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是對世界和人生的研究和思考,它能夠引導我們認識自己和理解世界??偨Y(jié)是對過往的回顧和總結(jié),對未來的規(guī)劃提供了重要的參考依據(jù)。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總結(jié)范文,僅供參考,希望能給大家一些啟發(fā)和靈感。
音樂之都維也納的說課稿篇一
教學要求:
1、精讀課文,理解將維也納稱為音樂之都的原因。重在語言的積累和朗讀。
2、聯(lián)系課文內(nèi)容,理解文中描寫維也納這座音樂都市的人們酷愛音樂的語句,感受維也納濃厚的音樂氣氛,培養(yǎng)學生喜愛音樂的情趣。
教學準備:
瑞博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
二、精讀訓練。
(一)學習第一段。
(1)維也納是一座怎樣的城市呢?讓我們來欣賞一些圖片。(教師出示帶背景音樂的圖片)。
(2)看了圖片,再讀一讀第一小節(jié)。
請你談一談維也納這座城市給你留下的初步印象。(山清水秀、風景如畫、波光粼粼)。
(3)維也納真是一座美麗的城市。指導朗讀。(配樂)。
(二)學習第二段。
過渡:那么為什么把維也納叫音樂之都呢?
1、通過上一課的學習,大家知道了課文是從哪幾個方面具體敘述維也納是音樂之都的呢?請你說說你找到的中心句。
交流:
(1)維也納是歐洲古典音樂的搖籃。
(2)維也納是一座用音樂裝飾的城市。
(3)維也納幾乎一天也離不開音樂。
(4)在維也納,歌劇院、音樂廳星羅棋布,其中以創(chuàng)建于1869年的維也納國家歌劇院最為著名,被稱為世界歌劇中心。
2、看了這四個方面,你有什么問題要問嗎?
大致為以下問題:
(1)為什么說維也納是歐洲古典音樂的搖籃?
(2)為什么說維也納是一座用音樂裝飾的城市?
(3)為什么說維也納幾乎一天也離不開音樂?
(4)為什么國家歌劇院被稱為世界歌劇中心?
3、你想知道答案嗎?讓我們來查資料研究研究。請你選擇你最感興趣,最想研究的一個問題,瀏覽相關(guān)的頁面、讀讀有關(guān)的課文內(nèi)容進行有針對性的研究,尋找答案,并將自己讀后的感受回復在說一說欄目中我給大家發(fā)的帖子下面。
4、學生自由選擇瀏覽,朗讀,回復感受。
5、全班交流。
(一)第一方面。出示第二自然段。
(1)指名說說為什么說維也納是歐洲古典音樂的搖籃?
教師指導理解搖籃。
維也納是歐洲古典音樂的搖籃。
a、這是一句比喻句,把誰比作搖籃?
b、搖籃是什么意思?(我們最初生長的地方。)。
c、為什么把維也納比作搖籃?。(展示音樂家圖片)。
(2)教師總結(jié):維也納曾是那些著名音樂家生活、學習,進行音樂創(chuàng)作的地方,對他們一生的成就產(chǎn)生極大的影響,造就了歐洲的古典音樂。所以被比作搖籃。
(3)談一談你讀了這一部分內(nèi)容后的感受??纯赐瑢W們的感受。
(4)請你讀一讀這一段,讀出你的感受。指導朗讀第二小節(jié)。(配樂指幾名讀,再齊讀)。
(二)第二方面。出示第3段。
(1)指名交流為什么說維也納是一座用音樂裝飾起來的城市?
(2)交流到處可以看到、多用音樂家的名字命名、就連也用(根據(jù)學生回答展示圖片文字等資料。)。
看來裝飾用在這兒來形容維也納是多么的準確。
(4)談?wù)勀阕x了以后的感受。請你抓住重點詞語讀出你的感受。指導朗讀。(配樂)。
(三)第三方面。出示第4段。
(1)指名交流為什么維也納幾乎一天也離不開音樂?
(2)交流:隨時可以聽到、露天音樂演奏會、悠揚的樂聲..在晚風中飄溢、回蕩、室內(nèi)演奏、最有趣的是。(根據(jù)學生回答出示相應(yīng)的圖片、音樂資料)。
(3)談?wù)勀愕母惺???创蠹业母惺堋?BR> (4)悠揚的樂聲攙和著花草的芬芳,在晚風中飄溢、回蕩,真讓人心情舒暢。指導朗讀。
(四)第四方面。出示第5、6段。
(1)學習了這部分內(nèi)容,你感受到維也納國家歌劇院怎么樣?(宏偉壯觀,在全世界影響巨大。)。
(2)交流歌劇院的宏偉壯觀。
a、交流:1642個座位、567座位、110人的樂隊、金碧輝煌16尊大理石像、金光閃閃(出示相應(yīng)圖片欣賞)。
b、歌劇院如此宏偉壯觀,讓我們來讀一讀。引讀第5小節(jié)。
(3)交流在全世界的巨大影響。(根據(jù)學生交流,出示相關(guān)圖片)。
教師引讀:每年除夕,。一年一度的文化節(jié)期間,。
(4)小結(jié):國家歌劇院是音樂之都維也納璀璨的明珠,讓音樂之都更美。
(5)現(xiàn)在你知道為什么國家歌劇院被稱為世界歌劇中心了吧!
三、總結(jié)朗讀課文,贊一贊音樂之都維也納。。
學完課文,你一定對美麗的音樂之都維也納由衷地贊嘆吧!請你再一次有感情地朗讀全文,在贊一贊欄目中,用一、兩句話贊一贊音樂之都維也納。
四、布置作業(yè)。
1、課堂作業(yè)。
在測一測欄目中完成練習。(選擇詞語的意思)(教師在系統(tǒng)中全面了解學生的練習情況。)。
2、課外作業(yè)。
選擇自己喜歡的自然段,背一背。下一節(jié)課,請同學們來給圖片資料配音樂旁白。
板書設(shè)計:
古典音樂的搖籃。
音樂裝飾起來的城市。
國家歌劇院。
音樂之都維也納的說課稿篇二
二:自學課文。
1、讀準字音,認清字形。
2、邊讀邊想,讀懂主要詞語,可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學。
3、把課文讀通順,遇到長句或難讀的句子要多讀幾遍。
4、交流。(1)字詞。(2)讀書情況。(3)質(zhì)疑解疑。
5、默讀課文,給課文分分段,并交流。
三:學習第一、二小節(jié)。
1、抽讀第一小節(jié),說說告訴我們什么。理解“搖籃”一詞。
2、學習第二小節(jié),可補充音樂家的有關(guān)資料。
四:作業(yè)。
1、抄寫生字詞。
2、繼續(xù)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指導感情朗讀課文。
2、能聯(lián)系上下文內(nèi)容,理解文中描寫維也納這座音樂都市的人們酷愛音樂的語句,感受維也納濃厚的音樂氛圍,培養(yǎng)學生喜愛音樂的情趣。
教學過程:
一:談話。
二:學習課文重點段。
1、同學們認真讀課文,然后利用合作的形式學習。
2、交流。
(1)維也納是音樂裝飾起來的城市。學生說說相機出示一些相關(guān)的圖片,指導朗讀。
(2)分三個層次說:一是這兒到處是音樂大師們的雕像;二是這里的許多建筑都是用音樂家的名字命名;三是就連王宮花園草坪上的鮮花圖案,是用鮮花組成的巨大的音樂符號。
(3)維也納一天也離不開音樂。從四個方面說:一是人們漫步時,隨時可以聽到優(yōu)美的華爾茲舞曲;二是夏天的夜晚公園里還舉行露天音樂演奏會;三是維也納的許多家庭有室內(nèi)演奏的傳統(tǒng);四是在集會、慶典甚至政府會議是,會前,會后都要奏一曲古典音樂。
(4)維也納歌劇院、音樂廳星羅棋布,維也納國家歌劇院最為有名。學生邊讀書,邊說,師邊出示圖片,邊指導朗讀。
3、指導背誦其中的一段。
三:總結(jié)。
同學們,維也納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此時,你想說什么?
四:作業(yè)。
1、課文從哪幾個方面述說維也納是“音樂之都的`”?
2、遷移練習。照樣子,寫句子:維也納是歐洲古典音樂的搖籃。
少年宮是()的搖籃。
()是()的搖籃。
()是()。
第三課時。
教學目標:
1、繼續(xù)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仿照第三段,按作者所維也納國家歌劇院的描寫方法,抓住顯著特點多學校的教學大樓進行焦距體的描寫。
教學過程:
一:談話。
生朗讀自己喜歡的段落,師相機指導朗讀。
二:遷移練習。
1、讀第三段,說說作者是怎樣寫維也納歌劇院的。
(1)介紹了維也納歌劇院的設(shè)施、規(guī)模以及在全世界的影響。
(2)從哪可看出歌劇院的規(guī)模宏大?
(3)介紹了歌劇院的哪些設(shè)施?
(4)按什么順序來寫歌劇院的?
2、組織學生參觀學校的教學大樓。
(1)外觀的形狀。
(2)規(guī)模,設(shè)施。
(3)按一定順序描寫。
3、學生寫一寫。
4、習作欣賞。
三:作業(yè)。
1、用“山清水秀”、“風景如畫”、“波光粼粼”這一組詞語描寫自己看到的景觀。
2、開展“維也納――音樂之都”專題研究,引導學生組成小組,自行選題。
音樂之都維也納的說課稿篇三
《音樂之都維也納》是五年級下冊的一篇散文,課文的語言簡潔、優(yōu)美,對維也納的介紹層次清晰、明快。
我先說一說,我設(shè)計的教學目標,通過理解文中的“搖籃”、“裝飾”、“街頭巷尾”、“星羅棋布”、“金碧輝煌”等這些詞語,讓學生熟悉課文內(nèi)容;通過找出小節(jié)中心句,說說課文是從哪幾方面具體敘述維也納是“音樂之都”的,并且了解文章總分結(jié)構(gòu)的表達方式;具體通過學習課文的1—4小節(jié),初步感受維也納是世界著名的音樂之都,體會維也納人民對音樂的.酷愛。
其次我再說一說我的教學方法,維也納距離學生是比較遙遠的,所以也沒有對這個城市的直觀印象,教學中根據(jù)課文的需要采用圖片等直觀形象的展示,以及音樂的播放、以讀促思、以讀代講等手段,調(diào)動學生的多種感官,做到圖文結(jié)合,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熱情。其次,從閱讀體會表達,這同樣也離不開文本的朗讀,感悟,只有讓學生讀出、悟到,才會內(nèi)化為自己的知識積累。在教學過程中我主要是通過分析第四小節(jié),讓學生通過朗讀感受段落中總分結(jié)構(gòu)的表達方式,從段落到篇章,從整體上來感受這種表達方式。
最后再簡單地說一說我的教學過程,課前游戲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第一小節(jié)先拿出來教學,讓學生通過圖片和文字感受維也納的魅力。隨后讓學生通讀全文了解整篇文章的內(nèi)容,重點分析了課文的2、3、4小節(jié)。第二小節(jié)的教學主要是抓住“搖籃”來進行,通過練說黃河是什么的搖籃,誰是誰的搖籃來體會“搖籃”的意思,第三小節(jié)主要是讓學生通過朗讀來感受文也拿是一座用音樂裝飾起來的城市,第四小節(jié)以小組合作的形式讓學生探討“為什么維也納幾乎一天也離不開音樂?這一小節(jié)的寫作特點以及如何朗讀能更有效?!?BR> 音樂之都維也納的說課稿篇四
19日上午,我有幸聆聽了紅旗小學陳老師執(zhí)教的《音樂之都維也納》,受益匪淺。
陳老師自然的教態(tài)、清晰的教學思路、渾然一體的過渡語、精美的課件、獨特的板書設(shè)計等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特別是其小組合作探究的教學方法尤為突出。
《音樂之都維也納》是一篇散文,作者用優(yōu)美的筆觸描寫了維也納城市的獨特風貌,講述了維也納被稱為“音樂之都”的淵源,表達了作者對音樂之都的贊美與向往。就這篇文章而言,它具有以下幾個特點:1、語言優(yōu)美;2、層次清晰;3、文化底蘊豐厚。根據(jù)以上所述教材特點和五年級學生年齡特征,李老師設(shè)計了“合作探究”的教學構(gòu)想,即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段落后自愿組合,小組內(nèi)閱讀、交流、補充、評議,然后分段、分組在班級內(nèi)交流,教師相應(yīng)的指導、補充。
我們都知道,傳統(tǒng)式備課實際上體現(xiàn)的是“教師”的主體地位,只要老師設(shè)計好教學目標、教學思路、教學流程等即可,而合作式的學習模式需要體現(xiàn)的是“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在備課中更要關(guān)注學生的`知識結(jié)構(gòu)、學習意愿和不同的興趣取向,需要教師更大的知識或資源儲備,需要教師更高的課堂調(diào)控能力和組織能力。李老師的這節(jié)課應(yīng)該說在備課程、備設(shè)計、備課件上取得了極大的成功,而教學環(huán)節(jié)間的過渡語則將整堂課銜接的渾然一體、天衣無縫,不能不讓人頷首。
教學實施中美中不足的是,教師停留于學生對課文理解的層面,關(guān)注了整體的感悟和人文性的感悟,沒有深層次的引導學生體味語言,使得這節(jié)課有一種“浮光掠影”的感覺。建議在教學中,適當改變一下教學設(shè)計:在教師指點某一重點段落后,再引導學生選擇自己的段落合作探究。重點段落的學習中,引導學生體味語言。我相信,采用“先扶后放”的方法應(yīng)該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以上僅是我的一點拙見,不當之處敬請李老師和各位老師指正!
