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后感是一種學習方法,它能夠幫助我們提升閱讀理解能力和文學鑒賞水平。想要撰寫一篇出色的讀后感,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思考和寫作,希望對你有所幫助。以下是一些讀后感范文,供大家參考。這些范文不僅展示了對作品的深入思考和感受,也展示了不同人的獨特見解和體驗,希望對大家在寫讀后感時有所啟發(fā)和幫助。讀后感的好與壞并不在于字數的多寡,而在于能否準確表達自己的感受和思考,真實地展現對作品的理解和價值評判。以下范文可以給予我們一些啟示,提供一些參考,但最重要的還是要堅持原創(chuàng),寫出屬于自己的讀后感。
王獻之練字讀后感篇一
《王獻之練字》是教科版實驗教材三年級下冊語文第六單元的一篇主體課文,課文講述了王獻之戒驕戒躁,認真、刻苦練字的故事。通過故事的閱讀、挖掘引導學生懂得要想成功只有刻苦練習、堅持不懈、持之以恒。課文故事層次清晰,脈絡分明,故事內容簡潔,蘊含深刻的道理,是一篇極富教育意義的故事。
《王獻之練字》這篇課文,故事情節(jié)簡單,語言生動、平易,內容貼近兒童生活,很適合小學生的閱讀,使學生懂得要想成功只有刻苦練習、堅持不懈、持之以恒的道理。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讀課文。知道王羲之和王獻之父子倆是我國古代大書法家。
2、知道王獻之成為大書法家的“秘訣”,懂得只有堅持不懈、勤學苦練才能成功的道理。
弄懂書法家王羲之、王獻之成功的秘訣。懂得只有堅持不懈、勤學苦練才能成功的道理。
入境導入:
書法藝術是我國藝術寶庫中的瑰寶,能寫一手漂亮的這是非常讓人羨慕的?,F在請大家來欣賞一些書法作品。
這些字筆劃雋秀挺撥,結字蕭散逸巖,顧盼有致,都出自晉代大書法家王獻之之手。哪位同學能結合自己課前搜集的資料來向大家介紹一下這位書法家。
每個人的成功都不是與生俱來的,王獻之也不例外。想知道他是怎么成功的嗎?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學習《王獻之練字》一課。(板書課題)。
學習交流:
一、初讀課文。
師:請同學們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要讀準字音,讀通詞句。
師:老師看到同學們讀得都非常認真。接下來請你們再默讀課文,邊讀邊思考: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學生再讀課文。)。
師:誰來說一說?
生1:課文主要講了王獻之練字的故事。
師:概括得真精練。誰能再來說一說練字時發(fā)生了什么故事呢?
生2:王獻之在屋子里一連寫了十幾個“大”字,他選了一個送給他父親看。他父親沒說什么,拿起筆來在“大”字上面加了一個點,變成“太”字?!▽W生將整個故事詳細的.講了一遍。)。
師(始終表現出認真傾聽的樣子):你的復述能力真強。
二、學習交流。
師:在課文中你認識了一個怎樣的王獻之?
生1:我認識了一個聰明的王獻之。
生2:我認識了一個從小就練字的王獻之。
生3:我認識了一個寫一手好字的王獻之。
生4:我認識了一個自滿的王獻之。
師:“自滿”。你們怎么理解“自滿”這個詞?
生:自滿就是驕傲。
師:聯系上下文,“自滿”怎么理解?
生:自滿就是王獻之滿足自己的成績。
師:誰會用“因為”“所以”的句式說一說“他常常受到人們的夸獎,他漸漸自滿起來了?!?BR> 生:因為他常常受到人們的夸獎,所以他漸漸的自滿起來。
師:你說得真對。這就是故事的起因,也就是課文的第一部分,請同學們做上標記。
師:這就是課文的第二部分。請同學們自由的朗讀這一部分,并動筆畫一畫。
師:誰來說一說自己在這一部分中學習到了什么?
生:我知道了王獻之寫了一個“大”字給父親看,父親沒夸他,挺生氣的。
師:噢?你怎么知道父親挺生氣的?
生:他寫的字根本就不好,還去炫耀。
師:這也正體現了小獻之的什么?
生:自滿、驕傲。
師:誰能說說從哪個句子中體現出來了?你能給大家讀一讀嗎?
師:他讀得怎樣?你感受到了什么?
生:他讀得很好,我感受到了王獻之的自滿。
師:你是怎么聽出來的?
生:他把“滿以為”讀得較重,突出了語氣。
師:母親的態(tài)度是怎么樣的呢?
師:母親的話真是一語驚醒夢中人。此時的王獻之還驕傲自滿嗎?在課文中找一找他的變化。
生:他頓時滿臉通紅,十分慚愧。
師:父親的隨手一筆在王獻之看來似乎很神奇,促使他想到父親有練字的什么?(秘訣)。
師:接下來就要請同學們幫他找找“秘訣”了。
(學生以小組為單位,組內合作探究,教師巡視。)。
三、集體交流。
師:哪一小組找到了?
生1:我們組找到了。父親的秘訣就是寫完18口大水缸里的水。
生2:我們組也找到了,父親的秘訣在后花園的水缸里。
(學生再一次到組內集體交流、探究。)。
再次交流匯報。
生1:我們組認為不是說寫完18口大水缸里的水就會練字,而是說要堅持的練字。
師:堅持不懈。
生2:我認為父親是讓他常練的意思。
師:更是一個“勤”字,勤練。
生3:我認為不是說正好寫完18缸水,而是說你要多練。
師:你是說父親的本意不在18缸這個數字上,而在于他的練字態(tài)度上對嗎?
生:18缸水,就是鐵杵磨成針。
生:就是只要人有恒,萬事都可成。
師(微笑鼓勵):老師知道你們已經理解了父親的話,能用平時積累的諺語來詮釋它的道理,老師真為你們感到自豪。
(鼓掌)。
師:同學們已經找到了秘訣,那就是想要練好字,就得堅持不懈、勤學苦練。
(板書:勤學苦練。)。
師:其實王獻之也找到了秘訣。請同學們齊讀課文的最后一個自然段。
(生齊讀,師板書:大書法家)。
師:這也就是課文的第三部分。
師:你們認為這個秘訣只是成為書法家的秘訣嗎?
生:做任何事的秘訣。
師:看看身邊的人或自己有沒有人運用上了這個秘訣?
(學生思考了一會兒)。
四、拓展。
我是小記者:如果王獻之穿越“時空隧道”來到你們面前,你想對他說點什么呢?
師小結:勤學苦練是一切成功者的法寶,同學們你們想成為成功者嗎?那就時刻記得這個秘訣,并運用這個秘訣吧!
五、作業(yè):
把這個故事講給父母聽。
再搜集一些名人勤學苦練的故事。
板書設計。
王獻之練字讀后感篇二
今天,我看了《中國小學生作文》這本書,內容非常精彩,一篇一篇認真讀下來,使我有了很大的收獲。
這本書里有對人物外貌的描寫,如:臉面、眼睛、眉毛、耳朵、牙齒等;有對人物動作的描寫,如:嘴巴、手臂、腿腳、腰身等;這里有對人物語言描寫,如:獨白、對話、贊語、惡語、語氣等;這里,也有對人物心理描寫,如:喜悅、焦急、思念、幻想、失望等;這里還有對人物神情描寫,如:笑、哭、沉默、注視、思索、其它等等,每一個章節(jié),都是刻畫的那么細膩、傳神,惟妙惟肖。
這本書里有許多優(yōu)美的句子,比如:小妹妹的臉就像蘋果一樣圓;爸爸的臉色變得更加嚴峻了,像青銅鑄就的一般。又如:一雙水汪汪的大眼睛,嵌在她那紅撲撲的小臉上。他那明亮的眼睛,像清澈的湖水,都能照出人影來了等等。比喻用的那么貼切,把事物描寫的活靈活現的,就像一下子就跑到了你眼前一樣。
這里還有許多好文章,如:寫自我的篇幅里有《我》、《我這個人》、《九點八十五》、《我來跑龍?zhí)住返?。寫父母的篇幅里有《我的爸爸》、《可愛的媽媽》、《給爸爸畫像》、《粗心媽媽》等。寫老師的篇幅里有《我敬愛的老師》、《我們的班主任》等。寫同學的篇幅里有《我們班的女生們》、《大家都夸他》等。寫其他人的篇幅里有《小老外》、《冤家路窄》……真是內容豐富,題材齊全,角度多變,篇篇都是我學習作文的好范文。
這真是一本我學習作文的好書,是我提高寫作水平的好幫手。差點忘了說了,這是姥姥送我的節(jié)日禮物呢!真是謝謝她老人家了,我一定要借用這些知識學好作文!
