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分大盤點──無處不在的聲
河北黃驊羊二莊中學 劉耀忠
一、易失分點歸納
(一)聲音的產生與傳播
物體沿直線或曲線的往返運動叫做振動,往返一次即振動一次。聲音產生的條件是:物體的振動。一切發(fā)聲的物體都在振動,固體、液體、氣體都可以因為振動而發(fā)出聲音。“振動停止,發(fā)聲也停止”不能敘述為“振動停止,聲音也消失”,因為振動停止,只是不再發(fā)聲,而原來發(fā)出的聲音會繼續(xù)傳播并存在。氣體、液體、固體物質都可以作為傳播聲音的介質。在一般情況下,聲音在氣體中傳播較慢,在液體中傳播較快,在固體中傳播最快。
(二)聲音的特性
1.音調
音調的高低決定于發(fā)聲體振動的頻率,聲源1秒鐘內振動的次數(shù)叫頻率,它反映振動的快慢,頻率高,物體振動快。頻率高,音調高。
⑴音調的高低是指聲音的粗細,不是指聲音的響與不響,也不是指聲音的大小。例如:在音樂中,同一音階中1、2、3、4、5、6、7音調逐個漸高。
⑵聲音在介質中的傳播速度與聲音的振動頻率無關,在同一介質中,頻率不同的聲音傳播速度都相同。
⑶人耳對高音和低音的聽覺有一定的限度,大多數(shù)人能夠聽到的聲音的頻率范圍大約是20Hz到20000Hz。
人耳聽覺的這個范圍決定了憑聽覺能發(fā)現(xiàn)飛行的蜜蜂而不能發(fā)現(xiàn)飛行的蜘蛛,因為蜘蛛翅膀每秒振翅三、四百次。
2.響度
響度指聲音的大小,與發(fā)聲體的振幅有關,振幅大則響度大,振幅小則響度小。還與離聲源距離有關,越遠聲音越弱。
⑴同樣大小的聲音,我們距離發(fā)生體近,聽到的聲音比遠時大。因此,響度是人耳感覺到的聲音的大小,它跟振幅和距發(fā)聲體遠近兩個因素有關。
⑵聲音是從發(fā)聲體向四面八方傳播的,越到遠處越分散,所以大庭廣眾中講話時,用一個喇叭型的傳聲筒,能傳的更遠。
⑶音調和響度是根本不同的兩個特征,音調高的聲音不一定響度大,響度大的聲音也不一定音調高。例如:蚊子發(fā)出的聲音雖然響度小,但它的音調卻比老牛的叫聲高得多,而老牛的叫聲的響度卻比蚊子大得多。
3.音色
不同的發(fā)聲體由于結構、材料不同,發(fā)出聲音的音色不同。音色也叫音品,是發(fā)聲體的不同而造成的,我們可以根據音色不同,從而區(qū)別不同的聲音。
⑴音色是由發(fā)聲體決定的,發(fā)聲體有變化,音色也將變化。例如:有經驗的工人師傅,可以通過聲音而知機器運轉情況是否良好。
⑵同一人的音色會隨著年齡的增長,以及飲食、起居、健康、訓練等因素而變化。
(三)噪聲的危害和控制
凡是妨礙人們學習、工作、生活和其它正常活動的聲音都屬于噪聲。噪聲的計量涉及到聲強的單位—分貝。了解噪聲的危害,減弱噪聲可以下幾方面著手:
A.在聲源處減弱 B.在傳播過程處減弱 C.在耳朵處減弱
二、典型題分析
?。ㄒ唬┞曇舻漠a生與傳播
例1遇到大風的天氣,路旁的樹葉發(fā)出“沙沙”的聲音,這種聲音是( )
A.空氣振動產生并由固體傳播來的
B.樹葉振動產生并由空氣傳播來的
C.樹葉振動產生并由大地傳播來的
D.空氣振動并由空氣傳播來的
錯解:A或C或D
正解:B
分析:分不清發(fā)聲物體和傳聲物質,把二者混為一談,是造成錯解的根本原因。本題中發(fā)聲的物體是樹葉,因為風一吹使樹葉振動而發(fā)聲,而傳聲的介質是空氣。
例2 人耳能分清原聲和回聲的時間間隔應大于0.1s,因此要能區(qū)別處自己的拍手聲和高墻反射回來的回聲,人離高墻的距離應該( )
A.大于17m B.小于17m C.大于34m D.小于17m
錯解:C
正解:A
分析:忽略了“回聲問題”中的雙程意義,即聲音在傳播中經歷了去、來的過程,聲音經過的路程與要測量的距離之間是2倍的關系,距題意,人要區(qū)別原聲與回聲,聲音傳播的路程至少應為:S=vt=340m/s×0.1s=34m,而人與墻之間的距離至少應是34m/2=17m。有關“回聲問題”“測海水深度”等問題往往都會是雙程問題,需要引起同學們注意。
例3 聲音傳播的速度和溫度有關,下表是空氣中聲速隨溫度變化的數(shù)據:
(1)請你在圖中所示的坐標中作出聲速和溫度關系的圖像

(2)請你根據所作圖像找出溫度為15℃時聲速為__________m/s.
