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乱码视频,日韩 欧美 国产 动漫 一区,97在线观看免费视频播国产,中文字幕亚洲图片

      1. <legend id="ppnor"></legend>

      2. 
        
        <sup id="ppnor"><input id="ppnor"></input></sup>
        <s id="ppnor"></s>

        三年級小數教案(專業(yè)18篇)

        字號:

            編寫教案需要教師綜合運用各種教學資源,使教學過程更加生動有趣。教案應該具有一定的靈活性,以適應教學中的實際變化。合作學習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參與和合作精神,教案中可以設計相關的合作活動。
            三年級小數教案篇一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新課。
            0.37+0.5810.9+7.8。
            2、重點復習小數加法的計算法則。
            二、新課:
            1、組織學生自學p96頁例4。從例4中你學到了什么?從1.2-0.6=0.6的豎式計算中你發(fā)現了什么秘密?它與小數加法比較有什么不同的地方?你能說一說小數減法的計算方法嗎?(留時間讓學生議論。)。
            3、設計情景,提出問題,鞏固小數減法的計算。
            出數據信息。
            尺子鉛筆作文本圖畫本筆盒彩色筆。
            0.80元0.50元1.20元0.60元9.67元12.40元師:根據以上的商品價格,你能提出什么問題,并解決它。
            4、回顧對比:
            小數減法計算與整數減法計算有什么不同?
            小數減法計算與小數加法計算有什么相同點和什么不同點?
            三、小組活動,鞏固計算,提高計算能力。
            說明:1、兩人一組。每人說出一個小數。兩人同時寫豎式計算,比一比誰算得又對又快。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計算題目多者為勝。
            四、練習作業(yè)。
            1、完成課本p97頁第1、2題。
            2、課后實踐作業(yè):p97頁第3題。
            三年級小數教案篇二
            1.結合具體內容認識小數,知道以元為單位,以米為單位的小數的實際含義,并能識別小數,會讀小數;使學生掌握小數大小的比較方法,能正確比較小數的大小。在具體的情境中,體會小數加減法的意義與整數加減法的意義相同點。
            2.經歷小數含義的探究過程,通過細心觀察、主動探索、小組合作等形式,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問題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3.通過設置情境教學,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和主動學習的欲望,并能用小數表示自己的身高。
            4.培養(yǎng)學生觀察、比較及分析推理的能力,進一步體會數學和生活的聯系,滲透具體問題要具體分析的思想。
            教學重點:使學生正確理解小數的含義,探究并概括小數大小比較的一般方法,掌握小數加減法的計算法則。
            教學難點:以元為單位的小數與幾元幾角幾分的互相改寫,以米為單位的小數與分米、厘米的互相改寫,有效地協調好同整數大小比較的關系,正確計算小數位數不同的小數加減法。
            【教學指導】
            1.注重數學教學的生活化。測量長度單位的結果不是整米數,物品的價格不是整元數,這些都是生活中用到小數的最常見的情況。本節(jié)課選用從學生已有的“元、角、分、米和分米”的經驗出發(fā),緊密結合“買文具”這一具體情境,使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學習,又讓學生充分感受到小數的現實作用。
            2.體現數學教學的樸素與真實。從“數學課本的單價是多少?”引出“小數的認識”、“小數的讀法”、“小數的寫法”、“小數的意義”等知識內容,很有數學味。
            3.注重學生的主體性發(fā)揮。教學中小數的認識及小數特征的探索,力求在學生自我觀察、自主思考、合作交流的過程中完成,教師應在其中起到引導者及合作者的作用。
            4.在課堂設計中注重層次性和思考性。教學過程的設計應符合學生的認知規(guī)
            律,從對小數的理解到對小數特征的體會,應具有層次性。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思考能力,讓學生在思考的基礎上進行交流,使學生互相啟發(fā),共同提高。
            建議共分5課時:
            認識小數(1).1課時
            認識小數(2).1課時
            簡單的小數加、減法(1).1課時
            簡單的小數加、減法(2).1課時
            練習課1課時
            第1課時認識小數(1)
            認識小數(教材第91~92頁及相關習題)。
            1.結合具體內容認識小數,知道以元為單位,以米為單位的小數的實際含義,知道十分之幾可以用一位小數表示,并能識別小數,會讀、寫小數。
            2.經歷小數含義的探究過程,通過細心觀察、主動探索、小組合作等形式,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3.通過設置情境教學,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和主動學習的欲望,并能用小數表示自己的身高。
            1.使學生正確理解小數的含義。
            2.以元為單位的小數與幾元幾角幾分的互相改寫,以米為單位的小數與分米、厘米的互相改寫。
            【情景導入】
            1.出示文具標價牌。
            師:開學的時候小明的媽媽為小明準備了許多文具。
            (在黑板上依次貼出這些標價牌)
            2.區(qū)分整數和小數。
            師:大家仔細看看,你能把這些標價中的數分成兩類么?誰愿意來分分?(指名一學生上黑板分)
            3.引出課題:認識小數。
            師:右邊的這組數不是整數,它們也有自己的名稱,叫做小數。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學習一些關于小數的初步認識。(板書:認識小數)
            師:觀察一下,這些小數與我們學過的整數有什么不一樣?生:都有個小圓點。師:對了,這個小圓點叫做小數點,一起說說它的名字。(生齊讀)
            師:別看它小小的,圓圓的,它的作用可大了,小數點的左邊是整數部分,右邊是小數部分,而整數部分和小數部分中間偏下的位置就是它的家了。
            【新課講授】
            1.讀小數。
            小數點在小數中就讀作“點”,你會讀小刀的標價么?(指名學生讀,多叫幾個)
            1.5這個小數與其他的有什么不一樣么?
            學生回答:這個小數小數點的后面只有一個數字,而其他的都有兩個。
            先讓學生自己試試,再有老師總結讀小數的方法:小數的整數部分可按照整數的讀法讀,而小數部分要依次讀出每個數位上的數字。教師再請幾個同學試著讀讀。(如有讀錯的加以糾正)
            2.寫小數。
            小數會讀了,那小數怎么寫呢?
            寫小數與讀小數的順序是一樣的,先寫整數部分,再寫小數點,最后寫小數部分。(以書的價格為例老師一邊說寫法一邊在黑板上示范)
            請學生在自己的練習紙上寫一寫其他幾樣文具的價格。(學生自由練寫,老師巡視)
            3.認識以米為單位的小數的實際含義。
            (1)出示王東量身高的情境圖,王東身高1米3分米,用米作單位怎樣表示呢?接著向學生出示米尺,引出以米為單位的一位小數。
            教師用手在米尺上比劃一分米,問學生這是多長?
            生1:一分米。
            生2:10厘米。
            十厘米也等于1分米。把米尺怎么分才可得到一分米呢?
            生:把一米平均分成10份,每份就是1分米。
            那你會用分數來表示一分米是多少米么?
            生:1分米=1/10米。
            師:這要用到我們以前學的分數的知識,今天,老師告訴大家,1分米還可以是0.1米。那你知道3分米是多少米么?用分數和小數來表示。
            生:3/10米,0.3米。
            6分米呢?8分米呢?引出以米為單位的兩位小數。
            用分數來表示是多少米呢?
