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后感是讀完一本書后對讀者自身的感受和思考的總結(jié)與概括。寫讀后感要站在讀者的角度,思考書中的對話和事件對自己的影響。以下是一些讀者對于這本書的讀后感分享,希望可以為你的閱讀提供新的思考角度。
林沖棒打洪教頭讀后感篇一
在這一學期,我們看了許多書,如:《馬小跳》《了不起的狐貍爸爸》《女巫》等等等等,其中,我最喜歡的一本書,就要數(shù)《林沖棒打洪教頭》了。
故事中的豹子頭林沖,因受官府陷害,被開封府發(fā)配到滄州,路上經(jīng)過柴進莊上,便進去坐坐。這時,柴進的師傅洪教頭來了,一定要和林沖比試比試,林沖推辭不過,只得和洪教頭切磋一下,而洪教頭卻以為林沖不會武功,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被林沖打得落荒而逃。
這個故事風趣幽默,用洪教頭狂妄自大目中無人的形象,把林沖刻畫的忠直淳樸,武藝高強,威武,謙遜。文中還把洪教頭寫的帶有有幾分喜劇效果,使這個故事更加的生動、有趣。
《林沖棒打洪教頭》本是根據(jù)《水滸傳》中的一個故事改編而成,《水滸傳》是一部根據(jù)史料為依據(jù)而編寫的我國第一部以農(nóng)民起義為題材的小說,這也是我最喜歡的一本書。故事中驚險刺激,以山東及時雨宋公明宋江和智多星吳用帶領(lǐng)的一百零八位梁山好漢與官兵斗智斗勇的故事。
《水滸傳》——一本讓你受益終身的書。
林沖棒打洪教頭讀后感篇二
(一)、教材基本情況:
《林沖棒打洪教頭》出自古典名著《水滸傳》,編者將其安排在蘇教版五年級上冊第七單元中,這個單元的課文都圍繞“走進名著”編排,既有選自經(jīng)典小說的精彩片斷,也有出自名家的詩詞絕唱,還有根據(jù)古人詩詞編撰的“文包詩”形式的小故事。可以說,這個單元的課文在傳統(tǒng)文學價值方面是值得掂量的。
《林沖棒打洪教頭》主要講述林沖發(fā)配滄州途中路過柴進的莊上,與洪教頭比武過招并打敗了他這件事。文章語言明快簡潔,人物刻畫出神入化,寥寥幾筆就通過人物的神態(tài)言行顯現(xiàn)出林沖武藝高強、忠直淳樸、謙虛內(nèi)斂的英雄形象和洪教頭自以為是、跋扈囂張的個性特點。引導學生品讀、體味這樣的文本材料,有助于學生學習如何刻畫人物形象、表現(xiàn)人物性格。
編者選編《林沖棒打洪教頭》,目的是讓學生接觸一下中國古典小說四大名著,引發(fā)他們的興趣,在單元中還特意安排了“講水滸故事”的口語交際,無非想讓孩子們課外去進一步閱讀。像這樣從名著中選出的章節(jié)作為小學語文課文,其價值到底在哪里?我以為這一類文本的學習不在于把它解讀得有多深刻,而在于以這一篇文章為入口,把學生引領(lǐng)進這一部著作,引領(lǐng)進古典文學作品的這一片天地,讓學生“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讀整本書”。
(二)、目標設(shè)定:
本課設(shè)定了三大目標。一是情趣,《課程標準》的總目標中提出“能初步理解文學作品,受到高尚情操與趣味的熏陶,發(fā)展個性,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蓖ㄟ^學習本課,學生如果能受到人物高尚情操的熏陶,產(chǎn)生了買一本《水滸傳》、認真讀一次的行為,便是教學最大的成功。二是方法,首先是學習方法,通過這課的學習,旨在讓學生學會怎樣去閱讀古典名著,于是在學習過程中師生一起提煉出“讀書三有”的學習方法;其次還包括了作者寫作方法的學習,本文在刻畫人物性格方面有獨到之處,值得借鑒。三是知識,《課標》中言“閱讀敘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簡單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場景、人物、細節(jié),說出自己的喜歡、憎惡、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本課重在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細節(jié),表達自己的情感。將知識放在第三,并不是說知識不重要,而是想表達執(zhí)教者的一種教學思想——“水到渠成”,有了情趣,會了方法,自然能學會知識。
當然,三大目標的實現(xiàn)都是以文本為依托的,要緊扣文本特點,情趣來自于文本,方法從文本中習得,知識成于自然而然,最終達成目標。本課的教學重點在于滲透品讀名著之方法,學習作者刻畫人物之方法。如何通過“打”之前的細節(jié)描寫,在對比中感受人物個性特點則是教學的難點。
(三)、教學理念:
千課千教,如此經(jīng)典的文字,生動的故事,鮮活的人物,其實無需多言,要的便是美美的品味即可,當然故事在心中、文字在眼中還不夠,還應該情感在口中。因此我在教學中有如下的理念:一是文道結(jié)合,引導學生讀文悟道。道,既有道理之意——學習林沖謙遜低調(diào)、忍勇兼具的優(yōu)秀品質(zhì);也有寫法之意——抓住語言動作刻畫人物、利用對比凸顯人物;還有學法之意——讀書三有:眼中有文字、腦中有畫面、口中有情感。二是變教課文為學語文,葉老說過“教材只是例子”,我期望用《林沖棒打洪教頭》這個例子,引導學生學會怎樣品讀小說,換言之“教是為了不教”。于是,我從“棒”入手,重組教材,大膽取舍。熱身亮“棒”學方法,見面惹“棒”用方法,結(jié)果甩“棒”巧補白(根據(jù)課堂時間機動),小結(jié)說“棒”留作業(yè)。根據(jù)課文特點——語言精彩,動作傳神,將重點放在第三、四、五自然段的學習上,這也是學生易學能學的寫作方法。至于“打”則放在第二課時學習。
二、教學目標。
1、通過對課文語言文字的朗讀品味,學會并使用“讀書三有”的方法。讓學生初步受到古典文學的熏陶,產(chǎn)生進一步閱讀《水滸傳》原著的興趣和熱情。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隨文學習“棒、押、睬”等8個生字,聯(lián)系課文及前后故事學習“發(fā)配、流配、依草附木、羞慚”等生詞。
3、了解故事梗概,復述課文。
4、抓住具體描寫人物語言、動作、神態(tài)的語句,在對比中感知人物的性格特征,并能通過朗讀表現(xiàn)人物性格、表達自己的情感。
三、教學重點。
用“讀書三有”的方法品讀名著,學習刻畫人物之方法。
四、教學難點。
通過對細節(jié)描寫的品讀,在對比中感受人物個性特點。
五、課時安排。
兩課時。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通過對語言文字的品讀,學會“讀書三有”的方法。讓學生初步受到古典文學的熏陶,產(chǎn)生進一步閱讀《水滸傳》的興趣和熱情。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隨文學習生字,聯(lián)系課文及前后故事學習“發(fā)配、流配、依草附木”等生詞。
3、抓住具體描寫人物語言、動作的語句,在對比中感知人物的性格特征,并能通過朗讀表現(xiàn)人物性格,表達自己的情感。
【教學過程】:。
課前交流。
1、聽歌聊天。
2、師生合作,了解水滸。利用單元練習“誦讀與積累”中的詞語,簡介《水滸》。說說自己知道的故事。
新課學習。
一、讀題寫“棒”,讀文尋“棒”。
1、讀課題,寫生字“棒”,提醒漢字部件的“謙讓”關(guān)系。
2、檢查預習,整體感知。交流林沖與洪教頭身份。相機理解“八十萬禁軍教頭、發(fā)配、流配”等詞。
3、再讀課題,落腳“棒”字,瀏覽全文,找到這條棒。
二、熱身亮“棒”,學法引領(lǐng)。
1、課件出示,學生自讀。
洪教頭先脫了衣裳,拿起一條棒掂量一番,獨自耍了一陣,然后喝道:“來!來!”林沖只好也從地上撿起一條棒來說:“請教了。”
洪教頭恨不得一口吞了林沖,便把棒在地上猛敲一下,沖向林沖。
2、抓住重點品析文本。
(1)動作上:敲、沖、脫、拿、掂量、耍、喝、拿。
(2)語言上:“來!來!”“請教了?!?BR> 3、想象畫面,走進人物內(nèi)心。
4、指導朗讀。
5、人物性格感悟。
6、小結(jié)學法:讀書得三有,眼中有文字,文字抓重點;心中有畫面,畫面要生動;口中有情感,情感需起伏。
三、見面惹“棒”,學以致用。
1、品析見面之時洪教頭的語言。
(1)自讀第三自然段,勾畫洪教頭語言。
洪教頭向柴進問道:“大官人今天何故厚待一個犯人?”
洪教頭冷笑了兩聲:“只因大官人好習槍棒,往往流配的犯人都來依草附木,冒稱武師,找你騙吃騙喝,你怎么能如此輕信呢?”
洪教頭跳起來說:“我偏不信他,他敢和我較量一下,我就承認他是真教頭?!?BR> (2)運用“讀書三有”的方法自讀品味。勾畫重點詞、想象畫面、練習朗讀。
(3)全班交流。(理解依草附木)。
2、探究林沖語言。林沖連說“不敢,不敢”。
(1)學生獨立用“讀書三有”的方法,對這句話進行探究性學習。
(2)交流。(補白林沖心理活動)。
3、體會對比手法。
四、結(jié)果甩“棒”,文本補白。
1、就是這樣的林沖大敗了不可一世的洪教頭。
2、讀文章結(jié)尾。
3、結(jié)合板書,文本補白:此時棒甩出老遠——林沖……。
六、小結(jié)說“棒”,布置作業(yè)。
1、結(jié)合板書,圍繞“棒”字,課堂小結(jié)。
2、預告第二課時內(nèi)容。
3、布置作業(yè):
(1)用“讀書三有”的方法再讀文本,品味課堂中未曾涉及的其它細節(jié)描寫(如神態(tài)、環(huán)境)。
(2)用“讀書三有”的方法讀讀《水滸傳》中《林沖棒打洪教頭》原文及前后故事,最好能讀整本書。
林沖棒打洪教頭讀后感篇三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練習復述。
2、理解課文內(nèi)容,體會人物性格特點,培養(yǎng)學生自主閱讀能力。
3、通過對語言文字的朗讀品味,讓學生初步受到古典文學的熏陶,培養(yǎng)熱愛祖國傳統(tǒng)文化的感情。
1、認真朗讀品味,初步受到古典文學的熏陶。
2、自主獨立閱讀,準確把握人物特點及初步體會名著特點。
磁帶《好漢歌》、小黑板。
課前播放《好漢歌》。
一、談話導入,直切主題。
這首歌聽來蕩氣回腸,真是百聽不厭,仿佛一下子又把那108位梁山好漢帶到我們眼前。他們個個栩栩如生,個性鮮明。今天我們就來重點研究一下本篇課文中出場的好漢,他是誰?(林沖)與之相對的另一個人物是誰?(洪教頭)讓我們齊讀課題。
二、自主研究人物特點,朗讀體味。
1.設(shè)問:讀了這篇課文之后,你覺得林沖是一個怎樣的人?洪教頭又是怎樣的人?