(3)當飛機的飛行速度接近周圍的聲速時會受到相當大的阻力。上世紀中期,人們就嘗試進行超音速飛行。在飛機速度有限的情況下,你能指出在什么情況下實驗更容易成功嗎?
錯解:不能正確做出圖像和分析實驗成功的條件。


正解:圖像如上圖;339m/s;在低溫、高空、冬季、兩極環(huán)境下實驗更容易成功。
分析:題中通過數(shù)據做出圖像是應用數(shù)學知識解決物理問題的典型應用。要求學生通過不同學科之間的知識綜合,學會分析問題,揭示物理原理、規(guī)律,從而進一步突出知識遷移能力、知識綜合能力以及綜合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的培養(yǎng),是物理學習中的一項重要技能。把握題中的重要條件是造成解答這類問題的又一關鍵,“當飛機的飛行速度接近周圍的聲速時會受到相當大的阻力”表明了空氣的阻力使實驗不易成功;“在飛機速度有限的情況下”及數(shù)據表明環(huán)境溫度不能太高。所以,飛機在低溫、高空、冬季、兩極環(huán)境下實驗更容易成功。由此可看出把握“題眼”的重要性。
?。ǘ┞曇舻奶匦?/b>
例4 美國貝爾通信研究公司宣布,該公司科學家已發(fā)明了一種只能對它們主人的聲音做出反應的信用卡。信用卡的主人可以把卡先放進銀行的一臺出納機里(出納機裝有一個微型話筒),然后說一個口令,就能方便地使用。這種信用卡設計的依據是:世界上沒有兩個人的聲音是完全一樣的。它把某人說的詞句跟用數(shù)學方式儲存在信用卡中的話音模式進行比較,然后決定啟、閉。
讀了這段文字后,你能說出這種信用卡應用了聲音的哪種特征嗎?
錯解:音調或響度
正解:音色
分析:不能準確地理解聲音的三個特性是造成錯解的主要原因。題中“世界上沒有兩個人的聲音是完全一樣的”是指人的音色不同,音色是由發(fā)聲體決定的,發(fā)聲體有變化,音色也將變化。
例5 牛的叫聲與蚊子的叫聲相比較,下列結論正確的是( )
A.牛叫的聲音音調高,響度大
B.牛叫的聲音音調低,響度小
C.牛叫的聲音音調高,響度小
D.牛叫的聲音音調低,響度大
錯解:A或B或C
正解:D
分析:造成有關聲音的特性問題原因主要是將音調與響度等混為一談,概念不清。音調取決于發(fā)聲體振動的頻率,而響度取決于發(fā)聲體的振幅。它們之間沒有聯(lián)系,牛叫的聲音較低沉,即振幅頻率低,音調較低;蚊子聲音尖細,即振動頻率高,音調較高。但牛的叫聲明顯比蚊子大,即響度大。
(三)噪聲的危害和控制
例6 如圖所示的標牌,它表示的意思是( )

A.此地有樂隊,可以出租
B.道路變曲,行車注意安全
C.禁止鳴笛,保持安靜
D.以上選項均不正確
錯解:A或B
正解:C
分析:該題是辨別道路交通標志題。很多同學在解答這類問題時,往往根據自己的直覺去判斷,從而造成錯解。所以要想遇到這類問題順利的做答,就要在平時多觀察,注意積累必要的知識。
例7 對噪音危害的調查表明:在非洲北部農村的70歲老人的聽力與美國20歲青年人的聽力一樣好。怎樣解釋這個現(xiàn)象呢?
