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乱码视频,日韩 欧美 国产 动漫 一区,97在线观看免费视频播国产,中文字幕亚洲图片

      1. <legend id="ppnor"></legend>

      2. 
        
        <sup id="ppnor"><input id="ppnor"></input></sup>
        <s id="ppnor"></s>

        幼兒園大班數(shù)學教案認識鐘表大全(14篇)

        字號:

            教案是教學活動的設計綱要,它起著指導教師教學的作用。教案的評價要客觀準確,能夠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有效的反饋。教師可以通過與同行的交流和分享,互相借鑒和學習,進一步提高教學質量。
            幼兒園大班數(shù)學教案認識鐘表篇一
            1、了解時鐘的表面結構及時針、分針的運轉、規(guī)律,學會看整點。
            2、發(fā)展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
            3、教育孩子珍惜時間,養(yǎng)成按時作息的好習慣。
            1、課件
            2、自制大鐘面。
            3、為每個幼兒準備教具時鐘一個。
            4、大灰狼頭與懶洋洋頭飾。
            一、導入
            2、七點,你是怎么知道的?一起學習電子表上的時間。
            3、除了這個電子表,你還可以怎么知道是幾點起床的?(鐘表)
            2、比比看,這兩根針有什么地方不一樣?這根長長的針叫什么?(分針)這根短短的叫什么?(時針)
            3、鐘面上還有些什么?數(shù)字寶寶是怎樣排隊的?
            4、請小朋友看一看鐘面上的時針、分針都指在哪一個數(shù)字上?(12)
            5、請小朋友仔細看,當時針從12轉到1的時候,分針有什么變化?(分針從12走一圈又回到了12上) 由時針、分針賽跑,引導幼兒感知時針、分針的運動規(guī)律。
            三、認識整點鐘
            1、今天小貓、小鴨和小兔要考考我們小朋友,請你們看看它們分別表示幾點鐘?
            提問:這三只鐘面什么地方是一樣的?(分針都指在12上)什么地方不一樣?
            2、當分針指在12上的時候就是整點鐘,這時候時針指在幾上就是幾點整。那么,這是幾點整?......5點整時針指在哪個數(shù)字上?分針指在哪個數(shù)字上?8點整呢?(幼兒討論操作)
            3、做練習
            4、小狗的一天
            5、做練習
            游戲:"老狼老狼幾點鐘"我們小朋友真棒!現(xiàn)在我們來玩一個"老狼老狼幾點鐘"的游戲。小朋友們扮演小羊撥鐘,你們問:"老狼老狼幾點鐘?"老狼說幾點,你們就撥幾點,撥好就定住,老狼看小羊撥對了就不吃他,如果誰撥錯了,就要被老狼吃掉。
            四、鞏固練習
            動畫做題,提高幼兒的注意力五、課堂小結時針不停地轉動,時間也悄悄溜走了,小朋友要珍惜時間,不能像小豬那樣浪費時間玩耍。
            幼兒園大班數(shù)學教案認識鐘表篇二
            1.能說出球體的名稱,知道球體的外形特征,即不論從哪個方向看球體都是圓的,不論向前、后、左、右它都能轉動。
            2.發(fā)展幼兒的觀察力、空間想象能力。
            準備:1.幼兒每人一個小筐子,筐內有乒乓球、圓片紙、鉛筆、操作材料各一。
            2.教師演示用的大范例,教室內角落放有球體形狀的物體。
            過程:1.請幼兒拿乒乓球,從上(下)面、前(后)面、左(右)邊等方向看乒乓球是什么形狀的。請幼兒觀察后回答。
            教師小結:乒乓球從各個方向看,它都是圓的。
            2.請幼兒拿圓片紙,比較圓片紙和乒乓球的不同,進一步了解球體的特征。
            引導幼兒從各個方向看圓片紙,從旁邊看是一條線,幼兒觀察回答,教師小結。
            3.把球放在桌子上,讓幼兒玩球。注意不要讓球離開桌面,引導幼兒把球向前(后)、向左(右)等方向滾動,并啟發(fā)幼兒說出:球向前,向后,向左,向右都能滾動。
            教師小結:
            幼兒園大班數(shù)學教案認識鐘表篇三
            1、初步了解時針、分針之間的關系,掌握整點、半點并知道其規(guī)律,結合日常生活理解時鐘的用途。
            2、培養(yǎng)觀察力、思維力、動手能力及大膽嘗試精神。
            3、培養(yǎng)幼兒每天準時來園,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1、課件ppt(反映幼兒一日生活內容的圖片(起床、上學、午飯、午睡等),時鐘演變過程圖片。)。
            2、人手一只可以撥動的小時鐘。
            3、空白的鐘面每位幼兒一份。
            小小圓形運動場,三個選手比賽忙,跑的路程有長短,最后時間一個樣。
            這是什么呀?請小朋友們一起猜一猜。
            通過觀察活動比較鐘表上時針、分針的不同,認識12個數(shù)字以及數(shù)字的排列位置。
            提問:
            1、每只鐘面上都有什么?