王獻之練字讀后感篇三
《王獻之練字》是我最喜歡的文章,在一個溫暖的下午,我又一次走進《王獻之練字》的世界。走進了晉代。又一次感受到了王獻之練字的“勤”與“恒”。
這篇課文介紹了晉代大書法家王羲之的兒子王獻之知錯就改,并聽從父親的教誨,每天早早起來練字,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堅持不懈地勤學苦練。后來終于成為了大書法家的事。
讀到這,我已經深深地被王獻之勤學苦練、持之以恒的精神所深深打動。回想起我平時的學習生活真是讓我自愧不如。首先說:“勤”這方面跟王獻之相比,我就很慚愧只有八、九歲的王獻之每天早早起床練字。而已經十一歲的我最大的樂趣就是睡懶覺。每天需要媽媽再三地催促才能起床。這樣浪費了多少大好時光。
再說到“恒”,我回王獻之相比更是天壤之別。他能夠反反復復、堅持不懈地練字。而我總是抱怨學習太苦,每天寫完作業(yè)就完事大吉了。
而今我因為走進了王獻之練字的世界,使我找到了自己和王獻之之間的差距。更明確了自己努力的方向。學習上是沒有任何捷徑可走的,從古至今哪一位成功人士不是“苦讀十年寒窗”呢?我要抓緊一切時間學習那些對自己成長有益的東西。像王獻之那樣掌握一技之長。并且我要樹立持之以恒的精神做什么事只有堅持才能取得好的結果,成功是靠勤奮努力換來的。
輕輕地合上語文書,掩卷沉思,我會牢牢地記住這句話: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
王獻之練字讀后感篇四
第六單元是以“腳踏實地”作為主題的一個單元,通過本單元的學習,要讓學生受到教育和啟迪。:無論學習或從事一切工作,都要腳踏實地,刻苦努力。而《王獻之練字》一課正是講述了王獻之改變自我,腳踏實地、刻苦練字、獲取成功的故事。通過故事的閱讀,引導學生懂得只有通過勤學苦練、堅持不懈才能成才的道理。課文結構清晰,脈絡分明,故事內容簡潔,蘊含深刻的道理,是一篇極富教育意義的故事。
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教學應引導學生、教師及文本之間充分對話,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與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本課應在學生豐富的感受和體驗中,與文中人物心理進行交匯,在比、說、議中內化語言,在看、聽、讀中提高語文素養(yǎng)。
結合本課特點,根據課文內容以及三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心理特點、認知規(guī)律等,我設計了如下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讀課文。
2.認識3個生字,理解“自滿、慚愧、秘訣、聚精會神、堅持不懈”等詞語,體會重點句子的含義。
3.知道王獻之成為大書法家的“秘訣”,懂得只有堅持不懈、勤學苦練才能成功的道理。
理解書法家王羲之、王獻之成功的秘訣,懂得只有堅持不懈、勤學苦練才能成功的道理。
由“王獻之”是怎樣練字的,這個問題找到成功的秘訣;再由從父親的言行中,感受到成功的秘訣,懂得只有堅持不懈、勤學苦練才能成功的道理。
一、欣賞圖片,導入新課。
投影出示幾張?zhí)m亭的圖片。
1、你見過這幾張圖片嗎?
2、你對王羲之和王獻之有哪些了解?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放聲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檢查詞語。出示:
晉代夸獎自滿模仿稱贊。
撫摩石凳水缸頓時秘訣。
聚精會神堅持不懈勤學苦練。
日復一日年復一年。
(1)和學習伙伴合作讀一讀,看你認識哪幾個。
(2)有哪些地方需要提醒同學們?
(3)開火車領讀。
4.同學們看課題,你認為應該強調哪個字?(練)。
三、順學而到,細讀感悟。
1、快速默讀課文,找一找哪一段重點寫王獻之練字的?
2、出示第6段指名讀。
3、哪幾個詞重點寫出了王獻之是怎樣練字的?(出示: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堅持不懈勤學苦練)。
4、你是怎樣理解的?
5、出示句子:
春天,(外面春暖花開),小朋友們(都去放風箏了),而獻之卻()。
夏天,(外面花紅柳綠),小朋友們(),而獻之卻()。
秋天,(),小朋友們(),而獻之卻()。
冬天,(),小朋友們(),而獻之卻()。
6、這就是“日復一日,年復一年”
7、同學們真了不起,竟然看到了這么多的情景,然而課文中卻只用了4個詞,16個字,就把這些情景都概括出來了,這就是我們祖國語言文字的魅力所在。那你們說這幾個詞應該怎樣來讀呢?先自己讀一讀。
8、那這一段該怎樣讀?(指名讀)。
9、你認為王獻之是一個怎樣的孩子?他一開始就知道“勤學苦練”嗎?
10、“自滿”是什么意思?你能給它換一個詞嗎?
11、你們在生活中有沒有自滿的時候,誰愿意說說。
12、大家的“自滿”都是有原因的,都是在自己取得一些成績之后才自滿的,在文中畫出王獻之自滿的原因,用“因為……所以”來說說。
13、大家默讀2、3自然段,從哪句話或哪個詞能夠感受到王獻之的自滿。
15、聽了母親的話,聰明的小獻之頓時-----(滿臉通紅,十分慚愧)。
16、你是怎樣理解“慚愧”的,請你做一個“慚愧”的表情。
18.真正的秘訣就是“堅持不懈、勤學苦練”王獻之和你們一樣聰明,明白了父親的真正用以,出示第6段。
19、后來,獻之也成了大書法家。我們來欣賞王獻之的作品。
四、總結全文,拓展延伸。
1.你聽到或看到哪些人是通過“堅持不懈、勤學苦練”獲得成功的?
2.你有什么收獲?
1、教學目標的落實。本課我確定的3個教學目標。一是正確、流利、有感情地讀課文。二是認識3個生字,理解“自滿、慚愧、秘訣、聚精會神、堅持不懈”等詞語,體會重點句子的含義。三是知道王獻之成為大書法家的“秘訣”,懂得只有堅持不懈、勤學苦練才能成功的道理。本節(jié)課上,在我和孩子們的共同努力下,教學目標基本完成。
2.學段目標的體現。我們中段的特色目標是“會學”。本課我首先由課文的結尾入手,讓學生找到王獻之是這怎樣練字的。抓住關鍵詞,引導學生想象王獻之練字的情景,用“春天,(外面春暖花開),小朋友們(都去放風箏了),而獻之卻()?!边@樣的句式啟發(fā)學生的想象,練習學生的表達能力。引導學生結合生活實際理解詞語,抓住重點詞語理解課文等方法,使學生會理解、會讀、會悟、會表達。
3.不足:第一,本節(jié)課在朗讀上所給予的指導不夠充分,另外在讀得時間上顯得倉促,沒有給孩子足夠朗讀體會的時間。第二,班級有53名學生,在回答想象理解的問題時,能夠積極主動參與的孩子不是很多,局限于10幾個孩子中,可能和平時的訓練、引導不夠充分有關,這也是今后教學中應該重視的一個方面。
4.困惑:每篇課文中有許多訓練點,大多數老師擔心遺漏對學生能力的訓練,因此課堂上就出現了過多過雜的現象,我覺得自己在尺度的把握上能力不夠,懇請各位領導老師指導。
王獻之練字讀后感篇五
俗話說:三分長相,七分打扮。字,就好比是人的外衣。一個人字寫漂亮了,就令人羨慕。說真的,我能寫出這一手好字,也是花了不少工夫呢!