2.出示填空:
請看黑板,可以在前面加什么詞語?加詞的理由是什么?請仔細默讀課文,從課文的哪些句子中找出理由。關(guān)鍵的詞語句子圈一圈,畫一畫,也可以在旁邊寫一寫你的體會。
3.學生默讀課文,自主研讀課文。
4.全班討論交流。
(1)討論洪教頭的性格特點,并相機指導朗讀描寫洪教頭言行的語句。
(2)重點討論林沖的性格特點,并相機指導朗讀描寫林沖言行的語句。
5.小結(jié):課文中林沖雖然言語不多,但卻是真人不露相,不愧是梁山好漢。兩個人形成鮮明對比,在比較當中突出人物的性格特點。
三、體會名著特點,學會賞析。
1.《林沖棒打洪教頭》節(jié)選、改變自我國的四大名著之一《水滸傳》。什么叫名著?名著就名在,一句話就把人物的性格特點寫出來了。(師舉例說明,再讓學生從課文中舉例體會。)。
2.小結(jié):名著就應該這樣來體會,它的每一句話,每一個詞語都有著豐富的內(nèi)涵,都能讀出人物的性格,人物的形象來。
四、學習復述,內(nèi)化語言。
1.以課文最出彩的第七段為例,練習復述。
2.自己練習,同桌互練,指名復述。
五、總結(jié)全文,布置作業(yè)。
課外閱讀兒童版本的《水滸傳》,完成以下任務:
1.開展《我最喜歡的水滸故事會》,把你最感興趣的故事講給全班同學聽,評出故事大王。
2.挑選你所喜歡的英雄好漢,研究他的性格特點,完成表格,準備在“讀書論英雄”的主題班會上交流。
附表格:
人物。
主要事例。
性格特點。
節(jié)選章節(jié)。
板書設(shè)計:
(謙和忍讓)的林沖。
武藝高強。
自不量力。
沉穩(wěn)機智。
急躁狡詐。
林沖棒打洪教頭讀后感篇四
今天,我學了《水滸傳》里的一則故事,那就是《林沖棒打洪教頭》一課。
林沖是一百零八將中的一位英雄豪杰。因為和高太尉有過失,尋事發(fā)下開封府問罪,斷遣刺配此滄州。來到柴進莊上,柴進待人寬厚,好酒好菜來款待林沖,卻遭到了洪教頭的誤會,說林沖是來騙吃騙喝的。
洪教頭是一個自以為是、目中無人、傲慢無禮的人。他跟林沖比武時,自以為自己能打敗林沖,自己才配當八十萬禁軍總教頭,還能拿到一錠二十五兩的銀子??墒?,他萬萬沒有想到,自己卻被林沖打傷了,他氣得都冒煙了,只好溜走了,洪教頭真是個小人。
《林沖棒打洪教頭》這篇小說里的三個人給予我一個很深的印象。柴進:待人寬厚、善解人意。林沖:武藝高強、足智多謀。洪教頭:自以為是、目中為人。
以本文中我可以體會到兩個道理:(1)無論你是什么罪,只要為國立過功,別人一定會好好待你。(2)你要是個傲慢無禮的人,無論到哪兒,別人都不會把你放在眼里。
我希望洪教頭能以林沖為榜樣,一起保護國家,使國家強大起來,以后和平相處,成為一對好兄弟,并且洪教頭不再自以為是,傲慢無禮,而是要待人寬厚。
林沖棒打洪教頭讀后感篇五
本周我們學習了新課文《林沖棒打洪教頭》,老師說這篇課文是《水滸傳》里的一個故事,并建議我們?nèi)プx一讀這部名著。于是我就借來了這本書,閱讀之后,今天我想談談我讀了第四十三回---假李逵剪徑劫單人黑旋風沂嶺殺四虎的感想。
這個故事的內(nèi)容是:李逵想念家鄉(xiāng)的'老母親,便想回家把母親接到城里同自己一同生活。在回家的路上,李逵遇到了李鬼,李鬼假冒李逵在路上搶劫,李逵將其制服,李鬼求饒,并說自己有老母親要撫養(yǎng),李逵便將他放了,還給他銀兩回家孝順母親。后來李逵得知李鬼欺騙了自己,還要加害自己,一氣之下將李鬼殺了,李鬼的妻子落荒而逃。李逵回到家中,見到母親,發(fā)現(xiàn)母親已經(jīng)雙目失明,十分心痛,李逵便帶著母親離開家鄉(xiāng)。在回城的途中,李逵背著母親過沂嶺時,母親口渴了,李逵便去找水,誰知等自己找來水后發(fā)現(xiàn)母親被老虎給吃了。李逵十分悲痛,將四只老虎都打死了,給母親報了仇。
由這個故事可以看出李逵是一個很孝順的人,因為李鬼有要贍養(yǎng)的老母親便放了他,送他銀兩回家侍奉母親;自己本想帶母親去城里享享福,誰知被老虎吃了,他悲痛之中殺虎報仇。李逵生活在舊社會里才會有那么多無奈!而我們生活在新社會里,爸爸媽媽在精神上給了我們很多關(guān)愛,在物質(zhì)上也滿足著我們的要求,可是有很多孩子卻覺得都是應該的,從沒有想到應該關(guān)心自己的爸爸媽媽。我們應該學習李逵的孝心,多幫助爸爸媽媽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像他們關(guān)心我們一樣多關(guān)心他們!
林沖棒打洪教頭讀后感篇六
《林沖棒打洪教頭》是蘇教版語文五年級下冊的第23果。這篇課文根據(jù)我國著名的古典小說《水滸傳》中的有關(guān)內(nèi)容改編而成,主要寫林沖遭刺發(fā)配來到“小旋風”柴進莊上,被洪教頭所逼與之比武,幾招之內(nèi)便將洪教頭敗于棒下,最后使之羞慚而去的故事。全文緊緊圍繞比武”這一中心,以動作、語言等描寫來刻畫林沖、洪教頭的性格特征。
《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本課的教學設(shè)計旨在讓學生從“奴隸型”的學習中解放出來,讓“教案”成為“學案”,讓“講堂”成為“學堂”,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在自主合作的學習實踐中學會學習學會發(fā)展。
1、知識目標:學會本課生字新詞,聯(lián)系句子理解生字詞的意思。掌握“解、禁、還”個多音字的用法。
2、能力目標: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能按事情發(fā)展的順序有條理地復述課文。
3、情感目標:通過對課文的朗讀品味,初步感受古典文學之美,增強對祖國傳統(tǒng)文化的熱愛。
1、學生課前搜集《水滸傳》中描寫林沖棒打洪教頭的資料;
2、了解刻畫人物形象的一般方法。
3、制作教學多媒體課件。
一、激發(fā)興趣,生成需求。
第2頁。
教師:電視劇《水滸傳》的主題歌《好漢歌》就唱出了這些英雄們的豪放氣概,你們想聽嗎?(播放歌曲《好漢歌》)。
(設(shè)計意圖:通過引導學生說出自己喜歡的英雄人物,喚起學生的閱讀經(jīng)驗,再播放歌曲,從而激發(fā)起學生的學習興趣,產(chǎn)生進一步深入了解的愿望。)。
2、學生齊讀課題。
師:問得好!通過學習課文,你們一定會有收獲的。
(設(shè)計意圖:學生有了學習的需求,就為他們下一步走進文本,走近人物,主動地投人學習奠定了基礎(chǔ)。)。
二、提出目標,篩選目標。
1、師:自由讀課文,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遇到生字新詞或不好讀的地方多讀幾遍。(學生自由讀課文)。
2、教師檢查學生讀書情況,相機教學生字新詞。撥草尋蛇:可讓學生上臺表演“撥”和“拔”的動作,用動作表演法教學。
依草附木:可用移序法,變成“依附草木”用語境解詞法教學,補充“驚天動地”等動賓式詞語。
踉蹌:可根據(jù)形聲字的特點,據(jù)形旁以動作演示來解詞。
3、師:讀了課文,你又有哪些問題想提出來?
5、師:好!下面我們就一起來解決這些問題。
(設(shè)計意圖:確定學習目標,明確學習方向,這是教學成功的前提。學生讀課文進一步提出問題,在此基礎(chǔ)上教師加以歸納揭示學習目標。這樣,既體現(xiàn)了學生的自主性,又體現(xiàn)了教師的主導作用,師生共同參與學習。
三、自主探究,教師點。
1、同學們,既然我們提出了這么多的問題,那怎樣來解決這些問題呢?你有什么好的方法嗎?學生展示自己學習的好方法:如:
(1)邊讀邊畫,把能表現(xiàn)林沖性格特點的地方畫下來,多讀一讀,體會體會。
(2)找出表現(xiàn)洪教頭急于攻打敗對方的詞語,把自己的感受寫在文字的旁邊。
(3)和自己小組內(nèi)的同學分角色讀課文,進人角色,體會角色的心理。
(4)畫出自己感受最深的地方反復朗讀,把自己的感受表達出來,與同學分享。
2、根據(jù)自己的學習方法進行學習探究。教師巡回指導,適時點撥。
(設(shè)計意圖:這一環(huán)節(jié),教師要適時引導并鼓勵學生根據(jù)自己的實際情況去選擇最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然后進行體驗性的探究學習,方法應因人而異。教師點學生學習疑難之處、遺漏之處。)。
四、師生參與,合作討論。
1、引導學生先在小組內(nèi)將學習成果向同學展示,還要把自己的好辦法向組內(nèi)同學作介紹。
2、全班一起交流學習成果。
(1)你覺得林沖和洪教頭分別是怎樣的人?你從哪看出來的?
(2)自由讀課文,用不同的標記畫出分別能體現(xiàn)他們性格特點的詞句。
(3)你能讀出他的性格特點嗎?請你選擇自己悟得最深的語句讀。
(4)將你感悟最深的地方讀給你的同位聽。
3、請幾位同學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出他們的性格特點,可全讀,也可以與同伴一起分角色朗讀。
4、教師在適當?shù)臅r候作適當?shù)闹笇В?BR> (1)出示:林沖尋思,莊客稱他教頭,想必是柴大官人的師傅了,連忙站起來躬身施理。洪教頭全不理睬。
你還從哪些動作中體會到他的特點?出示:脫、拿、耍、喝、敲、沖、
從洪教頭一連串的動作可以看出他怎樣?大、傲氣十足。
(2)林沖是個怎樣的人?
“躬身施禮、起身讓座”看出林沖謙虛有禮。林沖連說:“不敢、不敢”??闯鏊秩套?。出示:“小人戴著枷鎖,就算輸了吧?!?BR> 他的話是什么意思?著句話的真正含義是什么?言外之意是戴著木枷不好使出真本領(lǐng)。
在讀中加強指導,讀好人物的語言和動作,創(chuàng)設(shè)情境,引導學生體會。
(設(shè)計意圖:學生在探究的過程中,有了新的發(fā)現(xiàn)、新的收獲,生成了新的信息。教師引導學生交流匯報,讓他們互相傾聽借鑒,互相鼓勵幫助,多向互動、立體展示,使課堂更加多姿多彩,生動活潑。)。
五、交流體會,歸納總結(jié)。
1、師:林沖為什么一讓再讓?洪教頭為什么會被打???從中你看出了什么?
(學生結(jié)合課文,聯(lián)系林沖和洪教頭的性格特點闡述道理。)。
(設(shè)計意圖:根據(jù)教材特點,引導學生進行多層次的語言文字訓練,不僅培養(yǎng)了學生對語言文字的理解和運用能力,而且激活了思維,張揚了個性,使學生獲得了充分的發(fā)展。)。
2、教師總結(jié):是的,正是林沖武藝高強,又謙虛忍讓,而洪教頭武藝平平,又狂妄自大,才會導致他被打敗,這是必然的結(jié)果。
六、課內(nèi)拓展,課外延伸。
1、課內(nèi)拓展。
(1)同學們,學習了課文,我們認識了沉穩(wěn)的林沖和狂躁的洪教頭,此時此刻,你最想對他們說些什么?(學生暢所欲言)。
2、課外延伸。
你還了解(水滸傳》里哪些人物?推薦看《水滸傳》,建議先看簡體字版本,再看繁體字版本。
林沖棒打洪教頭讀后感篇七
《林沖棒打洪教頭》是根據(jù)我國四大古典文學名著《水滸傳》的第八回改寫的,作者是元末明初的小說家施耐庵。課文主要寫了林沖發(fā)配滄州途中路過柴進的莊上,與洪教頭比武過招并打敗了他。生動地刻畫了林沖武藝高強、忠直淳樸的英雄形象和洪教頭自以為是、跋扈囂張的個性特點。
片斷一:探究閱讀,感悟人物現(xiàn)象。
師:這是一個(????)的林沖?請大家自由讀課文,并找出依據(jù)。
討論:
生:這是一個謙恭有禮的林沖。因為林沖初見洪教頭時,“連忙站起來躬身施禮”。(還從哪里開出來?)。
生:柴進指著林沖對洪教頭說:“這位是林教頭。”林沖起身讓座。(還能從哪里看出來?)。
生:洪教頭跳起來說:“我偏不信他,他敢和我較量一下,我就承認他是真教頭?!绷譀_連說:“不敢,不敢”。
生:林沖只好也從地上拿起一條棒來說:“請教了?!?BR> 師:這還是一個(??)的林沖?
生:武藝高強的林沖。林沖只用了“一橫,一退,一掃”三招,就打敗了洪教頭。
生:“橫、退”只是林沖防守的著數(shù),其實,林沖進攻的時候只用了一招“掃”,就一招就打敗了不可一世的洪教頭。
生:從林沖的三個動作里,還可以看出這是一個臨危不亂的林沖。
師:這還是一個(?)的林沖?
生:足智多謀的林沖。林沖說:“小人戴著木枷,就算是輸了吧?!逼鋵嵙譀_不是真的輸了,而是想讓柴進幫他把木枷給去掉。有了木枷,他施展不出自己的真本領(lǐng)。
生:這是一個名氣很大的林沖。柴進說:“這位林武師非比他人,乃是東京八十萬禁軍教頭?!苯隙贾懒譀_這個人,是因為他本領(lǐng)很高。
生:柴進說:“你可別小瞧了他?!辈襁M,江湖上人稱“小旋風”,也是一名武藝高強的人物,他對林沖很佩服,只不過沒見林沖的真本事。
生:這是一個含冤受屈的林沖。林沖遭受高太尉的陷害,被開封府發(fā)配滄州。林沖是被人陷害的,心里感到非常委屈。
生:這是一個粗魯、傲慢無禮的洪教頭。只見來人挺著胸脯,歪戴著頭巾。從穿著打扮上看,洪教頭是個粗人,很高傲。(還從哪里看出來?)。
生:林沖連忙站起來躬身施禮,洪教頭全不理睬。
生:林沖起身讓座,洪教頭也不相讓,便去上首坐了。
生:洪教頭跳起來說:“我偏不信他,他敢和我較量一下,我就承認他是真教頭?!?BR> 生:這是一個盛氣凌人的洪教頭。洪教頭冷笑了兩聲:“只因大官人好習槍棒,往往流配的犯人都來依草附木,冒稱武師,找你來騙吃騙喝,你怎么能如此輕信呢?”