錯解:回答一些與噪聲危害無關的解釋。
正解:非洲是個貧窮落后的地方,非洲的北部更加如此,幾乎沒有工業(yè)區(qū),路上的汽車也很少。美國工業(yè)極為發(fā)達,各種汽車擠滿大街小巷,相比之下,非洲北部的噪音污染小,人們幾乎是在安靜的理想環(huán)境下生活,不受噪音干擾,美國人從孩提時就要接收來自周圍的各種聲音,噪音對其污染程度高,聽覺受損的可能性大,所以就出現(xiàn)了非洲北部農村的70歲老人的聽力與美國20歲青年人的聽力一樣好的奇怪現(xiàn)象。
分析:噪聲污染已成為現(xiàn)代社會的污染之一。隨著新課改的逐步推行,物理試題中有關環(huán)境保護的問題也越來越多。通過這類問題可對增強學生的環(huán)保意識,增強環(huán)保觀念和社會責任感,起到良好的導向作用。所以,平時要注意關注,關注社會、關注生活、關注科技。
例8 下列關于噪聲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噪聲就是機器發(fā)出的聲音,樂音就是樂器發(fā)出的聲音
B.樂音的振動遵循一定規(guī)律,噪聲的振動雜亂無章,無規(guī)律可循
C.從環(huán)保角度看,一切干擾人們學習、休息和工作的聲音都叫噪聲
D.大聲朗讀課文的聲音一定是噪聲
錯解:A、D
正解:B、C
分析:產生錯解的原因是對噪聲理解不透,噪聲是危害人們身體健康、妨礙人們正常工作、學習、休息的聲音。有時樂器發(fā)出的聲音也會影響人們正常的生活,例如中午午休時,某人彈琴的聲音就會影響其他人的休息,屬于噪聲;D中若是同學們在教室中按要求大聲朗讀課文,屬于正常的學習活動,就不是噪聲;因此,樂音與噪聲沒有絕對界限,應根據具體情況分析。
例9 近年來,我市城市建設和發(fā)展越來越注重以人為本。如主城區(qū)汽車禁鳴、主干道路面刷黑、王家墩機場搬遷、輕軌兩旁安裝隔聲板等。這些措施的共同點是( )
A.減少大氣污染 B.降低噪聲污染 C.緩解“熱島效應” D.綠化居住環(huán)境
錯解:D
正解:B
分析:隨著社會的進步,生活的發(fā)展,環(huán)境保護問題日益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當然在中考物理試題中,不難發(fā)現(xiàn)有關環(huán)保類的試題。這就要求我們在學習之余,要關注生活、關注社會、關注環(huán)保。題中主城區(qū)汽車禁鳴、王家墩機場搬遷、輕軌兩旁安裝隔聲板都是為了降低噪聲污染;主干道路面刷黑指的是在水泥路面上加“鋪瀝青砼”(是一種改性瀝青),改性瀝青具有整度好、防滑、美觀、降噪、減塵等多種優(yōu)點,故選B。
(四)實驗探究
例10 歷史上有一位科學家,他站在高高的塔上,一只手抓著一個較重的鐵球,另一只手上抓著一個較輕的鐵球,他問下面的觀眾:要是讓這兩個鐵球落下去,誰落得快誰落得慢呢?觀眾們有各種猜測。只見他雙手把鐵球舉到同一個高度,一齊釋放,結果兩球同時落地了,使人們看到了輕重兩球落得一樣快。他把“兩球舉到同一高度”,“一齊釋放”在實驗方法上稱為控制變量法,這樣有利于觀察比較。
同樣的茶杯,當里面裝的水量不同時,敲擊時發(fā)出的音調不同。李明同學在做這個實驗時,采取的辦法是:用一只杯子,先裝少量的水敲擊聽聲音,再多裝一些水敲擊聽聲音,如此多次,最后他感覺到聽起來聲音差不多,未能得出音調與水量多少的關系。(1)從探究方法上看,你認為李明同學有什么不妥之處?(2)請寫出你認為比較好的探究方法?