音樂之都維也納的說課稿篇五
1.默讀課文,畫出中心句。
(1)交流,出示:
奧地利首都維也納是世界著名的音樂之都。
(2)談?wù)勀銓Α耙魳分肌边@個詞語的理解。
(3)指導朗讀,突出“世界著名”、“音樂之都”。
2.俗話說:“一方水土養(yǎng)育一方人?!庇忻阶鳛橐揽浚忻哟┏嵌^,這里一定是一個人杰地靈的地方。課文是從哪幾方面具體體現(xiàn)維也納是“音樂之都”的?交流。
板書:音樂搖籃。
音樂裝飾。
享受音樂。
國家歌劇院。
3.仔細讀課文,在文中標出重點詞語。全班交流學習。
師:同學們一定有不少收獲,我們來交流一下。
講第2段。
(1)為什么說維也納是歐洲古典音樂的搖籃?
a生答。同意嗎?你真會讀書!
b“搖籃”什么意思?(我們最初生長的地方)。在文中指什么?(古典音樂的發(fā)源地在維也納)。
c出示多媒體:貝多芬、莫扎特、舒伯特、海頓、施特勞斯。并對音樂家簡介。
講第3段。
a生答。聽懂了沒?這么美!想到那兒看看嗎?
b出示多媒體,展示圖片。
小結(jié):維也納真不愧為音樂之都。
講第4段。
過渡:在這個音樂之都里,那里的人幾乎每一天都離不開音樂。
1.(出示第四小節(jié))從書中哪些文字可以看出維也納一天也離不開音樂?
a.(人們在漫步時……華爾茲圓舞曲。)。
b.“夏天的夜晚……回蕩?!?BR> (3).這就是音樂的魅力,讀得讓人心都醉了。你聽到什么樂器在演奏?(小提琴的演奏悠揚婉轉(zhuǎn)。薩克斯的聲音,非常浪漫。手風琴的節(jié)奏很歡快,拉得行人直想跳舞。)。
(4.)真是個迷人的夏夜!多么令人向往!還可以從哪些句子看出維也納一天也離不開音樂?(學生讀剩下的句子。)。
c.街頭巷尾什么意思?
(1)理解街頭巷尾。
(2)走在維也納的街上,無論走到哪里你都能聽到這些音樂。
d.慣例在文中指什么?(在舉行集會、慶典甚至政府會議時,會前會后也要各奏一曲古典音樂)。
(1)在我們覺得應(yīng)該是莊嚴肅穆的政府會議上響起的是小夜曲,交響樂,已經(jīng)成為慣例、傳統(tǒng)。你覺得維也納人民怎么樣?(他們非常喜歡音樂,已經(jīng)到了癡迷的境界了。維也納人很懂得享受音樂,連普通的家庭都能開家庭音樂會,我想他們一個個看上去肯定都是很有修養(yǎng)的樣子。維也納的人們多才多藝?!?BR> (我的心情一定會很輕松,因為音樂可以讓我忘記所有的煩惱。我很向往這樣的音樂王國,隨處能接觸到世界各地的音樂大師,有空就去歌劇院,真幸福!相信如果我生活在那里也會每天去參加露天音樂會,當一個小提琴手?!?BR> 3.讓我們帶著這樣的感覺,用你獨特的聲音,獨特的節(jié)奏,自由讀第四小節(jié)。(自由朗讀后,指名朗讀第四小節(jié))。
講第5段。
a自己讀,用簡潔的詞語記下讀了這段話的感受。(批注)。
b全班交流。(大:1642個座位,567個站位,舞臺總面積達1500平方米。金碧輝煌:連用三個金色)。
列數(shù)字的說明方法好處:用具體的數(shù)字說明更直觀,更準確,更有說服力。
c出示多媒體(國家歌劇院)。
過渡:維也納僅僅是因為它的大,輝煌而聞名世界嗎?
d齊讀第6段。
e小結(jié)。
四根據(jù)板書總結(jié)。
五課堂作業(yè)。
帶感情讀自己喜歡的段落,反復讀,當小導游把美麗的維也納介紹給你的家人。
音樂搖籃音樂裝飾享受音樂國家歌劇院。
音樂之都維也納的說課稿篇六
奧地利維也納是世界著名的音樂之都。維也納是歐洲古典音樂的搖籃。
維也納是用音樂裝飾起來的城市,是由大音樂家們的銅像或大理石像。還有維也納的許多街道公園禮堂劇院會議廳等,也用音樂家的名字命名。
這篇課文讓我讀了之后,讓我感受到了音樂之都的美妙和開心,還有音樂之都的五彩繽紛。這些我們的城市只有他們的三分之一而已,不過在我們眼中我們的城市永遠都是那么的美妙和開心。那么,就讓我們一起來打造一座漂亮的城市吧!
如果我們要想把我們的城市裝飾的像音樂之都那樣的美麗、動人,我們只有一起來愛護花草、節(jié)約用電,讓它變得更美麗動人。
音樂之都維也納的說課稿篇七
聽了袁艷蕾老師執(zhí)教的《音樂之都維也納》的一課,我感覺是一種欣賞,欣賞美妙的音樂,欣賞美麗的景色,欣賞優(yōu)美的文本語句,欣賞課堂上師生思維碰撞產(chǎn)生的智慧。縱觀整堂課的教學,感覺有以下幾點比較明顯:
1、教學目標明確。本堂課就是引導學生從三個方面理解為什么把維也納稱為音樂之都。
2、條理比較清晰。通過緊扣每節(jié)中心句,通過重點詞句的朗讀、感悟,配以圖片的.直觀輔助理解,來加深學生對維也納是音樂之都的認識,來感受音樂給這座城市帶來的無窮魅力。
3、教師的教學用語簡潔、明了,富有散文語句優(yōu)美的色彩,同時又能及時、恰到好處。
5、課堂上教師教態(tài)的親切自然,
6、在教學難點的突破上值得多花功夫。如對搖籃的理解。
相信,在今后不斷的摸索實踐中,年輕的袁老師會向我們演奏出更加優(yōu)美動聽的課堂教學新樂章。
音樂之都維也納的說課稿篇八
一、教學目標:
1、學習本課從幾個方面介紹一個地方或一件事情的寫作方法。
二、教學過程:
一、導入。
二、精讀訓練。
(一)學習第一段。
(1)維也納是一座怎樣的城市呢?讓我們來欣賞一些圖片。(教師出示帶背景音樂的圖片)。
(2)看了圖片,再讀一讀第一小節(jié)。
請你談一談維也納這座城市給你留下的初步印象。(“山清水秀”、“風景如畫”、“波光粼粼”)。
(3)維也納真是一座美麗的城市。指導朗讀。(配樂)。
(二)學習第二段。
過渡:那么為什么把維也納叫“音樂之都”呢?
1、通過上一課的學習,大家知道了課文是從哪幾個方面具體敘述維也納是“音樂之都”的呢?請你說說你找到的中心句。
交流:(1)維也納是歐洲古典音樂的搖籃。
(2)維也納是一座用音樂裝飾的城市。
(3)維也納幾乎一天也離不開音樂。
(4)在維也納,歌劇院、音樂廳星羅棋布,其中以創(chuàng)建于1869年的維也納國家歌劇院最為著名,被稱為“世界歌劇中心”。
2、看了這四個方面,你有什么問題要問嗎?
大致為以下問題:
(1)為什么說維也納是歐洲古典音樂的搖籃?
(2)為什么說維也納是一座用音樂裝飾的城市?
(3)為什么說維也納幾乎一天也離不開音樂?
(4)為什么國家歌劇院被稱為“世界歌劇中心”?
3、你想知道答案嗎?讓我們來查資料研究研究。請你選擇你最感興趣,最想研究的一個問題,瀏覽相關(guān)的內(nèi)容、讀讀有關(guān)的課文內(nèi)容進行有針對性的研究,尋找答案,并將自己讀后的感受說給同學聽。
5、全班交流。
(一)第一方面。出示第二自然段。
(1)指名說說為什么說維也納是歐洲古典音樂的搖籃?
教師指導理解“搖籃”
“維也納是歐洲古典音樂的搖籃?!?BR> a、這是一句比喻句,把誰比作搖籃?
b、搖籃是什么意思?(我們最初生長的地方。)。
c、為什么把維也納比作搖籃?。(展示音樂家圖片)。
(2)教師總結(jié):維也納曾是那些著名音樂家生活、學習,進行音樂創(chuàng)作的地方,對他們一生的成就產(chǎn)生極大的影響,造就了歐洲的古典音樂。所以被比作“搖籃”。
(3)談一談你讀了這一部分內(nèi)容后的感受。看看同學們的感受。
(4)請你讀一讀這一段,讀出你的感受。指導朗讀第二小節(jié)。(指幾名讀,再齊讀)。
(二)第二方面。出示第3段。
(1)指名交流為什么說維也納是一座用音樂裝飾起來的城市?
(2)交流“到處可以看到”、“多用音樂家的名字命名”、“就連……也用……”(根據(jù)學生回答展示圖片文字等資料。)。
看來“裝飾”用在這兒來形容維也納是多么的準確。
(4)談?wù)勀阕x了以后的感受。請你抓住重點詞語讀出你的感受。指導朗讀。
(三)第三方面。出示第4段。
(1)指名交流為什么維也納幾乎一天也離不開音樂?
(2)交流:“隨時可以聽到”、“露天音樂演奏會”、“悠揚的樂聲…..在晚風中飄溢、回蕩”、“室內(nèi)演奏”、“最有趣的是”。(根據(jù)學生回答出示相應(yīng)的圖片、音樂資料)。
(3)談?wù)勀愕母惺堋?创蠹业母惺堋?BR> (4)悠揚的樂聲攙和著花草的芬芳,在晚風中飄溢、回蕩,真讓人心情舒暢。指導朗讀。
(四)第四方面。出示第5、6段。
(1)學習了這部分內(nèi)容,你感受到維也納國家歌劇院怎么樣?(宏偉壯觀,在全世界影響巨大。)。
(2)交流歌劇院的宏偉壯觀。
a、交流:“1642個座位”、“567座位”、“110人的樂隊”、“金碧輝煌”“16尊大理石像”、“金光閃閃”……(出示相應(yīng)圖片欣賞)。
b、歌劇院如此宏偉壯觀,讓我們來讀一讀。引讀第5小節(jié)。
(3)交流在全世界的巨大影響。(根據(jù)學生交流,出示相關(guān)圖片)。
教師引讀:“每年除夕,………。一年一度的文化節(jié)期間,………。”
(4)小結(jié):國家歌劇院是“音樂之都”維也納璀璨的明珠,讓音樂之都更美。
(5)現(xiàn)在你知道為什么國家歌劇院被稱為“世界歌劇中心”了吧!
學完課文,你一定對美麗的音樂之都維也納由衷地贊嘆吧!請你再一次有感情地朗讀全文,用一、兩句話贊一贊音樂之都維也納。
四、布置作業(yè)。
1、課堂作業(yè)。
在“測一測”欄目中完成練習。(選擇詞語的意思)(教師在系統(tǒng)中全面了解學生的練習情況。)。
2、課外作業(yè)。
選擇自己喜歡的自然段,背一背。下一節(jié)課,請同學們來給圖片資料配音樂旁白。
板書設(shè)計:
古典音樂的搖籃。
音樂裝飾起來的城市。
國家歌劇院。
音樂之都維也納的說課稿篇九
1,自學課文對課文中不理解的內(nèi)容提出問題.
2,繼續(xù)學習積累與表達,在閱讀中讀懂文章結(jié)構(gòu),學習總起分述的寫作方法.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維也納被稱為音樂之都的原因,感受其悠久的音樂文化和獨特的音樂氛圍.
教學過程。
導入。
(學生交流)。
在歐洲的奧地利,首都維也納的標志就是音樂,古典音樂就是她的城市名片.
今天讓我們踏上維也納之旅,去感受音樂之都的魅力!一起讀課題.
看到這個題目,你的腦海中會涌現(xiàn)出哪些問題。
(學生質(zhì)疑)。
二,初讀感知,提出問題。
2,交流:。
(1)維也納是歐洲古典音樂的搖籃.
(2)維也納是一座用音樂裝飾的城市.
(3)維也納幾乎一天也離不開音樂.
(4)在維也納,歌劇院,音樂廳星羅棋布,其中以創(chuàng)建于1869年的維也納國家歌劇院最為著名,被稱為"世界歌劇中心".
大致為以下問題:。
(1)為什么說維也納是歐洲古典音樂的搖籃。
(2)為什么說維也納是一座用音樂裝飾的城市。
(3)為什么說維也納幾乎一天也離不開音樂。
(4)為什么國家歌劇院被稱為"世界歌劇中心"。
4,想知道答案嗎讓我們來學習課文.請你選擇你最感興趣一個問題,認真仔細地讀課文,將自己讀后的感受在小組中交流.
5,學生自由選擇瀏覽,朗讀,交流感受.
三,解決問題,重點研讀。
第一個問題(課文第二自然段):學習第二小節(jié)。
(1)指名回答,找出這小節(jié)的中心句.
(2)教師引導理解"搖籃".
什么是搖籃。
搖籃是嬰兒舒服的港灣,是甜蜜的家園.
a,這是一句比喻句,把什么比作"搖籃"。
b,"搖籃"是什么意思(我們最初成長的地方)。
c,為什么把維也納比作搖籃課文的哪些語句可以回答這個問題。
(3)利用圖片,抓重點字詞引導理解,生簡介音樂家.(出示圖片)。
(抓"許多著名的","都在","大部分"理解)。
(4)教師總結(jié):我們無法知道那些大作曲家是如何在那里創(chuàng)作的,但是從他們豐富的創(chuàng)作,震撼人心的作品,我們可以設(shè)想他們的心情.(指名說)。
讓我們聽著貝多芬的《田園交響曲》來讀讀這一自然段.
(5)拓展延伸:少年宮是____的搖籃.
___是____的搖籃.
第二個問題(課文第三自然段):學習第三小節(jié)。
師:過渡:維也納給那些作曲家以豐富的靈感,創(chuàng)作出流芳百世的作品.可是維也納也以他們?yōu)轵湴?
你知道裝飾什么意思嗎(裝扮)是的,維也納用音樂裝扮著自己.我們一起把這句話讀好了.
師:你從哪兒體會到維也納是一座用音樂裝飾的城市呢。
生:在這兒到處……銅像或大理石像.(有沒有聽出他讀的時候主要抓住了哪些詞.我們一起讀好這句話)(出示圖片)。
師:還有誰要補充的生:為了……音樂家的名字命名(出示圖片)。
師:還有嗎生:就連王宮花園……也用鮮花……作為裝飾.(出示圖片)。
師:城市的雕塑,街道名稱都是城市的標志.我們許多城市都有中山路,這就是為了紀念革命先驅(qū)孫中山先生.深圳的開拓牛,就象征了深圳人開拓進取的精神.這樣的例子還有許多,(示意學生說)。
4,而我們在維也納,到處——(引讀課文)。
5,我們的故宮看得最多的是龍,這是我們民族的象征.而在維也納的王宮花園——(引讀課文).
是啊,維也納用音樂裝飾著自己,一起來把第二小節(jié)讀好.