            2、比比看,兩根針什么地方不一樣?(長短、粗細之分)它們的名稱叫什么?(了解時針、分針的名稱)。
            3、鐘面上的數(shù)字排列位置是怎樣的?(認識典型的幾個數(shù)字位置12、9、3、6)。
            讓幼兒理解并掌握分針、時針與數(shù)字的關系(幼兒人手一只時鐘)。
            提問:。
            1、請小朋友看一看鐘面上時針和分針都指在哪一個數(shù)字上?(12上)。
            2、請小朋友把時針從12撥到1上,看一看分針有什么變化?(分針從12走一圈又回到12)。
            3、小朋友自己撥鐘試一試,然后把你的發(fā)現(xiàn)告訴大家。(教師課件操作)。
            4、得出結論:當時針走一個數(shù)字(一格),分針就要走12個數(shù)字(一圈),這就是一小時。
            這是幾點你們知道嗎。
            1、教師課件演示,讓幼兒觀察三只鐘。
            3、老師歸納:整點時,時針指在一個數(shù)字上,分針總是指在12上。
            1、提問:小朋友,你們家里有鐘嗎?你還在什么地方看見過鐘?為什么那么多的地方都要用到鐘呢?(啟發(fā)幼兒通過明明愉快的'一天來理解鐘的用途)。
            小朋友第二次嘗試練習:結合日常生活圖片撥出整點,小組中的幼兒互相檢查準確與否,并說一說時針、分針指向的數(shù)字。
            2、教師歸納:時鐘和手表都是計時工具,它可以告訴人們,現(xiàn)在是什么時間了,應該干什么事情了;它可以幫助人們形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鐘是人類的好朋友。
            小朋友認識了鐘,可以按時起床,按時上幼兒園。老師可以根據(jù)鐘上的時間按時上課,按時做游戲,按時讓小朋友吃午飯,鐘的用處可大啦。
            1、認識半點。
            2、提供制作鐘的材料,鼓勵幼兒制作時鐘。
            幼兒園大班數(shù)學教案認識鐘表篇四
            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時鐘的表面結構及時針、分針的運轉規(guī)律,學習辨認整點。
            2、教育幼兒珍惜時間,養(yǎng)成按時作息的好習慣。
            3、感受時鐘的用途,體驗游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經(jīng)驗準備:在日常生活中接觸過時鐘的經(jīng)驗,并了解幼兒園一日活動的各個環(huán)節(jié)。
            物質準備:親子活動“自制一只可撥動時針、分針的時鐘”、大鐘模型一個、大灰狼頭飾等。
            活動重難點:
            學習辨認整點的方法活動過程:
            一、猜謎引題,認識時鐘。
            1、猜謎引題,激發(fā)興趣師:有一對好兄弟,總愛圍著桌子轉。弟弟要比哥哥長,哥哥倒比弟弟短。要是一個不留心,它就會悄悄溜走了。請你猜猜它是誰?(時鐘)。
            2、交流經(jīng)驗,理解用途你見過時鐘嗎?在哪里見過?它有什么作用嗎?幼兒相互交流,并積極發(fā)言。
            3、師小結:時鐘是我們的好朋友,可以提醒我們:現(xiàn)在是什么時間,應該做什么事情了。它是我們生活的好幫手,我們的生活少不了它。(通過猜謎的方式,引出本次活動的主角——時鐘,幫助幼兒聯(lián)系生活實際,初步感知下時鐘的用途,為接下來的活動打下基礎。)。
            二、觀察并認識鐘面鐘面上有什么?
            (長短、粗細不一樣。長針叫分針,短針叫時針;時針比較粗,分針比較細)。
            (重點介紹分針和時針,幫助幼兒加強記憶,更好開展下面的活動)。
            三、“時針分針來賽跑”游戲,初步了解時針、分針的運轉規(guī)律。
            師:今天時針哥哥和分針弟弟要進行一場比賽,你們猜誰跑得快?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教師將時針撥到12點上,并為幼兒介紹這是比賽的起點和終點,教師操作鐘面,讓時鐘走一小時,引導幼兒觀察并發(fā)現(xiàn)。
            提問:(1)分針和時針跑的時候,他們之間有什么秘密呢?