錯解:不能根據題意做出恰當?shù)嘏袛唷?BR>
正解:(1)李明同學用一只杯子先后做實驗,如果先后水量不大,音調相差也不大;況且先后間隔一段時間,人的聽覺記憶也不夠準確,因此不便于對比。
(2)取幾只相同的杯子,放不同質量的水,依次敲擊這樣相隔時間短,容易區(qū)別音調的差異。
分析:物理研究方法貫穿于整個物理的學習過程中,通過不同的研究方法我們才能順利的對不同問題去做出正確的判斷和分析。該題中應該采用控制變量法,而李明得不出正確結論的原因就在于沒有采用控制變量法。所以,我們在平時的學習中要掌握不同的研究方法,如:類比法、假設法、推理法、圖像法、模型法等。這樣才能在以后的學習中做到游刃有余。
一、易失分點歸納
(一)聲音的產生與傳播
物體沿直線或曲線的往返運動叫做振動,往返一次即振動一次。聲音產生的條件是:物體的振動。一切發(fā)聲的物體都在振動,固體、液體、氣體都可以因為振動而發(fā)出聲音。“振動停止,發(fā)聲也停止”不能敘述為“振動停止,聲音也消失”,因為振動停止,只是不再發(fā)聲,而原來發(fā)出的聲音會繼續(xù)傳播并存在。氣體、液體、固體物質都可以作為傳播聲音的介質。在一般情況下,聲音在氣體中傳播較慢,在液體中傳播較快,在固體中傳播最快。
(二)聲音的特性
1.音調
音調的高低決定于發(fā)聲體振動的頻率,聲源1秒鐘內振動的次數(shù)叫頻率,它反映振動的快慢,頻率高,物體振動快。頻率高,音調高。
⑴音調的高低是指聲音的粗細,不是指聲音的響與不響,也不是指聲音的大小。例如:在音樂中,同一音階中1、2、3、4、5、6、7音調逐個漸高。
⑵聲音在介質中的傳播速度與聲音的振動頻率無關,在同一介質中,頻率不同的聲音傳播速度都相同。
⑶人耳對高音和低音的聽覺有一定的限度,大多數(shù)人能夠聽到的聲音的頻率范圍大約是20Hz到20000Hz。
人耳聽覺的這個范圍決定了憑聽覺能發(fā)現(xiàn)飛行的蜜蜂而不能發(fā)現(xiàn)飛行的蜘蛛,因為蜘蛛翅膀每秒振翅三、四百次。
2.響度
響度指聲音的大小,與發(fā)聲體的振幅有關,振幅大則響度大,振幅小則響度小。還與離聲源距離有關,越遠聲音越弱。
⑴同樣大小的聲音,我們距離發(fā)生體近,聽到的聲音比遠時大。因此,響度是人耳感覺到的聲音的大小,它跟振幅和距發(fā)聲體遠近兩個因素有關。
⑵聲音是從發(fā)聲體向四面八方傳播的,越到遠處越分散,所以大庭廣眾中講話時,用一個喇叭型的傳聲筒,能傳的更遠。
⑶音調和響度是根本不同的兩個特征,音調高的聲音不一定響度大,響度大的聲音也不一定音調高。例如:蚊子發(fā)出的聲音雖然響度小,但它的音調卻比老牛的叫聲高得多,而老牛的叫聲的響度卻比蚊子大得多。
3.音色
不同的發(fā)聲體由于結構、材料不同,發(fā)出聲音的音色不同。音色也叫音品,是發(fā)聲體的不同而造成的,我們可以根據音色不同,從而區(qū)別不同的聲音。
⑴音色是由發(fā)聲體決定的,發(fā)聲體有變化,音色也將變化。例如:有經驗的工人師傅,可以通過聲音而知機器運轉情況是否良好。
⑵同一人的音色會隨著年齡的增長,以及飲食、起居、健康、訓練等因素而變化。
(三)噪聲的危害和控制
凡是妨礙人們學習、工作、生活和其它正常活動的聲音都屬于噪聲。噪聲的計量涉及到聲強的單位—分貝。了解噪聲的危害,減弱噪聲可以下幾方面著手:
A.在聲源處減弱 B.在傳播過程處減弱 C.在耳朵處減弱
二、典型題分析
?。ㄒ唬┞曇舻漠a生與傳播
例1遇到大風的天氣,路旁的樹葉發(fā)出“沙沙”的聲音,這種聲音是( )
A.空氣振動產生并由固體傳播來的
B.樹葉振動產生并由空氣傳播來的
C.樹葉振動產生并由大地傳播來的
D.空氣振動并由空氣傳播來的
錯解:A或C或D
正解:B
分析:分不清發(fā)聲物體和傳聲物質,把二者混為一談,是造成錯解的根本原因。本題中發(fā)聲的物體是樹葉,因為風一吹使樹葉振動而發(fā)聲,而傳聲的介質是空氣。
例2 人耳能分清原聲和回聲的時間間隔應大于0.1s,因此要能區(qū)別處自己的拍手聲和高墻反射回來的回聲,人離高墻的距離應該( )
A.大于17m B.小于17m C.大于34m D.小于17m
錯解:C
正解:A
分析:忽略了“回聲問題”中的雙程意義,即聲音在傳播中經歷了去、來的過程,聲音經過的路程與要測量的距離之間是2倍的關系,距題意,人要區(qū)別原聲與回聲,聲音傳播的路程至少應為:S=vt=340m/s×0.1s=34m,而人與墻之間的距離至少應是34m/2=17m。有關“回聲問題”“測海水深度”等問題往往都會是雙程問題,需要引起同學們注意。
例3 聲音傳播的速度和溫度有關,下表是空氣中聲速隨溫度變化的數(shù)據:
空氣溫度/℃ |
-20 |
-10 |
0 |
10 |
20 |
30 |
聲音速度/m·s-1 |
318 |
324 |
330 |
336 |
342 |
348 |
(1)請你在圖中所示的坐標中作出聲速和溫度關系的圖像

(2)請你根據所作圖像找出溫度為15℃時聲速為__________m/s.
(3)當飛機的飛行速度接近周圍的聲速時會受到相當大的阻力。上世紀中期,人們就嘗試進行超音速飛行。在飛機速度有限的情況下,你能指出在什么情況下實驗更容易成功嗎?
錯解:不能正確做出圖像和分析實驗成功的條件。


正解:圖像如上圖;339m/s;在低溫、高空、冬季、兩極環(huán)境下實驗更容易成功。
分析:題中通過數(shù)據做出圖像是應用數(shù)學知識解決物理問題的典型應用。要求學生通過不同學科之間的知識綜合,學會分析問題,揭示物理原理、規(guī)律,從而進一步突出知識遷移能力、知識綜合能力以及綜合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的培養(yǎng),是物理學習中的一項重要技能。把握題中的重要條件是造成解答這類問題的又一關鍵,“當飛機的飛行速度接近周圍的聲速時會受到相當大的阻力”表明了空氣的阻力使實驗不易成功;“在飛機速度有限的情況下”及數(shù)據表明環(huán)境溫度不能太高。所以,飛機在低溫、高空、冬季、兩極環(huán)境下實驗更容易成功。由此可看出把握“題眼”的重要性。
?。ǘ┞曇舻奶匦?/b>
例4 美國貝爾通信研究公司宣布,該公司科學家已發(fā)明了一種只能對它們主人的聲音做出反應的信用卡。信用卡的主人可以把卡先放進銀行的一臺出納機里(出納機裝有一個微型話筒),然后說一個口令,就能方便地使用。這種信用卡設計的依據是:世界上沒有兩個人的聲音是完全一樣的。它把某人說的詞句跟用數(shù)學方式儲存在信用卡中的話音模式進行比較,然后決定啟、閉。
讀了這段文字后,你能說出這種信用卡應用了聲音的哪種特征嗎?