過渡:音樂之都維也納到處充滿著音樂的氛圍.課文還從哪個方面來敘述。
第三個問題(課文第四自然段):學習第四小節(jié)(女生讀)。
師:你從哪看出維也納幾乎一天也離不開音樂。
生:人們在漫步時……(兩句)。
師;從這兩句話中這里體會到了……(音樂與自然,人類巧妙地連在了一起.)齊讀.
生:維也納的許多家庭……。
師:聽了你的朗讀我的眼前仿佛出現(xiàn)了維也納人民沉浸在音樂中的畫面)(出示圖片)。
*說話練習:想想在我們的生活中我們合家歡樂的時候都會做些什么比如在我們中國八月十五是合家歡樂的日子,我們都做些什么呢(生交流)。
師過渡:而維也納人民呢他們真是把音樂當作精神食糧了啊!一起來讀好這一句.
師:還有嗎。
生:更有趣的是,政府會議……成了一種習慣.
師:你讀懂了什么(生交流)。
師過渡:是啊,在維也納小到普通人民大到政府,音樂已經(jīng)融入了人們的血液,融入了人們的生活,成了維也納人民的一種習慣.我們一起拿起書讀這一小節(jié),把維也納人民對音樂的迫切需要通過你的朗讀表達出來.
(生配樂朗讀第四小節(jié))。
第四個問題(課文第五六自然段):。
奧地利號稱"歐洲的心臟",維也納則是"心臟的心臟",而維也納國家歌劇院在大家的心目中可能就是心臟的中心吧.
默讀第五自然段,說說國家歌劇院給了你怎樣的感受。
(宏偉壯觀,在全世界影響巨大.)(出示圖片)。
(1)交流歌劇院的宏偉壯觀.
a,交流:"1642個座位","567座位","110人的樂隊","金碧輝煌16尊大理石像","金光閃閃"……(出示相應(yīng)圖片欣賞)歌劇院大——抓住數(shù)字讀好相關(guān)的幾句話.歌劇院金碧輝煌——作者連用四個"金色"體現(xiàn)金碧輝煌.(出示圖片)。
b,歌劇院如此宏偉壯觀,老師也忍不住要和大家一起來讀一讀,引讀第5小節(jié).
(2)交流在全世界的巨大影響.(這么宏偉壯觀的歌劇院一定會舉辦盛大的音樂會,讓我們來讀一讀最后一小節(jié))。
教師引讀:"每年除夕,…….一年一度的文化節(jié)期間,……."引導學生深入體會歌劇院中濃濃的音樂氛圍,感受到歌劇院在全世界影響巨大.
維也納國家歌劇院也被譽為"金色大廳".課文先簡單介紹了國家歌劇院創(chuàng)建的時間,點明其歷史之悠久,然后詳細介紹它的宏偉壯觀.詳略有致.在介紹它的宏偉壯觀時,按照從外到內(nèi),即從造型到結(jié)構(gòu)設(shè)施的順序來描述.
學了這篇課文一定會有人詢問你"金色大廳"的情況.你能不能向大家介紹呢。
學生交流。
四.學習總結(jié),布置作業(yè)。
1,維也納何以稱得上是世界音樂之都。
師:難怪有人會說:"音樂是維也納的靈魂,沒有音樂就沒有維也納,失去了音樂,維也納也就失去了一半的美."維也納每天都沉浸在悠揚的樂曲之中.學完課文,你一定會對美麗的音樂之都維也納由衷地贊嘆吧!請你再一次有感情地朗讀課題.
2,課后作業(yè):搜集有關(guān)介紹世界名都的資料,同學之間相互交流.
板書設(shè)計。
總起分述。
古典音樂的搖籃。
音樂裝飾起來的城市。
世界歌劇中心。
音樂之都維也納的說課稿篇十
教學目標:
知識:1.學習課文中的9個生字,其中1個只識不寫。
2.初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了解課文是從哪些方面來介紹《音樂之都維也納》的。
能力:精讀課文,理解將維也納稱為“音樂之都”的原因。重在語言的積累和朗讀。
情感:聯(lián)系課文內(nèi)容,理解文中描寫維也納這座音樂都市的人們酷愛音樂的語句,感受維也納濃厚的音樂氣氛,培養(yǎng)學生喜愛音樂的情趣。
教學重難點:精讀課文,理解將維也納稱為“音樂之都”的原因。重在語言的積累和朗讀。
教具準備:課件。
教學方法:讀中感悟。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看圖導入。
1.揭題:出示有關(guān)維也納的圖片,師作簡單介紹。
2.解題:
都:什么意思?(大城市);音樂之都又是什么意思?(有音樂特色的城市)。
過渡:今天,老師就要和大家一起到維也納去走走看看,感受維也納這座城市的神奇與美妙。
二、自學課文。
1.自由讀課文,要求:
(1)讀準字音,會讀會寫田字格中的生字,讀順句子。
(2)畫出不理解的詞語,查字典并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詞語的含義。
2.檢查自學效果。
(1)出示詞語,指名讀。
(2)解釋詞語的意思,教師相機點撥。
3.各自輕聲讀課文,思考每自然段主要講什么。
4.指名分自然段朗讀課文,說說各段講的是什么。
5.理清脈絡(luò)。
討論:課文分為幾段,每段段意怎么概括?
交流:
第二段(2-4):從幾個方面具體敘述維也納被稱為“音樂之都”的原因。
第三段(5-7):介紹維也納國家歌劇院的宏偉壯觀以及在世界上的影響。
三、作業(yè)。
1.抄寫生字詞。
2.繼續(xù)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導入。
二、精讀練習。
(一)學習第一段。
1.維也納是一座怎樣的城市呢?讓我們來欣賞一些圖片。(教師出示帶背景音樂的圖片)。
2.看了圖片,再讀一讀第一小節(jié)。
請你談一談維也納這座城市給你留下的初步印象。(“山清水秀”、“風景如畫”、“波光粼粼”)。
3.維也納真是一座漂亮的城市。指導朗讀。
(二)學習第二、三段。
過渡:那么為什么把維也納叫“音樂之都”呢?
1.通過上一課的學習,大家知道了課文是從哪幾個方面具體敘述維也納是“音樂之都”的呢?請你說說你找到的中心句。
2.看了這四個方面,你有什么問題要問嗎?
3.你想知道答案嗎?讓我們來查資料研究研究。請你選擇你最感興趣、最想研究的一個問題,讀讀有關(guān)的課文內(nèi)容進行有針對性的研究,尋找答案,并將自己讀后的感受與同桌交流。
4.學生自由談感受。
5.全班交流。
第一方面。出示第2自然段。
(1)指名說說為什么說維也納是歐洲古典音樂的搖籃?
(2)談一談你讀了這一部分內(nèi)容后的感受。
(3)請你讀一讀這一段,讀出你的感受。指導朗讀第2自然段。(配樂指幾名讀,再齊讀)。
第二方面。出示第3段。
(1)指名交流為什么說維也納是一座用音樂裝飾起來的城市?
(2)交流“到處可以看到”、“多用音樂家的名字命名”、“就連……也……”(根據(jù)學生回答展示圖片文字等資料。)。
第三方面。出示第4段。
(1)指名交流為什么維也納幾乎一天也離不開音樂?
(2)交流:“隨時可以聽到”、“露天音樂演奏會”、“悠揚的樂聲…..在晚風中飄溢、回蕩”、“室內(nèi)演奏”、“更有趣的是”。(根據(jù)學生回答出示相應(yīng)的圖片、音樂資料)。
(3)談?wù)勀愕母惺堋?BR> (4)悠揚的樂聲攙和著花草的芬芳,在晚風中飄溢、回蕩,真讓人心情愉快。指導朗讀。
第四方面。出示第5、6段。
(1)學習了這部分內(nèi)容,你感受到維也納國家歌劇院怎么樣?(宏偉壯觀,在全世界影響巨大。)。
(2)交流歌劇院的宏偉壯觀。
學完課文,你一定對漂亮的音樂之都維也納由衷地贊嘆吧!請你用一兩句話贊一贊音樂之都維也納。
四、布置作業(yè)。
世界上許多城市都有自己的雅號,課后去網(wǎng)上了解,收集相關(guān)資料。
教學反思。
音樂之都維也納這篇課文是一篇散文,用優(yōu)美的筆觸描寫了維也納獨特的城市風貌,講述了維也納被稱為“音樂之都”的淵源,表達了作者對音樂之都的贊美與向往。課文從音樂之都維也納的地理位置,維也納的歷史、城市建設(shè)、人民生活,維也納國家歌劇院和音樂之友協(xié)會大廈的宏偉壯觀及在世界上的影響等幾個方面說明維也納的確是一座名副其實的音樂之都。
教學中,我引導學生通過默讀和反復誦讀,體會課文語言的簡潔、明快、優(yōu)美,學習作者緊扣音樂之都選取個性化素材,從不同方面介紹維也納這座城市的寫作方法。課的開始,我復習詞語和上節(jié)課的內(nèi)容入手,然后通過播放一段維也納的風光視頻我導入新課第四自然段的教學。在教學第四自然段時重點品讀句子“夏天的夜晚公園里還舉行露天音樂演奏會,悠揚的樂聲摻和著花草的芬芳,在晚風中飄溢、回蕩”
文章的五至七自然段分別介紹了被稱為“世界歌劇中心”的維也納國家歌劇院和被稱為“金色大廳”的音樂之友協(xié)會大廈的規(guī)模、設(shè)施以及它們在全世界的影響,更為直觀地向人們展示了音樂之都的風采。在組織學生閱讀時,我引導學生關(guān)注了以下幾點:一是從這些設(shè)施的創(chuàng)建時間來體會它們的古老;二是從課文的具體描述中,體會這兩處建筑的規(guī)模宏大和內(nèi)部豪華。形象生動的語言給學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這樣學生從各個方面感受到維也納的特殊魅力,情不自禁地走進音樂之都,身臨其境,盡情享受。
我覺得我這堂課最大的特點就是:信息技術(shù)的應(yīng)用優(yōu)化課堂教學效果。
《音樂之都維也納》這篇課文是關(guān)于外國風光的,它與學生距離太遠,對它的了解也過于片面,所以在教學實施過程中,多媒體課件提供大量圖片和音樂,拉近學生和課文內(nèi)容之間的距離。在教學中,一幅幅展現(xiàn)美麗的維也納迷人風采的圖片,新年音樂會的視頻,創(chuàng)設(shè)了與課文內(nèi)容相似的情境,給學生帶來強烈的視覺沖擊,在這樣的學習情境下,學生誦讀課文的語言文字自然有了獨特的感受,真切地感悟語言文字所帶來的意境。
當然這節(jié)課還存在著很多不足,比如老師的激情還不夠,沒能投入地進行教學,朗讀指導,品讀感悟等流于形式,對于相關(guān)的教學輔助材料,比如奧地利的國家地圖還不能很好的利用等,希望各位領(lǐng)導,各位老師能夠多提寶貴意見,我一定能夠積極改正,認真聽取,爭取讓自己的教學水平上一個臺階。
音樂之都維也納的說課稿篇十一
課文主要內(nèi)容及全文思路導讀。
維也納,聽說過嗎?它是奧地利的首都,是一座山清水秀、風景如畫的城市。美麗、藍色的多瑙河穿市而過,給這座城市增添另一番雅致。維也納最獨特的地方,就是它的音樂。難怪人們稱它為音樂之都。想去了解音樂之都維也納嗎?讀一讀《音樂之都維也納》,一定會讓你有不小的收獲。
課文《音樂之都維也納》主要向我們介紹了維也納被稱為音樂之都的淵源,表達了作者對音樂之都的贊美與向往。
全文共有六個自然段,可以分為三個部分:
第一自然段為第一部分,介紹“音樂之都”的地理位置。
第二至四自然段為第二部分,從三個方面具體敘述了維也納被稱為“音樂之都”的原因:“維也納是歐洲古典音樂東西搖籃?!薄熬S也納是一座用音樂裝飾起來的城市?!薄熬S也納幾乎一天也離不開音樂?!?BR> 第五至六自然段為第三部分,介紹維也納國家歌劇院代表宏偉壯觀以及在世界上的影響。
課文第二、三部分是重點,它們充分說明了維也納是音樂之都及其在世界樂壇上的影響。
二、精品屋。
課文精彩片段欣賞。
維也納是美的。它的音樂氛圍、底蘊,更讓人驚嘆,讓我們走近它,細細地去領(lǐng)略、品味。
課文精彩片段(一)。
維也納幾乎一天也離不開音樂。人們在漫步時,隨時可以聽到那優(yōu)雅輕快的華爾茲圓舞曲。夏天的夜晚,公園里還舉行露天音樂演奏會,悠揚的樂聲摻和著花草的芬芳,在晚風中飄溢、回蕩。維也納的許多家庭有著室內(nèi)演奏的傳統(tǒng),尤其在合家歡樂的時候,總要演奏一番,優(yōu)美的曲調(diào)傳遍街頭巷尾。更有趣的是在舉行集會、慶典甚至政府會議時,會前會后也都要奏一曲古典音樂,這幾乎成了習慣。
【欣賞】。
課文精彩片段(二)。
在維也納,歌劇院、音樂廳星羅棋布,其中以創(chuàng)建于1869年的維也納國家歌劇院最為著名,被稱為“世界歌劇院中心”。它造型美觀大方,色彩和諧,本身就是一件完美的藝術(shù)品。它的觀眾席有1642個座位,567個站位。樂池可以容納一個110人的樂隊。舞臺的總面積達1500平方米,配備有現(xiàn)代化的照明設(shè)備。劇院內(nèi)部金碧輝煌。正廳兩邊的金色墻壁前,豎立著16尊大理石雕的音樂女神像。樓上兩翼包廂后的金色大門口,放置著歷代音樂大師的金色胸像。大廳頂上金色鏤花梁柱間,畫著音樂女神的彩像。在巨大的吊燈照射下,到處金光閃閃。
【欣賞】。
三、金手指。
表達方法提示:狀物要按照一定的順序。
學了課文,我們充分領(lǐng)略了作為音樂之都的維也納,驚嘆于國家歌劇院的規(guī)模之宏偉壯觀。
下面有兩段話,讀一讀,看看你覺得哪一段好?