酸
“婷婷,不是我說你,你看你那字,像從螞蟻窩里爬出來的螞蟻,歪歪扭扭的?!甭?,媽媽邊檢查我的作業(yè),邊又苦口婆心地教育起我來了,“你看,明明寫得多么好,別人看到了,就會對他留下深刻印象,你說是不是?你再看你,字都不成形了,難看得都沒法說!”我點點頭,不敢說什么,心里卻覺得很委屈,不停地嘀咕著:“不就是字嘛,有那么重要嗎?媽媽可真是小題大做?!?BR> 辣
試卷一發(fā)下來,我仔細地看了一遍,一下子傻眼了。這個字我明明寫對了,老師卻用紅筆畫了出來。我心里十分疑惑,剛想向老師抗議,旁邊的同學便湊過腦袋,看了看我的.試卷,說:“哎呀,你寫的是什么字呀,連我這個最熟悉你的好朋友都看不懂,別說老師了。趕緊找一本字帖練練吧?!蔽衣犃?,臉上頓時一陣火辣辣的,心想:“媽媽說得還真沒錯,我還是好好練練字吧?!?BR> 苦
回到家,我便找了一本小學生同步字帖開始練起來。剛練字時,我總是沒法對準字帖上面的描紅,練出來的字也是亂七八糟,龍飛鳳舞。但我并沒放棄,每天都堅持練字。早上練四頁,下午練三頁,晚上練兩頁。就這樣堅持不懈的練了半個月后,我的字終于有所長進。
甜
功夫不負有心人。人人見了我的字都大吃一驚,不敢相信我能寫出這一手好字。老師夸獎我,同學羨慕我,讓我嘗到了練好字的甜頭,心里像吃了蜜一樣樂滋滋的。
這一段有趣的練字進行曲將會變成我童年中一個美好的回憶。
王獻之練字讀后感篇六
今天晚上我的老媽一直在陪我練字。當時我的字寫得不好。我的老媽說你一分心字就寫不好了,她正在跟我說的時候自己抄的經書也一下子寫歪了,后來我看她寫的那個“男”字非常的有趣,“男”字的脖子扭歪了。
于是老媽和我聊起她小時候寫字就像搗蒜一樣,寫的特別難看。到現在字也是沒有進步,她說,她們當時學校的老師啊,看到他們這些字就非常的無奈,總是打比方說:“就算拿一個屎殼郎在上面隨便爬爬都比你們要寫的好!”她說完自嘲的笑了。
我對老媽說:“你寫不好字就是因為沒有一個好老師。”
說完這句話,我就在心中里暗暗的想起來了一個好玩的念頭,如果我的老媽沒有一個好老師,我可以借助王老師的威風來給她當一次老師呀!
我學著老師有模有樣的說:“我現在就是你的老師了,你要一切行動聽指揮?!蔽业睦蠇屝α藘陕暎痛饝?。
我給她上了第一節(jié)課就是寫字一定要心靜??僧斘以谝还P一劃的教她時,她的眼睛還有手,一步一步地偷偷瞄上了她的手機。
我拿著老媽平時打我的戒尺,往她的手上狠狠打了兩下。又大聲如獅吼般對她說:“看什么看,平時你不也是這樣吼我的嗎?”我的老媽聽完了以后趕快收回了手。
第二節(jié)我教她的是筆畫課,我一筆一劃地教她,當她寫出來字的時候,我非常期待。結果我看到字,我那期待的臉瞬間就耷拉了下來這寫的是什么呀?簡直是橫不平豎不直的!我又耐心的教了她一遍,才寫的和我比較相似一點。
我越教越興致勃勃,只要她寫的有一些不好,我就把她罰個痛快。
而且她還不愛觀察,她就像機器人一樣拿起來字就寫,從不看結構。而且她還有一個更大的缺點,那就是寫著寫著感覺自己寫的很好,越寫越快,越寫越急。
不過,從她的身上我也看到我的毛病。我寫字的時候也總是心不在焉,描紅描的總是出格也不按照規(guī)矩。
今天我體會到了當老師的威嚴,我希望下一次我能再教她多一點兒,讓她能練好字,我也能在教她的過程中能糾正出我自己的問題。
王獻之練字讀后感篇七
故事講的是王獻之八、九歲就寫得一手好字。一天,他接連寫了十幾個“大”字,選了一個自認為是最漂亮的字拿給父親看,父親隨手在字上加了一點兒。獻之把“太”字送給母親看,母親只夸獎那一點兒很像父親寫的。獻之聽了,很慚愧,前去請教父親寫字的秘訣,父親告訴他把十八口大水缸的水寫完就知道了。從此,獻之堅持不懈地勤學苦練,最終成為大書法家。
讀完這個故事,我很慚愧。平時老師總是要求我們一筆一畫把字寫好,課堂上還耐心地指導我們觀察每一筆在田字格里的位置,教我們怎么寫才能把字寫得好看。可是,課后我卻經常為了快點把作業(yè)完成,從來沒有認真按老師的要求去寫,而是寫完就算。老師總是批評我寫的字不是中國的方塊漢字,而是我自創(chuàng)的字體,筆畫總是圓圓的,從來不見有棱角。在田字格中像跳舞一樣,忽而高,忽而低,為此,我還被老師批評要求重寫呢。好幾次,我的測驗卷和周練紙都因為書寫不規(guī)范而被老師扣分,爸爸媽媽也沒少批評我。為了幫助我把字練好,上學期,我向媽媽提出要報名參加學校的硬筆書法班,媽媽見我這么上進,很高興。剛開始,我也很有興趣,一筆一畫,認真地練寫??墒牵?,我發(fā)現練字很枯燥。上了一整天的課,放學了還要在學習班寫上半小時的字,每天還得騰出十分鐘來完成老師布置的練字作業(yè),實在是太累了。我又開始按照自己的風格來寫,把書法老師教的都忘記得一干二凈,只圖把它寫完就算。有一次,爸爸翻開我的練字本,看見我那字寫得龍飛鳳舞的,氣得火冒三丈,差點就把本子給撕爛了。他嚴肅地批評了我。我向爸爸承認了錯誤,表示再不會這么馬虎了。但是,堅持了沒幾天,“老毛病”又犯了。所以,直到現在,我的字寫得還是沒有多大長進。這學期,我也沒再報寫字班了。老師說,與其花時間去上寫字班,還不如認真寫好每次的作業(yè),已經是最好的練字了?,F在我讀了這個故事,覺得比起王獻之來,我差得太遠了。他為了練好字,寫完了十八缸水,這需要多大的恒心呀!
從現在起,我要以王獻之為榜樣,不論在寫字還是其他地方,都要有決心,有毅力,認認真真朝著目標去努力。這樣,我也能取得進步的。
王獻之練字讀后感篇八
第六單元是以“腳踏實地”作為主題的一個單元,通過本單元的學習,要讓學生受到教育和啟迪。:無論學習或從事一切工作,都要腳踏實地,刻苦努力。而《王獻之練字》一課正是講述了王獻之改變自我,腳踏實地、刻苦練字、獲取成功的故事。通過故事的閱讀,引導學生懂得只有通過勤學苦練、堅持不懈才能成才的道理。課文結構清晰,脈絡分明,故事內容簡潔,蘊含深刻的道理,是一篇極富教育意義的故事。
二、設計理念。
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教學應引導學生、教師及文本之間充分對話,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與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本課應在學生豐富的感受和體驗中,與文中人物心理進行交匯,在比、說、議中內化語言,在看、聽、讀中提高語文素養(yǎng)。
三、教學目標。
結合本課特點,根據課文內容以及三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心理特點、認知規(guī)律等,我設計了如下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讀課文。
2.認識3個生字,理解“自滿、慚愧、秘訣、聚精會神、堅持不懈”等詞語,體會重點句子的含義。
3.知道王獻之成為大書法家的“秘訣”,懂得只有堅持不懈、勤學苦練才能成功的道理。
四、教學重、難點。
理解書法家王羲之、王獻之成功的秘訣,懂得只有堅持不懈、勤學苦練才能成功的道理。
五、重難點的突破。
由“王獻之”是怎樣練字的,這個問題找到成功的秘訣;再由從父親的言行中,感受到成功的秘訣,懂得只有堅持不懈、勤學苦練才能成功的道理。
一、欣賞圖片,導入新課。
投影出示幾張?zhí)m亭的圖片。
1、你見過這幾張圖片嗎?
2、你對王羲之和王獻之有哪些了解?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放聲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檢查詞語。出示:
晉代夸獎自滿模仿稱贊。
撫摩石凳水缸頓時秘訣。
聚精會神堅持不懈勤學苦練。
日復一日年復一年。
(1)和學習伙伴合作讀一讀,看你認識哪幾個。
(2)有哪些地方需要提醒同學們?
(3)開火車領讀。
4.同學們看課題,你認為應該強調哪個字?(練)。
三、順學而到,細讀感悟。
1、快速默讀課文,找一找哪一段重點寫王獻之練字的?
2、出示第6段指名讀。
3、哪幾個詞重點寫出了王獻之是怎樣練字的?(出示: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堅持不懈勤學苦練)。
4、你是怎樣理解的?