            那用小數會表示么?
            學生回答:把一米平均分成100份,其中的一份就是1厘米;用分數表示是1/100米;用小數表示是0.01米。
            那3厘米呢?6厘米呢???(可多舉幾個例子,多叫幾個同學回答)
            18厘米你會轉化么?(18/100米,0.18米)
            (2)鞏固練習以米為單位的小數的含義。
            上學期征訂校服的時候,服裝廠的叔叔阿姨們?yōu)槲覀兞苛松砀撸?BR>    胡址珊1米28厘米楊昆1米40厘米仇鑫1米2分米
            你能把它們寫成以米為單位的小數么?
            (指名上黑板寫,完成后校對)
            4.尋找生活中的小數。你還在哪里找到過小數呢?
            生1:自動鉛筆上標有0.5毫米的字樣。
            生2:飲料上也有。
            生3:書的背面有標價,也是小數??
            教師評價并補充:人體正常體溫最高可達37.5攝氏度,籃球運動員姚明的身高是2.26米。
            【課堂作業(yè)】
            教材第92頁“做一做”。
            【課堂小結】
            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課后作業(yè)】
            教材第94~95頁“練習二十”第1、2、3、4題。
            第1課時認識小數(1)
            整數部分小數點
            小數部分一個數字——一位小數
            兩個數字——兩位小數
            三年級小數教案篇三
            3、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掌握一位小數加減法的計算法則,讓學生在學習中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興趣。
            談話法,觀察法,討論法。
            一、談話引入。
            1、出示ppt(超市圖片)。
            師問:同學們看看這是哪里呀?(超市)。
            對,這是超市,大家都知道我們街上也剛剛開了一家超市,你們去過嗎?(去過)老師前兩天也去過呢,今天,老師還給大家?guī)砹艘恍┣皟商鞆某欣镔I來的東西。大家想知道是什么嗎?(想~)看來同學們不是很想知道,能不能大聲地告訴老師,你想知道嗎?(生大聲回答)。
            2、出示教具尺子和毽子等,生說出它們的名稱,師在黑板上標好價格。(尺子1、2元,毽子2、5元)。
            3、師:老師這里還有很多東西呢,大家喜歡這些東西嗎?(喜歡)師:好,如果待會兒哪位同學表現很棒的話,老師就將這些東西作為獎品獎勵給他們,不過,要想表現好的話首先得和老師一起解決幾個問題。
            二、新授。
            2、這就是我們今天即將解決的第一個問題,請同學們把這個問題朗讀一遍。
            3、指名列算式,師板書:1、2+2、5=,師:為什么要這樣列算式呢?(合理即給予鼓勵表揚)。
            4、這個算式和我們以前學過的有什么不同呢?那同學們能不能用我們前邊學習的元角分的知識來計算出它的結果呢?生獨立在練習本上計算。
            5、反饋。生可能。
            (1)2元加1元等于3元,2角加5角等于7角,合起來就是3元7角。
            元角。
            12。
            +25。
            ————————。
            37。
            師生一起回顧計算過程,師:能用1元加5角等于6元嗎?為什么?強調一定要元加元,角加角。
            6、這道題除了這種方法我們還可以用小數加法進行計算,那么小數加法又該怎樣列豎式計算呢?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知識。(板書課題:一位小數的加減法)然后分組討論。
            7、反饋,生答師板書。先寫什么?然后2寫在哪里?5寫在哪里?然后從哪兒開始計算呢?。、、、、、、、最后再對齊橫線上小數點的位置點上小數點。所以算出來的結果是3、7元,也就是3元7角。
            8、生觀察,師引導,發(fā)現小數點要對齊。師強調小數點必須對整齊,這是小數加減法的一個重要特征,小數點對整齊了相同數位也就對整齊了。
            9、練習。
            6、5+2=4、2+3、7=53、6+2、2=。
            (1)生獨立完成后指名將自己的計算過程寫到黑板上,集體訂正。
            (2)師著重以第一道算式為例講解整數和小數相加的方法。(在小數的末尾去掉一個或幾個零,或者增加一個或幾個零,小數的大小不改變)。
            10、小結一位小數加法的計算法則:相同數位要對齊(即小數點對整齊)然后再按照整數的.計算方法進行計算。
            11、剛才的問題同學們解決得非常好,那么接下來同學們還能順利過關嗎?請看大屏幕,出示ppt加法問題。指名讀題(可多找兩個,比比誰讀得更好,并給予鼓勵)。
            12、生列式師板書,然后讓生根據我們剛剛學過的一位小數加法的計算方法來試著計算一位小數的減法。分組討論。
            14、小結一位小數減法的計算法則。
            15、練習。
            7、5—3、2=9、8—6=4、5—3、5=。
            (1)指名到黑板上做,其余做練習本上。
            (2)集體訂正,并強調最后一道題的結果1、0也可以直接寫1。
            三、數學醫(yī)院。
            26、513、25、3。
            +7、2+7x2、1。
            98、513、93、4。
            四、全課小結。
            同學們,不知不覺這節(jié)課即將結束了,這節(jié)課你們學得開心嗎?(開心)那請同學們大聲地告訴老師這節(jié)課你學習了什么知識呀?(一位小數的加減法)那我們在做一位小數加減法的過程中應該注意什么問題呢?(小數點對整齊)。
            三年級小數教案篇四
            1、結合具體情境,經歷自主嘗試簡單的一位小數加、減計算的過程。
            2、會計算一位小數的加法和減法,知道用豎式計算時小數點要對齊的道理。
            3、經歷交流各自算法的過程,體驗算法多樣化。
            小黑板
            1、師生談話引出情境圖,讓學生觀察情境圖,說一說發(fā)現了哪些數學信息。
            2、老師和學生一起寫出加法算式,然后提出藍靈鼠的要求,鼓勵學生自主完成。
            3、交流算法。有的算法學生如果想不到,教師要參與交流,然后組織學生討論
            (1)、三種算法有什么共同點?
            (2)、用豎式做小數加法時,為什么小數點一定要對齊?