(1)一進校園,一陣陣清香撲鼻而來,一座花壇出現(xiàn)在我們眼前,花壇里的鮮花張開了笑臉,美麗的蝴蝶在旁邊飛舞。這時,我想:我們就是這些花朵,使我們茁壯成長的是辛勤的園丁——老師,老師用心血和汗水哺育我們這些花朵。在花壇的后面立著高高的旗桿,鮮艷的國旗迎風飄揚。北邊是我們寬敞明亮的四層教學樓。西邊,有小弟弟和小妹妹喜歡玩的滑梯。東邊,有鍛煉身體的器材,還有籃球場。操場四周有高大的楊樹,矮小的黃楊。校園一片生機勃勃。
(2)一進校園,一陣陣清香撲鼻而來,一座花壇出現(xiàn)在我們眼前,花壇里的鮮花張開了笑臉,美麗的蝴蝶在旁邊飛舞。這時,我想:我們就是這些花朵,使我們茁壯成長的是辛勤的園丁——老師,老師用心血和汗水哺育我們這些花朵。西邊,有小弟弟和小妹妹喜歡玩的滑梯。東邊,有鍛煉身體的器材,還有籃球場。操場四周有高大的楊樹,矮小的黃楊?;▔暮竺媪⒅吒叩钠鞐U,鮮艷的國旗迎風飄揚。北邊是我們寬敞明亮的四層教學樓。校園一片生機勃勃。
是不是覺得第一段比第二段好,第一段比第二段寫得自然、有序?這是為什么?
對,這是因為第一段是按照“花壇”——“花壇后面”——“北面”——“西面”——“東面”的順序,由中心向四周有序的進行描寫;而第二段則是雜亂無章,沒有一個清晰的順序,讀來讓人摸不著頭緒。
看來呀,習作時把握好順序還真不能馬虎??傊凑找欢ǖ捻樞蛉?gòu)思習作,我們的習作就會讓人覺得舒服、清楚,有條理。
四、益智園。
創(chuàng)新與實踐。
讀一讀課文第五自然段,仿照著寫一個介紹一座建筑物的片段,如學校的教室、禮堂,家里的臥室等等。
(提示:要注意按照一定的順序,或從上到下,從下到上,或者從整體到局部,局部到整體等等。)附:
課文練習4提示。
(1)搖籃:這里說維也納曾經(jīng)是那些著名音樂家青年時代生活、學習的地方。
(2)摻和:這里是說樂聲如花草的芬芳一樣沁人心脾。
課文練習5提示。
課文從三方面具體敘述了維也納是“音樂之都”:維也納是歐洲古典音樂的搖籃;維也納是一座用音樂裝飾起來的城市;維也納幾乎一天也離不開音樂。
五、萬花筒。
相關(guān)資料。
奧地利首都維也納,位于多瑙河南岸、阿爾卑斯山北麓的小盆地中,城市依山傍水,綠蔭環(huán)繞,景色秀麗,自然環(huán)境十分優(yōu)美,被稱為“多瑙河的女神”。
維也納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名城。18世紀以來成為歐洲古典音樂的中心,華爾茲舞曲的故鄉(xiāng)。
作為音樂名城,維也納擁有眾多的歌劇院、電影院,各式各樣的音樂廳遍布全城。最顯赫的維也納國家歌劇院建于1869年,是一座古羅馬式建筑,這里曾經(jīng)首演過莫扎特和貝多芬的作品,19世紀歐洲所有著名歌劇作家的作品,都在這里上演過。1945年毀于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的炮火,1955年又按原來的樣式重新建造。每年這里都有音樂比賽,是全世界的歌劇中心。
漫步維也納,幾乎到處都可以看見音樂對這個城市的影響。許多街道、公園、劇院、會議廳等都是以世界著名的音樂家的名字來命名的;不少著名音樂家的雕像矗立在花園里或廣場上。在內(nèi)環(huán)路的城市公園里,可以看到偉大的約翰·斯特勞斯正在聚精會神地演奏小提琴;沿著內(nèi)環(huán)路,還會看到貝多芬、莫扎特等音樂大師的英姿。這些音樂大師都曾在這座音樂名城度過多年音樂生涯。
維也納的城市布局層次分明。415平方公里的市區(qū),分為“三環(huán)一帶”,即內(nèi)城、外城、郊區(qū)和一條玉帶般的多瑙河。內(nèi)城街道狹窄,有許多政府機關(guān)和歷史建筑物。19世紀在拆除城墻的基礎(chǔ)上建設(shè)起來的環(huán)形馬路(內(nèi)環(huán)路),寬50米,長4公里,沿街分布著現(xiàn)代化建筑群。外城是維也納最繁華的商業(yè)區(qū)和主要的住宅區(qū)。外環(huán)路的南面和東面是工業(yè)區(qū);西郊一直伸展到森林邊緣,有眾多的公園、宮殿和別墅,參天的山毛櫸環(huán)繞城市,構(gòu)成了聞名世界的“維也納森林”。
歷史名城維也納,一直是東、西歐的重要門戶,波羅的海和亞得里亞海之間的交通孔道。除了紐約、日內(nèi)瓦以外,它還是第三個駐有聯(lián)合國機構(gòu)的城市。
2、美麗的國際河流——多瑙河。
全世界約有200條國際河流,而流經(jīng)國家超過10個的只有多瑙河。
多瑙河發(fā)源于德國黑林山的東坡,向東依次流經(jīng)奧地利、斯洛伐克、匈牙利、南斯拉夫、羅馬尼亞、保加尼亞和摩爾多瓦這8個國家,最后在羅馬尼亞分成3條支流,流入黑海。多瑙河的干流全長2850公里,流域面積達81.7萬平方公里,是歐洲的第二大河(僅次于伏爾加河)。它有支流300多條,其中的一些支流還流經(jīng)意大利、波蘭、瑞士和阿爾巴尼亞4國。多瑙河流域包括了大部分歐洲國家的領(lǐng)土。
多瑙河從源頭到奧地利境內(nèi)的一段是上游。這一段河道狹窄,河床堅硬,水流也較湍急。自斯洛伐克的布拉迪斯拉發(fā)出發(fā)至羅馬尼亞和南斯拉夫交界處的鐵門峽谷是中游。這一段經(jīng)過的大多是平原和低地,水量較大,是重要的航道。鐵門峽谷,長107公里,最窄的地方只有150—200米寬,水下巖石傾斜,河水落差大。1972年羅馬尼亞和南斯拉夫已在這里合建了一座發(fā)電能力為210萬千瓦的水電站。電站的攔河大壩長1200米,高達75.5米,有25層樓房那樣高。壩頂筑有寬闊的公路,大壩兩側(cè)的大船閘可通行1500噸的船舶。
鐵門以下,多瑙河進入下游平原。這里河面開闊,水流平穩(wěn),3條支流在河口附近形成了一個扇形三角洲。三角洲上河汊縱橫,蘆葦叢生,棲息著塘鵝和朱鷺等歐洲稀有的鳥類。
3、詞語提示。
生涯:本課指生活。
陳列:本課指整齊有序地將文物、標本排放在顯目的地方。
摻和:混合。
飄溢:向外飄散。
星羅棋布:像群星那樣羅列,像棋子那樣分布,形容數(shù)量多,分布廣。羅:羅列。布:分布。
金碧輝煌:形容色彩明艷,耀人眼目。
北麓:北邊的山腳。
對稱的古都——北京。
現(xiàn)在的北京市,有10個區(qū),9個縣,面積1600平方公里。它是我國的政治、經(jīng)濟、文化中心。市內(nèi)高樓林立,車水馬龍,非常繁華。北京的現(xiàn)代建筑,在布局上雖已不像過去那樣恪守對稱的陳規(guī),但市政建設(shè)還是考慮到我國的傳統(tǒng)風格。例如,以紫禁城為中心的環(huán)城地鐵、二環(huán)路、三環(huán)路、四環(huán)路、五環(huán)路等,都是對稱的。古老的北京城的中軸線及起長線,正為被改建成南接京鄭公路、北經(jīng)亞運村,直達燕山奇峰的現(xiàn)代化中軸路。在世界上所有的城市中,北京仍是一個獨一無二的對稱的城市。
世界佛教之都——曼谷。
泰國有“黃袍佛國”的稱號,全國有90%以上的人口信仰佛教。它的首都曼谷,是世界上佛寺最多的地方,有大小400多個佛教寺院。漫步城中,映入眼簾的是巍峨的佛塔,紅頂?shù)乃略海t、綠、黃相間的泰式魚脊形屋頂?shù)膹R宇,充滿了神秘的東方情調(diào)。每天早晨,全城香煙裊裊,鐘聲悠悠,磬聲清脆動聽,誦經(jīng)之身個不絕于耳。寺廟里的和尚、尼姑在街上慢慢行走,逐家化緣,成為曼谷街頭特有的景觀。
曼谷不僅以寺院僧尼眾多、寺院遍布而被“佛教之都”,而且事實上也確實為佛都:擁有32個成員國的世界佛教徒聯(lián)誼會的總部就設(shè)在這里。
霧都——倫敦。
倫敦也是世界著名的“霧都”。這里五天中就有一個是霧天,這里的霧常常彌漫不散,連續(xù)好幾天,空中都是充滿了白茫茫的小水滴。泰晤士河兩岸的尖頂教堂,高層建筑都被掩蓋起來,只剩下一些空中樓閣。大霧也給市民帶來了麻煩。1952年12月5日發(fā)生的有一次大霧,延續(xù)了4天多,家庭取暖中排出的煤煙,被濃霧籠罩著,久久不散。白天猶如黑夜,市區(qū)交通停頓,居民感到胸悶,呼吸困難,白廳街的大理石建筑遭到腐蝕。
除了上面介紹的幾座城市外,還有“獅城”——新加坡,花都——巴黎,立體都市——東京,綠色首都——莫斯科以及沙漠古都——開羅等等,同學們課后可以查閱一些資料,去詳細地了解一下。
音樂之都維也納的說課稿篇十二
奧地利首都維也納是中外聞名的音樂之都,那里濃濃的音樂氣氛充滿了整個城市。我愛音樂之都維也納!
維也納是歐洲古典音樂的搖籃,由貝多芬、海頓、莫扎特三位“樂圣”開始創(chuàng)造古典音樂,許許多多的音樂家相繼譜寫出許多古典音樂的篇章?!端{色多瑙河》、《月光奏鳴曲》、《小夜曲》等一首首世界名曲在維也納也處處可以聽見。
維也納還是一座用音樂裝飾起來的城市。維也納的許多街道、建筑大多是用音樂家的`名字來命名,比如海頓街、貝多芬廣場……就連王宮的大草坪上,也用美麗的紅玫瑰組成了一個巨大的音樂符號,后面還立著莫扎特的雕像。
維也納幾乎一天也離不開音樂。人們在漫步時,隨處可以聽見那優(yōu)雅而輕快的華爾茲圓舞曲。那悠揚的樂聲摻和著花草的芬芳,在晚風中飄逸回蕩,令人神清氣爽,一天的疲勞全部飛到九霄云外。許多人被這婉轉(zhuǎn)的音樂所陶醉,不由自主地沉浸到音樂中去了。在合家歡聚時,總要演奏一番;優(yōu)美動聽的曲調(diào)洋溢在整條大街上,這都成了習慣。
在維也納,歌劇院、音樂廳星羅棋布。真不愧是“音樂之都”!其中最為著名的是維也納國家歌劇院。劇院內(nèi)金碧輝煌,所以也被稱為“金色大廳”。
啊,音樂之都維也納!有機會我一定會去聆聽那里婉轉(zhuǎn)動聽的音樂。
音樂之都維也納的說課稿篇十三
1、自學課文對課文中不理解的內(nèi)容提出問題。
2、繼續(xù)學習積累與表達,在閱讀中讀懂文章結(jié)構(gòu),學習總起分述的寫作方法。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維也納被稱為音樂之都的原因,感受其悠久的音樂文化和獨特的音樂氛圍。
師:春天到了,又是個百花盛開的季節(jié),載著這美好的春光,聽著優(yōu)美的樂曲,今天讓我們踏上維也納之旅,去感受音樂之都的魅力!一起讀課題。
師:那么維也納究竟在哪?又是個怎樣的地方呢?
出示畫面,出示第一小節(jié)內(nèi)容,指名讀。
你覺得維也納是個怎樣的地方?
我們要把這么優(yōu)美的景色通過你的朗讀表達出來。(齊讀)。
2、交流:
(1)維也納是歐洲古典音樂的搖籃。
(2)維也納是一座用音樂裝飾的城市。
(3)維也納幾乎一天也離不開音樂。
(4)在維也納,歌劇院、音樂廳星羅棋布,其中以創(chuàng)建于1869年的維也納國家歌劇院最為著名,被稱為世界歌劇中心。
大致為以下問題:
(1)為什么說維也納是歐洲古典音樂的搖籃?
(2)為什么說維也納是一座用音樂裝飾的城市?
(3)為什么說維也納幾乎一天也離不開音樂?
(4)為什么國家歌劇院被稱為世界歌劇中心?
4、想知道答案嗎?讓我們來學習課文。請你選擇你最感興趣一個問題,認真仔細地讀課文,將自己讀后的感受在小組中交流。
5、學生自由選擇瀏覽,朗讀,交流感受。
第一個問題(課文第二自然段):
1)學習第二小節(jié)。
(1)指名回答,找出這小節(jié)的中心句。
(2)教師引導理解搖籃。
a、這是一句比喻句,把什么比作搖籃?
b、搖籃是什么意思?(我們最初成長的地方)。
c、為什么把維也納比作搖籃?課文的哪些語句可以回答這個問題?
(3)利用圖片、抓重點字詞引導理解,生簡介音樂家。(出示圖片)。
(抓許多著名的、都在、大部分理解)。
(4)教師總結(jié):是啊,維也納曾是那些著名音樂家生活、學習、進行音樂創(chuàng)作的地方,對他們的成就產(chǎn)生了極大的影響,造就了歐洲的音樂,所以被比作搖籃。
(5)拓展延伸:少年宮是____的搖籃。
___是____的搖籃。
(6)指導朗讀第二小節(jié)。師:現(xiàn)在你覺得維也納是個怎樣的城市?(引讀第一句)。
第二個問題(課文第三自然段):
1)學習第三小節(jié)。
師:說維也納是音樂之都的'第二個原因是?
你知道裝飾什么意思嗎?(裝扮)是的,維也納用音樂裝扮著自己。我們一起把這句話讀好了。
師:你從哪兒體會到維也納是一座用音樂裝飾的城市呢?
生:在這兒到處銅像或大理石像。(有沒有聽出他讀的時候主要抓住了哪些詞。我們一起讀好這句話)(出示圖片)。
師:還有誰要補充的?生:為了音樂家的名字命名(出示圖片)。
師:還有嗎?生:就連王宮花園也用鮮花作為裝飾。(出示圖片)。
師:是啊,維也納用音樂裝飾著自己,一起來把第二小節(jié)讀好。
過渡:音樂之都維也納到處充滿著音樂的氛圍。課文還從哪個方面來敘述?