            (2)它們朝哪個方向跑?跑了多遠?(朝一個方向,從數(shù)字1走到數(shù)字12)。
            (3)你還發(fā)現(xiàn)了什么?(分鐘走一圈,時針走一格)。
            師小結:分針跑得快,時針跑得慢,分針跑完一圈,時針走完一格,分針走一圈是一小時,時針走一格也是一小時。(豐富詞匯:順時針方向)(該環(huán)節(jié)是本次活動的重點。通過指針來比賽的游戲,引起幼兒興趣。教師操作鐘面,幫助幼兒初步感知時針和分針的運轉關系,分針轉一圈,時針轉一格,一格便是一小時。如果孩子們不能很好理解,可以再玩一次比賽游戲,引導幼兒發(fā)現(xiàn)規(guī)律,幫助幼兒加深認識。)。
            四、學習辨認整點。
            1、重復上面的游戲“時針分針來賽跑”,通過游戲讓幼兒了解當分針指向12,時針指向誰,就表示幾點整。師:現(xiàn)在時針指在數(shù)字1上,分針指在數(shù)字12上,現(xiàn)在就是一點整。也就是我們平時說的一點鐘了。(幫助幼兒聯(lián)系生活實際,感知整點概念)。
            2、通過“放炮仗”游戲,進一步學習辨認整點。
            (1)、師來撥動時鐘,請一名幼兒來回答鐘面上的時間。如果回答正確,請其他幼兒通過放炮仗“嘭啪”以示鼓勵,并大聲說出來這是幾點了;如果回答不正確,請其他幼兒通過“嘶~嘶~”的聲音來提醒,并請別的幼兒嘗試回答。
            (2)、請若干幼兒上臺來撥動時鐘,教師和其他幼兒一起做炮仗玩游戲。(以游戲的方式幫助幼兒進一步加深對整點的認識。讓所有的孩子都參與其中,體現(xiàn)出活動的趣味性和孩子的自主性)。
            五、結合幼兒自制時鐘進行練習,教育幼兒要珍惜時間。
            1、師:小朋友們,快拿出你和爸爸媽媽一起做的時鐘,給大家欣賞一下吧?。ㄓ變合嗷ソ涣?,促進彼此友誼,并體驗到親子活動——“自制時鐘”的成就感。)。
            2、師幫助幼兒回憶一日生活,并請幼兒根據(jù)時間撥動時鐘,鞏固對整點的認識。“六點鐘,我起床了!”“九點鐘,我在上課!”“十一點鐘,要吃飯了!”“下午兩點,我們在睡覺!”“下午五點鐘,放學了!”
            師小結:小朋友們每天都要做很多事情。而且你們馬上就要上小學了,會有更多的學習任務。我們可以請時鐘幫忙,提醒我們做好每天該做的事情,按時起床、準時睡覺。讓我們一起做一個守時的好寶寶吧!
            幼兒園大班數(shù)學教案認識鐘表篇五
            一、談話謎語導入寶貝們,早上好!今天我們班來了這么多客人老師,我們和他們打個招呼吧。哦,告訴大家一個好消息,我們班還來了一位小客人,瞧,他來了。他的名字叫多多,他可聰明了,你們愿意和他交朋友嗎?可是他有一個要求:必須猜對他的謎語,讓我們看看是什么謎語吧。
            (出示課件)能猜出來嗎?
            幼兒:表師:對,是鐘表,你見過鐘表嗎?在哪見的?(幼兒自由回答)多多家也有好多鐘表,我們一起去跟他看看吧!
            (出示課件)幼兒初步認識不同的鐘表師:那你知道鐘表有什么作用?
            二、認識鐘面鐘表的用途可真大呀?現(xiàn)在請小朋友仔細觀察這個鐘表上都有什么呀?
            1、數(shù)字寶寶有哪些數(shù)字寶寶?(1---12)它們是怎么排隊的?
            (課件演示)幼兒:哦,從1到12,從小到大轉一圈。和幼兒一起用手畫一畫。
            2、時針和分針鐘面上還有什么?有幾根針?兩根一樣嗎?
            師:呀小朋友真厲害,這根短短的,粗粗的叫時針;長長的,細細的叫分針;我們一起叫叫它們的名字吧!
            3、12個大格除了數(shù)字和兩根針,鐘面上還有什么?