            通過討論使學生明確:都是元和元相加,角和角相加,即相同單位的數相加;用豎式計算小數加法時,小數點對齊,也就是相同單位對齊。
            4、提出問題:買雞蛋比買豆腐多花了多少錢?讓學生自己列式計算,然后交流算法,總結用豎式計算小數減法的方法。
            第一題,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計算。然后小組同學交流,交流時,說一說自己是怎樣計算的。教師要關注學生計算的結果是否正確,發(fā)現問題,及時解決。
            第二題,老師出示小黑板,鼓勵學生獨立選擇信息,列式計算。然后互相交流、評判。
            第三題,鼓勵每個學生做一個就餐計劃,然后全班交流。除關注學生計算的結果是否正確外,還要關注食品搭配是否合理。
            三年級小數教案篇五
            (1)結合具體的量,理解和掌握一位小數、兩位小數表示的含義,掌握小數的讀寫方法。
            (2)在探索與交流中,培養(yǎng)學生觀察、比較、類推的能力。
            (3)使學生感受到數學來源于生活,滲透不變中有變,變中有不變的辯證思想。
            本節(jié)課是在學生已經認識了萬以內的數、初步認識了分數,學習了常見的計量單位的基礎上進行學習的。學好這部分知識,是學生今后系統學習小數的基礎。三年級的學生,都有過購物的經驗,生活中學生對小數有大量豐富的感知,但是缺少理性的認識。學生的數學學習是建立在經驗基礎之上的一個主動建構的過程,學生在生活中所感受到的、接觸到的、體驗到的,都是學生數學學習的寶貴資源,教師要充分挖掘和利用這些資源。課上為學生提供自主探究與交流的空間,抓住生成的教學資源,利用學生豐富的原有認知,在交流對比和辨析中自主建構。
            教學重點:初步理解小數的意義。
            教學難點:初步感受分母是十、一百的分數與一位小數和兩位小數的聯系。
            4.1第一學時
            4.1.1教學活動
            活動1【導入】
            一、活動引入:
            1.用3、4兩個數字,可以組出哪些數?(組出整數、分數、小數)
            2.出示課題:小數的初步認識
            3.生活中你在哪最常見到小數?(價簽)
            活動2【講授】
            二、初步認識
            1、出示購物小票:介紹小數點、小數組成
            師:老師帶來一張購物小票,上面有小數嗎?從哪看出是小數?
            教師介紹:小數點把小數分成了兩個部分,小數點左邊的部分叫整數部分,右面的部分叫小數部分。
            2、介紹小數讀法、表示的錢數
            對于這幾個小數,你還知道它的什么知識?(學生讀、介紹表示的錢數)
            小結:以元為單位時,小數點左邊表示(元)小數點右面第一位表示(角),第二位表示(分)
            3、師:除了在商品價格上見到過小數,生活中你還在哪見到過小數?(學生舉例)
            4、老師也找了一些生活中的小數,出示
            (1)飲料:1.25升瓶
            (2)學生身高:1.53米,體重:37.25千克
            (3)電影:約1.5小時場
            (4)教室:48.48平方米間(強調:整數部分和小數部分讀法不同)
            活動3【活動】
            三、深入理解小數含義:
            1、認識一位小數
            (1)師:看,這是1把米尺。多長?
            小蝸牛向前爬了1小段,估一估這段有多長?(1分米、米)說說你是怎么想的?
            估得對不對呢?到米尺上比一比,請大家邊看邊數一數(課件演示)
            把1米平均分成多少份,1份就是1分米。
            這一段用分數表示是多少米(米),米什么意思?
            米還可以寫成小數,米=0.1米
            0.1米什么意思?
            小結:1分米以米為單位時,即可以寫成米,也可以寫成0.1米,這三個數之間是什么關系?(相等)
            (2)繼續(xù)觀察米尺,你還能找到0.1米嗎?(鞏固對0.1的認識,滲透1里面有10個0.1。)
            (3)你還能找到零點幾米?怎么想的?(滲透零點幾就是幾個零點一。)
            2、認識兩位小數(自主遷移)
            借著剛才的經驗,猜一猜,0.01米表示什么?(1厘米、米)
            從我們熟悉的1厘米入手,把1米長的尺子平均分成多少份,1份就是1厘米。
            1厘米用分數表示是多少米(米),米什么意思?
            米還可以寫成小數,米=0.01米
            0.01米什么意思?
            小結:1厘米以米為單位時,即可以寫成米,也可以寫成0.01米,這三個數之間也是相等的關系?。
            3、觀察這些小數,有什么不同?
            讀一讀左邊的這三個小數,我們把小數部分只有一位的叫一位小數。回憶一下,我們剛才把1米平均分成多少份得到了一位小數。一位小數就是十分之幾的分數。
            4、反饋內化
            打開書第89頁例1,閱讀并填空
            活動4【練習】
            四、拓展應用
            1、書p911,學生獨立完成,訂正
            2、擺硬幣寫小數
            3、介紹小數的產生
            活動5【作業(yè)】
            五、課堂總結
            1、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還想學習有關小數的哪些知識?
            2、出示課后思考題:這是一條線段的0.3,你能把這條線段畫完整嗎?
            三年級小數教案篇六
            3、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掌握一位小數加減法的計算法則。
            掌握一位小數加減法的計算法則,讓學生在學習中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興趣。
            談話法,觀察法,討論法
            1、出示ppt(超市圖片)
            師問:同學們看看這是哪里呀?(超市)
            對,這是超市,大家都知道我們街上也剛剛開了一家超市,你們去過嗎?(去過)老師前兩天也去過呢,今天,老師還給大家?guī)砹艘恍┣皟商鞆某欣镔I來的東西。大家想知道是什么嗎?(想~)看來同學們不是很想知道,能不能大聲地告訴老師,你想知道嗎?(生大聲回答)
            2、出示教具尺子和毽子等,生說出它們的名稱,師在黑板上標好價格。(尺子1.2元,毽子2.5元)
            3、師:老師這里還有很多東西呢,大家喜歡這些東西嗎?(喜歡)師:好,如果待會兒哪位同學表現很棒的話,老師就將這些東西作為獎品獎勵給他們,不過,要想表現好的話首先得和老師一起解決幾個問題。
            2、這就是我們今天即將解決的第一個問題,請同學們把這個問題朗讀一遍。
            3、指名列算式,師板書:1.2+2.5=,師:為什么要這樣列算式呢?(合理即給予鼓勵表揚)
            4、這個算式和我們以前學過的有什么不同呢?那同學們能不能用我們前邊學習的元角分的知識來計算出它的結果呢?生獨立在練習本上計算。
            5、反饋。生可能
            (1)2元加1元等于3元,2角加5角等于7角,合起來就是3元7角。
            元角
            1 2
            + 2 5
            ————————
            3 7
            師生一起回顧計算過程,師:能用1元加5角等于6元嗎?為什么?強調一定要元加元,角加角。
            6、這道題除了這種方法我們還可以用小數加法進行計算,那么小數加法又該怎樣列豎式計算呢?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知識。(板書課題:一位小數的加減法)然后分組討論。
            7、反饋,生答師板書。先寫什么?然后2寫在哪里?5寫在哪里?然后從哪兒開始計算呢?。.......最后再對齊橫線上小數點的位置點上小數點。所以算出來的結果是3.7元,也就是3元7角。
            8、生觀察,師引導,發(fā)現小數點要對齊。師強調小數點必須對整齊,這是小數加減法的一個重要特征,小數點對整齊了相同數位也就對整齊了。
            9、練習
            6.5+2= 4.2+3.7= 53.6+2.2=
            (1)生獨立完成后指名將自己的計算過程寫到黑板上,集體訂正。
            (2)師著重以第一道算式為例講解整數和小數相加的方法。(在小數的末尾去掉一個或幾個零,或者增加一個或幾個零,小數的大小不改變)
            10、小結一位小數加法的計算法則:相同數位要對齊(即小數點對整齊)然后再按照整數的計算方法進行計算。
            11、剛才的問題同學們解決得非常好,那么接下來同學們還能順利過關嗎?請看大屏幕,出示ppt加法問題。指名讀題(可多找兩個,比比誰讀得更好,并給予鼓勵)
            12、生列式師板書,然后讓生根據我們剛剛學過的一位小數加法的計算方法來試著計算一位小數的減法。分組討論。
            14、小結一位小數減法的計算法則。
            15、練習。
            7.5-3.2= 9.8-6= 4.5-3.5=
            (1)指名到黑板上做,其余做練習本上。
            (2)集體訂正,并強調最后一道題的結果1.0也可以直接寫1。
            2 6 . 5 1 3 . 2 5 . 3
            + 7 . 2 + 7 x 2 . 1
            xxxxxxxxxx xxxxxxxxxx xxxxxxxxx
            9 8 . 5 1 3 . 9 3 . 4
            同學們,不知不覺這節(jié)課即將結束了,這節(jié)課你們學得開心嗎?(開心)那請同學們大聲地告訴老師這節(jié)課你學習了什么知識呀?(一位小數的加減法)那我們在做一位小數加減法的過程中應該注意什么問題呢?(小數點對整齊)
            三年級小數教案篇七
            學生可能提出以下問題:
            (1)1、2、3號海豚誰跳的最高?給他們排排名次。
            (2)兔子和猴子的尾巴誰的短?短了多少?