第三個問題(課文第四自然段):
1)學習第四小節(jié)(女生讀)。
師:你從哪看出維也納幾乎一天也離不開音樂?
生:人們在漫步時(兩句)。
師;從這兩句話中這里體會到了(音樂與自然、人類巧妙地連在了一起。)齊讀。
生:維也納的許多家庭。
師:聽了你的朗讀我的眼前仿佛出現(xiàn)了維也納人民沉浸在音樂中的畫面)(出示圖片)。
*說話練習:想想在我們的生活中我們合家歡樂的時候都會做些什么?比如在我們中國八月十五是合家歡樂的日子,我們都做些什么呢?(生交流)。
師過渡:而維也納人民呢?他們真是把音樂當作精神食糧了啊!一起來讀好這一句。
師:還有嗎?
生:更有趣的是,政府會議成了一種習慣。
師:你讀懂了什么?(生交流)。
師過渡:是啊,在維也納小到普通人民大到政府,音樂已經(jīng)融入了人們的血液,融入了人們的生活,成了維也納人民的一種習慣。我們一起拿起書讀這一小節(jié),把維也納人民對音樂的迫切需要通過你的朗讀表達出來。
(生配樂朗讀第四小節(jié))。
第四個問題(課文第五六自然段):奧地利號稱歐洲的心臟,維也納則是心臟的心臟,而維也納國家歌劇院在大家的心目中可能就是心臟的中心吧。
默讀第五自然段,說說國家歌劇院給了你怎樣的感受?
(宏偉壯觀,在全世界影響巨大。)(出示圖片)。
(1)交流歌劇院的宏偉壯觀。
a、交流:1642個座位、567座位、110人的樂隊、金碧輝煌16尊大理石像、金光閃閃(出示相應(yīng)圖片欣賞)歌劇院大抓住數(shù)字讀好相關(guān)的幾句話。歌劇院金碧輝煌作者連用四個金色體現(xiàn)金碧輝煌。(出示圖片)。
b、歌劇院如此宏偉壯觀,老師也忍不住要和大家一起來讀一讀,引讀第5小節(jié)。
(2)交流在全世界的巨大影響。(這么宏偉壯觀的歌劇院一定會舉辦盛大的音樂會,讓我們來讀一讀最后一小節(jié))。
教師引讀:每年除夕,。一年一度的文化節(jié)期間,。引導學生深入體會歌劇院中濃濃的音樂氛圍,感受到歌劇院在全世界影響巨大。
1、維也納何以稱得上是世界音樂之都?
歸納板書,課文以總起分述的結(jié)構(gòu),把音樂之都維也納展示在我們面前。
師:難怪有人會說:音樂是維也納的靈魂,沒有音樂就沒有維也納,失去了音樂,維也納也就失去了一半的美。維也納每天都沉浸在悠揚的樂曲之中。學完課文,你一定會對美麗的音樂之都維也納由衷地贊嘆吧!請你再一次有感情地朗讀課題。
2、課后作業(yè):搜集有關(guān)介紹世界名都的資料,同學之間相互交流。
總起。
分述。
古典音樂的搖籃。
音樂裝飾起來的城市。
幾乎一天也離不開音樂。
世界歌劇中心。
音樂之都維也納的說課稿篇十四
教學目標:
知識:
1.學習課文中的9個生字,其中1個只識不寫。
2.初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了解課文是從哪些方面來介紹《音樂之都維也納》的。
能力:精讀課文,理解將維也納稱為“音樂之都”的原因。重在語言的積累和朗讀。
情感:聯(lián)系課文內(nèi)容,理解文中描寫維也納這座音樂都市的人們酷愛音樂的語句,感受維也納濃厚的音樂氣氛,培養(yǎng)學生喜愛音樂的情趣。
教學重難點:精讀課文,理解將維也納稱為“音樂之都”的原因。重在語言的積累和朗讀。
教具準備:課件。
教學方法:讀中感悟。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看圖導入。
1.揭題:出示有關(guān)維也納的圖片,師作簡單介紹。
2.解題:
都:什么意思?(大城市);音樂之都又是什么意思?(有音樂特色的城市)。
過渡:今天,老師就要和大家一起到維也納去走走看看,感受維也納這座城市的神奇與美妙。
二、自學課文。
1.自由讀課文,要求:
(1)讀準字音,會讀會寫田字格中的生字,讀順句子。
(2)畫出不理解的詞語,查字典并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詞語的含義。
2.檢查自學效果。
(1)出示詞語,指名讀。
(2)解釋詞語的意思,教師相機點撥。
3.各自輕聲讀課文,思考每自然段主要講什么。
4.指名分自然段朗讀課文,說說各段講的是什么。
5.理清脈絡(luò)。
討論:課文分為幾段,每段段意怎么概括?
交流:
第二段(2-4):從幾個方面具體敘述維也納被稱為“音樂之都”的原因。
第三段(5-7):介紹維也納國家歌劇院的宏偉壯觀以及在世界上的影響。
三、作業(yè)。
1.抄寫生字詞。
2.繼續(xù)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導入。
二、精讀練習。
(一)學習第一段。
1.維也納是一座怎樣的城市呢?讓我們來欣賞一些圖片。(教師出示帶背景音樂的圖片)。
2.看了圖片,再讀一讀第一小節(jié)。
請你談一談維也納這座城市給你留下的初步印象。(“山清水秀”、“風景如畫”、“波光粼粼”)。
3.維也納真是一座漂亮的城市。指導朗讀。
(二)學習第二、三段。
過渡:那么為什么把維也納叫“音樂之都”呢?
1.通過上一課的學習,大家知道了課文是從哪幾個方面具體敘述維也納是“音樂之都”的呢?請你說說你找到的中心句。
2.看了這四個方面,你有什么問題要問嗎?
3.你想知道答案嗎?讓我們來查資料研究研究。請你選擇你最感興趣、最想研究的一個問題,讀讀有關(guān)的課文內(nèi)容進行有針對性的研究,尋找答案,并將自己讀后的感受與同桌交流。
4.學生自由談感受。
5.全班交流。
第一方面。出示第2自然段。
(1)指名說說為什么說維也納是歐洲古典音樂的搖籃?
(2)談一談你讀了這一部分內(nèi)容后的感受。
(3)請你讀一讀這一段,讀出你的感受。指導朗讀第2自然段。(配樂指幾名讀,再齊讀)。
第二方面。出示第3段。
(1)指名交流為什么說維也納是一座用音樂裝飾起來的城市?
(2)交流“到處可以看到”、“多用音樂家的名字命名”、“就連……也……”(根據(jù)學生回答展示圖片文字等資料。)。
第三方面。出示第4段。
(1)指名交流為什么維也納幾乎一天也離不開音樂?
(2)交流:“隨時可以聽到”、“露天音樂演奏會”、“悠揚的樂聲…..在晚風中飄溢、回蕩”、“室內(nèi)演奏”、“更有趣的是”。(根據(jù)學生回答出示相應(yīng)的圖片、音樂資料)。
(3)談?wù)勀愕母惺堋?BR> (4)悠揚的樂聲攙和著花草的芬芳,在晚風中飄溢、回蕩,真讓人心情愉快。指導朗讀。
第四方面。出示第5、6段。
(1)學習了這部分內(nèi)容,你感受到維也納國家歌劇院怎么樣?(宏偉壯觀,在全世界影響巨大。)。
(2)交流歌劇院的宏偉壯觀。
學完課文,你一定對漂亮的音樂之都維也納由衷地贊嘆吧!請你用一兩句話贊一贊音樂之都維也納。
四、布置作業(yè)。
世界上許多城市都有自己的雅號,課后去網(wǎng)上了解,收集相關(guān)資料。
音樂之都維也納的說課稿篇十五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三、四自然段。
2、?學習課文中的11個生字,其中3個只識不寫,聯(lián)系上下文說說詞語“搖籃”、????????“摻和”的意思。
3、?能聯(lián)系上下文內(nèi)容,理解文中描寫維也納這座音樂都市的人們酷愛音樂的語???句,感受維也納濃厚的音樂氛圍,培養(yǎng)學生喜愛音樂的情趣。
教學重點:課文的二、三段為教學重點。
教學準備:
1、收集一些著名音樂家的生平。
3、一些文字投影。
教學時間:3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學習課文中的11個生字,其中3個只識不寫,聯(lián)系上下文說說詞語“搖籃”、“摻和”的意思。
4、?文給課文分段,說說段意。
5、?學習課文的一、二小節(jié)。
教學過程?:
一:看圖導入??。
出示有關(guān)維也納的圖片,師作簡單介紹。
二:自學課文。
1、讀準字音,認清字形。
2、邊讀邊想,讀懂主要詞語,可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學。
3、把課文讀通順,遇到長句或難讀的句子要多讀幾遍。
4、交流。(1)字詞。(2)讀書情況。(3)質(zhì)疑解疑。
5、默讀課文,給課文分分段,并交流。
三:學習第一、二小節(jié)。
1、抽讀第一小節(jié),說說告訴我們什么。理解“搖籃”一詞。
2、學習第二小節(jié),可補充音樂家的有關(guān)資料。
四:作業(yè)?。
1、抄寫生字詞。
2、繼續(xù)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指導感情朗讀課文。
2、能聯(lián)系上下文內(nèi)容,理解文中描寫維也納這座音樂都市的人們酷愛音樂的語句,感受維也納濃厚的音樂氛圍,培養(yǎng)學生喜愛音樂的情趣。
教學過程?:
一:談話。
二:學習課文重點段。
1、同學們認真讀課文,然后利用合作的形式學習。
2、交流。
(1)維也納是音樂裝飾起來的城市。學生說說相機出示一些相關(guān)的圖片,指導朗讀。
(2)分三個層次說:一是這兒到處是音樂大師們的雕像;二是這里的許多建筑都是用音樂家的名字命名;三是就連王宮花園草坪上的鮮花圖案,是用鮮花組成的巨大的音樂符號。
(3)維也納一天也離不開音樂。從四個方面說:一是人們漫步時,隨時可以聽到優(yōu)美的華爾茲舞曲;二是夏天的夜晚公園里還舉行露天音樂演奏會;三是維也納的許多家庭有室內(nèi)演奏的傳統(tǒng);四是在集會、慶典甚至政府會議是,會前,會后都要奏一曲古典音樂。
(4)維也納歌劇院、音樂廳星羅棋布,維也納國家歌劇院最為有名。學生邊讀書,邊說,?師邊出示圖片,邊指導朗讀。
3、指導背誦其中的一段。
三:總結(jié)。
同學們,維也納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此時,你想說什么?
四:作業(yè)?。
1、課文從哪幾個方面述說維也納是“音樂之都的”?
2、遷移練習。照樣子,寫句子:維也納是歐洲古典音樂的搖籃。
少年宮是(??????????????)的搖籃。
(??????????)是(?????????)的搖籃。
(????????)是(??????????????????)。
第三課時。
教學目標?:
1、繼續(xù)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仿照第三段,按作者所維也納國家歌劇院的描寫方法,抓住顯著特點多學校的教學大樓進行焦距體的描寫。
教學過程?:
一:談話。
生朗讀自己喜歡的段落,師相機指導朗讀。
二:遷移練習。
1、讀第三段,說說作者是怎樣寫維也納歌劇院的。
(1)介紹了維也納歌劇院的設(shè)施、規(guī)模以及在全世界的影響。
(2)從哪可看出歌劇院的規(guī)模宏大?
(3)介紹了歌劇院的哪些設(shè)施?
(4)按什么順序來寫歌劇院的?
2、組織學生參觀學校的教學大樓。
(1)外觀的形狀。
(2)規(guī)模,設(shè)施。
(3)按一定順序描寫。
3、學生寫一寫。
4、習作欣賞。
三:作業(yè)?。
1、用“山清水秀”、“風景如畫”、“波光粼粼”這一組詞語描寫自己看到的景觀。
2、開展“維也納——音樂之都”專題研究,引導學生組成小組,自行選題。
音樂之都維也納的說課稿篇十六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三、四自然段。
2、學會八個生字,綠線內(nèi)的3個生字只識不寫。理解“搖籃”“摻和”“裝飾”等主要詞語。
3、能夠聯(lián)系課文內(nèi)容,理解文中描寫維也納這座音樂都市的人們酷愛音樂的詞句,感受維也納濃厚的音樂濃厚的音樂氛圍,初步培養(yǎng)同學熱愛古典音樂的情懷。
4、繼續(xù)學習總分結(jié)構(gòu)段的作用,能夠?qū)W習處所寫作方法。
教學時間:三課時。
第一課時。
1、能夠正確地朗讀課文。
3、學習生字。
在我們家鄉(xiāng),你覺得什么東西能夠成為我們城市的標志?
在歐洲的奧地利,它首都維也納的標志就是音樂,古典音樂就是她的城市名片。(板書課題)看到這個題目,你的腦海中一定會有幾個問題?(維也納在哪里?為什么說她是音樂之都?……)。
1、下面我們就通過朗讀課文來解決這些問題吧。在朗讀的時候注意本課的生字。
2、我們先請同學們朗讀課文。其他同學認真聽,把讀得不夠準確的地方用鉛筆輕輕地劃下來。
3、我們首先回答大家提出的第一個問題:維也納在哪里?誰來告訴大家?
1、指名讀。從這短短的兩句話中,你了解了什么?
2、提到阿爾卑斯,我想大家腦海中第一個出現(xiàn)的畫面就是奶糖,而阿爾卑斯山是歐洲最重要的一條山脈。
3、你覺得維也納所處的環(huán)境怎么樣?因為當你到那里的時候,你一定會覺得用再美的詞來形容都不為過的。
4、俗話說:“一方水土養(yǎng)育一方人?!庇忻阶鳛橐揽?,有名河穿城而過,這里一定是一個人杰地靈的地方。
5、齊讀。
1、下面來解決第二個問題:為什么說維也納是音樂之都?請大家默讀課文,找出理由,用筆劃出來。我們看看誰的速度快,誰找得準。
2、反饋:
維也納是歐洲古典音樂的搖籃。
維也納是用音樂裝飾起來的城市。
維也納一天也離不開音樂。
3、你們是怎樣快速地找到答案的?