生:洪教頭還是一個蠻橫囂張的人。看著林沖退讓,“越發(fā)越跟他交手”。
生:洪教頭恨不得一口吞了。提起棒來就打。
生:這是一個自以為是的洪教頭。洪教頭脫了衣裳,拿起一條棒掂量一番,獨自耍了一陣,然后喝道:“來!來!”
生:這是一個貪財?shù)?、而且心狠手辣的洪教頭。洪教頭惱恨林沖,又想贏得這錠銀子,便用了渾身的功夫,使出個“把火燒天”的招式。
生:洪教頭還是一個目中無人的人。洪教頭跳起來大喊:“來!來!來!”舉起棒劈頭打來。
生:洪教頭還是一個自不量力的人。只好滿面羞慚,灰溜溜地走開了。
師:文章通過對洪教頭外貌,語言,動作的描寫,刻畫了一個自以為是、跋扈囂張、目中無人、自不量力、傲慢無禮的洪教頭,使人物的形象更家鮮明,更加傳神。特別是把林沖和洪教頭對比著寫,更能突出林沖的英雄形象,讓更多的人愛讀《水滸傳》這本書,這也就是這部古典文學名著生命力所在吧。其實,這只是《水滸傳》中的一個精彩的片斷,里面還有許多精彩的故事,請大家課后找來讀一讀,準備參加《水滸》英雄人物故事會活動吧。
片斷二:拓展延伸。
師:洪教頭滿面羞慚,灰溜溜地走開了。洪教頭為什么羞慚?
生:洪教頭先是沒把林沖放在眼里,卻被林沖三招打敗了,感到羞愧,在大家面前丟了面子。
生:洪教頭覺得自己了不起,沒想到林沖真的很厲害,自己面子上難看。
生:沒想到那么小心,怕事的林沖卻如此厲害,自己真不是他的對手,在手下莊客面前抬不起頭來了。
師:此時,洪教頭會怎么想呢?
生:我真是有眼不識泰山呀。林沖果然好武藝。
生:以后,我再也不敢自以為是了。
生:我要去苦練武藝,十年后再找林沖比武。
生:以后在江湖上我該怎么混呀?還是找個地方隱居起來吧。
生:以后再遇到林沖,我得躲著他。
生:…………。
林沖棒打洪教頭讀后感篇八
《林沖棒打洪教頭》這篇課文根據(jù)我國著名的古典小說《水滸傳》中的有關(guān)內(nèi)容改編而成,主要寫林沖遭刺配來到“小旋風”柴進莊上,被洪教頭所逼與之比武,幾招之內(nèi)便將洪教頭敗于棒下,最后使之羞慚而去的故事。全文緊緊圍繞“比武”這一中心,以動作、語言等描寫來刻畫林沖、洪教頭的性格特征。
在這堂課上,主要體現(xiàn)的思想是:在高年級的閱讀教學中,怎么讓學生根據(jù)自己的學習經(jīng)驗,理解一些不常見的詞語;怎么引導學生進行比較、辨析,在學習中有所發(fā)現(xiàn)。所以教學中我主要是引導學生自讀自悟,自主學習,圍繞“林沖是一個怎樣的人”、展開自發(fā)探究,讓學生在閱讀中推敲,揣摩、感悟、理解直至內(nèi)化吸收,促使他們在學語文的同時,提高品味、積累的能力。
設(shè)想很美好,但課堂有缺憾,課上下來,有許多不盡人意的地方:
一、由于課堂時間太有限,對學生的學習能力估計不足,在讀書交流這一環(huán)節(jié)教學時間過長,占用了精彩環(huán)節(jié)交流,即第七段的交流,最終導致有點拖堂。
二、不能很好地關(guān)注評價,推動教學。畫龍點睛的評價能讓孩子找到思考的方向。教師在課堂上的評價應有指向性,有針對性。
三、在第七段的精彩片段學習時,可引入視頻或音頻,增加課堂學習氣氛,激起學習興趣。
四、整個課堂,教師的講解占用的時間太多,不能很好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地位,學生的思維、創(chuàng)造力受到了嚴重的限制,一堂好課不在教師講得好,而在教師引導得好,在師生碰撞的過程中,學生有生成的東西。這堂課,我只能勉強說是個好導游,不是個好老師。
整體說來,上完課后,反思當初的教學設(shè)計,有一些細節(jié)要改進,從根本上講要擺正教學思想,教育觀念。
林沖棒打洪教頭讀后感篇九
生:他在“讓”。
師:那么這是寫林沖哪方面的讓呢?
生:言語上的讓。
師:你把理解帶到句子里好好讀一讀。
(生感情朗讀)。
師:你還從那個詞也讀懂了林沖的“讓”。
生:從只好這個詞。
師:你讀懂了什么?
生:他很不情愿。
師:對,但是我們還可以換一種說法。
生:不得不。
師:從這里,你又讀懂了什么?
生:林沖迫于無奈,不是自己心里想要的,他不得已而為之。
師:還有那個詞也能體現(xiàn)他的“讓”
生:請教了。
生:林沖是貼著地面輕輕的掃過去,而不是往死里打。
生:我讀出了他很鎮(zhèn)定、冷靜和善良。
本節(jié)課我注重咬文嚼字,在讓學生認識了林沖是一個怎樣的人之后,又讓學生通過抓住重點詞找出林沖性格中最突出的讓字,使學生不僅認識到了武藝高強、謙遜和善的林沖,也結(jié)識了大氣寬讓、忍辱負重、心地善良的林沖。學生思維活躍,讀有情感,讀出了濃濃的語文味。
眾所周知,文本的意韻、情感往往是通過具體的詞語、句子或明或暗表達出來的。可見,在閱讀教學中,要想處理好“朗讀”與“思考”的關(guān)系,要想讀有價值,只有善于引導學生抓住那些關(guān)鍵詞句進行品析、揣摩、感悟,才能不斷提高學生語感的精確性和敏銳性。
林沖棒打洪教頭讀后感篇十
《林沖棒打洪教頭》是蘇教版五年級語文中的一篇課文,根據(jù)小說《水滸》中的部分章節(jié)改編入選。小說作為小學語文教材中的一部分,如何進行有效的教學是我的困惑之一。
有幸,聆聽了段寶敏老師執(zhí)教的《林沖棒打洪教頭》第二課時的教學??梢赃@樣說,段老師對于這一文體的把握和教學,有著自己獨到的.理解,非常值得我學習、借鑒。
我來談談對于這節(jié)課我學習的體會和感受。
首先,上課之前,學生讀詩詞時所表現(xiàn)出來的氣場,是學生平時讀書積累,厚積而薄發(fā)出來的語文素養(yǎng)也就是大家常說的“腹有詩書氣自華”,從學生身上可以看出教師的素質(zhì),在之后的課堂教學中,學生的朗讀和發(fā)言也可以看出老師平時對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所付出的努力。作為農(nóng)村教師我想把我學習到的好的東西帶給我的學生,提升自身教學水平的同時,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讓他們也能感受到讀書帶給他們的快樂和益處。
其次,從老師的課堂來看,緊緊抓住賞析故事情節(jié)中的人物——林沖、洪教頭這一教學重點,組織學生圈畫批注進行自主閱讀,結(jié)合具體的語言材料感受林沖的武藝高強、謙遜忍讓,洪教頭的武藝稀松、傲慢無禮。在整個的教學過程中,有靜態(tài)的默讀、瀏覽,也有入情入境的朗讀、表演,學生的感悟水到渠成。因為低年級和高年級的上課風格和對文本的剖析都有所不同,所以,對段老師循循善誘的指導朗讀和對人物的理解分析,讓教低年級的我茅塞頓開、受益匪淺。
總之,老師嚴謹認真,細膩真摯,有很強的課堂掌控能力,這些都給聽課的老師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林沖棒打洪教頭讀后感篇十一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抓住人物的動作和語言體會人物的性格特征。
3、通過對課文語言文字的朗讀品味,讓學生初步受到古典文學的熏陶,培養(yǎng)熱愛祖國傳統(tǒng)文化的感情。
把教學重點定為:通過語言文字的閱讀、感悟,品味人物的性格特征。
(一)洪教頭:
1、出示:林沖尋思,莊客稱他教頭,想必是柴大官人的師傅了,連忙站起來躬身施禮。洪教頭全不理睬。
出示:林沖起身讓座,洪教頭也不相讓,便去上首坐了。
你從中讀出什么?看出什么?
板書:謙虛有禮傲慢無禮。
哪個同學把這幾句句子讀好?讀出洪教頭的特點。
2、哪個同學從洪教頭說的話中看出他的特點的來交流。
出示:“大官人今天何故厚待一個犯人?”
出示:“只因大官人好習槍棒,往往流配的犯人都來依草附木,冒稱武師,找你騙吃騙喝,你怎么能如此輕信呢?”
你從洪教頭的話中體會到什么?怎么讀好它?態(tài)度傲慢,出言傷人。
出示:“我偏不信他,他敢和我較量一下,我就承認他是真教頭。”
洪教頭氣勢洶洶,逼人太甚。
3、你還從洪教頭哪些動作中體會到他的特點?
出示:脫、拿、耍、喝、敲、沖。
從洪教頭一連串的動作可以看出他怎樣?狂妄自大、傲氣十足、急躁。
洪教頭是一個驕傲,還心胸狹窄的人,“連忙站起來躬身施禮……便竟上首坐了?!蔽矣X得洪教頭是個自不量力的人?!昂榻填^向柴進問道……我就承認他是真教頭?!薄傲譀_尋思……全不理睬。”從這看出林沖很謙虛,但是洪教頭擺出一付唯我獨尊的樣子,對林沖全不理睬……“洪教頭惱恨林沖……使出個把火燒天的招式?!睆倪@里可以看出洪教頭不但想贏了林沖,顯顯自己的本事,還想贏得那錠銀子。見錢眼開,見利忘義,小肚雞腸?!昂榻填^見他退讓,以為他真的'不會槍棒,便越發(fā)要跟他交手?!边@句話看出來洪教頭以為他不會槍棒,就越是要跟人家較勁。洪教頭是一個心胸狹窄的人?!昂榻填^見他退讓,以為他真的不會槍棒,就越發(fā)要跟他交手?!币驗榱譀_是八十萬禁軍的教頭,洪教頭才是一個柴大官人的師父,就看不起林沖,他卻不知道天外有天,人外有人。比他厲害的人多著呢!
(二)說林沖。
“躬身施禮、起身讓座”看出林沖謙虛有禮。
林沖連說“不敢,不敢”??闯鏊秩套尅?BR> 出示:“小人戴著木枷,就算是輸了吧?!?BR> 他的意思是什么?這句話的真正含義是什么?言外之意是戴著木枷不好使出真本領(lǐng)。
從林沖的“一橫”“一退”“一掃”打敗洪教頭中,體會到林沖的什么特點?
