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嘉憶(圖片來源:中南大學新聞網)
新華網長沙10月9日電(記者 黃興華)日前,中國科學院李邦河等3名院士分別向教育部寫信推薦,請予破格錄取中南大學大四學生劉嘉憶為研究生,并建議教育部有關部門立即采取特殊措施,加強對其學術方面的培養(yǎng)。
一個名不見經傳的莘莘學子為何能夠引起科技界前輩如此關注?這緣于近年劉嘉憶通過潛心研究成功攻克了一個多年未解的國際數學難題。
國際邏輯學知名專家、芝加哥大學數學系教授鄧尼斯·漢斯杰弗德寫信稱:“我是過去眾多研究該問題而無果者之一,看到這一問題的最終解決感到非常高興。”“請接受我對你令人贊嘆的驚奇的成果的祝賀!”
大三學生攻克國際數學難題
數理邏輯是研究推理的數學分支。它使用數學的方法,即一套符號體系來研究推理前提和結論之間的形式關系,故也稱符號邏輯。在計算機科學和人們的生活中,數理邏輯發(fā)揮著重要的理論指導作用。
2010年8月,酷愛數理邏輯的劉嘉憶在自學反推數學的時候,第一次接觸到這個問題,并在閱讀大量文獻時發(fā)現,海內外不少學者都在進行反推數學中的拉姆齊二染色定理的證明論強度的研究。這是由英國數理邏輯學家西塔潘于上個世紀90年代提出的一個猜想,10多年來許多著名研究者一直努力都沒有解決。
同年10月的一天,劉嘉憶突然想到利用之前用到的一個方法稍作修改便可以證明這一結論,連夜將這一證明寫出來,投給了數理邏輯國際權威雜志《符號邏輯雜志》。
今年5月,由北京大學、南京大學和浙江師范大學聯合舉辦的邏輯學術會議在浙江師范大學舉行,還是大三學生的劉嘉憶應邀參加了這次會議,報告了他對目前反推數學中的拉姆齊二染色定理的證明論強度的研究。劉嘉憶的報告給這一懸而未決的公開問題一個否定式的回答,徹底解決了西塔潘的猜想。
《符號邏輯雜志》的主編、邏輯學專家、芝加哥大學數學系鄧尼斯·漢斯杰弗德看到論文后給他寫信:“我是過去眾多研究該問題而無果者之一,看到這一問題的最終解決感到非常高興,特別如你給出的如此漂亮的證明,請接受我對你令人贊嘆的驚奇的成果的祝賀!”同時,鄧尼斯·漢斯杰弗德教授高興地將劉嘉憶的研究介紹給了其他幾位同仁和專家,他們一起審讀、反復商討。
論文審稿人、芝加哥大學博士達米爾·扎法洛夫也認為:“這是一個重要的結果,過去20多年許多著名科研工作者在這方面進行努力。該問題的研究促進了反推數學和計算性理論方面的研究。”
9月16日,美國芝加哥大學數理邏輯學術會議上,云集了來自歐美的許多數理邏輯專家、學者。大會邀請了12位專家、學者作學術報告,劉嘉憶作為亞洲高校唯一一位代表在會上作了40分鐘報告。他在數理邏輯方面的研究成果,讓與會專家、學者對這位來自中國的“80后”投上贊許的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