錯解:音調或響度
正解:音色
分析:不能準確地理解聲音的三個特性是造成錯解的主要原因。題中“世界上沒有兩個人的聲音是完全一樣的”是指人的音色不同,音色是由發(fā)聲體決定的,發(fā)聲體有變化,音色也將變化。
例5 牛的叫聲與蚊子的叫聲相比較,下列結論正確的是( )
A.牛叫的聲音音調高,響度大
B.牛叫的聲音音調低,響度小
C.牛叫的聲音音調高,響度小
D.牛叫的聲音音調低,響度大
錯解:A或B或C
正解:D
分析:造成有關聲音的特性問題原因主要是將音調與響度等混為一談,概念不清。音調取決于發(fā)聲體振動的頻率,而響度取決于發(fā)聲體的振幅。它們之間沒有聯(lián)系,牛叫的聲音較低沉,即振幅頻率低,音調較低;蚊子聲音尖細,即振動頻率高,音調較高。但牛的叫聲明顯比蚊子大,即響度大。
(三)噪聲的危害和控制
例6 如圖所示的標牌,它表示的意思是( )

A.此地有樂隊,可以出租
B.道路變曲,行車注意安全
C.禁止鳴笛,保持安靜
D.以上選項均不正確
錯解:A或B
正解:C
分析:該題是辨別道路交通標志題。很多同學在解答這類問題時,往往根據自己的直覺去判斷,從而造成錯解。所以要想遇到這類問題順利的做答,就要在平時多觀察,注意積累必要的知識。
例7 對噪音危害的調查表明:在非洲北部農村的70歲老人的聽力與美國20歲青年人的聽力一樣好。怎樣解釋這個現(xiàn)象呢?
錯解:回答一些與噪聲危害無關的解釋。
正解:非洲是個貧窮落后的地方,非洲的北部更加如此,幾乎沒有工業(yè)區(qū),路上的汽車也很少。美國工業(yè)極為發(fā)達,各種汽車擠滿大街小巷,相比之下,非洲北部的噪音污染小,人們幾乎是在安靜的理想環(huán)境下生活,不受噪音干擾,美國人從孩提時就要接收來自周圍的各種聲音,噪音對其污染程度高,聽覺受損的可能性大,所以就出現(xiàn)了非洲北部農村的70歲老人的聽力與美國20歲青年人的聽力一樣好的奇怪現(xiàn)象。
分析:噪聲污染已成為現(xiàn)代社會的污染之一。隨著新課改的逐步推行,物理試題中有關環(huán)境保護的問題也越來越多。通過這類問題可對增強學生的環(huán)保意識,增強環(huán)保觀念和社會責任感,起到良好的導向作用。所以,平時要注意關注,關注社會、關注生活、關注科技。
例8 下列關于噪聲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噪聲就是機器發(fā)出的聲音,樂音就是樂器發(fā)出的聲音
B.樂音的振動遵循一定規(guī)律,噪聲的振動雜亂無章,無規(guī)律可循
C.從環(huán)保角度看,一切干擾人們學習、休息和工作的聲音都叫噪聲
D.大聲朗讀課文的聲音一定是噪聲
錯解:A、D
正解:B、C
分析:產生錯解的原因是對噪聲理解不透,噪聲是危害人們身體健康、妨礙人們正常工作、學習、休息的聲音。有時樂器發(fā)出的聲音也會影響人們正常的生活,例如中午午休時,某人彈琴的聲音就會影響其他人的休息,屬于噪聲;D中若是同學們在教室中按要求大聲朗讀課文,屬于正常的學習活動,就不是噪聲;因此,樂音與噪聲沒有絕對界限,應根據具體情況分析。
例9 近年來,我市城市建設和發(fā)展越來越注重以人為本。如主城區(qū)汽車禁鳴、主干道路面刷黑、王家墩機場搬遷、輕軌兩旁安裝隔聲板等。這些措施的共同點是( )
A.減少大氣污染 B.降低噪聲污染 C.緩解“熱島效應” D.綠化居住環(huán)境
錯解:D
正解:B
分析:隨著社會的進步,生活的發(fā)展,環(huán)境保護問題日益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當然在中考物理試題中,不難發(fā)現(xiàn)有關環(huán)保類的試題。這就要求我們在學習之余,要關注生活、關注社會、關注環(huán)保。題中主城區(qū)汽車禁鳴、王家墩機場搬遷、輕軌兩旁安裝隔聲板都是為了降低噪聲污染;主干道路面刷黑指的是在水泥路面上加“鋪瀝青砼”(是一種改性瀝青),改性瀝青具有整度好、防滑、美觀、降噪、減塵等多種優(yōu)點,故選B。
(四)實驗探究
例10 歷史上有一位科學家,他站在高高的塔上,一只手抓著一個較重的鐵球,另一只手上抓著一個較輕的鐵球,他問下面的觀眾:要是讓這兩個鐵球落下去,誰落得快誰落得慢呢?觀眾們有各種猜測。只見他雙手把鐵球舉到同一個高度,一齊釋放,結果兩球同時落地了,使人們看到了輕重兩球落得一樣快。他把“兩球舉到同一高度”,“一齊釋放”在實驗方法上稱為控制變量法,這樣有利于觀察比較。
同樣的茶杯,當里面裝的水量不同時,敲擊時發(fā)出的音調不同。李明同學在做這個實驗時,采取的辦法是:用一只杯子,先裝少量的水敲擊聽聲音,再多裝一些水敲擊聽聲音,如此多次,最后他感覺到聽起來聲音差不多,未能得出音調與水量多少的關系。(1)從探究方法上看,你認為李明同學有什么不妥之處?(2)請寫出你認為比較好的探究方法?