            (課件演示)幼兒:分針快,時針慢。分針走一圈,時針走一格師小結:分針走一圈,時針就走一大格。但是它們都是朝著同一個方向轉,這叫順時針方向轉動。
            1、好,今天老師也帶來一個鐘表,我們一起看看這個鐘表上的時針和分針又是怎么走的?
            幼兒:1點或12點師:這是一點整,分針指著12,時針指著1。小朋友再看看,時針從1點開始走,當他走到2點時,分針走了多少?(一圈)那現(xiàn)在分針指著幾?(12)時針指著幾?(2)現(xiàn)在就是2點整。
            2、依次撥表,認識3、4、5、6點整3、小結:分針指著12,時針指著幾就是幾點整。
            四、鞏固整點。
            (出示課件)多多的一日生活這是幾點?多多在干什么?
            2、剛才我們認識了整點,小朋友再看看這幾個表分別是幾點?們的分針都指著幾?
            幼兒一起小結:分針指著12,時針指著幾就是幾點整。
            3、肢體動作表示整點小朋友表現(xiàn)的太棒了,多多想考考你們,想請你們用自己的身體動作來表示時間。
            五、集體操作鐘表幫助多多合理地安排了他一天的生活,那小朋友的一天又是怎么過的呢?
            1、出示圖片,幼兒集體撥表。
            2、請個別小朋友示范。
            3、集體驗證(提醒幼兒在撥表時按順時針方向)。
            六、游戲:灰太狼灰太狼幾點了老師扮演灰太狼,小朋友扮演羊羊規(guī)則:羊羊問灰太狼灰太狼幾點了?灰太狼撥表,羊羊認表,只要是看見月亮出來,羊羊就要藏起來。背捉的小朋友再當灰太狼。
            教案設計頻道小編推薦:
            幼兒園大班數(shù)學教案認識鐘表篇六
            1、能辨認出鐘表上的整點、半點。
            2、知道時針、分針及其表示時間的關系。
            3、幫助幼兒理解鐘表的功能,培養(yǎng)幼兒從小養(yǎng)成珍惜時間的好習慣。
            活動準備。
            2、聲音:鐘表的秒針。
            3、涂色:鐘表。
            活動過程。
            一、激發(fā)幼兒興趣。
            教師壓低聲音:請小朋友安靜,仔細聽,這是什么聲音?
            播放鐘表的聲音,請幼兒聽。
            (滴答滴答響)。
            二、觀察活動。
            1、出示鐘表。
            (1)觀察一下鐘面上都有什么?
            (2)鐘面上有多少數(shù)字?這12個數(shù)字是怎么排列的?
            (重點認識幾個數(shù)字位置12、3、6、9)。
            (3)比比看,兩根針什么地方不一樣?(長短、粗細)。
            短短粗粗的這根針我們叫它時針,長長細細的這根針我們叫它分針。
            三、實踐操作。
            1、教師演示課件,幼兒說出時間。
            請幼兒觀察后說出是幾點。
            1點,4點,8點。
            課件:3—64認識鐘表。
            4點,2點,7點,10點。
            2、教師操作,讓幼兒理解并掌握分針、時針與數(shù)字的.關系。
            (1)觀察時間為12點鐘表。
            請小朋友看一看鐘面上時針和分針都指在哪一個數(shù)字上?(12)。
            仔細看!把分針撥1圈,時針有什么變化?(時針走一格)。
            (2)教師再次操作,讓幼兒觀察分針和時針的變化。
            四、認識整點、半點,尋找和發(fā)現(xiàn)他們之間的規(guī)律。
            1、看看12點、1點有沒有相同的地方?(分針都指向12)。
            2、對比時間為12點半、1點半鐘表。
            有沒有相同的地方?(分針都指向6)。
            3、課件:3—69認識鐘表。
            進一步引導幼兒觀察。
            五、幫助幼兒理解鐘表的功能,培養(yǎng)幼兒愛惜時間的好習慣。
            2、
            幼兒園大班數(shù)學教案認識鐘表篇七
            活動目標:
            1、利用游戲操作活動,了解時鐘的表面結構認識時針、分針。
            2、學會看整點,發(fā)展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