            (3)企鵝和鯨魚比賽游泳,誰游得快?
            ……。
            教師有選擇的把有關問題板書在黑板上。
            二、合作交流,梳理知識。
            1、回憶知識。
            談話:同學們提出的問題我們都可以用第六單元中學習的小數的知識來解決?;叵胍幌?,在這一單元中,你都學了哪些知識?請在小組中交流一下,看看哪個小組的同學最會所學的知識,可對照課本來梳理回顧。
            2、梳理知識。
            小組合作交流,梳理知識點(給足學生充分的時間思考、交流、)。
            3、全班交流,構建知識絡。
            在全班展示交流,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靈活板書:小數的意義、比較大小、小數的加減法。
            三、獨立探索鞏固知識。
            1、談話:同學們學會了這么多的本領,你能充分利用好你的本領當一名合格的小裁判嗎?解決黑板上的問題。
            2、學生在練習本上獨立解答。
            3、學生進行交流,評選合格的小裁判。(在學生進行交流時,都要說明自己的想法,是怎樣想的?利用到了哪些有關小數的知識?)。
            四、拓展延伸解決問題。
            (一)填一填。
            1、用小數表示下面各圖的涂色部分。
            :()()()。
            讀作:()()()。
            2、用小數表示。
            (二)解決問題。
            (課件出示:)。
            第一小組同學身高情況統計表。
            談話:看,表中呈現了第一小組同學的身高情況。
            (請學生在練習本上列算式,引導學生說計算方法)。
            (3)你還能提出什么問題?在小組里互相交流、解答一下。
            (學生提問題、解答問題)。
            (三)找一找。
            談話:在我們身邊還有哪些問題可以利用小數的知識來解決?自己先想一想,再在小組內交流。(學生先獨立思考,在小組內交流,全班評講)。
            五談話:
            請同學們想一想,你在這節(jié)課的學習中表現得怎么樣?你認為自己哪一方面做得好?用你喜歡的顏色涂一涂“豐收園”籃子中的蘋果,然后在小組內評一評,其他同學的表現。
            談一談這節(jié)課你的收獲,還想說點兒什么?
            三年級小數教案篇八
            1、明白倒敘的特點及在文章中的作用。
            2、學習倒敘的方法,能運用倒敘進行作文。
            明白倒敘的特點,學習倒敘的方法。
            運用觀察法、實驗法,與學生上次的學習情況作對比,總結更為有效的教學方法。
            一、交流導入。
            1、《燕子專列》這篇課文運用了怎樣的敘述順序?
            2、誰來說一說什么是倒敘。
            3、小結:學生現在對倒敘的認識情況。
            二、認識倒敘
            1、ppt出示倒敘的定義。
            2、播放微課,生動的認識倒敘。
            3、ppt出示倒敘流程。
            4、結合課文《燕子專列》《中國國際救援隊真棒》理解倒敘及倒敘的好處。
            5、總結倒敘的好處:文章開頭適當地運用倒敘:
            (1)、可以制造懸念,吸引讀者的眼球,激發(fā)閱讀的興趣和欲望。
            (2)、便于作者調動情感,勾起對往事的深情回憶,更符合生活的真實。
            (3)、還可以使內容有波瀾,行文有起伏,文章敘述也生動,結構也曲折多變。
            三、學習倒敘的寫法
            1、睹物回憶法 由眼前之物引起回憶
            舉例說明
            2、對比回憶法 由對比沖突引出矛盾
            舉例說明
            3、情境回憶法 由描繪情境引出回憶
            舉例說明
            4、抒情回憶法 由直抒胸臆引出回憶
            舉例說明
            四、課堂練習:
            采用倒敘的手法寫一寫你父母對你的愛吧!
            五、作品展示。
            三年級小數教案篇九
            1、探索并掌握一位樹除兩位數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確計算,提倡算法的多樣化。
            2、用除法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感受數學在實際生活中的運用。
            礎上,繼續(xù)學習一位數除兩位數的口算方法,教材創(chuàng)設“植樹”的教學情境,引導學生在活動中探索并掌握一位數除兩位數的口算方法。
            與過去教材相比,新教材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真正做到了以人為本,以學生的生活經驗為基礎,在活動中探索新知,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準許學生用喜歡或容易接受的方法進行計算,使不同的學生在數學上有不同的發(fā)展。提倡算法的多樣化。
            三年級的學生非常喜愛新教材的情景式教學形式,喜歡體驗各種活動,不僅可以動手操作也可以和全體同學交流自己的想法和創(chuàng)意,使學生很有成就感,樂于探索,積極求知。能夠用喜歡的方法學習和計算。
            (一)創(chuàng)設情境
            1、談話:同學們,你們哪位同學植過樹?誰知道植樹需要哪幾個步驟?笑笑他們班正在植樹,我們到現場去看看,檢驗一下你們說的對不對。
            (設計意圖:通過談話引起學生興趣,吸引學生的注意。)
            2、出示主題圖
            觀察圖后和同桌說說你看到了什么。(明確全班一共有多少人?一組有幾人?)引導學生提出問題“每組三人,可以分多少組?”