板書:深藏不露武藝高強。
林沖是一個心胸廣闊的人。“林沖尋思……洪教頭也不相讓。”這兩句話可以看出雖然洪教頭心胸狹窄,對林沖不理不睬的,但林沖絲毫沒有和他斤斤計較。林沖是一個勇敢的人。
第七段中的“洪教頭跳起來大叫:來!來!來!”這兩句可以看出,那樣氣勢洶洶,那樣仗勢嚇人,但是林沖沒有害怕,仍然沉著應戰(zhàn),這就看出他——非常勇敢。林沖是個善于思考的人。從“林沖尋思……這想必是柴大官人的師父了?!笨闯隽譀_是個善于思考的人。因為“洪教頭一棒落空……又舉起了棒。”林沖見他雖然氣勢洶洶,但腳步已亂。從這幾句話感覺到林沖善于觀察,能夠很快地捕捉對方的破綻。這是一個善于思考、善于觀察的人。林沖還是一個鎮(zhèn)定自若的人。“洪教頭惱恨林沖……還了個撥草尋蛇的招式?!睆倪@幾句可以看出林沖是一個鎮(zhèn)定自若、不慌不忙的人。他更是一個武藝高強的人。洪教頭使出了渾身的功夫,把火朝天,劈頭打來,如果這一棒打在林沖的頭上,會置人于死地。林沖僅僅打了一下洪教頭的小腿骨,這在武打里面,武林高手叫——點到為止?!斑@位林武師非比他人,乃是東京八十萬禁軍教頭。”
(二)結(jié)尾:
眾人見此情景,哈哈大笑起來。洪教頭滿面羞慚,自言自語道:“_____________?!?BR> 他灰溜溜地走開了。
假如你是眾人中的一個看客,你會說些什么?假如你是洪教頭,你會自言自語說什么?(四人小組說一說。選兩組上臺演一演)。
四、說板書。
謙虛忍讓傲慢無禮。
沉穩(wěn)急躁。
武藝高強狂妄自大。
林沖棒打洪教頭讀后感篇十二
10月聽全國青年教師講課大賽,對陳老師的《林沖棒打洪教頭》印象最為深刻,男老師的宏大灑脫氣場、縱觀全局的眼界和調(diào)控力、對教學重點獨到的把握和實施、簡潔有向的引導、古雅的引導復述方式,配襯著學生把握到位、精彩有致的朗讀。敬佩之余,更讓我對這節(jié)課一直充滿了期待,內(nèi)心豪情澎湃。迫不及待地,我想把對陳老師的課中的“取”融合自己的獨特理解和我的學生交流。精心備課,三個半課時下來,有喜有憂。
首先,本課教學重點之一是認識人物形象。林沖和洪教頭的性格特征體現(xiàn)在文章的字字句句,需要通過不斷朗讀,用心琢磨人物動作、語言,才能在品詞析句中深刻認識人物形象。但第三個課時是下午第二節(jié),學生們都情緒低落,學習興致不高;在復習導入時,未調(diào)動起學生的情緒,導致學生情緒積累不夠;朗讀不到位,多瀏覽、默讀這些讀書方式,少個性化朗讀,學生未深入文本,細讀人物動作、語言,甚至很多學生在發(fā)呆、左顧右盼,導致很多顯而易見的詞句學生都未找出,品讀人物形象也只停留在粗淺之處,理解單一,諸如林沖偉大、武藝高強,洪教頭傲慢、自以為是。以后的教學中,首先要做好思想教育工作,反復強調(diào)靜心反復認真讀文本,字斟句酌。其次要樹立榜樣,利用學生的上進心和進取意識引導他們端正學習態(tài)度。然后,通過反復個性化朗讀、對比讀等方式,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讀中有所悟有所得,能多角度多方位的感知人物形象。另外,每一篇課文,尤其是和學生距離較遠的文章,第一課時導入很重要,第二課時品讀文本精神、情感、內(nèi)蘊更要注重導入,拉近學生和文本的距離。
其次,朗讀指導不到位,通過陳老師的課堂,以及觀看孫雙金老師《林沖棒打洪教頭》,都強烈地感受到:一位優(yōu)秀的老師定是位重視朗讀且能巧妙引導朗讀的智者,他能通過表揚優(yōu)秀的朗讀激起學生朗讀的興趣,通過有方向的指導讓學生把握朗讀的技巧。孫老師的評價語豐富多樣,指向性非常明確。上課伊始就明確的告訴學生:孫老師喜歡發(fā)言積極的學生,回答對的喜歡,回答錯的也喜歡。消除了學生怯于回答問題的顧慮,而整節(jié)課,他也確實踐行了“答錯也喜歡”,在學生答錯時候,給予鼓勵和表揚,并指出錯誤的價值所在——指引我們找到正確的方向。同時,他一遍遍強調(diào)“讀得正確”“讀出了人物情感”“讀出了人物是怎么樣的人”。陳老師的課堂評價語,更是貼合文本語境和語言風格,采用了不少古詩文。讓學生價值感十足,更清晰地認識到如何讀好文本的同時,也能通過熱情、反復的誦讀深刻的理解人物性格特征。而我在課堂上,過多的重點放在了品詞析句上,除了反映洪教頭急躁狂妄的兩處“來!來!”之外,沒有花費太多時間讓學生誦讀,學生既學習興趣不高,又對文本不熟悉,導致品讀人物形象片面粗淺,學習效果不太理想。
同時,真正讓學生做課堂的主人。陳老師的整節(jié)課放得特別開,給予了學生充分的自主權(quán),讓學生理解字詞、和同學討論、大膽發(fā)表感想,學生的思路走到哪,老師的指揮棒揮到哪,就連復述部分,都是親身示范之后,把課堂交給學生,讓學生說怎么樣復述才精彩。孫老師更是通過巧妙的小問題,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后,將問題還給學生,自學、討論,之后全班交流,不會的再師生共論。比如說“讓同桌當你的小老師,”“有什么是你們兩個都不懂得,而且討論之后還是不明白的,再提出來全班交流”。而且在學生拋出問題之后,孫老師也不是急于擲給學生問題的答案,而是巧妙含蓄的指出方法,再把解決問題的行使權(quán)交給學生。比如說,學生說哪些詞句不理解時候,孫老師說,那個詞語在哪個句子中,我們先把那句話找出來好好讀讀,看你能不能讀出它的意思。而我,雖然熟知教育教學理論,但在課堂上總是顯得有些急躁,特別是面對學生和我所預想答案不符合的回答時,我總是在屢次嘗試和探索失敗后,想干脆強制性的把我的想法灌輸給他們。這時常讓我感到茫然,老師引導不到位或者不夠巧妙,學生無法按老師預想理解問題、回答問題,這在教學中難免,課堂生成永遠是無法用定律去猜度和應對的。怕就怕,老師在學生屢次偏離自己預想之后放棄探索,把課堂變成一言堂,而學生在習慣一言堂中徹底喪失課堂學習主體意識和學習的`自覺性。如此惡性循環(huán),培養(yǎng)出的,也只是一群無思想無創(chuàng)新的“未來”。讓學生做課堂的主人,這固然是每個老師的愿望,沒有一個老師愿誤人子弟、流于平庸。但在未真正掌握教育規(guī)律,形成自己獨特教育教學風格前,會否放棄在學生偏離自己預想之時的努力和探索,也許是決定一個老師優(yōu)秀與否的很重要因素。
再次,對細節(jié)的把握和引導。在學習完這節(jié)《林沖棒打洪教頭》之后,趁熱打鐵,我把聯(lián)系7部分的口語交際“水滸故事擂臺賽”提前進行學習。經(jīng)過周末的精心準備,周一學生進行講水滸故事比賽。數(shù)位男生聲情并茂、繪聲繪色。但發(fā)現(xiàn)他們在講故事中,過多的注重人物之間的廝殺拼打,好似孩子們覺得這些夠暴力夠過癮。覺察到不妥,我立即問學生:“我們讀《水滸傳》,學《林沖棒打洪教頭》到底要學其中的什么?”學生七嘴八舌,卻只說出了人物的性格特征。我耐心的引導,他們才明白,讀書,尤其名著,不是讀其中的熱鬧和紛雜,而是讀其精神、其情感、其文風……《水滸傳》要關(guān)心的是作者的細節(jié)描寫,語言的運用,人物的正氣和良善。下課之后,有些慶幸發(fā)現(xiàn)了問題,并且及時解決,否則,豈不因自己的馬虎誤導了那么多孩子對名著的解讀。同時,也感到自己失誤不少,陳老師和孫老師開課就通過什么是“好漢”這個問題的討論,讓學生明白,好漢是要抑惡揚善,謙遜有禮,勇謀兼得,而不是粗魯恣意,學生對是非對學習重點有了方向,也就不會帶著戲謔或者片面的心去面對名著。
從張麗鈞老師那里偷來一句話:高尚分兩種,一種是意識的高尚,一種是行為的高尚。想和說,人人都是做得到的。信誓旦旦之后,行動才是檢驗一切的唯一標準。
林沖棒打洪教頭讀后感篇十三
《林沖棒打洪教頭》一課,是一篇經(jīng)典名著,課文較長,文章中值得挖掘的東西很多:在詞語理解方面,文中許多帶有時代色彩較難理解的的詞語;在情節(jié)發(fā)展方面,柴進在推動林、洪二人比武中所起的作用;在人物形象方面,林沖的性格主色彩是“謙虛”還是“忍讓”?在寫作方法方面,課文通過對比著描寫比武前后雙方的語言、動作和神態(tài)并來刻畫人物形象……在回想竇桂梅老師執(zhí)教的這一課,是那么內(nèi)涵豐富,令人回味無窮。因此對于這一課的教學不僅格外期待,甚至有點躍躍欲試了。可是臨到再理教學設(shè)計時,不僅躊躇了:不說課堂時間是有限的,不說自己是否有那樣駕馭課堂的能力,就利用教材而言,需要把自己咀嚼到的都喂給學生嗎?怎樣教最利于我們學生的發(fā)展,最能激發(fā)學生的興趣?蘇霍姆林斯基說:“要把握住學生的注意力,就要保持兒童這樣一種內(nèi)心狀態(tài)——情緒高漲、智力振奮,使兒童體驗到追求真理、進行腦力活動的自豪感?!闭遄迷偃紤]我班學生的實際,我還是把精讀的目標定位為兩方面:把握性格特點,感知人物形象;品味語言,激發(fā)課外閱讀興趣。
基于這樣的目標,教學設(shè)計主要采用自讀自悟的策略,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圍繞“林沖是一個怎樣的人”、“洪教頭是一個怎樣的人”自主學習,體會人物性格特點入手,先讓學生通讀課文,整體感知林沖和洪教頭個性特點,然后引導細品課文,抓住人物的動作、神態(tài)、語言的描寫,挖掘出他們不同的內(nèi)心世界。與此同時,教師適當點撥。有時引入不同觀點,激發(fā)學生閱讀、思辨的興趣,引導學生深入研讀文本。如:在引導把握學生林沖的性格特點時,拋出問題:有人說:“林沖是個為人謙虛、武藝高強的人。”有人卻說:“說林沖武藝高強我是贊同的,但說他謙虛,我有不同看法。我認為他是一個為了生活得平安而特別謹慎的人?!蹦阃饽姆N觀點,為什么?讓我們從林沖的行動和語言中走進他的內(nèi)心世界去探尋。有時,于無疑處設(shè)疑:由于洪教頭囂張?zhí)翎叄鹪诹趾槎说谋任?。在這過程中,柴進起了什么作用?讀讀文章中關(guān)于柴進的描寫,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借此并適當補充原文,既側(cè)面印證林沖的性格特點,又能激發(fā)學生閱讀《水滸傳》的興趣。有時,適當存疑:林沖如此忍讓,如此謙虛謹慎嗎?到底遭遇了什么,結(jié)果又如何呢?去讀讀《花和尚倒拔垂楊柳豹子頭誤入白虎堂》《林教頭刺配滄州道魯智深大鬧野豬林》等與林沖有關(guān)的故事,看看有沒有新的發(fā)現(xiàn)。
教學預設(shè)是這樣,但是課堂教學效果卻有諸多遺憾,沒有出現(xiàn)預想的“各抒己見、百家爭鳴”的場面。反思這節(jié)課的教學,一個深刻的體會:書不讀熟不開講。上課時因為急于求成,匆匆檢查完孩子的預習就開始進入精讀課文的階段,美其名曰提高課堂效率。其實不然,對于大部分孩子,書不讀熟不開講,那是至理名言?!皶x百遍,其義自見”,學生課文讀熟了,讀通了,這時再來引導,那才能“提領(lǐng)而頓,百毛皆順”,那才能事半功倍。
林沖棒打洪教頭讀后感篇十四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抓住人物的動作和語言體會人物的性格特征。
3、通過對課文語言文字的朗讀品味,讓學生初步受到古典文學的熏陶,培養(yǎng)熱愛祖國傳統(tǒng)文化的感情。
通過對課文語言文字的朗讀品味,讓學生初步受到古典文學的熏陶,培養(yǎng)熱愛祖國傳統(tǒng)文化的感情。
教學準備閱讀《水滸傳》。
一、導入:
二、綜觀全文,整體把握:
林沖是怎樣的一個人?洪教頭又是怎樣的一個人?了解一個人物的特點,可以抓住人物的語言、動作來體會。自己讀讀課文,在人物的語言、動作下面圈圈、劃劃,同桌可以商量、討論,呆會兒交流。
你可以選擇一個人物來談談,你覺得洪教頭、林沖是怎樣的人?你從哪里體會到的?也可以兩個人對比著來談。
1、出示:林沖尋思,莊客稱他教頭,想必是柴大官人的師傅了,連忙站起來躬身施禮。洪教頭全不理睬。
出示:林沖起身讓座,洪教頭也不相讓,便去上首坐了。
你從中讀出什么?看出什么?
板書:謙虛有禮傲慢無禮。
哪個同學把這幾句句子讀好?讀出洪教頭的特點。
2、哪個同學從洪教頭說的話中看出他的特點的來交流。
出示:“大官人今天何故厚待一個犯人?”
出示:“只因大官人好習槍棒,往往流配的犯人都來依草附木,冒稱武師,找你騙吃騙喝,你怎么能如此輕信呢?”
你從洪教頭的話中體會到什么?怎么讀好它?態(tài)度傲慢,出言傷人。
出示:“我偏不信他,他敢和我較量一下,我就承認他是真教頭?!?BR> 洪教頭氣勢洶洶,逼人太甚。
3、你還從洪教頭哪些動作中體會到他的特點?
出示:脫、拿、耍、喝、敲、沖。
從洪教頭一連串的動作可以看出他怎樣?狂妄自大、傲氣十足、急躁。
四、領(lǐng)悟林沖形象。
“躬身施禮、起身讓座”看出林沖謙虛有禮。
林沖連說“不敢,不敢”??闯鏊秩套尅?BR> 出示:“小人戴著木枷,就算是輸了吧?!?BR> 他的意思是什么?這句話的真正含義是什么?言外之意是戴著木枷不好使出真本領(lǐng)。
五、林沖獲勝是課文最精彩的部分,指名讀第七小節(jié),其他同學邊聽邊想象兩人比試的場面。
1、同學評議讀得怎樣?
2、你從林沖的“一橫”“一退”“一掃”打敗洪教頭中,體會到林沖的什么特點?
板書:深藏不露武藝高強。
3、師生接讀第7小節(jié):
4、眾人見此情景,哈哈大笑起來。
洪教頭滿面羞慚,自言自語道:“_____________?!?BR> 他灰溜溜地走開了。
假如你是眾人中的一個看客,你會說些什么?假如你是洪教頭,你會自言自語說什么?(四人小組說一說。選兩組上臺演一演)。
六、分角色朗讀全文。我們來學習《林沖棒打洪教頭》,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情?