            3、教育孩子珍惜時間,養(yǎng)成按時作息的好習慣。
            活動準備:
            各種不同款式小鬧鐘。自制一座大鐘(教師用),自制小鐘若干。
            教學過程:
            1、對,就是鬧鐘。今天鬧鐘的一家來到了我們這里,我們歡迎他們。
            2、我們一起逛超市:引導幼兒觀察鐘面上的指針和數(shù)字。
            師:我們一起看一看他們身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誰來說一說。
            時鐘上有數(shù)字1—12,12總在上面,6總在下面。這些鐘都有兩根針,一根長針,一根短針。(這根長長的針叫做分針,短短的針叫做時針。
            3、時鐘的`作用?(引導幼兒發(fā)現(xiàn):時鐘不停的走動,為人們顯示時間,人們按時進行工作、學習、休息,給人們帶來有規(guī)律的生活。)。
            1、長針和短針轉的時候,它還有一個小秘密。長針跑得像小白兔一樣快,短針像小烏龜一樣慢,長針跑一圈,短針只跑一格(可讓幼兒一起做出動作加深印象)。
            2、教師師范撥一次時鐘,提問:長針跑一圈,短針跑多少呢?(一格)就是一個小時。
            1、現(xiàn)在老師要教小朋友來認識時間了,現(xiàn)在長針指到12,短針指到。
            幾就是幾點了。(長針指到12,短針指到3,就是三點整了)可重復幾次。
            2、教師說幾個時間,請幼兒操作(如:7點鐘該起床了,8點鐘該上學了,5點鐘該放學了等等)。
            幼兒扮成小白兔,教師扮成大灰狼,小白兔問:老狼老狼幾點了,老狼不說話就在時鐘上撥點,如撥3點,然后幼兒看時鐘就說啊三點了,教師一撥12點小白兔就跑回家。
            3、"時鐘時鐘幾點鐘了的游戲"教師當小鬧鐘,小朋友問:時鐘時鐘幾點鐘了?教師敲鈴鼓,敲幾下就代表幾點鐘了,(如:敲4下,就代表4點鐘了),請小朋友表示出來。
            小朋友今天很能干,通過玩一玩、看一看、想一想,你都認識了鐘面,知道鐘面上有12個數(shù)字,認識了時針、分針和它們的特點,學會了認整時,并能自己撥出正確的時間。希望你們能合理安排時間,做個珍惜時間的好孩子。
            幼兒園大班數(shù)學教案認識鐘表篇八
            1.通過操作掌握圓柱體這一名稱,感知它的特點,能找到與它相似的物體。
            2.發(fā)展幼兒觀察、分析、判斷能力及動手操作的能力。
            1.教具:圓柱體的圓紙筒一個。
            2.學具:制作圓柱體的長方形、圓紙片、橡皮泥和圓柱體積木若干。
            1.出示圓紙筒,請幼兒在盒子里找出于圓紙筒形狀相似的積木。
            3.組織幼兒討論觀察的結果,然后叫教師小結:上面是圓形,下面是圓形,兩個圓一樣大,中間從上至下一樣粗的形狀叫圓柱體。(讓幼兒掌握名詞:圓柱體。)。
            4.說說生活中還有哪些東西是圓柱體的?分組討論后,比比哪組舉得多,最準確。
            6.分組操作。一組發(fā)給一張長方形紙,并啟發(fā)他們嘗試從許多圓紙片中找到兩個同樣大的`粘貼成一個圓柱體;一組用橡皮泥塑成粗細不一的圓柱體,然后練習按粗細排序;一組從積木里找到高矮、粗細不一的圓柱體,然后按高矮或粗細排序。
            7.幼兒可根據(jù)不同的水平分組。完成作用后,幼兒可去另一組交流。
            1.在游戲中反復鞏固所學的知識。
            2.游戲和兒歌:
            圓柱體,長又長,兩頭看去都是圓。
            圓柱體,圓又直,身子上下一樣粗。
            幼兒園大班數(shù)學教案認識鐘表篇九
            教材分析:
            日歷對于大班幼兒來說并不陌生,幾乎家家都有,是幼兒生活中非常熟悉的事物?!吨改稀分幸仓赋觥皵?shù)學的核心目的就是引導幼兒初步感知數(shù)學的有用和有趣”怎樣讓這些內容由“枯燥”變得“有趣”呢?我實行了兩個策略和兩個變化。
            第二,結合幼兒的親身體驗,如:制作“班級生日冊”、“合作游戲”等方式引導幼兒鞏固“看日歷找日期”的方法,讓幼兒由“被動學”變“主動學”。
            與此同時,我還整合了語言活動中的兒歌,把“看日歷找日期”的方法可以總結成朗朗上口的小秘訣“先找月,后找日,最后對應找星期”這樣既發(fā)揮了幼兒的主動性,又便于幼兒記憶和使用。符合幼兒的現(xiàn)實需要,適合大班幼兒的現(xiàn)有水平,也是幼兒感興趣的身邊科學。
            活動名稱:
            數(shù)學。