            (設計意圖:結合具體情境,培養(yǎng)學生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意識和能力。讓學生自己觀察,從情境中找出有效的信息,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二)探索新知
            1、學生獨立列出算式并解答,小組交流。
            學生列出算式36÷3,并嘗試計算。讓學生在小組內說一說自己列出算式的含義,把各自的算法交流一下。
            (設計意圖:讓學生獨立思考,探索一位數除兩位數的計算方法,小組交流討論,體驗不同的算法,感受合作的快樂。)
            2、全班交流小組選代表發(fā)言,得出36÷3=12中的36表示一共有36人,3表示每組有三人,12表示可以分12組。學生得出計算方法:
            1、因為12×3=36,所以36÷3=12。
            2、30÷3=10,6÷3=2,10+2=12。
            3、因為12+12+12=36,所以36÷3=12……
            對于學生的計算方法,只要正確,教師都要進行表揚和鼓勵,準許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計算。
            (設計意圖:全班交流體會算法的多樣化,使學生可以選擇合適的方法計算,感受集體的智慧。)
            4、拓展練習1:
            60÷340÷280÷4
            66÷346÷284÷4
            69÷348÷288÷4
            學生獨立計算,反饋計算結果。
            師:這些算式有哪些規(guī)律,說說你有哪些發(fā)現。
            只要學生說的合理都要給予肯定。
            學生獨立完成后全班交流。
            學生代表,學生列出算式48÷4=12并說說計算過程。
            在具體情境中,引導學生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在解決問題過程中,讓學生體驗探索一位數除兩位數的口算方法,學生通過獨立觀察,獨立思考,小組交流討論,體驗算法多樣化,經歷與他人交流的過程,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分析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和與他人合作的意識。在交流過程中讓學生感受集體的智慧是無窮的,懂得欣賞別人,能夠取長補短。
            三年級小數教案篇十
            1、結合購物的具體情境,理解小數的意義,體會小數的特征,能認、讀、寫簡單的小數。
            2、經歷比較商品單價高低貴.......的過程,學會比較簡單小數的大小。
            3、結合解決問題的過程,學會一位小數的加減計算。
            4、會運用小數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解決相關的一些簡單問題,與同伴交流,感受小數與實際生活的密切聯系。
            本單元是在我們認識了萬以內的數,會計算三位數加、減法以及學習了元、角、分等常用計量單位的基礎上進行的。教材充分利用了小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創(chuàng)設了較為豐富的、貼近兒童生活實際的情境,并以元、角、分等常用計量單位的知識作為學習小數的形象支撐,讓我們在熟悉的情境中感悟小數的含義,比較小數的大小,在探究中學習小數的'加、減法。學習這部分內容既可以在實際生活中應用,又能為今后系統的學習小數打下初步的基礎。
            三、教學建議。
            1、教學時緊密結合購物的具體情境,讓學生理解小數的意義。首先,讀懂商品標價牌是購物必需的知識技能。會用元、角、分說明用小數表示的商品價格,是理解小數意義的一個標志。認、讀、寫小數的學習過程,都是以學生已有的“元、角、分”的經驗為背景,并在具體情境中進行的。
            2、給學生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的機會,體驗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與合理性。“貨比三家”要放手讓學生想辦法獨立去解決“去哪個文具店買鉛筆盒便宜”的問題,并進行交流,與同伴分享各自不同的策略;切忌包辦代替,把某一種策略歸納為知識點灌輸給學生,禁錮了學生的探索精神和創(chuàng)造性;要鼓勵學生敢于提出獨特的見解或質疑。
            3、要把解決問題的過程與學習加減法計算結合起來。學生第一次學習小數加法是結合“買書”的情境,務必要在討論小數加法的多種算法的過程中,揭示這些不同算法的共性,即相同單位(數位)的數才能相加。這也是理解小數相加時,小數點要對齊的根據。只要理解了這一點,就為學生打通了把整數加減法的經驗向小數加減法遷移的大道。
            4、整個單元的教學要逐步擴大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時間和空間?!百I書”一課,在教師的指導下,側重理解了小數加法的算理和算法后,應該把小數減法的問題交給學生獨立去解決。
            案例1。
            《買文具》教學實錄(一)。
            教學目標:
            1、結合買文具的情境,理解小數的意義,體會小數的特征。
            2、能認讀寫簡單的小數。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是認讀寫簡單的小數,難點是明確小數的意義與特征。
            教具學具準備:
            教師準備:第2頁的情境圖;第2頁試一試。
            學生準備:剪下課本附頁中的人民幣圖樣。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師:同學們,你們以前買過東西嗎?
            三年級小數教案篇十一
            教學目標:
            1、會用自己的感官(眼、鼻、舌、手、耳朵)來觀察水是一種什么樣的東西。
            3、在觀察、研究活動中,培養(yǎng)學生留心觀察、敢于提出不同的見解,樂于合作與交流,樂于探究發(fā)現周圍事物奧秘的學習習慣。培養(yǎng)學生安全意識。
            教學準備:
            分組觀察:礦泉水,牛奶,池塘水、有色飲料等(粘的液體),透明玻璃、毛玻璃。分辨演示:醋、牛奶、醬油、雪碧、酒、礦泉水、油。
            教學活動建議:從幼兒園到小學一二年級,學生在與水打交道的過程中,已了解了水的許多性質和用途。本課選擇學生熟悉的水作為研究對象,就是要將學生腦海中的零星認識提升到水的內涵屬性層次上,并且在概念提升的過程中,教給學生科學認識物體的方法,使學生在初次進入“物質世界”領域時,能夠準確利用自己的感官判斷物體的特征,形成科學的思維習慣。本課的教學可以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fā),在歸納認識事物方法的基礎上,引導學生認識水的特點及其屬類――液體的特征,并采用競賽活動的形式鞏固學生對液體特征的認識。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出示礦泉水。這里面是什么?你知道哪些地方有水?如果沒有水會怎樣?
            如果沒有水我們能活多久?關于水的事情,你知道多少?
            水里面有很多秘密,想知道嗎?你想怎樣來研究水的秘密?
            板書各種感官的名稱。
            引入課題 板書:觀察水。
            二、用感官觀察水
            有這么多的方法,誰能安排一個合理的觀察順序?為什么這樣安排?
            現在,請兩個同學一起來觀察這杯水,它是什么樣的?記在同一張紙上,比一比,哪一組發(fā)現的秘密最多?學生實驗,師巡視。匯報觀察結果。師選擇性板書沒有味道,沒有氣味,沒有顏色等相關的學生用語。
            三、再用感官,應用比較的方法觀察水。
            請大家拿出牛奶、有色飲料等,比一比。水是怎樣的。學生進行比較,師巡視指導。
            匯報交流。出示玻璃、毛玻璃等,它們與水一樣嗎?想一想,說一說,你準備怎樣比?(透明)請大家拿出玻璃、毛玻璃等,比一比。水是怎樣的。學生進行比較,師巡視指導。
            匯報交流。
            總結:誰能說說水是一種什么樣的物質?(水是沒有味道、沒有顏色、透明的、沒有氣味的東西。)
            通過比較,我們學到了更多的水知識。再比一次,同樣是水,礦泉水和池塘的水有什么不同?(認識周圍的水環(huán)境,了解水污染的一些情況。)
            四、區(qū)分常見液體中的水
            今天我們研究了水,現在能把水找出來嗎?大家試試看。
            出示:醋、牛奶、醬油、雪碧、酒、礦泉水、油。學生上講臺找一找,說說理由。
            是不是所有的液體都可以直接聞或嘗?
            五、拓展
            實驗探究水滴大小與流動快慢的關系。
            觀察實驗并思考:
            為什么要等到滴完再掀動塑料盤?為什么要滴在同一“起跑線”上?