板書設(shè)計。
謙虛忍讓傲慢無禮。
沉穩(wěn)急躁。
林沖棒打洪教頭讀后感篇一
在這一學期,我們看了許多書,如:《馬小跳》《了不起的狐貍爸爸》《女巫》等等等等,其中,我最喜歡的一本書,就要數(shù)《林沖棒打洪教頭》了。
故事中的豹子頭林沖,因受官府陷害,被開封府發(fā)配到滄州,路上經(jīng)過柴進莊上,便進去坐坐。這時,柴進的師傅洪教頭來了,一定要和林沖比試比試,林沖推辭不過,只得和洪教頭切磋一下,而洪教頭卻以為林沖不會武功,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被林沖打得落荒而逃。
這個故事風趣幽默,用洪教頭狂妄自大目中無人的形象,把林沖刻畫的忠直淳樸,武藝高強,威武,謙遜。文中還把洪教頭寫的帶有有幾分喜劇效果,使這個故事更加的生動、有趣。
《林沖棒打洪教頭》本是根據(jù)《水滸傳》中的一個故事改編而成,《水滸傳》是一部根據(jù)史料為依據(jù)而編寫的我國第一部以農(nóng)民起義為題材的小說,這也是我最喜歡的一本書。故事中驚險刺激,以山東及時雨宋公明宋江和智多星吳用帶領(lǐng)的一百零八位梁山好漢與官兵斗智斗勇的故事。
《水滸傳》——一本讓你受益終身的書。
林沖棒打洪教頭讀后感篇二
(一)、教材基本情況:
《林沖棒打洪教頭》出自古典名著《水滸傳》,編者將其安排在蘇教版五年級上冊第七單元中,這個單元的課文都圍繞“走進名著”編排,既有選自經(jīng)典小說的精彩片斷,也有出自名家的詩詞絕唱,還有根據(jù)古人詩詞編撰的“文包詩”形式的小故事。可以說,這個單元的課文在傳統(tǒng)文學價值方面是值得掂量的。
《林沖棒打洪教頭》主要講述林沖發(fā)配滄州途中路過柴進的莊上,與洪教頭比武過招并打敗了他這件事。文章語言明快簡潔,人物刻畫出神入化,寥寥幾筆就通過人物的神態(tài)言行顯現(xiàn)出林沖武藝高強、忠直淳樸、謙虛內(nèi)斂的英雄形象和洪教頭自以為是、跋扈囂張的個性特點。引導學生品讀、體味這樣的文本材料,有助于學生學習如何刻畫人物形象、表現(xiàn)人物性格。
編者選編《林沖棒打洪教頭》,目的是讓學生接觸一下中國古典小說四大名著,引發(fā)他們的興趣,在單元中還特意安排了“講水滸故事”的口語交際,無非想讓孩子們課外去進一步閱讀。像這樣從名著中選出的章節(jié)作為小學語文課文,其價值到底在哪里?我以為這一類文本的學習不在于把它解讀得有多深刻,而在于以這一篇文章為入口,把學生引領(lǐng)進這一部著作,引領(lǐng)進古典文學作品的這一片天地,讓學生“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讀整本書”。
(二)、目標設(shè)定:
本課設(shè)定了三大目標。一是情趣,《課程標準》的總目標中提出“能初步理解文學作品,受到高尚情操與趣味的熏陶,發(fā)展個性,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蓖ㄟ^學習本課,學生如果能受到人物高尚情操的熏陶,產(chǎn)生了買一本《水滸傳》、認真讀一次的行為,便是教學最大的成功。二是方法,首先是學習方法,通過這課的學習,旨在讓學生學會怎樣去閱讀古典名著,于是在學習過程中師生一起提煉出“讀書三有”的學習方法;其次還包括了作者寫作方法的學習,本文在刻畫人物性格方面有獨到之處,值得借鑒。三是知識,《課標》中言“閱讀敘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簡單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場景、人物、細節(jié),說出自己的喜歡、憎惡、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本課重在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細節(jié),表達自己的情感。將知識放在第三,并不是說知識不重要,而是想表達執(zhí)教者的一種教學思想——“水到渠成”,有了情趣,會了方法,自然能學會知識。
當然,三大目標的實現(xiàn)都是以文本為依托的,要緊扣文本特點,情趣來自于文本,方法從文本中習得,知識成于自然而然,最終達成目標。本課的教學重點在于滲透品讀名著之方法,學習作者刻畫人物之方法。如何通過“打”之前的細節(jié)描寫,在對比中感受人物個性特點則是教學的難點。
(三)、教學理念:
千課千教,如此經(jīng)典的文字,生動的故事,鮮活的人物,其實無需多言,要的便是美美的品味即可,當然故事在心中、文字在眼中還不夠,還應該情感在口中。因此我在教學中有如下的理念:一是文道結(jié)合,引導學生讀文悟道。道,既有道理之意——學習林沖謙遜低調(diào)、忍勇兼具的優(yōu)秀品質(zhì);也有寫法之意——抓住語言動作刻畫人物、利用對比凸顯人物;還有學法之意——讀書三有:眼中有文字、腦中有畫面、口中有情感。二是變教課文為學語文,葉老說過“教材只是例子”,我期望用《林沖棒打洪教頭》這個例子,引導學生學會怎樣品讀小說,換言之“教是為了不教”。于是,我從“棒”入手,重組教材,大膽取舍。熱身亮“棒”學方法,見面惹“棒”用方法,結(jié)果甩“棒”巧補白(根據(jù)課堂時間機動),小結(jié)說“棒”留作業(yè)。根據(jù)課文特點——語言精彩,動作傳神,將重點放在第三、四、五自然段的學習上,這也是學生易學能學的寫作方法。至于“打”則放在第二課時學習。
二、教學目標。
1、通過對課文語言文字的朗讀品味,學會并使用“讀書三有”的方法。讓學生初步受到古典文學的熏陶,產(chǎn)生進一步閱讀《水滸傳》原著的興趣和熱情。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隨文學習“棒、押、睬”等8個生字,聯(lián)系課文及前后故事學習“發(fā)配、流配、依草附木、羞慚”等生詞。
3、了解故事梗概,復述課文。
4、抓住具體描寫人物語言、動作、神態(tài)的語句,在對比中感知人物的性格特征,并能通過朗讀表現(xiàn)人物性格、表達自己的情感。
三、教學重點。
用“讀書三有”的方法品讀名著,學習刻畫人物之方法。
四、教學難點。
通過對細節(jié)描寫的品讀,在對比中感受人物個性特點。
五、課時安排。
兩課時。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通過對語言文字的品讀,學會“讀書三有”的方法。讓學生初步受到古典文學的熏陶,產(chǎn)生進一步閱讀《水滸傳》的興趣和熱情。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隨文學習生字,聯(lián)系課文及前后故事學習“發(fā)配、流配、依草附木”等生詞。
3、抓住具體描寫人物語言、動作的語句,在對比中感知人物的性格特征,并能通過朗讀表現(xiàn)人物性格,表達自己的情感。
【教學過程】:。
課前交流。
1、聽歌聊天。
2、師生合作,了解水滸。利用單元練習“誦讀與積累”中的詞語,簡介《水滸》。說說自己知道的故事。
新課學習。
一、讀題寫“棒”,讀文尋“棒”。
1、讀課題,寫生字“棒”,提醒漢字部件的“謙讓”關(guān)系。
2、檢查預習,整體感知。交流林沖與洪教頭身份。相機理解“八十萬禁軍教頭、發(fā)配、流配”等詞。
3、再讀課題,落腳“棒”字,瀏覽全文,找到這條棒。
二、熱身亮“棒”,學法引領(lǐng)。
1、課件出示,學生自讀。
洪教頭先脫了衣裳,拿起一條棒掂量一番,獨自耍了一陣,然后喝道:“來!來!”林沖只好也從地上撿起一條棒來說:“請教了。”
洪教頭恨不得一口吞了林沖,便把棒在地上猛敲一下,沖向林沖。
2、抓住重點品析文本。
(1)動作上:敲、沖、脫、拿、掂量、耍、喝、拿。
(2)語言上:“來!來!”“請教了?!?BR> 3、想象畫面,走進人物內(nèi)心。
4、指導朗讀。
5、人物性格感悟。
6、小結(jié)學法:讀書得三有,眼中有文字,文字抓重點;心中有畫面,畫面要生動;口中有情感,情感需起伏。
三、見面惹“棒”,學以致用。
1、品析見面之時洪教頭的語言。
(1)自讀第三自然段,勾畫洪教頭語言。
洪教頭向柴進問道:“大官人今天何故厚待一個犯人?”
洪教頭冷笑了兩聲:“只因大官人好習槍棒,往往流配的犯人都來依草附木,冒稱武師,找你騙吃騙喝,你怎么能如此輕信呢?”
洪教頭跳起來說:“我偏不信他,他敢和我較量一下,我就承認他是真教頭?!?BR> (2)運用“讀書三有”的方法自讀品味。勾畫重點詞、想象畫面、練習朗讀。
(3)全班交流。(理解依草附木)。
2、探究林沖語言。林沖連說“不敢,不敢”。
(1)學生獨立用“讀書三有”的方法,對這句話進行探究性學習。
(2)交流。(補白林沖心理活動)。
3、體會對比手法。
四、結(jié)果甩“棒”,文本補白。
1、就是這樣的林沖大敗了不可一世的洪教頭。
2、讀文章結(jié)尾。
3、結(jié)合板書,文本補白:此時棒甩出老遠——林沖……。
六、小結(jié)說“棒”,布置作業(yè)。
1、結(jié)合板書,圍繞“棒”字,課堂小結(jié)。
2、預告第二課時內(nèi)容。
3、布置作業(yè):
(1)用“讀書三有”的方法再讀文本,品味課堂中未曾涉及的其它細節(jié)描寫(如神態(tài)、環(huán)境)。
(2)用“讀書三有”的方法讀讀《水滸傳》中《林沖棒打洪教頭》原文及前后故事,最好能讀整本書。
林沖棒打洪教頭讀后感篇三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練習復述。
2、理解課文內(nèi)容,體會人物性格特點,培養(yǎng)學生自主閱讀能力。
3、通過對語言文字的朗讀品味,讓學生初步受到古典文學的熏陶,培養(yǎng)熱愛祖國傳統(tǒng)文化的感情。
1、認真朗讀品味,初步受到古典文學的熏陶。
2、自主獨立閱讀,準確把握人物特點及初步體會名著特點。
磁帶《好漢歌》、小黑板。
課前播放《好漢歌》。
一、談話導入,直切主題。
這首歌聽來蕩氣回腸,真是百聽不厭,仿佛一下子又把那108位梁山好漢帶到我們眼前。他們個個栩栩如生,個性鮮明。今天我們就來重點研究一下本篇課文中出場的好漢,他是誰?(林沖)與之相對的另一個人物是誰?(洪教頭)讓我們齊讀課題。
二、自主研究人物特點,朗讀體味。
1.設(shè)問:讀了這篇課文之后,你覺得林沖是一個怎樣的人?洪教頭又是怎樣的人?
