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選擇送孩子回國接受中式教育呢,還是讓其在英國接受英式教育?在為子女的基礎教育進行規(guī)劃時,不少生活在英國的華人家長陷入了兩難。而要進行抉擇,首先需要對中英兩國基礎教育的各自特點有所了解。
英式教育重個性 中式教育重功底
據《華聞周刊》10日報道,倫敦北部國際學校校長大衛(wèi)·羅絲(David Rose),從事教育已有37個年頭。他曾經在多個國家從事小學基礎教育。在接受該刊采訪時,他談到了英國基礎教育與中國基礎教育的差異。
羅絲認為,英國的小學,更注重于將學生培養(yǎng)成為一個良好的溝通者,一個擁有思辨能力的人和一個自信的個體。相比與中 國“輸入式”的基礎教育和重視答案標準化的現象,英國的學校更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創(chuàng)新能力?!皳碛辛诉@些能力,學生在離開學校之后,還能進行終生學習?!?他說。
而相比之下,中國的基礎教育體制和模式卻很不相同。據中國教育界人士分析,中國小學的學生基礎較為扎實。但相對而言,創(chuàng)造能力則較差。在中國“應試教育”的環(huán)境之下,一方面,學生答案標準化的現象較為普遍,缺乏創(chuàng)造性、獨立性和個性。
另一方面,將考試成績的高低作為主要衡量標準的作法,也限制了學生其他方面的發(fā)展。但中國的小學生在掌握基礎知識方面卻很有優(yōu)勢,很多中國的小學生能擁有很好的記憶能力和數學基礎。
英中教育期望值的差異
據羅絲校長介紹:“現今的英國社會,父母們對子女教育的期望值,也較為多樣化。有的父母,甚至希望子女通過參加選秀之類的活動取得快速的成功,并不只看重讀書這一條路?!?BR> 而據《華聞周刊》記者(下稱“記者”)了解,在中國,家長對子女教育的期望值卻驚人的相似?!巴映升垺被颉巴?鳳”是中國社會的主流觀念,很多家長希望孩子能夠按部就班地接受教育,拿到好的文憑,找一份好工作。孩子的“成績”和“學歷”也成為了衡量一個家庭成功與 否的重要因素。
家住倫敦唐人街附近的劉先生,是一家公司的工程師。來自香港的他,至今已在英國生活20多年了,他10歲的女兒現在在Wimbledon Park Primary School上學。
關于中英基礎教育的差別,劉先生對其中一點頗有感慨:“我女兒所在的學校是公立學校,在校園里,學生們的學習生活較 為輕松。雖然也有優(yōu)、中、差生的分類,但是學校鼓勵學生盡力而為,按其興趣發(fā)展。但在中國,情況就截然相反了,大多數父母希望子女能去最好的學校。學生們 很努力地學習,很多孩子從周一到周五,還會去上課余輔導、功課補習班。也有的,去學習鋼琴、舞蹈等,以擁有一技之長。在那里,如果你的子女不成功,就感覺 不如別人?!?BR> 行為規(guī)范的寬嚴差異
據記者了解,英國大多數公立學校有學校制服,學院類的學校通常也有一套很嚴格的校服規(guī)定。傳統的私立學校,如伊頓 (Eton)、哈羅(Harrow),甚至保持著讓學生穿幾百年前校服的傳統。而一些國際學校通常不規(guī)定校服,只要學生著裝得簡單舒適即可。在校風校訓方 面,大部分學校都是一致的,鼓勵學生禮貌待人,尊敬老師,態(tài)度積極。英國的小學希望能找到一個嚴格對待學生又讓其放松從而去面對解決問題的平衡點。
在英國學校的懲罰措施方面,羅絲校長表示,在上世紀20年代到50年代的時候,教師懲罰學生時,還能用竹制的木尺來責罰學生,但是到70年代時,這種體制就被徹底廢除了。現在如果一個老師再這樣做的話,會被算做刑事犯罪,不僅丟工作甚至要進監(jiān)獄。
在中國,很多學校對學生的穿著打扮也有嚴格的規(guī)范和要求,對于學生紀律方面的管理,也相對較為嚴格。每周一是照例的 升國旗儀式,全校師生于操場集合、升國旗及唱國歌,校長進行講話,給學生們一周的開始做思想上的洗禮。此外,在中國中小學嚴格執(zhí)行的《中小學生守則和日常 行為規(guī)范》等條例,也對學生的學習生活的各個方面進行了詳細的規(guī)定。
整體上來看,盡管英國中小學對于學生的日常行為也有著一定的要求,但相對于中國,還是顯得較為寬松。
(留學 liuxue86.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