            五、總結。
            今天我們研究了什么?
            我們用到了哪些自身上的器官?怎樣研究水的?
            人身上的器官真奇妙,我們應愛護自己的身體。
            三年級小數教案篇十二
            讀懂例文《家鄉(xiāng)的銀杏》,懂得要全面了解某一事物,光靠看還不行,還得要學會問,學會查資料。能就家鄉(xiāng)的一種產品,進行仔細觀察,并詢問有關的人,查閱有關的資料,對這種產品有一個較為全面的了解,培養(yǎng)搜集材料的能力和良好習慣。將觀察到的、詢問到的與查閱到的資料整理成文。
            能就家鄉(xiāng)的一種產品,進行仔細觀察,并詢問有關的人,查閱有關的資料,對這種產品有一個較為全面的了解,培養(yǎng)搜集材料的能力和良好習慣。將觀察到的、詢問到的與查閱到的資料整理成文。
            通過閱讀《銀杏》,懂得要全面了解某一事物,光靠看不行,還得請教別人,查閱資料。能在習作中介紹家鄉(xiāng)的一種產品,先寫出它的外部特征,再寫出它的價值或用途等,題目自定。
            能在習作中介紹家鄉(xiāng)的一種產品,先寫出它的外部特征,再寫出它的價值或用途等。
            第一課時。
            一.指導閱讀例文,小結寫法。
            1.輕聲自讀例文,思考:這篇習作是圍繞一個什么主題寫的?記敘了哪些材料?
            3.提問:從中,你得到了什么“秘訣”?
            4.小結:要圍繞一個主題選材,要根據主題的需要搜集材料,安排詳略。
            6.小結:在寫作時,要搜集多方面的材料,從不同的角度寫這一事物。用不同的寫法,這樣會使文章內容更豐富多彩。
            二.指導選材。
            1.提示:課前,我們搜集了有關家鄉(xiāng)特產的各方面材料,選擇一個主題,圍繞主題選材,確定詳略,列一個提綱。
            2.組織交流。
            3.提示:聽了同學的發(fā)言,你有什么啟示?修改你的提綱。
            三.進行習作。
            1.教師巡視。
            第二課時。
            習作練習。
            教師巡視,指導修改。
            第三課時。
            一.小結。
            1.小結此次習作的大致情況。
            2.表揚此次習作寫得好的同學,并請他們朗讀自己的?優(yōu)秀片斷。
            3.表揚此次習作有進步的同學,并請他們朗讀自己的?優(yōu)秀片斷。
            總結此次習作的主要問題。
            二.指導修改。
            1出示一篇有共性問題的習作,并且出示討論題:
            (1)這一篇習作與剛才的習作比,存在什么問題?
            (2)這個問題主要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3)可以怎樣解決?
            (4)如果是你,你會怎樣修改?
            1.組織交流。
            2.提問:(1)從剛才的討論中,你有什么啟示?
            (2)你覺得自己的習作有什么問題,可以怎樣修改?
            3.要求同桌交流互提修改意見。
            三.嘗試修改。
            1.教師巡視修改情況。
            教學后記。
            學生在作文時往往不注意說清以下幾點:產品的外部特征,如形狀、大小、質地、顏色等。這些主要從觀察中獲取。該產品的營養(yǎng)價值或用途,食用方法或使用方法。這主要是靠詢問和查閱得到的,介紹這方面的內容要注要講究科學,不能出現錯誤。還有就是產品有食用或使用時應注意的問題。這方面的材料也是靠詢問和查閱得到的。要注意有詳有略,有所側重。
            三年級小數教案篇十三
            1.充分肯定學生的習作,采用多種方式給予賞識,提高學生的習作興趣,增強學生習作的自信心。
            2.指導學生把認為寫得好的部分讀給小組同學聽。
            3.引導學生交流完習作后,能和同學分享自己最近的觀察感受。
            重點。
            引導學生交流完習作后,能和同學分享自己最近的觀察感受。
            難點。
            在習作評價的過程中,鼓勵學生自由地發(fā)表自己的見解,尊重富有個性和創(chuàng)意的表達以及評價。
            師:大家的習作都完成了。下面,我們一起來評改吧。
            1.學生把自己寫得好的部分讀給小組同學聽,再說說為什么覺得這部分寫得好。
            2.學生評議、交流。
            3.小組內推薦寫得好的習作,全班欣賞。
            (1)指名讀習作,請大家認真傾聽,看看這篇習作又有哪些值得學習的地方。可以把給你印象深刻的內容深深地記在腦海中。
            (2)全班交流,教師小結。
            我們眼中的繽紛世界。
            說起美,人們往往想到大自然的美:春天有“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的美;夏天有“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的美;秋天有“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的美;冬天有“墻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的美。然而,這些美都是眾所周知的,其實,生活中處處都有美,只要我們有一雙善于發(fā)現美的眼睛。今天,我就發(fā)現了一件平凡事情中不平凡的美。
            星期一,我很早就到了學校,發(fā)現教室后面的垃圾沒有倒。當時班上已經來了幾位同學,但我們都熟視無睹,繼續(xù)做我們自己的事。這時候,陳雨欣來了,她也看到了又臟又臭的垃圾。只見她連忙放下書包,卷起袖子,拿起垃圾桶,跑向垃圾車。等她回來的時候,已經是滿頭大汗、氣喘吁吁了??粗氐浇淌液髿舛ㄉ耖e地坐在座位上,跟我們一塊兒讀書,我不由得想道:“陳雨欣為什么不跟別人說,垃圾是她倒的,讓大家表揚她呢?”一直到了下午的班會,趙老師才把這件事告訴全班同學,同學們都向陳雨欣豎起了大拇指。而陳雨欣呢,只是在自己的座位上淡淡地一笑。
            這件事情雖小,卻讓我深深地體會到了陳雨欣的美和她那顆愛班級的心!