2.出示填空:
請看黑板,可以在前面加什么詞語?加詞的理由是什么?請仔細默讀課文,從課文的哪些句子中找出理由。關(guān)鍵的詞語句子圈一圈,畫一畫,也可以在旁邊寫一寫你的體會。
3.學生默讀課文,自主研讀課文。
4.全班討論交流。
(1)討論洪教頭的性格特點,并相機指導朗讀描寫洪教頭言行的語句。
(2)重點討論林沖的性格特點,并相機指導朗讀描寫林沖言行的語句。
5.小結(jié):課文中林沖雖然言語不多,但卻是真人不露相,不愧是梁山好漢。兩個人形成鮮明對比,在比較當中突出人物的性格特點。
三、體會名著特點,學會賞析。
1.《林沖棒打洪教頭》節(jié)選、改變自我國的四大名著之一《水滸傳》。什么叫名著?名著就名在,一句話就把人物的性格特點寫出來了。(師舉例說明,再讓學生從課文中舉例體會。)。
2.小結(jié):名著就應該這樣來體會,它的每一句話,每一個詞語都有著豐富的內(nèi)涵,都能讀出人物的性格,人物的形象來。
四、學習復述,內(nèi)化語言。
1.以課文最出彩的第七段為例,練習復述。
2.自己練習,同桌互練,指名復述。
五、總結(jié)全文,布置作業(yè)。
課外閱讀兒童版本的《水滸傳》,完成以下任務:
1.開展《我最喜歡的水滸故事會》,把你最感興趣的故事講給全班同學聽,評出故事大王。
2.挑選你所喜歡的英雄好漢,研究他的性格特點,完成表格,準備在“讀書論英雄”的主題班會上交流。
附表格:
人物。
主要事例。
性格特點。
節(jié)選章節(jié)。
板書設(shè)計:
(謙和忍讓)的林沖。
武藝高強。
自不量力。
沉穩(wěn)機智。
急躁狡詐。
林沖棒打洪教頭讀后感篇四
今天,我學了《水滸傳》里的一則故事,那就是《林沖棒打洪教頭》一課。
林沖是一百零八將中的一位英雄豪杰。因為和高太尉有過失,尋事發(fā)下開封府問罪,斷遣刺配此滄州。來到柴進莊上,柴進待人寬厚,好酒好菜來款待林沖,卻遭到了洪教頭的誤會,說林沖是來騙吃騙喝的。
洪教頭是一個自以為是、目中無人、傲慢無禮的人。他跟林沖比武時,自以為自己能打敗林沖,自己才配當八十萬禁軍總教頭,還能拿到一錠二十五兩的銀子??墒?,他萬萬沒有想到,自己卻被林沖打傷了,他氣得都冒煙了,只好溜走了,洪教頭真是個小人。
《林沖棒打洪教頭》這篇小說里的三個人給予我一個很深的印象。柴進:待人寬厚、善解人意。林沖:武藝高強、足智多謀。洪教頭:自以為是、目中為人。
以本文中我可以體會到兩個道理:(1)無論你是什么罪,只要為國立過功,別人一定會好好待你。(2)你要是個傲慢無禮的人,無論到哪兒,別人都不會把你放在眼里。
我希望洪教頭能以林沖為榜樣,一起保護國家,使國家強大起來,以后和平相處,成為一對好兄弟,并且洪教頭不再自以為是,傲慢無禮,而是要待人寬厚。
林沖棒打洪教頭讀后感篇五
本周我們學習了新課文《林沖棒打洪教頭》,老師說這篇課文是《水滸傳》里的一個故事,并建議我們?nèi)プx一讀這部名著。于是我就借來了這本書,閱讀之后,今天我想談談我讀了第四十三回---假李逵剪徑劫單人黑旋風沂嶺殺四虎的感想。
這個故事的內(nèi)容是:李逵想念家鄉(xiāng)的'老母親,便想回家把母親接到城里同自己一同生活。在回家的路上,李逵遇到了李鬼,李鬼假冒李逵在路上搶劫,李逵將其制服,李鬼求饒,并說自己有老母親要撫養(yǎng),李逵便將他放了,還給他銀兩回家孝順母親。后來李逵得知李鬼欺騙了自己,還要加害自己,一氣之下將李鬼殺了,李鬼的妻子落荒而逃。李逵回到家中,見到母親,發(fā)現(xiàn)母親已經(jīng)雙目失明,十分心痛,李逵便帶著母親離開家鄉(xiāng)。在回城的途中,李逵背著母親過沂嶺時,母親口渴了,李逵便去找水,誰知等自己找來水后發(fā)現(xiàn)母親被老虎給吃了。李逵十分悲痛,將四只老虎都打死了,給母親報了仇。
由這個故事可以看出李逵是一個很孝順的人,因為李鬼有要贍養(yǎng)的老母親便放了他,送他銀兩回家侍奉母親;自己本想帶母親去城里享享福,誰知被老虎吃了,他悲痛之中殺虎報仇。李逵生活在舊社會里才會有那么多無奈!而我們生活在新社會里,爸爸媽媽在精神上給了我們很多關(guān)愛,在物質(zhì)上也滿足著我們的要求,可是有很多孩子卻覺得都是應該的,從沒有想到應該關(guān)心自己的爸爸媽媽。我們應該學習李逵的孝心,多幫助爸爸媽媽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像他們關(guān)心我們一樣多關(guān)心他們!
林沖棒打洪教頭讀后感篇六
《林沖棒打洪教頭》是蘇教版語文五年級下冊的第23果。這篇課文根據(jù)我國著名的古典小說《水滸傳》中的有關(guān)內(nèi)容改編而成,主要寫林沖遭刺發(fā)配來到“小旋風”柴進莊上,被洪教頭所逼與之比武,幾招之內(nèi)便將洪教頭敗于棒下,最后使之羞慚而去的故事。全文緊緊圍繞比武”這一中心,以動作、語言等描寫來刻畫林沖、洪教頭的性格特征。
《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本課的教學設(shè)計旨在讓學生從“奴隸型”的學習中解放出來,讓“教案”成為“學案”,讓“講堂”成為“學堂”,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在自主合作的學習實踐中學會學習學會發(fā)展。
1、知識目標:學會本課生字新詞,聯(lián)系句子理解生字詞的意思。掌握“解、禁、還”個多音字的用法。
2、能力目標: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能按事情發(fā)展的順序有條理地復述課文。
3、情感目標:通過對課文的朗讀品味,初步感受古典文學之美,增強對祖國傳統(tǒng)文化的熱愛。
1、學生課前搜集《水滸傳》中描寫林沖棒打洪教頭的資料;
2、了解刻畫人物形象的一般方法。
3、制作教學多媒體課件。
一、激發(fā)興趣,生成需求。
第2頁。
教師:電視劇《水滸傳》的主題歌《好漢歌》就唱出了這些英雄們的豪放氣概,你們想聽嗎?(播放歌曲《好漢歌》)。
(設(shè)計意圖:通過引導學生說出自己喜歡的英雄人物,喚起學生的閱讀經(jīng)驗,再播放歌曲,從而激發(fā)起學生的學習興趣,產(chǎn)生進一步深入了解的愿望。)。
2、學生齊讀課題。
師:問得好!通過學習課文,你們一定會有收獲的。
(設(shè)計意圖:學生有了學習的需求,就為他們下一步走進文本,走近人物,主動地投人學習奠定了基礎(chǔ)。)。
二、提出目標,篩選目標。
1、師:自由讀課文,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遇到生字新詞或不好讀的地方多讀幾遍。(學生自由讀課文)。
2、教師檢查學生讀書情況,相機教學生字新詞。撥草尋蛇:可讓學生上臺表演“撥”和“拔”的動作,用動作表演法教學。
依草附木:可用移序法,變成“依附草木”用語境解詞法教學,補充“驚天動地”等動賓式詞語。
踉蹌:可根據(jù)形聲字的特點,據(jù)形旁以動作演示來解詞。
3、師:讀了課文,你又有哪些問題想提出來?
5、師:好!下面我們就一起來解決這些問題。
(設(shè)計意圖:確定學習目標,明確學習方向,這是教學成功的前提。學生讀課文進一步提出問題,在此基礎(chǔ)上教師加以歸納揭示學習目標。這樣,既體現(xiàn)了學生的自主性,又體現(xiàn)了教師的主導作用,師生共同參與學習。
三、自主探究,教師點。
1、同學們,既然我們提出了這么多的問題,那怎樣來解決這些問題呢?你有什么好的方法嗎?學生展示自己學習的好方法:如:
(1)邊讀邊畫,把能表現(xiàn)林沖性格特點的地方畫下來,多讀一讀,體會體會。
(2)找出表現(xiàn)洪教頭急于攻打敗對方的詞語,把自己的感受寫在文字的旁邊。
(3)和自己小組內(nèi)的同學分角色讀課文,進人角色,體會角色的心理。
(4)畫出自己感受最深的地方反復朗讀,把自己的感受表達出來,與同學分享。
2、根據(jù)自己的學習方法進行學習探究。教師巡回指導,適時點撥。
(設(shè)計意圖:這一環(huán)節(jié),教師要適時引導并鼓勵學生根據(jù)自己的實際情況去選擇最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然后進行體驗性的探究學習,方法應因人而異。教師點學生學習疑難之處、遺漏之處。)。
四、師生參與,合作討論。
1、引導學生先在小組內(nèi)將學習成果向同學展示,還要把自己的好辦法向組內(nèi)同學作介紹。
2、全班一起交流學習成果。
(1)你覺得林沖和洪教頭分別是怎樣的人?你從哪看出來的?
(2)自由讀課文,用不同的標記畫出分別能體現(xiàn)他們性格特點的詞句。
(3)你能讀出他的性格特點嗎?請你選擇自己悟得最深的語句讀。
(4)將你感悟最深的地方讀給你的同位聽。
3、請幾位同學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出他們的性格特點,可全讀,也可以與同伴一起分角色朗讀。
4、教師在適當?shù)臅r候作適當?shù)闹笇В?BR> (1)出示:林沖尋思,莊客稱他教頭,想必是柴大官人的師傅了,連忙站起來躬身施理。洪教頭全不理睬。
你還從哪些動作中體會到他的特點?出示:脫、拿、耍、喝、敲、沖、
從洪教頭一連串的動作可以看出他怎樣?大、傲氣十足。
(2)林沖是個怎樣的人?
“躬身施禮、起身讓座”看出林沖謙虛有禮。林沖連說:“不敢、不敢”??闯鏊秩套?。出示:“小人戴著枷鎖,就算輸了吧?!?BR> 他的話是什么意思?著句話的真正含義是什么?言外之意是戴著木枷不好使出真本領(lǐng)。
在讀中加強指導,讀好人物的語言和動作,創(chuàng)設(shè)情境,引導學生體會。
(設(shè)計意圖:學生在探究的過程中,有了新的發(fā)現(xiàn)、新的收獲,生成了新的信息。教師引導學生交流匯報,讓他們互相傾聽借鑒,互相鼓勵幫助,多向互動、立體展示,使課堂更加多姿多彩,生動活潑。)。
五、交流體會,歸納總結(jié)。
1、師:林沖為什么一讓再讓?洪教頭為什么會被打???從中你看出了什么?
(學生結(jié)合課文,聯(lián)系林沖和洪教頭的性格特點闡述道理。)。
(設(shè)計意圖:根據(jù)教材特點,引導學生進行多層次的語言文字訓練,不僅培養(yǎng)了學生對語言文字的理解和運用能力,而且激活了思維,張揚了個性,使學生獲得了充分的發(fā)展。)。
2、教師總結(jié):是的,正是林沖武藝高強,又謙虛忍讓,而洪教頭武藝平平,又狂妄自大,才會導致他被打敗,這是必然的結(jié)果。
六、課內(nèi)拓展,課外延伸。
1、課內(nèi)拓展。
(1)同學們,學習了課文,我們認識了沉穩(wěn)的林沖和狂躁的洪教頭,此時此刻,你最想對他們說些什么?(學生暢所欲言)。
2、課外延伸。
你還了解(水滸傳》里哪些人物?推薦看《水滸傳》,建議先看簡體字版本,再看繁體字版本。
林沖棒打洪教頭讀后感篇七
《林沖棒打洪教頭》是根據(jù)我國四大古典文學名著《水滸傳》的第八回改寫的,作者是元末明初的小說家施耐庵。課文主要寫了林沖發(fā)配滄州途中路過柴進的莊上,與洪教頭比武過招并打敗了他。生動地刻畫了林沖武藝高強、忠直淳樸的英雄形象和洪教頭自以為是、跋扈囂張的個性特點。
片斷一:探究閱讀,感悟人物現(xiàn)象。
師:這是一個(????)的林沖?請大家自由讀課文,并找出依據(jù)。
討論:
生:這是一個謙恭有禮的林沖。因為林沖初見洪教頭時,“連忙站起來躬身施禮”。(還從哪里開出來?)。
生:柴進指著林沖對洪教頭說:“這位是林教頭。”林沖起身讓座。(還能從哪里看出來?)。
生:洪教頭跳起來說:“我偏不信他,他敢和我較量一下,我就承認他是真教頭?!绷譀_連說:“不敢,不敢”。
生:林沖只好也從地上拿起一條棒來說:“請教了?!?BR> 師:這還是一個(??)的林沖?
生:武藝高強的林沖。林沖只用了“一橫,一退,一掃”三招,就打敗了洪教頭。
生:“橫、退”只是林沖防守的著數(shù),其實,林沖進攻的時候只用了一招“掃”,就一招就打敗了不可一世的洪教頭。
生:從林沖的三個動作里,還可以看出這是一個臨危不亂的林沖。
師:這還是一個(?)的林沖?
生:足智多謀的林沖。林沖說:“小人戴著木枷,就算是輸了吧?!逼鋵嵙譀_不是真的輸了,而是想讓柴進幫他把木枷給去掉。有了木枷,他施展不出自己的真本領(lǐng)。
生:這是一個名氣很大的林沖。柴進說:“這位林武師非比他人,乃是東京八十萬禁軍教頭?!苯隙贾懒譀_這個人,是因為他本領(lǐng)很高。
生:柴進說:“你可別小瞧了他?!辈襁M,江湖上人稱“小旋風”,也是一名武藝高強的人物,他對林沖很佩服,只不過沒見林沖的真本事。
生:這是一個含冤受屈的林沖。林沖遭受高太尉的陷害,被開封府發(fā)配滄州。林沖是被人陷害的,心里感到非常委屈。
生:這是一個粗魯、傲慢無禮的洪教頭。只見來人挺著胸脯,歪戴著頭巾。從穿著打扮上看,洪教頭是個粗人,很高傲。(還從哪里看出來?)。
生:林沖連忙站起來躬身施禮,洪教頭全不理睬。
生:林沖起身讓座,洪教頭也不相讓,便去上首坐了。
生:洪教頭跳起來說:“我偏不信他,他敢和我較量一下,我就承認他是真教頭?!?BR> 生:這是一個盛氣凌人的洪教頭。洪教頭冷笑了兩聲:“只因大官人好習槍棒,往往流配的犯人都來依草附木,冒稱武師,找你來騙吃騙喝,你怎么能如此輕信呢?”
生:洪教頭還是一個蠻橫囂張的人。看著林沖退讓,“越發(fā)越跟他交手”。
生:洪教頭恨不得一口吞了。提起棒來就打。
生:這是一個自以為是的洪教頭。洪教頭脫了衣裳,拿起一條棒掂量一番,獨自耍了一陣,然后喝道:“來!來!”