            活動內容:
            活動目標:
            1、初步認識日歷種不同符號的意義,知道一年有12個月,一個星期有7天及它們的排列順序。(重點)。
            2、掌握看日歷的方法,能迅速找出日歷中的日期。(難點)
            3、感受日歷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體驗合作探索的快樂。
            5、積極參與數(shù)學活動,體驗數(shù)學活動中的樂趣。
            活動準備:
            物質準備:
            1、ppt課件;
            2、日歷冊和幼兒1寸照片;
            3、四本掛歷冊、動物圖片及搶答牌。
            經(jīng)驗準備:
            1、知道自己的生日;
            2、對日歷有初步的了解。
            活動過程:
            一、時光精靈導入,引導幼兒了解日歷的種類及日歷中不同符號的意義。
            1、提問:今天是幾月幾日?出示各種日歷,引導幼兒了解日歷的種類及用途。
            小結:這是日歷、月歷、年歷,他們都有一個好聽的名字叫“日歷”。
            2、組織談話,播放課件,引導幼兒初步認識日歷中不同符號的意義。小結:日歷中的不同數(shù)字,文字和顏色分別代表年份、月份、星期和節(jié)假日等。
            二、結合故事《年媽媽和它的孩子們》,引導幼兒知道一年有12個月,1個星期有7天及它們的排列順序。
            1、講故事《年媽媽和它的孩子們》,引導幼兒知道一年有365天,12個月。
            2、提問互動,引導幼兒知道一星期有7天及他們的排列順序。
            提問:為了讓孩子們生活更有規(guī)律,年媽媽是怎樣安排他們住的?是按照什么順序排列的?
            小結:一星期有7天,他們是按照星期日——星期六排列的。
            三、利用多種形式,引導幼兒掌握看日歷的方法,能迅速找出日歷中的日期,感受日歷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
            1、利用課件,初步掌握看日歷的方法。
            提問:請小朋友在日歷中找出今天、昨天、明天分別是幾月幾日,星期幾。
            小結:找日歷的小秘訣就是先找月,再找日,最后對應找星期。
            2、制作班級生日冊,進一步掌握看日歷的方法,感受日歷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
            玩法:在“大日歷”中找出自己的生日貼上照片并說出自己的生日是幾月幾日星期幾,鞏固幼兒找日歷的方法,最后制成生日冊。
            3、“找節(jié)日大比拼”比賽,引導幼兒迅速找出日歷中的日期,體會合作探索的快樂。
            玩法:4人為一組,分為4組,教師說節(jié)假日,幼兒迅速在日歷中找到相應的節(jié)日,并圈出,馬上舉起搶答牌,又快有準的一隊加分。
            小結:今天小朋友都學會了看日歷找日期的小秘訣,其實日歷中還藏著許多小秘密,比如說公歷和農歷,回家可以和爸爸媽媽繼續(xù)探索哦!
            活動反思。
            通過故事的形式,利用故事便于幼兒理解的特點,使幼兒喜歡、理解日歷。果然,這種方式大大的激發(fā)了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幼兒很容易就理解一年有365天,分別住在12個月里,其中有的月是29天、30天、和31天。幼兒參與的積極性得到了大大的提高,我發(fā)現(xiàn)孩子們掌握的較好,效果也不錯。
            幼兒園大班數(shù)學教案認識鐘表篇十
            1.通過操作掌握球體這一名稱,感知它的特點,能找到與它相似的物體,能區(qū)分圓形和球體。
            2.發(fā)展幼兒分析、比較的能力及運用感官的能力。
            每人硬紙圓片一張,小皮球一個。
            1.出示一個圓形紙片,啟發(fā)幼兒說出它是什么形狀的?(圓形)。
            2.發(fā)給每個幼兒一張圓紙片和一個皮球,讓幼兒自由地玩。鼓勵他們從不同的角度去觀察,用手去摸摸,或在地(桌)上滾一滾,比一比,找一找它們的.形狀有什么不同。
            3.組織幼兒進一步觀察、思考、討論它們的不同。
            (1)教師邊轉動圓紙片和小皮球,邊啟發(fā)幼兒說說發(fā)現(xiàn)了什么?
