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本,聽東京的時尚人士介紹,日本的手機產(chǎn)品在世界范圍內(nèi)算不上先進,但日本的手機服務運營商卻鼓搗出五花八門的便民服務,比如用手機幫人減肥、解讀店鋪密碼、“同聲傳譯”,甚至是傳輸香味等等。這些服務讓日本手機變得“善解人意、無所不能”。
又到了年末,日本人開始忙著挑選舉辦“忘年會”的餐館。一名叫櫻井的朋友考察了5家餐館的“中華料理”,在每一家都點了些菜。付賬時,櫻井總是不忘囑咐我“拿好收銀條”。本以為是要報銷用,卻發(fā)現(xiàn)她打開手機,開始給收銀條一張張拍照。原來,每張收銀條上都有一個方形的密碼圖。拍下這個圖案后,手機就開始自動解碼并從中讀取出餐館的名稱、網(wǎng)站地址、電話、打折優(yōu)惠等信息。
有了這個“密碼圖”,還真是省去了用筆現(xiàn)場抄錄的麻煩。后來得知,這個“方形圖案”是一種二維碼,不僅出現(xiàn)在日本餐館、超市的收銀條上,在電車站的海報上、網(wǎng)絡上也隨處能看到。有的密碼就是一個電話號碼,用手機拍照后便可以直接撥通了。更方便的是,日本人可以用手機將自己的個人信息“打包壓縮”成這種密碼,別人用手機一接收就能閱讀了。這個功能倒是為“無紙化辦公”做了貢獻。
值得一提的是,日本人很喜歡嘗試外國菜,許多外國餐館為追求“地道”,菜單完全采用外文。櫻井在中餐館就遇到過看不懂菜單的尷尬。不過她只需用手機對準菜名“咔嚓”拍一下,手機就能顯示出菜的日文解釋,并且“念”出來。櫻井說,她的許多朋友都在使用這種“同聲傳譯”的功能。
去日本之前,我的手機曾在一年內(nèi)被盜兩次,到了日本之后,竟然發(fā)現(xiàn)日本不僅沒人偷手機,并且丟了的手機都沒人撿。原來,日本現(xiàn)在已經(jīng)全面實行了手機實名制,即身份證明、電話號碼、手機三者綁定在一起。因此,當?shù)貨]有單獨賣手機裸機或是單獨出售SIM卡的地方,要想擁有手機并入網(wǎng),就必須持有效證件到服務運營商那里申請。
在服務商那里,你可以得到一部“零日元手機”,雖說是免費,但功能齊全且像素在300萬以上。一旦手機丟失,運營商會關閉其所有功能,即使別人撿到也根本用不了。況且在日本丟棄垃圾是要交費的,撿到一個根本不能用的手機想扔了還得付費,那還不如不撿。
如此一來,日本手機也多了一個功能:發(fā)揮身份證明的作用。現(xiàn)在日本很多大學生在圖書館借書、開啟私人儲物柜、進入宿舍大門、在餐廳點餐時“刷”一下手機就可以了。而日本部分國內(nèi)航班已經(jīng)開通了“手機登機”服務,忘帶身份證一樣可以上飛機。
日本的三大手機服務運營商之間存在著激烈競爭,因此它們都孜孜不倦地開發(fā)新服務項目。其中有一家運營商就推出了一款可以“檢測身體脂肪率及口臭”的手機。只要用手按住手機兩端,手機就會開始測算人體的脂肪率,并將數(shù)據(jù)顯示在屏幕上。檢查口臭的時候,只要對準手機底部吹一口氣,屏幕馬上就能告訴你結果,這倒是有點像中國司機接受酒精測試。
說來有趣,一個日本朋友還向我展示過日本電信的“減肥服務”。其操作很簡單:只需在吃飯前,用手機給自己要吃的飯菜拍照,然后發(fā)彩信到電信公司,電信公司就會計算出食物所含的卡路里數(shù),從而提醒愛美的女士們———悠著點吃。
值得一提的是,高級點的日本手機還有紅外線功能。日本電信借此推出了“傳送香味”的服務。說來并不復雜,首先需要購買一個香味設備放在室內(nèi),價格大約在人民幣2000元左右,目前最常見的是做成雞蛋形的容器。設備里儲存有16種香氣,用戶用手機選出自己喜歡的香味,然后通過紅外線裝置將發(fā)散這種香味的指令傳遞給香味儀器。很快,屋子里就芳香宜人了。雖說這種服務的“娛樂性”大于實用性,但從中卻能體會出日本手機運營商的良苦用心。