生:這是一個貪財?shù)?、而且心狠手辣的洪教頭。洪教頭惱恨林沖,又想贏得這錠銀子,便用了渾身的功夫,使出個“把火燒天”的招式。
生:洪教頭還是一個目中無人的人。洪教頭跳起來大喊:“來!來!來!”舉起棒劈頭打來。
生:洪教頭還是一個自不量力的人。只好滿面羞慚,灰溜溜地走開了。
師:文章通過對洪教頭外貌,語言,動作的描寫,刻畫了一個自以為是、跋扈囂張、目中無人、自不量力、傲慢無禮的洪教頭,使人物的形象更家鮮明,更加傳神。特別是把林沖和洪教頭對比著寫,更能突出林沖的英雄形象,讓更多的人愛讀《水滸傳》這本書,這也就是這部古典文學名著生命力所在吧。其實,這只是《水滸傳》中的一個精彩的片斷,里面還有許多精彩的故事,請大家課后找來讀一讀,準備參加《水滸》英雄人物故事會活動吧。
片斷二:拓展延伸。
師:洪教頭滿面羞慚,灰溜溜地走開了。洪教頭為什么羞慚?
生:洪教頭先是沒把林沖放在眼里,卻被林沖三招打敗了,感到羞愧,在大家面前丟了面子。
生:洪教頭覺得自己了不起,沒想到林沖真的很厲害,自己面子上難看。
生:沒想到那么小心,怕事的林沖卻如此厲害,自己真不是他的對手,在手下莊客面前抬不起頭來了。
師:此時,洪教頭會怎么想呢?
生:我真是有眼不識泰山呀。林沖果然好武藝。
生:以后,我再也不敢自以為是了。
生:我要去苦練武藝,十年后再找林沖比武。
生:以后在江湖上我該怎么混呀?還是找個地方隱居起來吧。
生:以后再遇到林沖,我得躲著他。
生:…………。
林沖棒打洪教頭讀后感篇八
《林沖棒打洪教頭》這篇課文根據(jù)我國著名的古典小說《水滸傳》中的有關(guān)內(nèi)容改編而成,主要寫林沖遭刺配來到“小旋風”柴進莊上,被洪教頭所逼與之比武,幾招之內(nèi)便將洪教頭敗于棒下,最后使之羞慚而去的故事。全文緊緊圍繞“比武”這一中心,以動作、語言等描寫來刻畫林沖、洪教頭的性格特征。
在這堂課上,主要體現(xiàn)的思想是:在高年級的閱讀教學中,怎么讓學生根據(jù)自己的學習經(jīng)驗,理解一些不常見的詞語;怎么引導學生進行比較、辨析,在學習中有所發(fā)現(xiàn)。所以教學中我主要是引導學生自讀自悟,自主學習,圍繞“林沖是一個怎樣的人”、展開自發(fā)探究,讓學生在閱讀中推敲,揣摩、感悟、理解直至內(nèi)化吸收,促使他們在學語文的同時,提高品味、積累的能力。
設(shè)想很美好,但課堂有缺憾,課上下來,有許多不盡人意的地方:
一、由于課堂時間太有限,對學生的學習能力估計不足,在讀書交流這一環(huán)節(jié)教學時間過長,占用了精彩環(huán)節(jié)交流,即第七段的交流,最終導致有點拖堂。
二、不能很好地關(guān)注評價,推動教學。畫龍點睛的評價能讓孩子找到思考的方向。教師在課堂上的評價應有指向性,有針對性。
三、在第七段的精彩片段學習時,可引入視頻或音頻,增加課堂學習氣氛,激起學習興趣。
四、整個課堂,教師的講解占用的時間太多,不能很好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地位,學生的思維、創(chuàng)造力受到了嚴重的限制,一堂好課不在教師講得好,而在教師引導得好,在師生碰撞的過程中,學生有生成的東西。這堂課,我只能勉強說是個好導游,不是個好老師。
整體說來,上完課后,反思當初的教學設(shè)計,有一些細節(jié)要改進,從根本上講要擺正教學思想,教育觀念。
林沖棒打洪教頭讀后感篇九
生:他在“讓”。
師:那么這是寫林沖哪方面的讓呢?
生:言語上的讓。
師:你把理解帶到句子里好好讀一讀。
(生感情朗讀)。
師:你還從那個詞也讀懂了林沖的“讓”。
生:從只好這個詞。
師:你讀懂了什么?
生:他很不情愿。
師:對,但是我們還可以換一種說法。
生:不得不。
師:從這里,你又讀懂了什么?
生:林沖迫于無奈,不是自己心里想要的,他不得已而為之。
師:還有那個詞也能體現(xiàn)他的“讓”
生:請教了。
生:林沖是貼著地面輕輕的掃過去,而不是往死里打。
生:我讀出了他很鎮(zhèn)定、冷靜和善良。
本節(jié)課我注重咬文嚼字,在讓學生認識了林沖是一個怎樣的人之后,又讓學生通過抓住重點詞找出林沖性格中最突出的讓字,使學生不僅認識到了武藝高強、謙遜和善的林沖,也結(jié)識了大氣寬讓、忍辱負重、心地善良的林沖。學生思維活躍,讀有情感,讀出了濃濃的語文味。
眾所周知,文本的意韻、情感往往是通過具體的詞語、句子或明或暗表達出來的。可見,在閱讀教學中,要想處理好“朗讀”與“思考”的關(guān)系,要想讀有價值,只有善于引導學生抓住那些關(guān)鍵詞句進行品析、揣摩、感悟,才能不斷提高學生語感的精確性和敏銳性。
林沖棒打洪教頭讀后感篇十
《林沖棒打洪教頭》是蘇教版五年級語文中的一篇課文,根據(jù)小說《水滸》中的部分章節(jié)改編入選。小說作為小學語文教材中的一部分,如何進行有效的教學是我的困惑之一。
有幸,聆聽了段寶敏老師執(zhí)教的《林沖棒打洪教頭》第二課時的教學??梢赃@樣說,段老師對于這一文體的把握和教學,有著自己獨到的.理解,非常值得我學習、借鑒。
我來談談對于這節(jié)課我學習的體會和感受。
首先,上課之前,學生讀詩詞時所表現(xiàn)出來的氣場,是學生平時讀書積累,厚積而薄發(fā)出來的語文素養(yǎng)也就是大家常說的“腹有詩書氣自華”,從學生身上可以看出教師的素質(zhì),在之后的課堂教學中,學生的朗讀和發(fā)言也可以看出老師平時對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所付出的努力。作為農(nóng)村教師我想把我學習到的好的東西帶給我的學生,提升自身教學水平的同時,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讓他們也能感受到讀書帶給他們的快樂和益處。
其次,從老師的課堂來看,緊緊抓住賞析故事情節(jié)中的人物——林沖、洪教頭這一教學重點,組織學生圈畫批注進行自主閱讀,結(jié)合具體的語言材料感受林沖的武藝高強、謙遜忍讓,洪教頭的武藝稀松、傲慢無禮。在整個的教學過程中,有靜態(tài)的默讀、瀏覽,也有入情入境的朗讀、表演,學生的感悟水到渠成。因為低年級和高年級的上課風格和對文本的剖析都有所不同,所以,對段老師循循善誘的指導朗讀和對人物的理解分析,讓教低年級的我茅塞頓開、受益匪淺。
總之,老師嚴謹認真,細膩真摯,有很強的課堂掌控能力,這些都給聽課的老師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林沖棒打洪教頭讀后感篇十一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抓住人物的動作和語言體會人物的性格特征。
3、通過對課文語言文字的朗讀品味,讓學生初步受到古典文學的熏陶,培養(yǎng)熱愛祖國傳統(tǒng)文化的感情。
把教學重點定為:通過語言文字的閱讀、感悟,品味人物的性格特征。
(一)洪教頭:
1、出示:林沖尋思,莊客稱他教頭,想必是柴大官人的師傅了,連忙站起來躬身施禮。洪教頭全不理睬。
出示:林沖起身讓座,洪教頭也不相讓,便去上首坐了。
你從中讀出什么?看出什么?
板書:謙虛有禮傲慢無禮。
哪個同學把這幾句句子讀好?讀出洪教頭的特點。
2、哪個同學從洪教頭說的話中看出他的特點的來交流。
出示:“大官人今天何故厚待一個犯人?”
出示:“只因大官人好習槍棒,往往流配的犯人都來依草附木,冒稱武師,找你騙吃騙喝,你怎么能如此輕信呢?”
你從洪教頭的話中體會到什么?怎么讀好它?態(tài)度傲慢,出言傷人。
出示:“我偏不信他,他敢和我較量一下,我就承認他是真教頭。”
洪教頭氣勢洶洶,逼人太甚。
3、你還從洪教頭哪些動作中體會到他的特點?
出示:脫、拿、耍、喝、敲、沖。
從洪教頭一連串的動作可以看出他怎樣?狂妄自大、傲氣十足、急躁。
洪教頭是一個驕傲,還心胸狹窄的人,“連忙站起來躬身施禮……便竟上首坐了?!蔽矣X得洪教頭是個自不量力的人?!昂榻填^向柴進問道……我就承認他是真教頭?!薄傲譀_尋思……全不理睬。”從這看出林沖很謙虛,但是洪教頭擺出一付唯我獨尊的樣子,對林沖全不理睬……“洪教頭惱恨林沖……使出個把火燒天的招式?!睆倪@里可以看出洪教頭不但想贏了林沖,顯顯自己的本事,還想贏得那錠銀子。見錢眼開,見利忘義,小肚雞腸?!昂榻填^見他退讓,以為他真的'不會槍棒,便越發(fā)要跟他交手?!边@句話看出來洪教頭以為他不會槍棒,就越是要跟人家較勁。洪教頭是一個心胸狹窄的人?!昂榻填^見他退讓,以為他真的不會槍棒,就越發(fā)要跟他交手?!币驗榱譀_是八十萬禁軍的教頭,洪教頭才是一個柴大官人的師父,就看不起林沖,他卻不知道天外有天,人外有人。比他厲害的人多著呢!
(二)說林沖。
“躬身施禮、起身讓座”看出林沖謙虛有禮。
林沖連說“不敢,不敢”??闯鏊秩套尅?BR> 出示:“小人戴著木枷,就算是輸了吧?!?BR> 他的意思是什么?這句話的真正含義是什么?言外之意是戴著木枷不好使出真本領(lǐng)。
從林沖的“一橫”“一退”“一掃”打敗洪教頭中,體會到林沖的什么特點?