            (2)讓幼兒充分發(fā)表意見后,教師小結:圓紙片正面看上去是圓形,轉動后成一條線,再轉動后又成了圓形,小皮球無論怎樣轉,看上去都是圓形,像小皮球這樣無論怎樣轉,看上去都是圓形的物體叫做球體。(讓幼兒掌握名詞:球體。)。
            (3)再啟發(fā)幼兒將皮球在桌上滾滾,用手摸摸,提問:“玩的時候還發(fā)現(xiàn)了什么?”(讓幼兒充分發(fā)表意見后,教師小結:皮球圓溜溜的,無論從哪個方向都能滾動。最后念兒歌以加深印象。)。
            “小皮球,溜溜圓,哪邊看它都是圓。小皮球,站不穩(wěn),哪邊挨地都能滾。“。
            4.說說生活中還有哪些東西時球體的,讓幼兒討論后再回到。5.指導幼兒做《幼兒用書》第5頁的練習。
            重點引導幼兒判斷右上圖的物體哪些不是球體,談談為什么。
            1.到戶外玩球,加深對球體的感知。
            2.學會《小皮球》兒歌。
            幼兒園大班數(shù)學教案認識鐘表篇十一
            活動目標:
            1在活動中感知常見幾何體的特征。
            2培養(yǎng)小朋友的動手操作興趣和思考能力。
            重點難點:
            幾何體的動態(tài)特征。
            活動準備:
            各種規(guī)格的'球體、正方體、長方體、圓柱體等。
            活動過程:
            1.各種幾何體混放在一起,請小朋友圍坐在周圍,做蓋高樓活動。引導小朋友嘗試用各種幾何體蓋高樓。
            2.討論:哪些幾何體能夠疊放蓋高樓?哪些幾何體不能疊放?為什么?
            3.找出能夠疊放蓋高樓的幾何體。
            4.請小朋友自由探索嘗試:什么樣的幾何體蓋的高樓站著最穩(wěn)?什么樣的幾何體疊得高?
            5.討論總結找出蓋高樓站得穩(wěn)的幾何體,請小朋友蓋一座高樓。
            活動延伸:
            在建構活動中鼓勵小朋友利用幾何體搭蓋高樓。
            評量:
            能夠找出能疊放和不能疊放的幾何體,并能說出原因。
            活動結束:
            探索性地操作和學習活動.有利于小朋友能力的形成和發(fā)展。
            幼兒園大班數(shù)學教案認識鐘表篇十二
            1、進一步識別時鐘上的整點、半點和分鐘,感知時鐘與時間變化的關系。
            2、開展有關時間的探索,初步發(fā)現(xiàn)時間的流逝性。
            金老爺家的四層樓房剖面、自制大鐘面一個、金老爺家的四個鐘、幼兒人手一個小鐘。
            一、討論對時鐘的認識,關注故事中所出現(xiàn)的問題。
            1、討論時鐘的用處,為什么許多人家里都有時鐘。
            二、交流各自的看法。
            1、聽教師介紹“金老爺買鐘”的.故事。關注教師根據(jù)故事情節(jié)撥動鐘面所發(fā)生的變化。
            2、故事中強調以下內容,供幼兒思考(不展開討論)。
            第一段:究竟是閣樓上的鐘快還是臥室里的鐘慢。
            第二段:強調金老爺對鐘時,不斷與第一時間看到的鐘面作比較。
            第三段:為什么屋子里沒有兩個鐘的時間是相同的。
            第四段:跟著鐘表師傅一起對鐘時,一次又一次地發(fā)現(xiàn)鐘表師傅的表與金老爺家每一個鐘的時間完全一致。
            3、聽完故事后討論“究竟是金老爺家的鐘有問題,還是金老爺有問題”,說出各自的理由。
            三、撥動小鐘找答案。
            1、每人一個小鐘,跟著金老爺買鐘的故事情節(jié),一起撥動小鐘找答案。
            2、觀察指針行走的方向,懂得鐘表倒撥易損壞,況且把鐘表倒撥,時間還是只能前進不能倒退。
            3、引導幼兒通過撥動小鐘思考以下問題。
            問題一:金老爺來到閣樓上時,下面臥室里看不見的鐘是幾點?
            問題三:臥室里的鐘是4點26分時,其他的鐘分別是幾點幾分?
            問題四:金老爺買好表回到家正好是6點,他家會不會有一個鐘不是6點?
            四、進一步體會時間的流逝性。
            1、聯(lián)系故事提出問題:是不是每次上樓、下樓用的時間都一樣?