            師:雖說同學們都非常用心,但習作里還存在一些小缺點,現在我們一起來看一篇習作。(出示相關例文)。
            1.請同學們自由讀,說說這篇文章的優(yōu)點有哪些,哪兒還需要改一改。
            2.學生交流。
            3.學生拿出練習紙修改。
            4.指名評改。
            師:同學們,我們平時一定要重視對習作的修改。只有勤于修改習作,我們的寫作興趣才會在修改中得到激發(fā),寫作水平才能逐步提高?,F在就請同學們看著自己的習作,運用我們剛才學到的方法,作出修改。
            1.學生自改習作。
            2.小組內展示自己修改后的段落。
            師:通過這堂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呢?引導學生圍繞觀察感受分享心得。
            習作:我們眼中的繽紛世界。
            要養(yǎng)成修改習作的好習慣。
            本次習作講評課,我注意把講評和學生修改作文結合起來,拓展了習作講評的功能,有利于學生習作綜合能力的提高。在兩篇例文的賞析過程中,我尊重學生的主體感受,突出了教學的重點。同時,在交流的過程中,我也注意傾聽,善于歸納,讀寫結合,培養(yǎng)了學生的習作表達能力。最后課堂總結談收獲,引導學生圍繞觀察感受分享心得,讓學生學會了更多的觀察方法。
            三年級小數教案篇十四
            1、扮演《一支短笛輕輕吹》,體驗其童趣。
            2、從《猜調》中感悟謎語的樂趣,課后收集更多的謎語進行民間文化交流。
            3、掌握反復跳躍記號,進行即興節(jié)奏問答的創(chuàng)作活動。
            在學唱歌曲時結合歌曲學習認識并實踐反復跳躍記號。
            一位小同學在山坡上、在草地上,一邊放羊一邊吹著笛子,是多么富有童趣。請聽歌曲《一支短笛輕輕吹》。
            要求:聽聽歌曲唱什么內容,表達怎樣的情緒。
            (1) 難點突破,歌曲中笛子的模擬聲節(jié)奏較復雜,前十六分音符、后十六分音符都在一句3小節(jié)內同時出現,有一定難度,先給予突破。先慢速度學唱曲調:當曲調唱熟后,再把歌詞唱好,注意后十六分音符與前十六分音符的準確。
            (2) 學唱第一樂段前8小節(jié)與后4小節(jié)的曲調。學唱時注意樂句的完整性。這三個樂句,建議由同學在教師指導下,用視唱法學習曲調與歌詞。然后完整地唱第一樂段的歌曲。
            (3) 第二樂段,建議用聽唱法學唱,以減輕同學的識譜負擔。
            (1) 模擬笛聲在樂譜上有頓音記號“”要唱得短促、輕快,以表達主人翁歡快的心情。
            (2) 兩個樂段要處置得細致:第一樂段是繪景,第二樂段是抒情,兩段要有對比。
            這首民歌的問句一氣呵成,幾乎讓你沒有喘息的機會和思索的余地;回答時,機靈、敏捷,對答如流,顯示出回答者的智力和思路的清晰。
            課后請大家收集謎語,可以到圖書館去找,也可以自身編,我們下節(jié)課交流。
            (1)反復記號的一種形式。反復記號有許多形式,當樂譜出現重復時,而在最后結尾處略有不同,往往在反復時跳過不同的小節(jié),這就是反復跳躍記號。
            (2)這一音樂知識,在學唱《一支短笛輕輕吹》時結合歌曲學習講解并實踐。
            (3)還可以通過本練習,用色快表示曲調進行的順序來理解這一知識。
            三年級小數教案篇十五
            教材第72頁練習十四第7—1l題和思考題。
            使學生進一步掌握簡便計算的方法,能比較熟練地用簡便方法計算一些加、減法,并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比較、歸納的能力。
            一、揭示課題
            1、口算。
            練習十四第7題。’
            2、揭示課題。
            我們應用加法的運算定律和計算的一些規(guī)律,可以使一些加、減法的計算簡便,這是我們已經學過的知識。今天這節(jié)課,主要進行加、減法簡便計算的綜合練習。(板書課題)
            二、計算練習
            1、練習十四第8題。
            (2)練習前兩組。指名兩人板演,每人一組,其余學生做在練習本上。
            (3)集體訂正。結合提問:
            做第一組兩題時是怎樣想的?
            第二組減法里最后為什么加27加法里最后為什么減27
            指出:在加上或減去接近整十、整百又稍大一點的數時,可以
            先把它看做幾百與幾的和,加上或減去幾百,再加上或減去幾;在加上或減去接近整十、整百又稍小一點的數時,先看做整十、整百的數計算,然后多加的要減去,多減的要加上。
            2、練習十四第9題。
            (1)學生分兩組練習。指名兩人板演,其余每人在練習本上做一組題。
            (2)集體訂正。
            提問:每組里兩道題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得數是不是相同?你能發(fā)現什么規(guī)律嗎?
            指出:在加、減混合運算里,把數和符號同時調換位置,計算結果不變。
            3、練習十四第10題。
            讓學生直接看題口答得數,結合提問是怎樣想的。
            三、應用題練習
            1、練習十四第11題。
            指名兩人板演,其余學生做在作業(yè)本上。
            集體訂正。
            提問:第(2)題分哪幾步做?含有未知數z的等式是根據什么列的?
            2、思考題。
            (1)讀題。
            指出:被減數不變,減數少多少,差就多多少。
            四、課堂作業(yè)
            練習十四第10題。
            三年級小數教案篇十六
            1、通過觀察,使學生進一步加深對長方形的特征的認識,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2、使學生初步建立周長的概念,理解和掌握長方形周長的計算方法。
            3、通過對長方形周長計算公式的推導,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的判斷、推理能力。
            長方形周長的計算方法。
            長方形周長公式的推導過程。
            多媒體課件、投影機、投影片、鐵絲等。
            一、準備
            二、誘發(fā)
            投影:例1動物園籃球場長26米,寬14米,小狗花花繞籃球場跑一圈,它跑了多少米?
            課件展示:小狗花花圍著籃球場走一周。教師:它走了多少米?怎么計算出來?(激發(fā)學生動腦筋想辦法)
            26+14+26+14=80(米)
            長+寬+長+寬=長方形的周長
            三、釋疑
            1、教師引導學生說出:小狗花花走一周的長度就是這個長方形的四條邊的總和。教師板書:長方形四邊長度的和叫做長方形的周長。
            2、讓學生比劃周圍一些長方形的周長。例如:黑板、桌面、課本等。
            3、展示:長方形對邊相等。教師:根據長方形的特征,我們能不能找出計算長方形周長的其他方法。學生推導出下面的計算方法(利用對邊相等)。
            26x2+14x2=80(米)
            長方形的周長=長x2+寬x2
            4、展示:小狗花花先走一個長,再走一個寬。提問:這時它走了多少米?是長方形的周長的多少?展示:小狗花花接著走完全程。教師提問:剩下的路程是長方形的多少?長方形的周長還可以怎樣求?學生進一步觀察后,推導計算長方形周長的第三種方法。
            (26+14)x2=14(厘米)
            長方形的周長=(長+寬)x2
            5、讓學生議一議:要計算長方形的周長需要知道哪幾個條件?
            6、教師出示例2(投影),學生獨立解答。
            7、教學例3,學生讀題后,教師操作:拿一段長50厘米的鐵絲,先量出一個長,用鐵鉗擰成90度角,再量出一個寬,用鐵鉗擰成90度角擰成一個長方形后,讓學生觀察并討論:剩下的部分等于什么?(鐵絲的長度—長方形的周長)然后讓學生根據長方形的周長計算公式解答此題。
            8、投影:(讓學生在課堂獨立做兩道題)
            四、轉化和應用
            投影:
            1、數一數,下圖中有幾個長方形。
            2、量一量各個長方形的邊長,計算各個長方形的周長。
            課件:展示黃、紅、藍三個長方形。
            三年級小數教案篇十七
            教學目標:
            1、學會10生字及新詞,認讀4個字。
            2、能摘錄并積累相關詞語。
            3、能聯系上下文和生活實際展開合理想象,理解句子的意思,體會草原神奇而美麗的景象。
            4、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第2或第4自然段。
            5、感受錫林郭勒大草原的廣闊美麗,無限生機,產生喜愛這個地方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感受錫林郭勒大草原的廣闊美麗,無限生機,產生喜愛這個地方的思想感情。
            教學難點:
            聯系上下文和集合生活實際展開合理想象,理解句子的意思,感受草原的神奇和美麗。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通過自學、小組合作等形式初步了解課文內容,學會本課的10個生字及新詞。
            2、能夠做到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學會本課的字詞,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能夠正確、流利的讀課文。
            教學用具:
            電腦課件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新課。
            1、播放flash動畫,聽《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陽》,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2、今天,我們學習第15課――《錫林郭勒大草原》
            二、朗讀課文,初步感知課文內容。
            (一)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讀課文。(做到正確、流利,不丟字,不加字。)
            2、指名讀。(糾正學生的字音,能夠讀出自己的語氣。)。
            3、小組互相讀一讀,進行評議。
            4、默讀課文,想一想:
            (1)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錫林郭勒大草原是廣闊美麗的?是從哪幾個方面介紹的?