5、出示句子:
春天,(外面春暖花開),小朋友們(都去放風箏了),而獻之卻()。
夏天,(外面花紅柳綠),小朋友們(),而獻之卻()。
秋天,(),小朋友們(),而獻之卻()。
冬天,(),小朋友們(),而獻之卻()。
6、這就是“日復一日,年復一年”
7、同學們真了不起,竟然看到了這么多的情景,然而課文中卻只用了4個詞,16個字,就把這些情景都概括出來了,這就是我們祖國語言文字的魅力所在。那你們說這幾個詞應該怎樣來讀呢?先自己讀一讀。
8、那這一段該怎樣讀?(指名讀)。
9、你認為王獻之是一個怎樣的孩子?他一開始就知道“勤學苦練”嗎?
10、“自滿”是什么意思?你能給它換一個詞嗎?
11、你們在生活中有沒有自滿的時候,誰愿意說說。
12、大家的“自滿”都是有原因的,都是在自己取得一些成績之后才自滿的,在文中畫出王獻之自滿的原因,用“因為……所以”來說說。
13、大家默讀2、3自然段,從哪句話或哪個詞能夠感受到王獻之的`自滿。
15、聽了母親的話,聰明的小獻之頓時-----(滿臉通紅,十分慚愧)。
16、你是怎樣理解“慚愧”的,請你做一個“慚愧”的表情。
18.真正的秘訣就是“堅持不懈、勤學苦練”王獻之和你們一樣聰明,明白了父親的真正用以,出示第6段。
19、后來,獻之也成了大書法家。我們來欣賞王獻之的作品。
四、總結全文,拓展延伸。
1.你聽到或看到哪些人是通過“堅持不懈、勤學苦練”獲得成功的?
2.你有什么收獲?
王獻之練字讀后感篇九
我從4個方面對《王獻之練字》一課進行反思:
1、教學目標的落實。本課我確定的3個教學目標。一是正確、流利、有感情地讀課文。二是認識3個生字,理解“自滿、慚愧、秘訣、聚精會神、堅持不懈”等詞語,體會重點句子的含義。三是知道王獻之成為大書法家的“秘訣”,懂得只有堅持不懈、勤學苦練才能成功的道理。本節(jié)課上,在我和孩子們的共同努力下,教學目標基本完成。
2.學段目標的體現。我們中段的特色目標是“會學”。本課我首先由課文的結尾入手,讓學生找到王獻之是這怎樣練字的。抓住關鍵詞,引導學生想象王獻之練字的情景,用“春天,(外面春暖花開),小朋友們(都去放風箏了),而獻之卻()?!边@樣的句式啟發(fā)學生的想象,練習學生的表達能力。引導學生結合生活實際理解詞語,抓住重點詞語理解課文等方法,使學生會理解、會讀、會悟、會表達。
3.不足:第一,本節(jié)課在朗讀上所給予的指導不夠充分,另外在讀得時間上顯得倉促,沒有給孩子足夠朗讀體會的時間。第二,班級有53名學生,在回答想象理解的問題時,能夠積極主動參與的孩子不是很多,局限于10幾個孩子中,可能和平時的訓練、引導不夠充分有關,這也是今后教學中應該重視的一個方面。
4.困惑:每篇課文中有許多訓練點,大多數老師擔心遺漏對學生能力的訓練,因此課堂上就出現了過多過雜的現象,我覺得自己在尺度的把握上能力不夠,懇請各位領導老師指導。
王獻之練字讀后感篇十
今天,我學習了《王獻之練字》這篇文章。讀完本文,我知道王獻之受到母親的批評,就打算以后勤學苦練,最終他終于成為了名垂千古的大書法家。
這篇文章后,掩卷沉思,陳毅勤儉﹑可苦﹑持之以恒的精神深深地感染了我,催我奮進。我深深地懂得了人生也是這樣,只要有恒心﹑有毅力才能獲得豐碩的果實;只有勤奮刻苦,心中才會充實,成功的道路才能在我們的腳下延伸。
陳毅為了減輕家長的負擔,用草紙訂成了練習本,用米湯做墨水。他給自己訂下了一個規(guī)矩,每天要寫完100個大字、200個小字,寫不完就不休息。
陳毅的家境很不好,但是他卻十分努力學習,千方百計地減輕家里負擔。而我的條件是何等的優(yōu)越,和陳毅相比真是天壤之別。我說要什么,父母一定回滿足我的愿望,我卻辜負了爸爸媽媽的期望,傷了他們的心。
我暗暗地下了決心:今后我無論做什么事都要像陳毅那樣勤奮刻苦,以頑強的毅力和持之以恒的精神去譜寫我美好的人生樂章。
王獻之練字讀后感篇十一
今天,我學習了《王獻之練字》這篇文章。讀完本文,我知道王獻之受到母親的批評,就打算以后勤學苦練,最終他終于成為了名垂千古的大書法家。
他追求上進的精神是一種美德。一句諺語說:“滴水石穿,非一日之功,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這句話的意思是:一滴滴水穿破了石頭,這不是一天的成就;冰凍了足足三尺,也不是一天的寒冷所致。同樣,人才也不是一天就能成就的,它需要堅持不懈、勤學苦練來培養(yǎng),這樣就自然能成為人才了。
王獻之跟他父親一樣,都是經過千錘百煉才成為書法家的。世界上沒有天才,即使有天生的聰慧,不經過后天的努力也不會有大的成就。
讀完了這篇文章,我以后要學習王獻之持之以恒的精神,發(fā)揚我們中華民族的美德,做一名優(yōu)秀的小學生,為父親、母親、老師爭光。
王獻之練字讀后感篇十二
學了《王獻之練字》這篇課文,我獲益良多。
課文講了王獻之八、九歲就寫得一手好字,常常受到人們的夸獎,他漸漸自滿起來。有一天,獻之在書房里練字,他選了寫得最漂亮的字送給父親看,王羲之看了什么也沒說,只是提起筆隨手加了一點兒,“大”字變成了“太”字。獻之把“太”字送給母親看,母親卻只夸獎那一點寫得最好。獻之向父親討教書法的秘訣,父親要求他把十八口大水缸里面的水寫完就知道了。后來,王獻之成了大書法家。這個故事使我明白了:原來堅持不懈地勤學苦練才能取得成功。
讀二年級的時候,我的字寫得不太好看,被老師批評了,于是我就叫媽媽幫我報了硬筆書法班。有一次,老師教我們寫了幾個簡單的字,我自認為很簡單,匆匆寫完就去玩了。第二天,我把本子交到老師面前,滿認為這次一定得“優(yōu)”,可以得到老師的夸獎??墒?,老師卻用紅筆寫了一個大大的“良”字,我傷心極了。老師好像看透了我的心思,就對我說:“孩子,不要傷心,知道你為什么得‘良’嗎?你看,字歪到一邊去了,沒有認真寫,對嗎?字雖然簡單,但要寫得好并不容易,以后都要認真去寫,知道嗎?還要堅持天天練習,這樣的話字才會寫得更好看?!蔽液軕M愧,打這以后,每當練字時,我都認真對待,一筆一畫用心去寫,并且天天堅持練。后來,我的練字作業(yè)經常得到“優(yōu)”了。
堅持才是成功的關鍵,驕傲自滿的人只會被暫時的成功蒙蔽雙眼,讓錯誤累積,只有知錯能改的人,才是最后的勝利者。我要向王獻之學習,爭取以后做一個成功者。
王獻之練字讀后感篇十三
今天,我們學了一篇課文《王獻之練字》,讀后,使我受益匪淺。大致內容是這樣的:王獻之是晉代大書法家王羲之的兒子。有一天,獻之寫了一個“大”字,他把“大”字拿給父親看,父親什么也沒說,只是提筆加了一個點。他又把“大”字拿給母親看,母親說就這一點很像他父親寫的。獻之聽了,滿臉通紅,十分慚愧,就去問父親秘訣,父親告訴他把十八口大水缸寫完就知道了。從此王獻之也學著父親的樣兒,每天早早起來寫字,也成了大書法家。
我想:每當老師作業(yè)一留多我的頭就會大,別的科目到沒什么,就是英語。只要英語老師一多留作業(yè),尤其是背英語單詞,我的頭里就跟鬧市一樣吵,就快要炸開了。那些音標、語法就更搞不懂了,一會是清輔音啦,一會又是什么濁輔音。那些音標真不好寫呀!我都搞不清楚這些符號是誰定義出來的??墒峭醌I之他卻那么的勤奮,寫完了十八口大水缸。
我覺得要想像王獻之那樣就也必須天天早起讀書,晚上也要讀書。只要每天都有一個新的學習計劃,學習成績一定會直線上升而不是下降。
只要像王獻之學習勤學苦練,堅持不懈,刻苦專研的精神的人,一定是個學習成績十分好的人。因此我想起一句名言:滴水石穿,非一日之功;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所以,我今后打算和王獻之一樣刻苦學習。
王獻之練字讀后感篇一
《王獻之練字》是教科版實驗教材三年級下冊語文第六單元的一篇主體課文,課文講述了王獻之戒驕戒躁,認真、刻苦練字的故事。通過故事的閱讀、挖掘引導學生懂得要想成功只有刻苦練習、堅持不懈、持之以恒。課文故事層次清晰,脈絡分明,故事內容簡潔,蘊含深刻的道理,是一篇極富教育意義的故事。
《王獻之練字》這篇課文,故事情節(jié)簡單,語言生動、平易,內容貼近兒童生活,很適合小學生的閱讀,使學生懂得要想成功只有刻苦練習、堅持不懈、持之以恒的道理。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讀課文。知道王羲之和王獻之父子倆是我國古代大書法家。
2、知道王獻之成為大書法家的“秘訣”,懂得只有堅持不懈、勤學苦練才能成功的道理。
弄懂書法家王羲之、王獻之成功的秘訣。懂得只有堅持不懈、勤學苦練才能成功的道理。
入境導入:
書法藝術是我國藝術寶庫中的瑰寶,能寫一手漂亮的這是非常讓人羨慕的?,F在請大家來欣賞一些書法作品。
這些字筆劃雋秀挺撥,結字蕭散逸巖,顧盼有致,都出自晉代大書法家王獻之之手。哪位同學能結合自己課前搜集的資料來向大家介紹一下這位書法家。
每個人的成功都不是與生俱來的,王獻之也不例外。想知道他是怎么成功的嗎?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學習《王獻之練字》一課。(板書課題)。
學習交流:
一、初讀課文。
師:請同學們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要讀準字音,讀通詞句。
師:老師看到同學們讀得都非常認真。接下來請你們再默讀課文,邊讀邊思考: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學生再讀課文。)。
師:誰來說一說?