            2、運用生活實例,引導幼兒進一步思考。
            幼兒園大班數(shù)學教案認識鐘表篇十三
            1、能辨認出鐘表上的整點、半點。
            2、知道時針、分針及其表示時間的關系。
            3、幫助幼兒理解鐘表的功能,培養(yǎng)幼兒從小養(yǎng)成珍惜時間的好習慣。
            2、聲音:鐘表的秒針。
            一、激發(fā)幼兒興趣。
            教師壓低聲音:請小朋友安靜,仔細聽,這是什么聲音?
            播放鐘表的聲音,請幼兒聽。
            (滴答滴答響)。
            (1)觀察一下鐘面上都有什么?
            (2)鐘面上有多少數(shù)字?這12個數(shù)字是怎么排列的?
            (重點認識幾個數(shù)字位置12、3、6、9)。
            (3)比比看,兩根針什么地方不一樣?(長短、粗細)。
            短短粗粗的這根針我們叫它時針,長長細細的這根針我們叫它分針。
            1、教師演示課件,幼兒說出時間。
            請幼兒觀察后說出是幾點。
            1點,4點,8點.。
            4點,2點,7點,10點。
            2、教師操作,讓幼兒理解并掌握分針、時針與數(shù)字的關系。
            (1)觀察時間為12點鐘表。
            請小朋友看一看鐘面上時針和分針都指在哪一個數(shù)字上?(12)。
            仔細看!把分針撥1圈,時針有什么變化?(時針走一格)。
            (2)教師再次操作,讓幼兒觀察分針和時針的變化。
            小結:當分針走1圈,時針走一個數(shù)字(一格),這就是一小時。
            1、看看12點、1點有沒有相同的地方?(分針都指向12)。
            小結:當分針指向12時,時針指向幾,就是幾點整。
            2、對比時間為12點半、1點半鐘表。
            有沒有相同的地方?(分針都指向6)。
            小結:當時針指在兩個數(shù)字中間,分針指在6上,就是半點。
            進一步引導幼兒觀察總結出:分針指6,時針前面的數(shù)字是幾,就是幾點半。
            2、總結:鐘表是計時工具,它可以告訴人們,現(xiàn)在是什么時間了,應該干什么事情了;它可以幫助人們形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涂色:鐘表。
            幼兒園大班數(shù)學教案認識鐘表篇十四
            2、探索興趣的激發(fā),以及觀察、比較的能力進一步提高。
            1、收集各種球體、圓柱體、正方體、長方體形狀的物品。
            2、準備四種顏色的圓圈(紅、黃、藍、綠四色)。
            一、讓每位幼兒自由選擇一樣物品,請他們自由的觀察、觸摸和擺放。
            師:每位小朋友到老師這來拿一樣玩具,待會玩的時候,請小朋友們看一看你拿的`玩具是什么樣子的?它摸上去是有什么感覺?把它放在桌子上看看會怎么樣?并猜一猜它叫什么名字?(幼兒帶著問題自由操作,教師從旁觀察,并適時給予指導)。
            二、教師從幼兒的觀察中向學生介紹球體、圓柱體、正方體、長方體的名稱及其特征。
            1、組織幼兒進行討論。
            2、幼兒根據(jù)自己的觀察和玩法回答,如:“我玩的是小球,一推它就向前滾,一擋,它就向別的方向滾,我把小球放在地上,它站不住總向周圍滾”,“我玩的是方積木,我一推它,它就向前滑”,“我玩的是可樂瓶,一推,它就向前滾,一擋,它就停下來。我把小可樂瓶放在桌上,它能立住”等。
            3、教師對于幼兒的觀察分析進行總結型概述。
            師:球體無論從哪一個方向看都是圓的,放在平面上能向任何方向滾動;
            長方體和正方體差不多,有四個面是一樣大,是長方形,還有兩個面是正方形,也是一樣大,把它放在桌面上,不管怎么放,也都不能滾動。
            三、請幼兒分別將各種球體、圓柱體、正方體、長方體等形狀的物品進行分類,并請能力強的幼兒檢查是否放對了。
            師:為了證明小朋友們都認識它們了,下面來請小朋友將)手中的物品分分類,將球體放入紅圈內,將圓柱體放入黃圈內,將正方形放入藍圈內,將長方體放入綠圈內。(分好后)。
            師:我請小朋友來檢查一下,看看是不是都分對了,如果有錯,應該放在哪里?
            四、請幼兒從周圍環(huán)境中找出相似的物體(教室內的事物)。
            師:不知道小朋友們有沒有注意到,其實我們教室里面有很多球體、圓柱體、正方體、長方體形狀的物品,大家來找找看好不好?(找到后,老師夸小朋友們真厲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