又到了年末,日本人開始忙著挑選舉辦“忘年會”的餐館。一名叫櫻井的朋友考察了5家餐館的“中華料理”,在每一家都點了些菜。付賬時,櫻井總是不忘囑咐我“拿好收銀條”。本以為是要報銷用,卻發(fā)現(xiàn)她打開手機,開始給收銀條一張張拍照。原來,每張收銀條上都有一個方形的密碼圖。拍下這個圖案后,手機就開始自動解碼并從中讀取出餐館的名稱、網(wǎng)站地址、電話、打折優(yōu)惠等信息。
有了這個“密碼圖”,還真是省去了用筆現(xiàn)場抄錄的麻煩。后來得知,這個“方形圖案”是一種二維碼,不僅出現(xiàn)在日本餐館、超市的收銀條上,在電車站的海報上、網(wǎng)絡上也隨處能看到。有的密碼就是一個電話號碼,用手機拍照后便可以直接撥通了。更方便的是,日本人可以用手機將自己的個人信息“打包壓縮”成這種密碼,別人用手機一接收就能閱讀了。這個功能倒是為“無紙化辦公”做了貢獻。
值得一提的是,日本人很喜歡嘗試外國菜,許多外國餐館為追求“地道”,菜單完全采用外文。櫻井在中餐館就遇到過看不懂菜單的尷尬。不過她只需用手機對準菜名“咔嚓”拍一下,手機就能顯示出菜的日文解釋,并且“念”出來。櫻井說,她的許多朋友都在使用這種“同聲傳譯”的功能。
去日本之前,我的手機曾在一年內(nèi)被盜兩次,到了日本之后,竟然發(fā)現(xiàn)日本不僅沒人偷手機,并且丟了的手機都沒人撿。原來,日本現(xiàn)在已經(jīng)全面實行了手機實名制,即身份證明、電話號碼、手機三者綁定在一起。因此,當?shù)貨]有單獨賣手機裸機或是單獨出售SIM卡的地方,要想擁有手機并入網(wǎng),就必須持有效證件到服務運營商那里申請。
在服務商那里,你可以得到一部“零日元手機”,雖說是免費,但功能齊全且像素在300萬以上。一旦手機丟失,運營商會關閉其所有功能,即使別人撿到也根本用不了。況且在日本丟棄垃圾是要交費的,撿到一個根本不能用的手機想扔了還得付費,那還不如不撿。
如此一來,日本手機也多了一個功能:發(fā)揮身份證明的作用。現(xiàn)在日本很多大學生在圖書館借書、開啟私人儲物柜、進入宿舍大門、在餐廳點餐時“刷”一下手機就可以了。而日本部分國內(nèi)航班已經(jīng)開通了“手機登機”服務,忘帶身份證一樣可以上飛機。
日本的三大手機服務運營商之間存在著激烈競爭,因此它們都孜孜不倦地開發(fā)新服務項目。其中有一家運營商就推出了一款可以“檢測身體脂肪率及口臭”的手機。只要用手按住手機兩端,手機就會開始測算人體的脂肪率,并將數(shù)據(jù)顯示在屏幕上。檢查口臭的時候,只要對準手機底部吹一口氣,屏幕馬上就能告訴你結果,這倒是有點像中國司機接受酒精測試。
說來有趣,一個日本朋友還向我展示過日本電信的“減肥服務”。其操作很簡單:只需在吃飯前,用手機給自己要吃的飯菜拍照,然后發(fā)彩信到電信公司,電信公司就會計算出食物所含的卡路里數(shù),從而提醒愛美的女士們———悠著點吃。
值得一提的是,高級點的日本手機還有紅外線功能。日本電信借此推出了“傳送香味”的服務。說來并不復雜,首先需要購買一個香味設備放在室內(nèi),價格大約在人民幣2000元左右,目前最常見的是做成雞蛋形的容器。設備里儲存有16種香氣,用戶用手機選出自己喜歡的香味,然后通過紅外線裝置將發(fā)散這種香味的指令傳遞給香味儀器。很快,屋子里就芳香宜人了。雖說這種服務的“娛樂性”大于實用性,但從中卻能體會出日本手機運營商的良苦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