生1:課文主要講了王獻之練字的故事。
師:概括得真精練。誰能再來說一說練字時發(fā)生了什么故事呢?
生2:王獻之在屋子里一連寫了十幾個“大”字,他選了一個送給他父親看。他父親沒說什么,拿起筆來在“大”字上面加了一個點,變成“太”字?!▽W生將整個故事詳細的.講了一遍。)。
師(始終表現出認真傾聽的樣子):你的復述能力真強。
二、學習交流。
師:在課文中你認識了一個怎樣的王獻之?
生1:我認識了一個聰明的王獻之。
生2:我認識了一個從小就練字的王獻之。
生3:我認識了一個寫一手好字的王獻之。
生4:我認識了一個自滿的王獻之。
師:“自滿”。你們怎么理解“自滿”這個詞?
生:自滿就是驕傲。
師:聯系上下文,“自滿”怎么理解?
生:自滿就是王獻之滿足自己的成績。
師:誰會用“因為”“所以”的句式說一說“他常常受到人們的夸獎,他漸漸自滿起來了?!?BR> 生:因為他常常受到人們的夸獎,所以他漸漸的自滿起來。
師:你說得真對。這就是故事的起因,也就是課文的第一部分,請同學們做上標記。
師:這就是課文的第二部分。請同學們自由的朗讀這一部分,并動筆畫一畫。
師:誰來說一說自己在這一部分中學習到了什么?
生:我知道了王獻之寫了一個“大”字給父親看,父親沒夸他,挺生氣的。
師:噢?你怎么知道父親挺生氣的?
生:他寫的字根本就不好,還去炫耀。
師:這也正體現了小獻之的什么?
生:自滿、驕傲。
師:誰能說說從哪個句子中體現出來了?你能給大家讀一讀嗎?
師:他讀得怎樣?你感受到了什么?
生:他讀得很好,我感受到了王獻之的自滿。
師:你是怎么聽出來的?
生:他把“滿以為”讀得較重,突出了語氣。
師:母親的態(tài)度是怎么樣的呢?
師:母親的話真是一語驚醒夢中人。此時的王獻之還驕傲自滿嗎?在課文中找一找他的變化。
生:他頓時滿臉通紅,十分慚愧。
師:父親的隨手一筆在王獻之看來似乎很神奇,促使他想到父親有練字的什么?(秘訣)。
師:接下來就要請同學們幫他找找“秘訣”了。
(學生以小組為單位,組內合作探究,教師巡視。)。
三、集體交流。
師:哪一小組找到了?
生1:我們組找到了。父親的秘訣就是寫完18口大水缸里的水。
生2:我們組也找到了,父親的秘訣在后花園的水缸里。
(學生再一次到組內集體交流、探究。)。
再次交流匯報。
生1:我們組認為不是說寫完18口大水缸里的水就會練字,而是說要堅持的練字。
師:堅持不懈。
生2:我認為父親是讓他常練的意思。
師:更是一個“勤”字,勤練。
生3:我認為不是說正好寫完18缸水,而是說你要多練。
師:你是說父親的本意不在18缸這個數字上,而在于他的練字態(tài)度上對嗎?
生:18缸水,就是鐵杵磨成針。
生:就是只要人有恒,萬事都可成。
師(微笑鼓勵):老師知道你們已經理解了父親的話,能用平時積累的諺語來詮釋它的道理,老師真為你們感到自豪。
(鼓掌)。
師:同學們已經找到了秘訣,那就是想要練好字,就得堅持不懈、勤學苦練。
(板書:勤學苦練。)。
師:其實王獻之也找到了秘訣。請同學們齊讀課文的最后一個自然段。
(生齊讀,師板書:大書法家)。
師:這也就是課文的第三部分。
師:你們認為這個秘訣只是成為書法家的秘訣嗎?
生:做任何事的秘訣。
師:看看身邊的人或自己有沒有人運用上了這個秘訣?
(學生思考了一會兒)。
四、拓展。
我是小記者:如果王獻之穿越“時空隧道”來到你們面前,你想對他說點什么呢?
師小結:勤學苦練是一切成功者的法寶,同學們你們想成為成功者嗎?那就時刻記得這個秘訣,并運用這個秘訣吧!
五、作業(yè):
把這個故事講給父母聽。
再搜集一些名人勤學苦練的故事。
板書設計。
王獻之練字讀后感篇二
今天,我看了《中國小學生作文》這本書,內容非常精彩,一篇一篇認真讀下來,使我有了很大的收獲。
這本書里有對人物外貌的描寫,如:臉面、眼睛、眉毛、耳朵、牙齒等;有對人物動作的描寫,如:嘴巴、手臂、腿腳、腰身等;這里有對人物語言描寫,如:獨白、對話、贊語、惡語、語氣等;這里,也有對人物心理描寫,如:喜悅、焦急、思念、幻想、失望等;這里還有對人物神情描寫,如:笑、哭、沉默、注視、思索、其它等等,每一個章節(jié),都是刻畫的那么細膩、傳神,惟妙惟肖。
這本書里有許多優(yōu)美的句子,比如:小妹妹的臉就像蘋果一樣圓;爸爸的臉色變得更加嚴峻了,像青銅鑄就的一般。又如:一雙水汪汪的大眼睛,嵌在她那紅撲撲的小臉上。他那明亮的眼睛,像清澈的湖水,都能照出人影來了等等。比喻用的那么貼切,把事物描寫的活靈活現的,就像一下子就跑到了你眼前一樣。
這里還有許多好文章,如:寫自我的篇幅里有《我》、《我這個人》、《九點八十五》、《我來跑龍?zhí)住返?。寫父母的篇幅里有《我的爸爸》、《可愛的媽媽》、《給爸爸畫像》、《粗心媽媽》等。寫老師的篇幅里有《我敬愛的老師》、《我們的班主任》等。寫同學的篇幅里有《我們班的女生們》、《大家都夸他》等。寫其他人的篇幅里有《小老外》、《冤家路窄》……真是內容豐富,題材齊全,角度多變,篇篇都是我學習作文的好范文。
這真是一本我學習作文的好書,是我提高寫作水平的好幫手。差點忘了說了,這是姥姥送我的節(jié)日禮物呢!真是謝謝她老人家了,我一定要借用這些知識學好作文!