4、的確,二、三、四自然段是通過先概括后具體的方式進行描寫的,這樣的寫法條理清楚,事實明白。
5、在這三個特征中你最喜歡哪個?讀一讀。
6、想一想為什么通過這三個方面的介紹就能夠讓人們信服呢?(可以通過讀課文嘗試著回答,不要求答案的準確性,主要是抒發(fā)自身的情感。)。
1、指導書寫“卑”字。
2、描紅。
學習二至四自然段。
有人說:“音樂是維也納的靈魂,沒有音樂也就沒有維也納?!蹦敲次覀兘裉炀鸵贿吢犞魳芬贿厑砀惺苓@音樂之都的魅力。
1、指名朗讀。
3、海頓的《皇帝四重奏》是在維也納完成的,莫扎特的《費加羅的婚禮》是在維也納完成的,貝多芬的《命運交響曲》、《田園交響曲》、《月光奏鳴曲》、《英雄交響曲》是在維也納完成的,舒伯特的《天鵝之歌》、《冬之旅》是在維也納完成的,約翰·施特勞斯的《藍色多瑙河》、《維也納森林的故事》更是在維也納完成的?,F(xiàn)在你明白為什么說維也納是歐洲古典音樂的搖籃了吧?。ňS也納曾經(jīng)是那些著名音樂家青年時代生活、學習的地方。)。
4、什么是搖籃?搖籃是嬰兒舒服的港灣,是甜蜜的家園。最初的好夢是從這里開始的,最初的舒適也是從這里開始的。我們無法知道那些大作曲家是如何在那里創(chuàng)作的,但是從他們豐富的創(chuàng)作,震撼人心的作品,我們可以設(shè)想他們的心情。(指名說)。
5、我們聽著貝多芬的《田園交響曲》來讀讀這一自然段。
1、過渡:維也納給那些作曲家以豐富的靈感,創(chuàng)作出流芳百世的作品??墒蔷S也納也以他們?yōu)轵湴痢?BR> 2、指名讀。
3、城市的雕塑、街道名稱都是城市的標志。我們許多城市都有中山路,這就是為了紀念革命先驅(qū)孫中山先生。深圳的開拓牛,就象征了深圳人開拓進取的精神。
4、而我們在維也納,到處。
音樂之都維也納的說課稿篇十七
教學目標:
1、自學字詞,理解“搖籃”、“裝飾”、“金碧輝煌”等詞語的意思。
2、自學課文,對課文中不理解的詞句和內(nèi)容提問,積累和音樂有關(guān)的詞句。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維也納被稱之為音樂之都的原因。
4、感受維也納的音樂氛圍,陶冶藝術(shù)情操。
教學重點、難點: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維也納被稱之為音樂之都的原因。積累和音樂有關(guān)的詞句。
2、自學課文,對課文中不理解的詞句和內(nèi)容提問。
學生準備:
1、預習課文,試著對課題和不理解的詞句、內(nèi)容提問。
教學過程:
1、(播放《春之聲》圓舞曲)載著這美好的春光,聽著優(yōu)美的樂曲,今天讓我們踏上維也納之旅,去感受音樂之都的魅力!
2、板書課題?齊讀。
3、維也納在哪兒?這又是怎樣的一座城市?(出示第一節(jié)及圖片)齊讀。
4、你對維也納有了哪些了解?(首都、地理位置、特點)。
5、指導朗讀第一節(jié):把這么美麗的景色通過你們的朗讀表達出來。(個別讀、齊讀)。
6、這就是課文的第一節(jié),它讓我們對維也納有了粗略的印象,寫游記是也可以用上這種方法。
二、初讀課文。
1、有人說:音樂是維也納的靈魂,沒有音樂也就沒有維也納。為什么說維也納是音樂之都?默讀課文,找出理由劃出來。
2、交流、板書:
古典音樂的搖籃。
音樂裝飾起來的城市。
幾乎一天也離不開音樂。
擁有世界歌劇中心。
3、你們是怎樣快速找到答案的?
這三句都是2——4節(jié)的第一句話,這3節(jié)都是運用先概括后具體的方式進行描寫的,這樣的寫法條理清楚,也寫得很具體。
4、在這些特點中,你對哪一點最感興趣呢?輕聲讀2——4節(jié)。
三、重點研讀。
1、學習第2節(jié)。
(1)指名讀。
(2)教師引導理解“搖籃”。
a、這是一句比喻句,把什么比作“搖籃”?
b、“搖籃”是什么意思?(我們最初成長的地方)。
c、維也納是歐洲古典音樂的搖籃,那是因為——。
(3)利用圖片、抓重點字詞引導理解,補充簡介音樂家。(出示圖片:海頓、莫扎特、貝多芬、施特勞特……)。
(抓“許多著名的”、“都在”、“大部分”理解)。
(4)教師總結(jié):是啊,維也納曾是那些著名音樂家生活、學習、進行音樂創(chuàng)作的地方,對他們的成就產(chǎn)生了極大的影響,造就了歐洲的音樂,所以被比作搖籃。
(5)拓展延伸:少年宮是____的搖籃。
___是____的搖籃。
(6)指導朗讀第二小節(jié)。師:現(xiàn)在你覺得維也納是個怎樣的城市?(引讀第一句)。
2、學習第三節(jié)。
(1)你怎樣理解“音樂裝飾”?(用音樂裝扮)。
是的,維也納用音樂裝扮著自己。我們一起把這句話讀好了。
(2)你從哪兒體會到維也納是一座用音樂裝飾的城市呢?
a、在這兒到處……銅像或大理石像。(有沒有聽出他讀的時候主要抓住了哪些詞。)我們一起讀好這句話)(出示圖片)。
b、為了……音樂家的名字命名(出示圖片)。
c、就連王宮花園……也用鮮花……作為裝飾。(出示圖片)。
(3)是啊,維也納用音樂裝飾著自己,到處充滿著音樂的氛圍。
3、學習第四節(jié)。
(2)說話練習:維也納幾乎一天也離不開音樂,是因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因為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因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更因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指導朗讀:帶著輕松、舒暢的心情來讀好這段話。
(4)配樂朗讀。
4、學習第5、6節(jié)。
(2)交流板書:造型美觀?大?金碧輝煌??影響深遠。
a.交流歌劇院的宏偉壯觀。
交流:“1642個座位”、“567座位”、“110人的樂隊”、“金碧輝煌”“16尊大理石像”、“金光閃閃”……(出示相應(yīng)圖片欣賞)歌劇院大——抓住數(shù)字讀好相關(guān)的幾句話。歌劇院金碧輝煌——作者連用四個“金色”體現(xiàn)金碧輝煌。(出示圖片)。
歌劇院如此宏偉壯觀,老師也忍不住要和大家一起來讀一讀,引讀第5小節(jié)。
b.交流影響深遠。(這么宏偉壯觀的歌劇院一定會舉辦盛大的音樂會,讓我們來讀一讀最后一小節(jié))。
教師引讀:“每年除夕,……。一年一度的文化節(jié)期間,……。”引導學生深入體會歌劇院中濃濃的音樂氛圍,感受到歌劇院在全世界影響巨大。
(3)世界上所有的樂團、知名的歌唱家都以在此演出為榮。齊讀這兩節(jié)。
(4)小結(jié):國家歌劇院金碧輝煌、宏偉壯觀,給維也納戴上了璀璨的光環(huán),讓音樂之都名聲遠揚,她無愧為“世界歌劇中心”。
四、總結(jié)課文。
2、學完課文,你一定會對美麗的音樂之都維也納由衷地贊嘆吧!學做小導游,介紹維也納。
3、課后作業(yè):搜集有關(guān)介紹世界名都的資料,同學之間相互交流。
板書設(shè)計:
古典音樂的搖籃。
音樂裝飾起來的城市。
擁有世界歌劇中心。
(造型美觀?大?金碧輝煌??影響深遠)。
總起?????????????????????????分述。
教學效果反饋:
課文內(nèi)容集中、條理清楚,大部分自然段都采用了典型的先概括后具體的寫法,是一篇適合學生自模仿的范文。第4節(jié)內(nèi)容不深,語言優(yōu)美,在熟讀課文之后,讓學生積累其中的好詞佳句。第5節(jié)對國家歌劇院“金碧輝煌”這一特點進行介紹時,采用了總分總的寫作結(jié)構(gòu),也是進行“讀寫結(jié)合”訓練的抓手。
音樂之都維也納的說課稿篇十八
教學目標: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第三、四自然段。
2、作者通過總分的結(jié)構(gòu)方式,引導學生理解維也納是音樂之都的原因。
3、訓練學生的理解能力和言語表達的能力。
4、能聯(lián)系課文內(nèi)容,理解文中描寫維也納這座音樂都市的人們酷愛音樂的語句,感受維也納濃厚的音樂氛圍,培養(yǎng)學生喜愛的情趣。
教學重點:通過對生動形象的語言文字的朗讀、交流、體會,了解維也納被稱為“音樂之都”的原因和維也納歌劇院、“金色大廳”在全世界的影響。
教學難點:體會維也納是歐洲古典音樂的搖籃和維也納人酷愛音樂的特點,感悟異國情調(diào)和異域城市,構(gòu)建“音樂之都”,體驗音樂真諦,陶冶美的情操,進一步激發(fā)學生喜愛音樂的情趣。
教學時間:2課時。
課前預習:
1、讀準下列詞語:
摻和和氣??一屢屢樓房鏤花。
2、理解下列詞語:鏤花北麓摻和。
3、讀熟課文,思考:課文從哪幾個方面具體介紹了維也納是“音樂之都”的呢?
4、讀了課文,你還有什么問題?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1、春天到了,又是個百花盛開的季節(jié),載著這美好的春光,聽著優(yōu)美的樂曲,今天讓我們踏上維也納之旅,去感受音樂之都的魅力!一起讀課題。
2、那么維也納究竟在哪?又是個怎樣的地方呢?
出示畫面,出示第一小節(jié)內(nèi)容,指名讀。
你覺得維也納是個怎樣的地方?
我們要把這么優(yōu)美的景色通過你的朗讀表達出來。(齊讀)。
說明:充滿激情的導入,讓人未見其行,先問其聲。
二、初讀感知,提出問題。
2、交流:(1)維也納是歐洲古典音樂的搖籃。
(2)維也納是一座用音樂裝飾的城市。
(3)維也納幾乎一天也離不開音樂。
(4)在維也納,歌劇院、音樂廳星羅棋布,其中以創(chuàng)建于1869年的維也納國家歌劇院最為著名,被稱為“世界歌劇中心”。
說明:學習文章首先對課文有整體的認識,理清文章的線索。
大致為以下問題:
(1)為什么說維也納是歐洲古典音樂的搖籃?
(2)為什么說維也納是一座用音樂裝飾的城市?
(3)為什么說維也納幾乎一天也離不開音樂?
(4)為什么國家歌劇院被稱為“世界歌劇中心”?
4、想知道答案嗎?讓我們來學習課文。請你選擇你最感興趣一個問題,認真仔細地讀課文,將自己讀后的感受在小組中交流。
5、學生自由選擇瀏覽,朗讀,交流感受。
說明:提問是本單元的重點訓練的學習方法,讓學生在學習中學習提問,并對學生的問題進行篩選,羅列出關(guān)鍵問題,這樣既教會了學生怎樣提問又指導學生如何對問題進行歸類,篩選。
音樂之都維也納的說課稿篇一
教學要求:
1、精讀課文,理解將維也納稱為音樂之都的原因。重在語言的積累和朗讀。
2、聯(lián)系課文內(nèi)容,理解文中描寫維也納這座音樂都市的人們酷愛音樂的語句,感受維也納濃厚的音樂氣氛,培養(yǎng)學生喜愛音樂的情趣。
教學準備:
瑞博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
二、精讀訓練。
(一)學習第一段。
(1)維也納是一座怎樣的城市呢?讓我們來欣賞一些圖片。(教師出示帶背景音樂的圖片)。
(2)看了圖片,再讀一讀第一小節(jié)。
請你談一談維也納這座城市給你留下的初步印象。(山清水秀、風景如畫、波光粼粼)。
(3)維也納真是一座美麗的城市。指導朗讀。(配樂)。
(二)學習第二段。
過渡:那么為什么把維也納叫音樂之都呢?
1、通過上一課的學習,大家知道了課文是從哪幾個方面具體敘述維也納是音樂之都的呢?請你說說你找到的中心句。
交流:
(1)維也納是歐洲古典音樂的搖籃。
(2)維也納是一座用音樂裝飾的城市。
(3)維也納幾乎一天也離不開音樂。
(4)在維也納,歌劇院、音樂廳星羅棋布,其中以創(chuàng)建于1869年的維也納國家歌劇院最為著名,被稱為世界歌劇中心。
2、看了這四個方面,你有什么問題要問嗎?
大致為以下問題:
(1)為什么說維也納是歐洲古典音樂的搖籃?
(2)為什么說維也納是一座用音樂裝飾的城市?
(3)為什么說維也納幾乎一天也離不開音樂?
(4)為什么國家歌劇院被稱為世界歌劇中心?
3、你想知道答案嗎?讓我們來查資料研究研究。請你選擇你最感興趣,最想研究的一個問題,瀏覽相關(guān)的頁面、讀讀有關(guān)的課文內(nèi)容進行有針對性的研究,尋找答案,并將自己讀后的感受回復在說一說欄目中我給大家發(fā)的帖子下面。
4、學生自由選擇瀏覽,朗讀,回復感受。
5、全班交流。
(一)第一方面。出示第二自然段。
(1)指名說說為什么說維也納是歐洲古典音樂的搖籃?
教師指導理解搖籃。
維也納是歐洲古典音樂的搖籃。
a、這是一句比喻句,把誰比作搖籃?
b、搖籃是什么意思?(我們最初生長的地方。)。
c、為什么把維也納比作搖籃?。(展示音樂家圖片)。
(2)教師總結(jié):維也納曾是那些著名音樂家生活、學習,進行音樂創(chuàng)作的地方,對他們一生的成就產(chǎn)生極大的影響,造就了歐洲的古典音樂。所以被比作搖籃。
(3)談一談你讀了這一部分內(nèi)容后的感受??纯赐瑢W們的感受。
(4)請你讀一讀這一段,讀出你的感受。指導朗讀第二小節(jié)。(配樂指幾名讀,再齊讀)。
(二)第二方面。出示第3段。
(1)指名交流為什么說維也納是一座用音樂裝飾起來的城市?
(2)交流到處可以看到、多用音樂家的名字命名、就連也用(根據(jù)學生回答展示圖片文字等資料。)。
看來裝飾用在這兒來形容維也納是多么的準確。
(4)談?wù)勀阕x了以后的感受。請你抓住重點詞語讀出你的感受。指導朗讀。(配樂)。
(三)第三方面。出示第4段。
(1)指名交流為什么維也納幾乎一天也離不開音樂?