            (2)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錫林郭勒大草原是個歡騰的世界。
            (3)在課文中用自己喜歡的方式畫下相應的詞句。
            5、匯報。讀一讀畫下的句子。
            (二)學習生字。
            1、指名讀一讀本課的生字、詞語。
            (1)讀一讀,指名讀。
            (2)重點指點讀音:勒嵌且嚼
            (3)重點指點字形:錫騰嚼
            2、出示生詞:歡騰矯健飛翔安閑馬駒內蒙古偶爾牽牛花錫林郭勒一碧千里
            (個別讀、小組間互相檢查讀一讀。)
            3、把字詞帶到課文中讀一讀,做到正確流利。
            (三)聽寫本課生字。加強生字的掌握。
            三、閱讀理解,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自己默讀課文的一、二自然段,找到有關的語句,畫下來。自讀,已經畫出的語句。
            四、練習。
            1、作業(yè):練習有感情的朗讀課文,抄寫詞語以及自己喜歡的句子。
            2、書寫本課生字。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能摘錄并積累相關詞語。
            2、能聯系上下文和生活實際展開合理想象,理解句子的意思,體會草原神奇而美麗的景象。
            3、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第2或第4自然段。
            4、感受錫林郭勒大草原的廣闊美麗,無限生機,產生喜愛這個地方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感受錫林郭勒大草原的廣闊美麗,無限生機,產生喜愛這個地方的思想感情。
            教學難點:
            能聯系上下文和生活實際展開合理想象,理解句子的意思,體會草原神奇而美麗的景象。
            教學過程:
            一、導入:今天我們繼續(xù)學習這篇課文。
            二、新授:
            1、自讀課文,整體感知全文。
            指名回答:廣闊、美麗;歡騰的世界
            2、結合練習題自讀課文,三、四自然段。
            同桌討論討論:草原上有()、()、()、()、()、()。
            3、在已經理解的基礎上,有感情地齊讀課文。
            4、自己找出最喜歡的句子或者自然段,嘗試背誦。
            5、小組互相背誦。
            三、作業(yè):
            1、按要求從課文中或課外讀物中摘錄詞語。
            2、激發(fā)情感,想象創(chuàng)新,自編自創(chuàng)一首小詩或一篇小短文。
            三年級小數教案篇十八
            三年級一班共有學生51名,其中男生25名,女生26名。從整體看,本班屬于前面優(yōu)等生出色,后面后進生較多這種情況。優(yōu)等生能要求上進,在課堂上認真聽講,養(yǎng)成了主動閱讀的好習慣,并有一定的語文素養(yǎng),發(fā)展也比較全面。后進生沒有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不能自覺做好上課準備,不能積極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yè),上課聽講不夠專心,課下閱讀時間少,課外積累欠缺。在本學期對他們需要多一些關注與指導,幫助他們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教給學習方法,使他們能和大家一起快樂學習,共同進步。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三年級下冊》是《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的精神為指導,以《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稿)為依據編寫的。本冊教科書進一步加大改革力度,從選文到練習設計,從編排結構到呈現方式,有不少新的突破。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僅要重視學生知識的積累情況,更要著眼于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增強語文實踐能力,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精神,促使學生全面發(fā)展。
            本冊共有課文32篇,其中精讀課文24篇,略讀課文8篇。教材后面還編排8篇選讀課文。每組教材包括導語、課文和語文園地三大部分。第二組和第五組各安排了一次綜合性學習活動。附錄部分包括生字表(一),要求會認的字;生字表(二),要求會寫的字;詞語表。教材共八個專題。它們依次是: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愛護周圍環(huán)境,怎樣看待總是、怎樣想問題;豐富多采的兒童生活;可貴的親情、友情;神奇的科技世界;國際理解和友好;神話故事、傳說。每個專題人文內涵豐富,貼近兒童生活,體現時代特點,蘊涵教育價值。本冊要求認200個字、寫300個字。本冊教材有以下幾個特點:1、圍繞專題整合教材內容。
            2、結合專題繼續(xù)安排綜合性學習,體現課程標準倡導的理念和目標。3、大量更新課文,使教材更加貼近兒童生活。4、著力改進課文和課后練習的編排,促進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5、保持“語文園地“的框架結構,加強內容的整合和創(chuàng)新。6、完善圖像系統,注重圖文并茂。
            1.在語文學習中,體現8個專題的思想。
            2.認識200個字,會寫300個字。累計認識2200個字,會寫1600個字。
            3.會使用字典、詞典,有初步的獨立識字能力。繼續(xù)練習用鋼筆書寫正楷字,用字帖臨摹。
            4.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5.繼續(xù)學習默讀,能對課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問。
            6.學習聯系上下文或其他方式,理解詞句的意思,繼續(xù)體會課文中關鍵詞句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
            7.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
            8.繼續(xù)學習略讀,粗知文章大意。
            9.積累課文中的優(yōu)美詞語、精彩句段,誦讀優(yōu)秀詩文,練習復述課文。
            10.繼續(xù)培養(yǎng)讀書看報的習慣,收藏并與同學交流圖書資料。
            11.留心周圍事物,樂于書面表達,增強習作的自信心。不拘形式地寫下見聞、感受和想象。愿意將自己的習作讀給人聽,與他人分享習作的快樂。
            12.能用普通話交談。在交談中能認真傾聽,并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請教,就不理解的意見與人商討。繼續(xù)具體生動地講述故事,努力用語言打動他人。能逐步清楚明白地講述一件事情。
            13.結合語文學習,觀察大自然、觀察社會,書面與口頭結合表達自己的觀察所得。
            1、嚴格要求學生,持之以恒地堅持下來,使學生逐步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2、注意把握教材之間的聯系,把教材與學生生活實際聯系起來。
            3、充分利用一切教育資源。
            4、注重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及寫話能力的培養(yǎng)。
            繼續(xù)進行作文片斷的練習。
            周次
            第一周
            第二周
            第三周
            第四周
            第五周
            第六周
            第七周
            第八周
            第九周
            第十周
            第十一周
            第十二周
            第十三周
            第十四周
            第十五周
            第十六周
            第十七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