王獻之練字讀后感篇三
《王獻之練字》是我最喜歡的文章,在一個溫暖的下午,我又一次走進《王獻之練字》的世界。走進了晉代。又一次感受到了王獻之練字的“勤”與“恒”。
這篇課文介紹了晉代大書法家王羲之的兒子王獻之知錯就改,并聽從父親的教誨,每天早早起來練字,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堅持不懈地勤學苦練。后來終于成為了大書法家的事。
讀到這,我已經深深地被王獻之勤學苦練、持之以恒的精神所深深打動。回想起我平時的學習生活真是讓我自愧不如。首先說:“勤”這方面跟王獻之相比,我就很慚愧只有八、九歲的王獻之每天早早起床練字。而已經十一歲的我最大的樂趣就是睡懶覺。每天需要媽媽再三地催促才能起床。這樣浪費了多少大好時光。
再說到“恒”,我回王獻之相比更是天壤之別。他能夠反反復復、堅持不懈地練字。而我總是抱怨學習太苦,每天寫完作業(yè)就完事大吉了。
而今我因為走進了王獻之練字的世界,使我找到了自己和王獻之之間的差距。更明確了自己努力的方向。學習上是沒有任何捷徑可走的,從古至今哪一位成功人士不是“苦讀十年寒窗”呢?我要抓緊一切時間學習那些對自己成長有益的東西。像王獻之那樣掌握一技之長。并且我要樹立持之以恒的精神做什么事只有堅持才能取得好的結果,成功是靠勤奮努力換來的。
輕輕地合上語文書,掩卷沉思,我會牢牢地記住這句話: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
王獻之練字讀后感篇四
第六單元是以“腳踏實地”作為主題的一個單元,通過本單元的學習,要讓學生受到教育和啟迪。:無論學習或從事一切工作,都要腳踏實地,刻苦努力。而《王獻之練字》一課正是講述了王獻之改變自我,腳踏實地、刻苦練字、獲取成功的故事。通過故事的閱讀,引導學生懂得只有通過勤學苦練、堅持不懈才能成才的道理。課文結構清晰,脈絡分明,故事內容簡潔,蘊含深刻的道理,是一篇極富教育意義的故事。
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教學應引導學生、教師及文本之間充分對話,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與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本課應在學生豐富的感受和體驗中,與文中人物心理進行交匯,在比、說、議中內化語言,在看、聽、讀中提高語文素養(yǎng)。
結合本課特點,根據課文內容以及三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心理特點、認知規(guī)律等,我設計了如下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讀課文。
2.認識3個生字,理解“自滿、慚愧、秘訣、聚精會神、堅持不懈”等詞語,體會重點句子的含義。
3.知道王獻之成為大書法家的“秘訣”,懂得只有堅持不懈、勤學苦練才能成功的道理。
理解書法家王羲之、王獻之成功的秘訣,懂得只有堅持不懈、勤學苦練才能成功的道理。
由“王獻之”是怎樣練字的,這個問題找到成功的秘訣;再由從父親的言行中,感受到成功的秘訣,懂得只有堅持不懈、勤學苦練才能成功的道理。
一、欣賞圖片,導入新課。
投影出示幾張?zhí)m亭的圖片。
1、你見過這幾張圖片嗎?
2、你對王羲之和王獻之有哪些了解?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放聲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檢查詞語。出示:
晉代夸獎自滿模仿稱贊。
撫摩石凳水缸頓時秘訣。
聚精會神堅持不懈勤學苦練。
日復一日年復一年。
(1)和學習伙伴合作讀一讀,看你認識哪幾個。
(2)有哪些地方需要提醒同學們?
(3)開火車領讀。
4.同學們看課題,你認為應該強調哪個字?(練)。
三、順學而到,細讀感悟。
1、快速默讀課文,找一找哪一段重點寫王獻之練字的?
2、出示第6段指名讀。
3、哪幾個詞重點寫出了王獻之是怎樣練字的?(出示: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堅持不懈勤學苦練)。
4、你是怎樣理解的?
5、出示句子:
春天,(外面春暖花開),小朋友們(都去放風箏了),而獻之卻()。
夏天,(外面花紅柳綠),小朋友們(),而獻之卻()。
秋天,(),小朋友們(),而獻之卻()。
冬天,(),小朋友們(),而獻之卻()。
6、這就是“日復一日,年復一年”
7、同學們真了不起,竟然看到了這么多的情景,然而課文中卻只用了4個詞,16個字,就把這些情景都概括出來了,這就是我們祖國語言文字的魅力所在。那你們說這幾個詞應該怎樣來讀呢?先自己讀一讀。
8、那這一段該怎樣讀?(指名讀)。
9、你認為王獻之是一個怎樣的孩子?他一開始就知道“勤學苦練”嗎?
10、“自滿”是什么意思?你能給它換一個詞嗎?
11、你們在生活中有沒有自滿的時候,誰愿意說說。
12、大家的“自滿”都是有原因的,都是在自己取得一些成績之后才自滿的,在文中畫出王獻之自滿的原因,用“因為……所以”來說說。
13、大家默讀2、3自然段,從哪句話或哪個詞能夠感受到王獻之的自滿。
15、聽了母親的話,聰明的小獻之頓時-----(滿臉通紅,十分慚愧)。
16、你是怎樣理解“慚愧”的,請你做一個“慚愧”的表情。
18.真正的秘訣就是“堅持不懈、勤學苦練”王獻之和你們一樣聰明,明白了父親的真正用以,出示第6段。
19、后來,獻之也成了大書法家。我們來欣賞王獻之的作品。
四、總結全文,拓展延伸。
1.你聽到或看到哪些人是通過“堅持不懈、勤學苦練”獲得成功的?
2.你有什么收獲?
1、教學目標的落實。本課我確定的3個教學目標。一是正確、流利、有感情地讀課文。二是認識3個生字,理解“自滿、慚愧、秘訣、聚精會神、堅持不懈”等詞語,體會重點句子的含義。三是知道王獻之成為大書法家的“秘訣”,懂得只有堅持不懈、勤學苦練才能成功的道理。本節(jié)課上,在我和孩子們的共同努力下,教學目標基本完成。
2.學段目標的體現。我們中段的特色目標是“會學”。本課我首先由課文的結尾入手,讓學生找到王獻之是這怎樣練字的。抓住關鍵詞,引導學生想象王獻之練字的情景,用“春天,(外面春暖花開),小朋友們(都去放風箏了),而獻之卻()?!边@樣的句式啟發(fā)學生的想象,練習學生的表達能力。引導學生結合生活實際理解詞語,抓住重點詞語理解課文等方法,使學生會理解、會讀、會悟、會表達。
3.不足:第一,本節(jié)課在朗讀上所給予的指導不夠充分,另外在讀得時間上顯得倉促,沒有給孩子足夠朗讀體會的時間。第二,班級有53名學生,在回答想象理解的問題時,能夠積極主動參與的孩子不是很多,局限于10幾個孩子中,可能和平時的訓練、引導不夠充分有關,這也是今后教學中應該重視的一個方面。
4.困惑:每篇課文中有許多訓練點,大多數老師擔心遺漏對學生能力的訓練,因此課堂上就出現了過多過雜的現象,我覺得自己在尺度的把握上能力不夠,懇請各位領導老師指導。
王獻之練字讀后感篇五
俗話說:三分長相,七分打扮。字,就好比是人的外衣。一個人字寫漂亮了,就令人羨慕。說真的,我能寫出這一手好字,也是花了不少工夫呢!