(2)交流:隨時可以聽到、露天音樂演奏會、悠揚的樂聲..在晚風中飄溢、回蕩、室內(nèi)演奏、最有趣的是。(根據(jù)學生回答出示相應(yīng)的圖片、音樂資料)。
(3)談?wù)勀愕母惺???创蠹业母惺堋?BR> (4)悠揚的樂聲攙和著花草的芬芳,在晚風中飄溢、回蕩,真讓人心情舒暢。指導朗讀。
(四)第四方面。出示第5、6段。
(1)學習了這部分內(nèi)容,你感受到維也納國家歌劇院怎么樣?(宏偉壯觀,在全世界影響巨大。)。
(2)交流歌劇院的宏偉壯觀。
a、交流:1642個座位、567座位、110人的樂隊、金碧輝煌16尊大理石像、金光閃閃(出示相應(yīng)圖片欣賞)。
b、歌劇院如此宏偉壯觀,讓我們來讀一讀。引讀第5小節(jié)。
(3)交流在全世界的巨大影響。(根據(jù)學生交流,出示相關(guān)圖片)。
教師引讀:每年除夕,。一年一度的文化節(jié)期間,。
(4)小結(jié):國家歌劇院是音樂之都維也納璀璨的明珠,讓音樂之都更美。
(5)現(xiàn)在你知道為什么國家歌劇院被稱為世界歌劇中心了吧!
三、總結(jié)朗讀課文,贊一贊音樂之都維也納。。
學完課文,你一定對美麗的音樂之都維也納由衷地贊嘆吧!請你再一次有感情地朗讀全文,在贊一贊欄目中,用一、兩句話贊一贊音樂之都維也納。
四、布置作業(yè)。
1、課堂作業(yè)。
在測一測欄目中完成練習。(選擇詞語的意思)(教師在系統(tǒng)中全面了解學生的練習情況。)。
2、課外作業(yè)。
選擇自己喜歡的自然段,背一背。下一節(jié)課,請同學們來給圖片資料配音樂旁白。
板書設(shè)計:
古典音樂的搖籃。
音樂裝飾起來的城市。
國家歌劇院。
音樂之都維也納的說課稿篇二
二:自學課文。
1、讀準字音,認清字形。
2、邊讀邊想,讀懂主要詞語,可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學。
3、把課文讀通順,遇到長句或難讀的句子要多讀幾遍。
4、交流。(1)字詞。(2)讀書情況。(3)質(zhì)疑解疑。
5、默讀課文,給課文分分段,并交流。
三:學習第一、二小節(jié)。
1、抽讀第一小節(jié),說說告訴我們什么。理解“搖籃”一詞。
2、學習第二小節(jié),可補充音樂家的有關(guān)資料。
四:作業(yè)。
1、抄寫生字詞。
2、繼續(xù)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指導感情朗讀課文。
2、能聯(lián)系上下文內(nèi)容,理解文中描寫維也納這座音樂都市的人們酷愛音樂的語句,感受維也納濃厚的音樂氛圍,培養(yǎng)學生喜愛音樂的情趣。
教學過程:
一:談話。
二:學習課文重點段。
1、同學們認真讀課文,然后利用合作的形式學習。
2、交流。
(1)維也納是音樂裝飾起來的城市。學生說說相機出示一些相關(guān)的圖片,指導朗讀。
(2)分三個層次說:一是這兒到處是音樂大師們的雕像;二是這里的許多建筑都是用音樂家的名字命名;三是就連王宮花園草坪上的鮮花圖案,是用鮮花組成的巨大的音樂符號。
(3)維也納一天也離不開音樂。從四個方面說:一是人們漫步時,隨時可以聽到優(yōu)美的華爾茲舞曲;二是夏天的夜晚公園里還舉行露天音樂演奏會;三是維也納的許多家庭有室內(nèi)演奏的傳統(tǒng);四是在集會、慶典甚至政府會議是,會前,會后都要奏一曲古典音樂。
(4)維也納歌劇院、音樂廳星羅棋布,維也納國家歌劇院最為有名。學生邊讀書,邊說,師邊出示圖片,邊指導朗讀。
3、指導背誦其中的一段。
三:總結(jié)。
同學們,維也納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此時,你想說什么?
四:作業(yè)。
1、課文從哪幾個方面述說維也納是“音樂之都的`”?
2、遷移練習。照樣子,寫句子:維也納是歐洲古典音樂的搖籃。
少年宮是()的搖籃。
()是()的搖籃。
()是()。
第三課時。
教學目標:
1、繼續(xù)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仿照第三段,按作者所維也納國家歌劇院的描寫方法,抓住顯著特點多學校的教學大樓進行焦距體的描寫。
教學過程:
一:談話。
生朗讀自己喜歡的段落,師相機指導朗讀。
二:遷移練習。
1、讀第三段,說說作者是怎樣寫維也納歌劇院的。
(1)介紹了維也納歌劇院的設(shè)施、規(guī)模以及在全世界的影響。
(2)從哪可看出歌劇院的規(guī)模宏大?
(3)介紹了歌劇院的哪些設(shè)施?
(4)按什么順序來寫歌劇院的?
2、組織學生參觀學校的教學大樓。
(1)外觀的形狀。
(2)規(guī)模,設(shè)施。
(3)按一定順序描寫。
3、學生寫一寫。
4、習作欣賞。
三:作業(yè)。
1、用“山清水秀”、“風景如畫”、“波光粼粼”這一組詞語描寫自己看到的景觀。
2、開展“維也納――音樂之都”專題研究,引導學生組成小組,自行選題。
音樂之都維也納的說課稿篇三
《音樂之都維也納》是五年級下冊的一篇散文,課文的語言簡潔、優(yōu)美,對維也納的介紹層次清晰、明快。
我先說一說,我設(shè)計的教學目標,通過理解文中的“搖籃”、“裝飾”、“街頭巷尾”、“星羅棋布”、“金碧輝煌”等這些詞語,讓學生熟悉課文內(nèi)容;通過找出小節(jié)中心句,說說課文是從哪幾方面具體敘述維也納是“音樂之都”的,并且了解文章總分結(jié)構(gòu)的表達方式;具體通過學習課文的1—4小節(jié),初步感受維也納是世界著名的音樂之都,體會維也納人民對音樂的.酷愛。
其次我再說一說我的教學方法,維也納距離學生是比較遙遠的,所以也沒有對這個城市的直觀印象,教學中根據(jù)課文的需要采用圖片等直觀形象的展示,以及音樂的播放、以讀促思、以讀代講等手段,調(diào)動學生的多種感官,做到圖文結(jié)合,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熱情。其次,從閱讀體會表達,這同樣也離不開文本的朗讀,感悟,只有讓學生讀出、悟到,才會內(nèi)化為自己的知識積累。在教學過程中我主要是通過分析第四小節(jié),讓學生通過朗讀感受段落中總分結(jié)構(gòu)的表達方式,從段落到篇章,從整體上來感受這種表達方式。
最后再簡單地說一說我的教學過程,課前游戲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第一小節(jié)先拿出來教學,讓學生通過圖片和文字感受維也納的魅力。隨后讓學生通讀全文了解整篇文章的內(nèi)容,重點分析了課文的2、3、4小節(jié)。第二小節(jié)的教學主要是抓住“搖籃”來進行,通過練說黃河是什么的搖籃,誰是誰的搖籃來體會“搖籃”的意思,第三小節(jié)主要是讓學生通過朗讀來感受文也拿是一座用音樂裝飾起來的城市,第四小節(jié)以小組合作的形式讓學生探討“為什么維也納幾乎一天也離不開音樂?這一小節(jié)的寫作特點以及如何朗讀能更有效?!?BR> 音樂之都維也納的說課稿篇四
19日上午,我有幸聆聽了紅旗小學陳老師執(zhí)教的《音樂之都維也納》,受益匪淺。
陳老師自然的教態(tài)、清晰的教學思路、渾然一體的過渡語、精美的課件、獨特的板書設(shè)計等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特別是其小組合作探究的教學方法尤為突出。
《音樂之都維也納》是一篇散文,作者用優(yōu)美的筆觸描寫了維也納城市的獨特風貌,講述了維也納被稱為“音樂之都”的淵源,表達了作者對音樂之都的贊美與向往。就這篇文章而言,它具有以下幾個特點:1、語言優(yōu)美;2、層次清晰;3、文化底蘊豐厚。根據(jù)以上所述教材特點和五年級學生年齡特征,李老師設(shè)計了“合作探究”的教學構(gòu)想,即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段落后自愿組合,小組內(nèi)閱讀、交流、補充、評議,然后分段、分組在班級內(nèi)交流,教師相應(yīng)的指導、補充。
我們都知道,傳統(tǒng)式備課實際上體現(xiàn)的是“教師”的主體地位,只要老師設(shè)計好教學目標、教學思路、教學流程等即可,而合作式的學習模式需要體現(xiàn)的是“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在備課中更要關(guān)注學生的`知識結(jié)構(gòu)、學習意愿和不同的興趣取向,需要教師更大的知識或資源儲備,需要教師更高的課堂調(diào)控能力和組織能力。李老師的這節(jié)課應(yīng)該說在備課程、備設(shè)計、備課件上取得了極大的成功,而教學環(huán)節(jié)間的過渡語則將整堂課銜接的渾然一體、天衣無縫,不能不讓人頷首。
教學實施中美中不足的是,教師停留于學生對課文理解的層面,關(guān)注了整體的感悟和人文性的感悟,沒有深層次的引導學生體味語言,使得這節(jié)課有一種“浮光掠影”的感覺。建議在教學中,適當改變一下教學設(shè)計:在教師指點某一重點段落后,再引導學生選擇自己的段落合作探究。重點段落的學習中,引導學生體味語言。我相信,采用“先扶后放”的方法應(yīng)該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以上僅是我的一點拙見,不當之處敬請李老師和各位老師指正!
音樂之都維也納的說課稿篇五
1.默讀課文,畫出中心句。
(1)交流,出示:
奧地利首都維也納是世界著名的音樂之都。
(2)談?wù)勀銓Α耙魳分肌边@個詞語的理解。
(3)指導朗讀,突出“世界著名”、“音樂之都”。
2.俗話說:“一方水土養(yǎng)育一方人?!庇忻阶鳛橐揽浚忻哟┏嵌^,這里一定是一個人杰地靈的地方。課文是從哪幾方面具體體現(xiàn)維也納是“音樂之都”的?交流。
板書:音樂搖籃。
音樂裝飾。
享受音樂。
國家歌劇院。
3.仔細讀課文,在文中標出重點詞語。全班交流學習。
師:同學們一定有不少收獲,我們來交流一下。
講第2段。
(1)為什么說維也納是歐洲古典音樂的搖籃?
a生答。同意嗎?你真會讀書!
b“搖籃”什么意思?(我們最初生長的地方)。在文中指什么?(古典音樂的發(fā)源地在維也納)。
c出示多媒體:貝多芬、莫扎特、舒伯特、海頓、施特勞斯。并對音樂家簡介。
講第3段。
a生答。聽懂了沒?這么美!想到那兒看看嗎?
b出示多媒體,展示圖片。
小結(jié):維也納真不愧為音樂之都。
講第4段。
過渡:在這個音樂之都里,那里的人幾乎每一天都離不開音樂。
1.(出示第四小節(jié))從書中哪些文字可以看出維也納一天也離不開音樂?
a.(人們在漫步時……華爾茲圓舞曲。)。
b.“夏天的夜晚……回蕩?!?BR> (3).這就是音樂的魅力,讀得讓人心都醉了。你聽到什么樂器在演奏?(小提琴的演奏悠揚婉轉(zhuǎn)。薩克斯的聲音,非常浪漫。手風琴的節(jié)奏很歡快,拉得行人直想跳舞。)。
(4.)真是個迷人的夏夜!多么令人向往!還可以從哪些句子看出維也納一天也離不開音樂?(學生讀剩下的句子。)。
c.街頭巷尾什么意思?
(1)理解街頭巷尾。
(2)走在維也納的街上,無論走到哪里你都能聽到這些音樂。
d.慣例在文中指什么?(在舉行集會、慶典甚至政府會議時,會前會后也要各奏一曲古典音樂)。
(1)在我們覺得應(yīng)該是莊嚴肅穆的政府會議上響起的是小夜曲,交響樂,已經(jīng)成為慣例、傳統(tǒng)。你覺得維也納人民怎么樣?(他們非常喜歡音樂,已經(jīng)到了癡迷的境界了。維也納人很懂得享受音樂,連普通的家庭都能開家庭音樂會,我想他們一個個看上去肯定都是很有修養(yǎng)的樣子。維也納的人們多才多藝?!?BR> (我的心情一定會很輕松,因為音樂可以讓我忘記所有的煩惱。我很向往這樣的音樂王國,隨處能接觸到世界各地的音樂大師,有空就去歌劇院,真幸福!相信如果我生活在那里也會每天去參加露天音樂會,當一個小提琴手?!?BR> 3.讓我們帶著這樣的感覺,用你獨特的聲音,獨特的節(jié)奏,自由讀第四小節(jié)。(自由朗讀后,指名朗讀第四小節(jié))。
講第5段。
a自己讀,用簡潔的詞語記下讀了這段話的感受。(批注)。
b全班交流。(大:1642個座位,567個站位,舞臺總面積達1500平方米。金碧輝煌:連用三個金色)。
列數(shù)字的說明方法好處:用具體的數(shù)字說明更直觀,更準確,更有說服力。
c出示多媒體(國家歌劇院)。
過渡:維也納僅僅是因為它的大,輝煌而聞名世界嗎?
d齊讀第6段。
e小結(jié)。
四根據(jù)板書總結(jié)。
五課堂作業(yè)。
帶感情讀自己喜歡的段落,反復讀,當小導游把美麗的維也納介紹給你的家人。
音樂搖籃音樂裝飾享受音樂國家歌劇院。
音樂之都維也納的說課稿篇六
奧地利維也納是世界著名的音樂之都。維也納是歐洲古典音樂的搖籃。
維也納是用音樂裝飾起來的城市,是由大音樂家們的銅像或大理石像。還有維也納的許多街道公園禮堂劇院會議廳等,也用音樂家的名字命名。
這篇課文讓我讀了之后,讓我感受到了音樂之都的美妙和開心,還有音樂之都的五彩繽紛。這些我們的城市只有他們的三分之一而已,不過在我們眼中我們的城市永遠都是那么的美妙和開心。那么,就讓我們一起來打造一座漂亮的城市吧!