板書:深藏不露武藝高強。
林沖是一個心胸廣闊的人。“林沖尋思……洪教頭也不相讓。”這兩句話可以看出雖然洪教頭心胸狹窄,對林沖不理不睬的,但林沖絲毫沒有和他斤斤計較。林沖是一個勇敢的人。
第七段中的“洪教頭跳起來大叫:來!來!來!”這兩句可以看出,那樣氣勢洶洶,那樣仗勢嚇人,但是林沖沒有害怕,仍然沉著應戰(zhàn),這就看出他——非常勇敢。林沖是個善于思考的人。從“林沖尋思……這想必是柴大官人的師父了?!笨闯隽譀_是個善于思考的人。因為“洪教頭一棒落空……又舉起了棒。”林沖見他雖然氣勢洶洶,但腳步已亂。從這幾句話感覺到林沖善于觀察,能夠很快地捕捉對方的破綻。這是一個善于思考、善于觀察的人。林沖還是一個鎮(zhèn)定自若的人。“洪教頭惱恨林沖……還了個撥草尋蛇的招式?!睆倪@幾句可以看出林沖是一個鎮(zhèn)定自若、不慌不忙的人。他更是一個武藝高強的人。洪教頭使出了渾身的功夫,把火朝天,劈頭打來,如果這一棒打在林沖的頭上,會置人于死地。林沖僅僅打了一下洪教頭的小腿骨,這在武打里面,武林高手叫——點到為止?!斑@位林武師非比他人,乃是東京八十萬禁軍教頭。”
(二)結(jié)尾:
眾人見此情景,哈哈大笑起來。洪教頭滿面羞慚,自言自語道:“_____________?!?BR> 他灰溜溜地走開了。
假如你是眾人中的一個看客,你會說些什么?假如你是洪教頭,你會自言自語說什么?(四人小組說一說。選兩組上臺演一演)。
四、說板書。
謙虛忍讓傲慢無禮。
沉穩(wěn)急躁。
武藝高強狂妄自大。
林沖棒打洪教頭讀后感篇十二
10月聽全國青年教師講課大賽,對陳老師的《林沖棒打洪教頭》印象最為深刻,男老師的宏大灑脫氣場、縱觀全局的眼界和調(diào)控力、對教學重點獨到的把握和實施、簡潔有向的引導、古雅的引導復述方式,配襯著學生把握到位、精彩有致的朗讀。敬佩之余,更讓我對這節(jié)課一直充滿了期待,內(nèi)心豪情澎湃。迫不及待地,我想把對陳老師的課中的“取”融合自己的獨特理解和我的學生交流。精心備課,三個半課時下來,有喜有憂。
首先,本課教學重點之一是認識人物形象。林沖和洪教頭的性格特征體現(xiàn)在文章的字字句句,需要通過不斷朗讀,用心琢磨人物動作、語言,才能在品詞析句中深刻認識人物形象。但第三個課時是下午第二節(jié),學生們都情緒低落,學習興致不高;在復習導入時,未調(diào)動起學生的情緒,導致學生情緒積累不夠;朗讀不到位,多瀏覽、默讀這些讀書方式,少個性化朗讀,學生未深入文本,細讀人物動作、語言,甚至很多學生在發(fā)呆、左顧右盼,導致很多顯而易見的詞句學生都未找出,品讀人物形象也只停留在粗淺之處,理解單一,諸如林沖偉大、武藝高強,洪教頭傲慢、自以為是。以后的教學中,首先要做好思想教育工作,反復強調(diào)靜心反復認真讀文本,字斟句酌。其次要樹立榜樣,利用學生的上進心和進取意識引導他們端正學習態(tài)度。然后,通過反復個性化朗讀、對比讀等方式,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讀中有所悟有所得,能多角度多方位的感知人物形象。另外,每一篇課文,尤其是和學生距離較遠的文章,第一課時導入很重要,第二課時品讀文本精神、情感、內(nèi)蘊更要注重導入,拉近學生和文本的距離。
其次,朗讀指導不到位,通過陳老師的課堂,以及觀看孫雙金老師《林沖棒打洪教頭》,都強烈地感受到:一位優(yōu)秀的老師定是位重視朗讀且能巧妙引導朗讀的智者,他能通過表揚優(yōu)秀的朗讀激起學生朗讀的興趣,通過有方向的指導讓學生把握朗讀的技巧。孫老師的評價語豐富多樣,指向性非常明確。上課伊始就明確的告訴學生:孫老師喜歡發(fā)言積極的學生,回答對的喜歡,回答錯的也喜歡。消除了學生怯于回答問題的顧慮,而整節(jié)課,他也確實踐行了“答錯也喜歡”,在學生答錯時候,給予鼓勵和表揚,并指出錯誤的價值所在——指引我們找到正確的方向。同時,他一遍遍強調(diào)“讀得正確”“讀出了人物情感”“讀出了人物是怎么樣的人”。陳老師的課堂評價語,更是貼合文本語境和語言風格,采用了不少古詩文。讓學生價值感十足,更清晰地認識到如何讀好文本的同時,也能通過熱情、反復的誦讀深刻的理解人物性格特征。而我在課堂上,過多的重點放在了品詞析句上,除了反映洪教頭急躁狂妄的兩處“來!來!”之外,沒有花費太多時間讓學生誦讀,學生既學習興趣不高,又對文本不熟悉,導致品讀人物形象片面粗淺,學習效果不太理想。
同時,真正讓學生做課堂的主人。陳老師的整節(jié)課放得特別開,給予了學生充分的自主權(quán),讓學生理解字詞、和同學討論、大膽發(fā)表感想,學生的思路走到哪,老師的指揮棒揮到哪,就連復述部分,都是親身示范之后,把課堂交給學生,讓學生說怎么樣復述才精彩。孫老師更是通過巧妙的小問題,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后,將問題還給學生,自學、討論,之后全班交流,不會的再師生共論。比如說“讓同桌當你的小老師,”“有什么是你們兩個都不懂得,而且討論之后還是不明白的,再提出來全班交流”。而且在學生拋出問題之后,孫老師也不是急于擲給學生問題的答案,而是巧妙含蓄的指出方法,再把解決問題的行使權(quán)交給學生。比如說,學生說哪些詞句不理解時候,孫老師說,那個詞語在哪個句子中,我們先把那句話找出來好好讀讀,看你能不能讀出它的意思。而我,雖然熟知教育教學理論,但在課堂上總是顯得有些急躁,特別是面對學生和我所預想答案不符合的回答時,我總是在屢次嘗試和探索失敗后,想干脆強制性的把我的想法灌輸給他們。這時常讓我感到茫然,老師引導不到位或者不夠巧妙,學生無法按老師預想理解問題、回答問題,這在教學中難免,課堂生成永遠是無法用定律去猜度和應對的。怕就怕,老師在學生屢次偏離自己預想之后放棄探索,把課堂變成一言堂,而學生在習慣一言堂中徹底喪失課堂學習主體意識和學習的`自覺性。如此惡性循環(huán),培養(yǎng)出的,也只是一群無思想無創(chuàng)新的“未來”。讓學生做課堂的主人,這固然是每個老師的愿望,沒有一個老師愿誤人子弟、流于平庸。但在未真正掌握教育規(guī)律,形成自己獨特教育教學風格前,會否放棄在學生偏離自己預想之時的努力和探索,也許是決定一個老師優(yōu)秀與否的很重要因素。
再次,對細節(jié)的把握和引導。在學習完這節(jié)《林沖棒打洪教頭》之后,趁熱打鐵,我把聯(lián)系7部分的口語交際“水滸故事擂臺賽”提前進行學習。經(jīng)過周末的精心準備,周一學生進行講水滸故事比賽。數(shù)位男生聲情并茂、繪聲繪色。但發(fā)現(xiàn)他們在講故事中,過多的注重人物之間的廝殺拼打,好似孩子們覺得這些夠暴力夠過癮。覺察到不妥,我立即問學生:“我們讀《水滸傳》,學《林沖棒打洪教頭》到底要學其中的什么?”學生七嘴八舌,卻只說出了人物的性格特征。我耐心的引導,他們才明白,讀書,尤其名著,不是讀其中的熱鬧和紛雜,而是讀其精神、其情感、其文風……《水滸傳》要關(guān)心的是作者的細節(jié)描寫,語言的運用,人物的正氣和良善。下課之后,有些慶幸發(fā)現(xiàn)了問題,并且及時解決,否則,豈不因自己的馬虎誤導了那么多孩子對名著的解讀。同時,也感到自己失誤不少,陳老師和孫老師開課就通過什么是“好漢”這個問題的討論,讓學生明白,好漢是要抑惡揚善,謙遜有禮,勇謀兼得,而不是粗魯恣意,學生對是非對學習重點有了方向,也就不會帶著戲謔或者片面的心去面對名著。
從張麗鈞老師那里偷來一句話:高尚分兩種,一種是意識的高尚,一種是行為的高尚。想和說,人人都是做得到的。信誓旦旦之后,行動才是檢驗一切的唯一標準。
林沖棒打洪教頭讀后感篇十三
《林沖棒打洪教頭》一課,是一篇經(jīng)典名著,課文較長,文章中值得挖掘的東西很多:在詞語理解方面,文中許多帶有時代色彩較難理解的的詞語;在情節(jié)發(fā)展方面,柴進在推動林、洪二人比武中所起的作用;在人物形象方面,林沖的性格主色彩是“謙虛”還是“忍讓”?在寫作方法方面,課文通過對比著描寫比武前后雙方的語言、動作和神態(tài)并來刻畫人物形象……在回想竇桂梅老師執(zhí)教的這一課,是那么內(nèi)涵豐富,令人回味無窮。因此對于這一課的教學不僅格外期待,甚至有點躍躍欲試了。可是臨到再理教學設(shè)計時,不僅躊躇了:不說課堂時間是有限的,不說自己是否有那樣駕馭課堂的能力,就利用教材而言,需要把自己咀嚼到的都喂給學生嗎?怎樣教最利于我們學生的發(fā)展,最能激發(fā)學生的興趣?蘇霍姆林斯基說:“要把握住學生的注意力,就要保持兒童這樣一種內(nèi)心狀態(tài)——情緒高漲、智力振奮,使兒童體驗到追求真理、進行腦力活動的自豪感?!闭遄迷偃紤]我班學生的實際,我還是把精讀的目標定位為兩方面:把握性格特點,感知人物形象;品味語言,激發(fā)課外閱讀興趣。
基于這樣的目標,教學設(shè)計主要采用自讀自悟的策略,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圍繞“林沖是一個怎樣的人”、“洪教頭是一個怎樣的人”自主學習,體會人物性格特點入手,先讓學生通讀課文,整體感知林沖和洪教頭個性特點,然后引導細品課文,抓住人物的動作、神態(tài)、語言的描寫,挖掘出他們不同的內(nèi)心世界。與此同時,教師適當點撥。有時引入不同觀點,激發(fā)學生閱讀、思辨的興趣,引導學生深入研讀文本。如:在引導把握學生林沖的性格特點時,拋出問題:有人說:“林沖是個為人謙虛、武藝高強的人。”有人卻說:“說林沖武藝高強我是贊同的,但說他謙虛,我有不同看法。我認為他是一個為了生活得平安而特別謹慎的人?!蹦阃饽姆N觀點,為什么?讓我們從林沖的行動和語言中走進他的內(nèi)心世界去探尋。有時,于無疑處設(shè)疑:由于洪教頭囂張?zhí)翎叄鹪诹趾槎说谋任?。在這過程中,柴進起了什么作用?讀讀文章中關(guān)于柴進的描寫,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借此并適當補充原文,既側(cè)面印證林沖的性格特點,又能激發(fā)學生閱讀《水滸傳》的興趣。有時,適當存疑:林沖如此忍讓,如此謙虛謹慎嗎?到底遭遇了什么,結(jié)果又如何呢?去讀讀《花和尚倒拔垂楊柳豹子頭誤入白虎堂》《林教頭刺配滄州道魯智深大鬧野豬林》等與林沖有關(guān)的故事,看看有沒有新的發(fā)現(xiàn)。
教學預設(shè)是這樣,但是課堂教學效果卻有諸多遺憾,沒有出現(xiàn)預想的“各抒己見、百家爭鳴”的場面。反思這節(jié)課的教學,一個深刻的體會:書不讀熟不開講。上課時因為急于求成,匆匆檢查完孩子的預習就開始進入精讀課文的階段,美其名曰提高課堂效率。其實不然,對于大部分孩子,書不讀熟不開講,那是至理名言?!皶x百遍,其義自見”,學生課文讀熟了,讀通了,這時再來引導,那才能“提領(lǐng)而頓,百毛皆順”,那才能事半功倍。
林沖棒打洪教頭讀后感篇十四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抓住人物的動作和語言體會人物的性格特征。
3、通過對課文語言文字的朗讀品味,讓學生初步受到古典文學的熏陶,培養(yǎng)熱愛祖國傳統(tǒng)文化的感情。
通過對課文語言文字的朗讀品味,讓學生初步受到古典文學的熏陶,培養(yǎng)熱愛祖國傳統(tǒng)文化的感情。
教學準備閱讀《水滸傳》。
一、導入:
二、綜觀全文,整體把握:
林沖是怎樣的一個人?洪教頭又是怎樣的一個人?了解一個人物的特點,可以抓住人物的語言、動作來體會。自己讀讀課文,在人物的語言、動作下面圈圈、劃劃,同桌可以商量、討論,呆會兒交流。
你可以選擇一個人物來談談,你覺得洪教頭、林沖是怎樣的人?你從哪里體會到的?也可以兩個人對比著來談。
1、出示:林沖尋思,莊客稱他教頭,想必是柴大官人的師傅了,連忙站起來躬身施禮。洪教頭全不理睬。
出示:林沖起身讓座,洪教頭也不相讓,便去上首坐了。
你從中讀出什么?看出什么?
板書:謙虛有禮傲慢無禮。
哪個同學把這幾句句子讀好?讀出洪教頭的特點。
2、哪個同學從洪教頭說的話中看出他的特點的來交流。
出示:“大官人今天何故厚待一個犯人?”
出示:“只因大官人好習槍棒,往往流配的犯人都來依草附木,冒稱武師,找你騙吃騙喝,你怎么能如此輕信呢?”
你從洪教頭的話中體會到什么?怎么讀好它?態(tài)度傲慢,出言傷人。
出示:“我偏不信他,他敢和我較量一下,我就承認他是真教頭?!?BR> 洪教頭氣勢洶洶,逼人太甚。
3、你還從洪教頭哪些動作中體會到他的特點?
出示:脫、拿、耍、喝、敲、沖。
從洪教頭一連串的動作可以看出他怎樣?狂妄自大、傲氣十足、急躁。
四、領(lǐng)悟林沖形象。
“躬身施禮、起身讓座”看出林沖謙虛有禮。
林沖連說“不敢,不敢”??闯鏊秩套尅?BR> 出示:“小人戴著木枷,就算是輸了吧?!?BR> 他的意思是什么?這句話的真正含義是什么?言外之意是戴著木枷不好使出真本領(lǐng)。
五、林沖獲勝是課文最精彩的部分,指名讀第七小節(jié),其他同學邊聽邊想象兩人比試的場面。
1、同學評議讀得怎樣?
2、你從林沖的“一橫”“一退”“一掃”打敗洪教頭中,體會到林沖的什么特點?
板書:深藏不露武藝高強。
3、師生接讀第7小節(jié):
4、眾人見此情景,哈哈大笑起來。
洪教頭滿面羞慚,自言自語道:“_____________?!?BR> 他灰溜溜地走開了。
假如你是眾人中的一個看客,你會說些什么?假如你是洪教頭,你會自言自語說什么?(四人小組說一說。選兩組上臺演一演)。
六、分角色朗讀全文。我們來學習《林沖棒打洪教頭》,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情?
板書設(shè)計。
謙虛忍讓傲慢無禮。
沉穩(wěn)急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