酸
“婷婷,不是我說你,你看你那字,像從螞蟻窩里爬出來的螞蟻,歪歪扭扭的?!甭?,媽媽邊檢查我的作業(yè),邊又苦口婆心地教育起我來了,“你看,明明寫得多么好,別人看到了,就會對他留下深刻印象,你說是不是?你再看你,字都不成形了,難看得都沒法說!”我點點頭,不敢說什么,心里卻覺得很委屈,不停地嘀咕著:“不就是字嘛,有那么重要嗎?媽媽可真是小題大做?!?BR> 辣
試卷一發(fā)下來,我仔細地看了一遍,一下子傻眼了。這個字我明明寫對了,老師卻用紅筆畫了出來。我心里十分疑惑,剛想向老師抗議,旁邊的同學便湊過腦袋,看了看我的.試卷,說:“哎呀,你寫的是什么字呀,連我這個最熟悉你的好朋友都看不懂,別說老師了。趕緊找一本字帖練練吧?!蔽衣犃?,臉上頓時一陣火辣辣的,心想:“媽媽說得還真沒錯,我還是好好練練字吧?!?BR> 苦
回到家,我便找了一本小學生同步字帖開始練起來。剛練字時,我總是沒法對準字帖上面的描紅,練出來的字也是亂七八糟,龍飛鳳舞。但我并沒放棄,每天都堅持練字。早上練四頁,下午練三頁,晚上練兩頁。就這樣堅持不懈的練了半個月后,我的字終于有所長進。
甜
功夫不負有心人。人人見了我的字都大吃一驚,不敢相信我能寫出這一手好字。老師夸獎我,同學羨慕我,讓我嘗到了練好字的甜頭,心里像吃了蜜一樣樂滋滋的。
這一段有趣的練字進行曲將會變成我童年中一個美好的回憶。
王獻之練字讀后感篇六
今天晚上我的老媽一直在陪我練字。當時我的字寫得不好。我的老媽說你一分心字就寫不好了,她正在跟我說的時候自己抄的經書也一下子寫歪了,后來我看她寫的那個“男”字非常的有趣,“男”字的脖子扭歪了。
于是老媽和我聊起她小時候寫字就像搗蒜一樣,寫的特別難看。到現在字也是沒有進步,她說,她們當時學校的老師啊,看到他們這些字就非常的無奈,總是打比方說:“就算拿一個屎殼郎在上面隨便爬爬都比你們要寫的好!”她說完自嘲的笑了。
我對老媽說:“你寫不好字就是因為沒有一個好老師。”
說完這句話,我就在心中里暗暗的想起來了一個好玩的念頭,如果我的老媽沒有一個好老師,我可以借助王老師的威風來給她當一次老師呀!
我學著老師有模有樣的說:“我現在就是你的老師了,你要一切行動聽指揮?!蔽业睦蠇屝α藘陕暎痛饝?。
我給她上了第一節(jié)課就是寫字一定要心靜??僧斘以谝还P一劃的教她時,她的眼睛還有手,一步一步地偷偷瞄上了她的手機。
我拿著老媽平時打我的戒尺,往她的手上狠狠打了兩下。又大聲如獅吼般對她說:“看什么看,平時你不也是這樣吼我的嗎?”我的老媽聽完了以后趕快收回了手。
第二節(jié)我教她的是筆畫課,我一筆一劃地教她,當她寫出來字的時候,我非常期待。結果我看到字,我那期待的臉瞬間就耷拉了下來這寫的是什么呀?簡直是橫不平豎不直的!我又耐心的教了她一遍,才寫的和我比較相似一點。
我越教越興致勃勃,只要她寫的有一些不好,我就把她罰個痛快。
而且她還不愛觀察,她就像機器人一樣拿起來字就寫,從不看結構。而且她還有一個更大的缺點,那就是寫著寫著感覺自己寫的很好,越寫越快,越寫越急。
不過,從她的身上我也看到我的毛病。我寫字的時候也總是心不在焉,描紅描的總是出格也不按照規(guī)矩。
今天我體會到了當老師的威嚴,我希望下一次我能再教她多一點兒,讓她能練好字,我也能在教她的過程中能糾正出我自己的問題。
王獻之練字讀后感篇七
故事講的是王獻之八、九歲就寫得一手好字。一天,他接連寫了十幾個“大”字,選了一個自認為是最漂亮的字拿給父親看,父親隨手在字上加了一點兒。獻之把“太”字送給母親看,母親只夸獎那一點兒很像父親寫的。獻之聽了,很慚愧,前去請教父親寫字的秘訣,父親告訴他把十八口大水缸的水寫完就知道了。從此,獻之堅持不懈地勤學苦練,最終成為大書法家。
讀完這個故事,我很慚愧。平時老師總是要求我們一筆一畫把字寫好,課堂上還耐心地指導我們觀察每一筆在田字格里的位置,教我們怎么寫才能把字寫得好看。可是,課后我卻經常為了快點把作業(yè)完成,從來沒有認真按老師的要求去寫,而是寫完就算。老師總是批評我寫的字不是中國的方塊漢字,而是我自創(chuàng)的字體,筆畫總是圓圓的,從來不見有棱角。在田字格中像跳舞一樣,忽而高,忽而低,為此,我還被老師批評要求重寫呢。好幾次,我的測驗卷和周練紙都因為書寫不規(guī)范而被老師扣分,爸爸媽媽也沒少批評我。為了幫助我把字練好,上學期,我向媽媽提出要報名參加學校的硬筆書法班,媽媽見我這么上進,很高興。剛開始,我也很有興趣,一筆一畫,認真地練寫??墒牵?,我發(fā)現練字很枯燥。上了一整天的課,放學了還要在學習班寫上半小時的字,每天還得騰出十分鐘來完成老師布置的練字作業(yè),實在是太累了。我又開始按照自己的風格來寫,把書法老師教的都忘記得一干二凈,只圖把它寫完就算。有一次,爸爸翻開我的練字本,看見我那字寫得龍飛鳳舞的,氣得火冒三丈,差點就把本子給撕爛了。他嚴肅地批評了我。我向爸爸承認了錯誤,表示再不會這么馬虎了。但是,堅持了沒幾天,“老毛病”又犯了。所以,直到現在,我的字寫得還是沒有多大長進。這學期,我也沒再報寫字班了。老師說,與其花時間去上寫字班,還不如認真寫好每次的作業(yè),已經是最好的練字了?,F在我讀了這個故事,覺得比起王獻之來,我差得太遠了。他為了練好字,寫完了十八缸水,這需要多大的恒心呀!
從現在起,我要以王獻之為榜樣,不論在寫字還是其他地方,都要有決心,有毅力,認認真真朝著目標去努力。這樣,我也能取得進步的。
王獻之練字讀后感篇八
第六單元是以“腳踏實地”作為主題的一個單元,通過本單元的學習,要讓學生受到教育和啟迪。:無論學習或從事一切工作,都要腳踏實地,刻苦努力。而《王獻之練字》一課正是講述了王獻之改變自我,腳踏實地、刻苦練字、獲取成功的故事。通過故事的閱讀,引導學生懂得只有通過勤學苦練、堅持不懈才能成才的道理。課文結構清晰,脈絡分明,故事內容簡潔,蘊含深刻的道理,是一篇極富教育意義的故事。
二、設計理念。
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教學應引導學生、教師及文本之間充分對話,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與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本課應在學生豐富的感受和體驗中,與文中人物心理進行交匯,在比、說、議中內化語言,在看、聽、讀中提高語文素養(yǎng)。
三、教學目標。
結合本課特點,根據課文內容以及三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心理特點、認知規(guī)律等,我設計了如下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讀課文。
2.認識3個生字,理解“自滿、慚愧、秘訣、聚精會神、堅持不懈”等詞語,體會重點句子的含義。
3.知道王獻之成為大書法家的“秘訣”,懂得只有堅持不懈、勤學苦練才能成功的道理。
四、教學重、難點。
理解書法家王羲之、王獻之成功的秘訣,懂得只有堅持不懈、勤學苦練才能成功的道理。
五、重難點的突破。
由“王獻之”是怎樣練字的,這個問題找到成功的秘訣;再由從父親的言行中,感受到成功的秘訣,懂得只有堅持不懈、勤學苦練才能成功的道理。
一、欣賞圖片,導入新課。
投影出示幾張?zhí)m亭的圖片。
1、你見過這幾張圖片嗎?
2、你對王羲之和王獻之有哪些了解?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放聲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檢查詞語。出示:
晉代夸獎自滿模仿稱贊。
撫摩石凳水缸頓時秘訣。
聚精會神堅持不懈勤學苦練。
日復一日年復一年。
(1)和學習伙伴合作讀一讀,看你認識哪幾個。
(2)有哪些地方需要提醒同學們?
(3)開火車領讀。
4.同學們看課題,你認為應該強調哪個字?(練)。
三、順學而到,細讀感悟。
1、快速默讀課文,找一找哪一段重點寫王獻之練字的?
2、出示第6段指名讀。
3、哪幾個詞重點寫出了王獻之是怎樣練字的?(出示: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堅持不懈勤學苦練)。
4、你是怎樣理解的?
5、出示句子:
春天,(外面春暖花開),小朋友們(都去放風箏了),而獻之卻()。
夏天,(外面花紅柳綠),小朋友們(),而獻之卻()。
秋天,(),小朋友們(),而獻之卻()。
冬天,(),小朋友們(),而獻之卻()。
6、這就是“日復一日,年復一年”
7、同學們真了不起,竟然看到了這么多的情景,然而課文中卻只用了4個詞,16個字,就把這些情景都概括出來了,這就是我們祖國語言文字的魅力所在。那你們說這幾個詞應該怎樣來讀呢?先自己讀一讀。
8、那這一段該怎樣讀?(指名讀)。
9、你認為王獻之是一個怎樣的孩子?他一開始就知道“勤學苦練”嗎?