錯解:不能根據題意做出恰當?shù)嘏袛唷?BR>
正解:(1)李明同學用一只杯子先后做實驗,如果先后水量不大,音調相差也不大;況且先后間隔一段時間,人的聽覺記憶也不夠準確,因此不便于對比。
(2)取幾只相同的杯子,放不同質量的水,依次敲擊這樣相隔時間短,容易區(qū)別音調的差異。
分析:物理研究方法貫穿于整個物理的學習過程中,通過不同的研究方法我們才能順利的對不同問題去做出正確的判斷和分析。該題中應該采用控制變量法,而李明得不出正確結論的原因就在于沒有采用控制變量法。所以,我們在平時的學習中要掌握不同的研究方法,如:類比法、假設法、推理法、圖像法、模型法等。這樣才能在以后的學習中做到游刃有余。
中考政策 | 中考狀元 | 中考飲食 | 中考備考輔導 | 中考復習資料 |
- 疫情期間春節(jié)倡議書(優(yōu)秀19篇)
- 人生最重要的是選擇演講稿(優(yōu)質19篇)
- 大學生就業(yè)自我介紹(匯總12篇)
- 公務員考試體會心得(優(yōu)秀22篇)
- 宿舍熄燈說話檢討書范文(18篇)
- 個人車庫租賃合同協(xié)議(精選16篇)
- 近三年工作總結和現(xiàn)實表現(xiàn)大全(13篇)
- 機動車借款抵押合同(專業(yè)20篇)
- 對口支援半年工作總結大全(24篇)
- 服務員辭職報告(專業(yè)21篇)
- 社區(qū)母親節(jié)活動總結報告(精選22篇)
- 閱讀讀書筆記 幸福閱讀讀書筆記心得體會(模板12篇)
- 活動承辦合作協(xié)議(模板20篇)
- 大學檢討書(匯總17篇)
- 學生學期自我陳述報告(優(yōu)秀15篇)
- 高三工作計劃措施(匯總20篇)
- 駕校制度的改革方案范文(13篇)
- 奉獻家鄉(xiāng)的演講稿大全(15篇)
- 廚房工作人員工作計劃大全(19篇)
- 幼兒園大班國慶教育活動方案(熱門20篇)
- 訂婚喜帖祝福語(10篇)
- 三年級小學生日記300字左右(10篇)
- 我的家鄉(xiāng)400字作文四年級下冊(精選10篇)
- 中國證券業(yè)協(xié)會:2024年6月證券從業(yè)資格考試成績查詢入口已開通
- 北京2024年6月證券從業(yè)資格考試成績查詢入口已開通
- 給爸爸的父親節(jié)微信祝福句子(精選10篇)
- 天津2024年6月證券從業(yè)資格考試成績查詢入口已開通
- 2024年四川巴中巴州區(qū)赴高校公開考試(考核)招聘高中教師25名(6月13日起報名)
- 工作自我鑒定簡短(10篇)
- 畢業(yè)快樂的祝福語(10篇)
- 煤礦安全生產心得體會(通用10篇)
- 轉正自我評價怎么寫
- 溫馨端午節(jié)問候句子大全10篇
- 有關放風箏的英語日記(10篇)
- 2024年中共西寧市委黨校面向社會公開考核招聘教師公告(青海)
- 2024年四川廣元中考時間:6月13日-15日(總分920分)
- 安全警示教育心得體會(精選10篇)
- 2024年湖南衡陽衡東縣公開招聘教師(專業(yè)人員)61人(6月16日至19日報名)
- 寶寶睡前聽的故事(精選10篇)
- 2024年湖南高考錄取時間及錄取結果查詢入口(7月8日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