部分屬熱帶沙漠氣候 B.是世界上輸出石油最多的地區(qū)
C.被稱為“阿拉伯世界” D.居民多為黑色人種
14.西亞最重要的灌溉農(nóng)業(yè)區(qū)位于 ( )
A.美索不達米亞平原 B.紅海沿岸
C.地中海沿岸 D.波斯灣沿岸
15.下列在西亞難以見到的景象是 ( )
A.沙漠廣布,井架林立 B.手捧《圣經(jīng)》,去清真寺做禮拜
C.掛美國、日本國旗的油輪進出港口 D.吃椰棗、喝泉水、騎駱駝
16.目前,中國已成為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費國,每年從西亞進口大量石油。那么,我國油輪的必經(jīng)之路是 ( )
A.蘇伊士運河 B.臺灣海峽 C.巴拿馬運河 D.馬六甲海峽
17.某公司采購人員從東南亞采購了一船當?shù)爻霎a(chǎn)的貨物回國,輪船進入中國海關時,報貨單上的貨物名稱可能有 ( )
A.棕油、錫礦砂 B.棉布、服裝
C.椰棗、鐵礦石 D.羊毛、小麥
二、綜合題
18.讀下圖,完成要求。
#FormatImgID_1#
⑴寫出圖中數(shù)碼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稱:
大洋①____;大洲②____;海峽③____;島嶼④____;
國家⑤____。
⑵2004年12月26日,印尼的蘇門答臘島西部海域發(fā)生里氏9級強烈地震并引發(fā)海嘯,波及印度洋沿岸的10多個國家,造成幾十萬人遇難身亡,使人類遭遇了一場百年不遇的特大浩劫。請根據(jù)板塊構(gòu)造學說的有關理論,解釋此次地震海嘯的形成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讀亞洲局部圖,回答下列問題。
#FormatImgID_2#
⑴圖中有軍事?;鹁€的地區(qū)是____地區(qū)。
⑵國家:B____,C____,E____。
⑶關于國家A的敘述,錯誤的是____。
A.該國人均耕地面積大于我國 B.軟件行業(yè)居世界領先水平
C.主要礦產(chǎn)資源是煤、鐵、石油 D.居民主要信奉印度教、伊斯蘭教
⑷圖中A、B兩國家的主要氣候類型是____。
A.熱帶季風氣候 B.溫帶大陸性氣候 C.高山氣候 D.熱帶草原氣候
20. 讀下圖,回答有關問題。
#FormatImgID_3#
⑴溝通A、B兩海域的海峽是______;C國著名的旅游勝地是______。
⑵有人說D國“水比石油貴”。你能運用所學地理知識,為這種說法提出一些依據(jù)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伊拉克戰(zhàn)爭于巴格達(東三區(qū))當?shù)貢r間2003年3月20日5時35分打響,此時北京時間為__________。
⑷受伊拉克戰(zhàn)爭影響:A.全球石油價格不斷____;B.行駛在西亞附近海域的海輪紛紛繞道____,使途經(jīng)____運河的船舶大量減少,給____國的經(jīng)濟造成不小的損失。
[能力提高]——學會適應開放性試題
21.根據(jù)下表所給信息,寫出有關的國家名稱。
地理信息 |
國家名稱 |
石油王國 |
|
花園城市國家 |
新加坡 |
內(nèi)陸山國,盛產(chǎn)紫羔皮 |
阿富汗 |
以農(nóng)業(yè)節(jié)水灌溉著名 |
|
地跨兩洲,產(chǎn)優(yōu)質(zhì)羊毛 |
土耳其 |
千島之國 |
印度尼西亞 |
孔雀之國 |
|
22.讀東南亞主要稻米產(chǎn)區(qū)示意圖,并根據(jù)所給材料回答問題。
#FormatImgID_4#
材料1:A、B、C三國一直是世界上人均生產(chǎn)稻米最多的國家。
材料2:東南亞部分國家以稻米為主食的居民占總?cè)丝诘谋戎兀?)。
國家 |
越南 |
緬甸 |
柬埔寨 |
老撾 |
泰國 |
馬來西亞 |
新加坡 |
全地區(qū) |
比重 |
90 |
90 |
90 |
85 |
80 |
80 |
80 |
82 |
材料3:圖中四處稻米產(chǎn)區(qū)的面積和人口,分別占各國總面積和總?cè)丝诘谋戎兀?)。
稻米產(chǎn)區(qū) |
① |
② |
③ |
面 積 |
12 |
17 |
8 |
人 口 |
40 |
33 |
45 |
問題:
⑴寫出圖中序號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稱。
國家:A____,B____,C____。
稻米產(chǎn)區(qū):①____三角洲;②____三角洲;③____三角洲;④____三角洲。
⑵簡要分析東南亞成為世界主要稻米產(chǎn)區(qū)和稻米出口地的原因。
①地形和氣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勞動力狀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生活習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印度河全長2900千米,是“南亞次大陸”最長的河流。該河發(fā)源于我國西藏,從北到南縱貫巴基斯坦全境。巴基斯坦充分利用印度河的水利資源,在河上興建了5個攔河大壩、7條運河和兩座大型水庫,廣泛開挖引水渠道,在印度河平原上建成了一個稠密的河道灌溉網(wǎng)。
問題:請你結(jié)合巴基斯坦的氣候特點,說說該國為何要在印度河上大力修建水利工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一、單項選擇題
1~5:ABDCC 6~10:CBBAB 11~17:DCDABDA
二、綜合題
18.⑴印度洋 大洋洲 馬六甲海峽 海南島 新加坡
⑵印度尼西亞地處亞歐板塊、印度洋板塊和太平洋板塊的交界地帶,地殼不穩(wěn)定,火山、地震頻繁,并容易引發(fā)海嘯。
19. ⑴克什米爾
⑵巴基斯坦 阿富汗 中國
⑶C
⑷A
20.⑴土耳其海峽 金字塔
⑵D國石油資源非常豐富;該國為熱帶沙漠氣候,降水極少,因而水資源極為貧乏
⑶2003年3月20日10時35分
⑷上漲 好望角 蘇伊士 埃及
21.
地理信息 |
國家名稱 |
石油王國 |
沙特阿拉伯 |
花園城市國家 |
新加坡 |
內(nèi)陸山國,盛產(chǎn)紫羔皮 |
阿富汗 |
以農(nóng)業(yè)節(jié)水灌溉著名 |
以色列 |
地跨兩洲,產(chǎn)優(yōu)質(zhì)羊毛 |
土耳其 |
千島之國 |
印度尼西亞 |
孔雀之國 |
印度 |
22.⑴緬甸 泰國 越南 伊洛瓦底江 湄南河 紅河 湄公河
⑵①地形和氣候
:河流下游沖積平原及河口三角洲地帶,地勢低平,土壤肥沃;熱帶季風氣候,高溫高濕,適宜水稻的生長。
②勞動力狀況:是世界上人口稠密的地區(qū),勞動力充足。
③生活習慣:大米是當?shù)鼐用竦闹魇场?/span>
23.巴基斯坦主要屬熱帶沙漠氣候,終年炎熱干燥,降水稀少。為了保證農(nóng)業(yè)灌溉用水的需要,必須在印度河平原上大力興建水利工程。
中考政策 | 中考狀元 | 中考飲食 | 中考備考輔導 | 中考復習資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