10、“自滿”是什么意思?你能給它換一個詞嗎?
11、你們在生活中有沒有自滿的時候,誰愿意說說。
12、大家的“自滿”都是有原因的,都是在自己取得一些成績之后才自滿的,在文中畫出王獻之自滿的原因,用“因為……所以”來說說。
13、大家默讀2、3自然段,從哪句話或哪個詞能夠感受到王獻之的`自滿。
15、聽了母親的話,聰明的小獻之頓時-----(滿臉通紅,十分慚愧)。
16、你是怎樣理解“慚愧”的,請你做一個“慚愧”的表情。
18.真正的秘訣就是“堅持不懈、勤學苦練”王獻之和你們一樣聰明,明白了父親的真正用以,出示第6段。
19、后來,獻之也成了大書法家。我們來欣賞王獻之的作品。
四、總結全文,拓展延伸。
1.你聽到或看到哪些人是通過“堅持不懈、勤學苦練”獲得成功的?
2.你有什么收獲?
王獻之練字讀后感篇九
我從4個方面對《王獻之練字》一課進行反思:
1、教學目標的落實。本課我確定的3個教學目標。一是正確、流利、有感情地讀課文。二是認識3個生字,理解“自滿、慚愧、秘訣、聚精會神、堅持不懈”等詞語,體會重點句子的含義。三是知道王獻之成為大書法家的“秘訣”,懂得只有堅持不懈、勤學苦練才能成功的道理。本節(jié)課上,在我和孩子們的共同努力下,教學目標基本完成。
2.學段目標的體現。我們中段的特色目標是“會學”。本課我首先由課文的結尾入手,讓學生找到王獻之是這怎樣練字的。抓住關鍵詞,引導學生想象王獻之練字的情景,用“春天,(外面春暖花開),小朋友們(都去放風箏了),而獻之卻()?!边@樣的句式啟發(fā)學生的想象,練習學生的表達能力。引導學生結合生活實際理解詞語,抓住重點詞語理解課文等方法,使學生會理解、會讀、會悟、會表達。
3.不足:第一,本節(jié)課在朗讀上所給予的指導不夠充分,另外在讀得時間上顯得倉促,沒有給孩子足夠朗讀體會的時間。第二,班級有53名學生,在回答想象理解的問題時,能夠積極主動參與的孩子不是很多,局限于10幾個孩子中,可能和平時的訓練、引導不夠充分有關,這也是今后教學中應該重視的一個方面。
4.困惑:每篇課文中有許多訓練點,大多數老師擔心遺漏對學生能力的訓練,因此課堂上就出現了過多過雜的現象,我覺得自己在尺度的把握上能力不夠,懇請各位領導老師指導。
王獻之練字讀后感篇十
今天,我學習了《王獻之練字》這篇文章。讀完本文,我知道王獻之受到母親的批評,就打算以后勤學苦練,最終他終于成為了名垂千古的大書法家。
這篇文章后,掩卷沉思,陳毅勤儉﹑可苦﹑持之以恒的精神深深地感染了我,催我奮進。我深深地懂得了人生也是這樣,只要有恒心﹑有毅力才能獲得豐碩的果實;只有勤奮刻苦,心中才會充實,成功的道路才能在我們的腳下延伸。
陳毅為了減輕家長的負擔,用草紙訂成了練習本,用米湯做墨水。他給自己訂下了一個規(guī)矩,每天要寫完100個大字、200個小字,寫不完就不休息。
陳毅的家境很不好,但是他卻十分努力學習,千方百計地減輕家里負擔。而我的條件是何等的優(yōu)越,和陳毅相比真是天壤之別。我說要什么,父母一定回滿足我的愿望,我卻辜負了爸爸媽媽的期望,傷了他們的心。
我暗暗地下了決心:今后我無論做什么事都要像陳毅那樣勤奮刻苦,以頑強的毅力和持之以恒的精神去譜寫我美好的人生樂章。
王獻之練字讀后感篇十一
今天,我學習了《王獻之練字》這篇文章。讀完本文,我知道王獻之受到母親的批評,就打算以后勤學苦練,最終他終于成為了名垂千古的大書法家。
他追求上進的精神是一種美德。一句諺語說:“滴水石穿,非一日之功,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這句話的意思是:一滴滴水穿破了石頭,這不是一天的成就;冰凍了足足三尺,也不是一天的寒冷所致。同樣,人才也不是一天就能成就的,它需要堅持不懈、勤學苦練來培養(yǎng),這樣就自然能成為人才了。
王獻之跟他父親一樣,都是經過千錘百煉才成為書法家的。世界上沒有天才,即使有天生的聰慧,不經過后天的努力也不會有大的成就。
讀完了這篇文章,我以后要學習王獻之持之以恒的精神,發(fā)揚我們中華民族的美德,做一名優(yōu)秀的小學生,為父親、母親、老師爭光。
王獻之練字讀后感篇十二
學了《王獻之練字》這篇課文,我獲益良多。
課文講了王獻之八、九歲就寫得一手好字,常常受到人們的夸獎,他漸漸自滿起來。有一天,獻之在書房里練字,他選了寫得最漂亮的字送給父親看,王羲之看了什么也沒說,只是提起筆隨手加了一點兒,“大”字變成了“太”字。獻之把“太”字送給母親看,母親卻只夸獎那一點寫得最好。獻之向父親討教書法的秘訣,父親要求他把十八口大水缸里面的水寫完就知道了。后來,王獻之成了大書法家。這個故事使我明白了:原來堅持不懈地勤學苦練才能取得成功。
讀二年級的時候,我的字寫得不太好看,被老師批評了,于是我就叫媽媽幫我報了硬筆書法班。有一次,老師教我們寫了幾個簡單的字,我自認為很簡單,匆匆寫完就去玩了。第二天,我把本子交到老師面前,滿認為這次一定得“優(yōu)”,可以得到老師的夸獎??墒?,老師卻用紅筆寫了一個大大的“良”字,我傷心極了。老師好像看透了我的心思,就對我說:“孩子,不要傷心,知道你為什么得‘良’嗎?你看,字歪到一邊去了,沒有認真寫,對嗎?字雖然簡單,但要寫得好并不容易,以后都要認真去寫,知道嗎?還要堅持天天練習,這樣的話字才會寫得更好看?!蔽液軕M愧,打這以后,每當練字時,我都認真對待,一筆一畫用心去寫,并且天天堅持練。后來,我的練字作業(yè)經常得到“優(yōu)”了。
堅持才是成功的關鍵,驕傲自滿的人只會被暫時的成功蒙蔽雙眼,讓錯誤累積,只有知錯能改的人,才是最后的勝利者。我要向王獻之學習,爭取以后做一個成功者。
王獻之練字讀后感篇十三
今天,我們學了一篇課文《王獻之練字》,讀后,使我受益匪淺。大致內容是這樣的:王獻之是晉代大書法家王羲之的兒子。有一天,獻之寫了一個“大”字,他把“大”字拿給父親看,父親什么也沒說,只是提筆加了一個點。他又把“大”字拿給母親看,母親說就這一點很像他父親寫的。獻之聽了,滿臉通紅,十分慚愧,就去問父親秘訣,父親告訴他把十八口大水缸寫完就知道了。從此王獻之也學著父親的樣兒,每天早早起來寫字,也成了大書法家。
我想:每當老師作業(yè)一留多我的頭就會大,別的科目到沒什么,就是英語。只要英語老師一多留作業(yè),尤其是背英語單詞,我的頭里就跟鬧市一樣吵,就快要炸開了。那些音標、語法就更搞不懂了,一會是清輔音啦,一會又是什么濁輔音。那些音標真不好寫呀!我都搞不清楚這些符號是誰定義出來的??墒峭醌I之他卻那么的勤奮,寫完了十八口大水缸。
我覺得要想像王獻之那樣就也必須天天早起讀書,晚上也要讀書。只要每天都有一個新的學習計劃,學習成績一定會直線上升而不是下降。
只要像王獻之學習勤學苦練,堅持不懈,刻苦專研的精神的人,一定是個學習成績十分好的人。因此我想起一句名言:滴水石穿,非一日之功;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所以,我今后打算和王獻之一樣刻苦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