如果我們要想把我們的城市裝飾的像音樂之都那樣的美麗、動人,我們只有一起來愛護花草、節(jié)約用電,讓它變得更美麗動人。
音樂之都維也納的說課稿篇七
聽了袁艷蕾老師執(zhí)教的《音樂之都維也納》的一課,我感覺是一種欣賞,欣賞美妙的音樂,欣賞美麗的景色,欣賞優(yōu)美的文本語句,欣賞課堂上師生思維碰撞產(chǎn)生的智慧。縱觀整堂課的教學,感覺有以下幾點比較明顯:
1、教學目標明確。本堂課就是引導學生從三個方面理解為什么把維也納稱為音樂之都。
2、條理比較清晰。通過緊扣每節(jié)中心句,通過重點詞句的朗讀、感悟,配以圖片的.直觀輔助理解,來加深學生對維也納是音樂之都的認識,來感受音樂給這座城市帶來的無窮魅力。
3、教師的教學用語簡潔、明了,富有散文語句優(yōu)美的色彩,同時又能及時、恰到好處。
5、課堂上教師教態(tài)的親切自然,
6、在教學難點的突破上值得多花功夫。如對搖籃的理解。
相信,在今后不斷的摸索實踐中,年輕的袁老師會向我們演奏出更加優(yōu)美動聽的課堂教學新樂章。
音樂之都維也納的說課稿篇八
一、教學目標:
1、學習本課從幾個方面介紹一個地方或一件事情的寫作方法。
二、教學過程:
一、導入。
二、精讀訓練。
(一)學習第一段。
(1)維也納是一座怎樣的城市呢?讓我們來欣賞一些圖片。(教師出示帶背景音樂的圖片)。
(2)看了圖片,再讀一讀第一小節(jié)。
請你談一談維也納這座城市給你留下的初步印象。(“山清水秀”、“風景如畫”、“波光粼粼”)。
(3)維也納真是一座美麗的城市。指導朗讀。(配樂)。
(二)學習第二段。
過渡:那么為什么把維也納叫“音樂之都”呢?
1、通過上一課的學習,大家知道了課文是從哪幾個方面具體敘述維也納是“音樂之都”的呢?請你說說你找到的中心句。
交流:(1)維也納是歐洲古典音樂的搖籃。
(2)維也納是一座用音樂裝飾的城市。
(3)維也納幾乎一天也離不開音樂。
(4)在維也納,歌劇院、音樂廳星羅棋布,其中以創(chuàng)建于1869年的維也納國家歌劇院最為著名,被稱為“世界歌劇中心”。
2、看了這四個方面,你有什么問題要問嗎?
大致為以下問題:
(1)為什么說維也納是歐洲古典音樂的搖籃?
(2)為什么說維也納是一座用音樂裝飾的城市?
(3)為什么說維也納幾乎一天也離不開音樂?
(4)為什么國家歌劇院被稱為“世界歌劇中心”?
3、你想知道答案嗎?讓我們來查資料研究研究。請你選擇你最感興趣,最想研究的一個問題,瀏覽相關(guān)的內(nèi)容、讀讀有關(guān)的課文內(nèi)容進行有針對性的研究,尋找答案,并將自己讀后的感受說給同學聽。
5、全班交流。
(一)第一方面。出示第二自然段。
(1)指名說說為什么說維也納是歐洲古典音樂的搖籃?
教師指導理解“搖籃”
“維也納是歐洲古典音樂的搖籃?!?BR> a、這是一句比喻句,把誰比作搖籃?
b、搖籃是什么意思?(我們最初生長的地方。)。
c、為什么把維也納比作搖籃?。(展示音樂家圖片)。
(2)教師總結(jié):維也納曾是那些著名音樂家生活、學習,進行音樂創(chuàng)作的地方,對他們一生的成就產(chǎn)生極大的影響,造就了歐洲的古典音樂。所以被比作“搖籃”。
(3)談一談你讀了這一部分內(nèi)容后的感受。看看同學們的感受。
(4)請你讀一讀這一段,讀出你的感受。指導朗讀第二小節(jié)。(指幾名讀,再齊讀)。
(二)第二方面。出示第3段。
(1)指名交流為什么說維也納是一座用音樂裝飾起來的城市?
(2)交流“到處可以看到”、“多用音樂家的名字命名”、“就連……也用……”(根據(jù)學生回答展示圖片文字等資料。)。
看來“裝飾”用在這兒來形容維也納是多么的準確。
(4)談?wù)勀阕x了以后的感受。請你抓住重點詞語讀出你的感受。指導朗讀。
(三)第三方面。出示第4段。
(1)指名交流為什么維也納幾乎一天也離不開音樂?
(2)交流:“隨時可以聽到”、“露天音樂演奏會”、“悠揚的樂聲…..在晚風中飄溢、回蕩”、“室內(nèi)演奏”、“最有趣的是”。(根據(jù)學生回答出示相應(yīng)的圖片、音樂資料)。
(3)談?wù)勀愕母惺堋?创蠹业母惺堋?BR> (4)悠揚的樂聲攙和著花草的芬芳,在晚風中飄溢、回蕩,真讓人心情舒暢。指導朗讀。
(四)第四方面。出示第5、6段。
(1)學習了這部分內(nèi)容,你感受到維也納國家歌劇院怎么樣?(宏偉壯觀,在全世界影響巨大。)。
(2)交流歌劇院的宏偉壯觀。
a、交流:“1642個座位”、“567座位”、“110人的樂隊”、“金碧輝煌”“16尊大理石像”、“金光閃閃”……(出示相應(yīng)圖片欣賞)。
b、歌劇院如此宏偉壯觀,讓我們來讀一讀。引讀第5小節(jié)。
(3)交流在全世界的巨大影響。(根據(jù)學生交流,出示相關(guān)圖片)。
教師引讀:“每年除夕,………。一年一度的文化節(jié)期間,………。”
(4)小結(jié):國家歌劇院是“音樂之都”維也納璀璨的明珠,讓音樂之都更美。
(5)現(xiàn)在你知道為什么國家歌劇院被稱為“世界歌劇中心”了吧!
學完課文,你一定對美麗的音樂之都維也納由衷地贊嘆吧!請你再一次有感情地朗讀全文,用一、兩句話贊一贊音樂之都維也納。
四、布置作業(yè)。
1、課堂作業(yè)。
在“測一測”欄目中完成練習。(選擇詞語的意思)(教師在系統(tǒng)中全面了解學生的練習情況。)。
2、課外作業(yè)。
選擇自己喜歡的自然段,背一背。下一節(jié)課,請同學們來給圖片資料配音樂旁白。
板書設(shè)計:
古典音樂的搖籃。
音樂裝飾起來的城市。
國家歌劇院。
音樂之都維也納的說課稿篇九
1,自學課文對課文中不理解的內(nèi)容提出問題.
2,繼續(xù)學習積累與表達,在閱讀中讀懂文章結(jié)構(gòu),學習總起分述的寫作方法.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維也納被稱為音樂之都的原因,感受其悠久的音樂文化和獨特的音樂氛圍.
教學過程。
導入。
(學生交流)。
在歐洲的奧地利,首都維也納的標志就是音樂,古典音樂就是她的城市名片.
今天讓我們踏上維也納之旅,去感受音樂之都的魅力!一起讀課題.
看到這個題目,你的腦海中會涌現(xiàn)出哪些問題。
(學生質(zhì)疑)。
二,初讀感知,提出問題。
2,交流:。
(1)維也納是歐洲古典音樂的搖籃.
(2)維也納是一座用音樂裝飾的城市.
(3)維也納幾乎一天也離不開音樂.
(4)在維也納,歌劇院,音樂廳星羅棋布,其中以創(chuàng)建于1869年的維也納國家歌劇院最為著名,被稱為"世界歌劇中心".
大致為以下問題:。
(1)為什么說維也納是歐洲古典音樂的搖籃。
(2)為什么說維也納是一座用音樂裝飾的城市。
(3)為什么說維也納幾乎一天也離不開音樂。
(4)為什么國家歌劇院被稱為"世界歌劇中心"。
4,想知道答案嗎讓我們來學習課文.請你選擇你最感興趣一個問題,認真仔細地讀課文,將自己讀后的感受在小組中交流.
5,學生自由選擇瀏覽,朗讀,交流感受.
三,解決問題,重點研讀。
第一個問題(課文第二自然段):學習第二小節(jié)。
(1)指名回答,找出這小節(jié)的中心句.
(2)教師引導理解"搖籃".
什么是搖籃。
搖籃是嬰兒舒服的港灣,是甜蜜的家園.
a,這是一句比喻句,把什么比作"搖籃"。
b,"搖籃"是什么意思(我們最初成長的地方)。
c,為什么把維也納比作搖籃課文的哪些語句可以回答這個問題。
(3)利用圖片,抓重點字詞引導理解,生簡介音樂家.(出示圖片)。
(抓"許多著名的","都在","大部分"理解)。
(4)教師總結(jié):我們無法知道那些大作曲家是如何在那里創(chuàng)作的,但是從他們豐富的創(chuàng)作,震撼人心的作品,我們可以設(shè)想他們的心情.(指名說)。
讓我們聽著貝多芬的《田園交響曲》來讀讀這一自然段.
(5)拓展延伸:少年宮是____的搖籃.
___是____的搖籃.
第二個問題(課文第三自然段):學習第三小節(jié)。
師:過渡:維也納給那些作曲家以豐富的靈感,創(chuàng)作出流芳百世的作品.可是維也納也以他們?yōu)轵湴?
你知道裝飾什么意思嗎(裝扮)是的,維也納用音樂裝扮著自己.我們一起把這句話讀好了.
師:你從哪兒體會到維也納是一座用音樂裝飾的城市呢。
生:在這兒到處……銅像或大理石像.(有沒有聽出他讀的時候主要抓住了哪些詞.我們一起讀好這句話)(出示圖片)。
師:還有誰要補充的生:為了……音樂家的名字命名(出示圖片)。
師:還有嗎生:就連王宮花園……也用鮮花……作為裝飾.(出示圖片)。
師:城市的雕塑,街道名稱都是城市的標志.我們許多城市都有中山路,這就是為了紀念革命先驅(qū)孫中山先生.深圳的開拓牛,就象征了深圳人開拓進取的精神.這樣的例子還有許多,(示意學生說)。
4,而我們在維也納,到處——(引讀課文)。
5,我們的故宮看得最多的是龍,這是我們民族的象征.而在維也納的王宮花園——(引讀課文).
是啊,維也納用音樂裝飾著自己,一起來把第二小節(jié)讀好.
過渡:音樂之都維也納到處充滿著音樂的氛圍.課文還從哪個方面來敘述。
第三個問題(課文第四自然段):學習第四小節(jié)(女生讀)。
師:你從哪看出維也納幾乎一天也離不開音樂。
生:人們在漫步時……(兩句)。
師;從這兩句話中這里體會到了……(音樂與自然,人類巧妙地連在了一起.)齊讀.
生:維也納的許多家庭……。
師:聽了你的朗讀我的眼前仿佛出現(xiàn)了維也納人民沉浸在音樂中的畫面)(出示圖片)。
*說話練習:想想在我們的生活中我們合家歡樂的時候都會做些什么比如在我們中國八月十五是合家歡樂的日子,我們都做些什么呢(生交流)。
師過渡:而維也納人民呢他們真是把音樂當作精神食糧了啊!一起來讀好這一句.
師:還有嗎。
生:更有趣的是,政府會議……成了一種習慣.
師:你讀懂了什么(生交流)。
師過渡:是啊,在維也納小到普通人民大到政府,音樂已經(jīng)融入了人們的血液,融入了人們的生活,成了維也納人民的一種習慣.我們一起拿起書讀這一小節(jié),把維也納人民對音樂的迫切需要通過你的朗讀表達出來.
(生配樂朗讀第四小節(jié))。
第四個問題(課文第五六自然段):。
奧地利號稱"歐洲的心臟",維也納則是"心臟的心臟",而維也納國家歌劇院在大家的心目中可能就是心臟的中心吧.
默讀第五自然段,說說國家歌劇院給了你怎樣的感受。
(宏偉壯觀,在全世界影響巨大.)(出示圖片)。
(1)交流歌劇院的宏偉壯觀.
a,交流:"1642個座位","567座位","110人的樂隊","金碧輝煌16尊大理石像","金光閃閃"……(出示相應(yīng)圖片欣賞)歌劇院大——抓住數(shù)字讀好相關(guān)的幾句話.歌劇院金碧輝煌——作者連用四個"金色"體現(xiàn)金碧輝煌.(出示圖片)。
b,歌劇院如此宏偉壯觀,老師也忍不住要和大家一起來讀一讀,引讀第5小節(jié).
(2)交流在全世界的巨大影響.(這么宏偉壯觀的歌劇院一定會舉辦盛大的音樂會,讓我們來讀一讀最后一小節(jié))。
教師引讀:"每年除夕,…….一年一度的文化節(jié)期間,……."引導學生深入體會歌劇院中濃濃的音樂氛圍,感受到歌劇院在全世界影響巨大.
維也納國家歌劇院也被譽為"金色大廳".課文先簡單介紹了國家歌劇院創(chuàng)建的時間,點明其歷史之悠久,然后詳細介紹它的宏偉壯觀.詳略有致.在介紹它的宏偉壯觀時,按照從外到內(nèi),即從造型到結(jié)構(gòu)設(shè)施的順序來描述.
學了這篇課文一定會有人詢問你"金色大廳"的情況.你能不能向大家介紹呢。
學生交流。
四.學習總結(jié),布置作業(yè)。
1,維也納何以稱得上是世界音樂之都。
師:難怪有人會說:"音樂是維也納的靈魂,沒有音樂就沒有維也納,失去了音樂,維也納也就失去了一半的美."維也納每天都沉浸在悠揚的樂曲之中.學完課文,你一定會對美麗的音樂之都維也納由衷地贊嘆吧!請你再一次有感情地朗讀課題.
2,課后作業(yè):搜集有關(guān)介紹世界名都的資料,同學之間相互交流.
板書設(shè)計。
總起分述。
古典音樂的搖籃。
音樂裝飾起來的城市。
世界歌劇中心。
音樂之都維也納的說課稿篇十
教學目標:
知識:1.學習課文中的9個生字,其中1個只識不寫。
2.初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了解課文是從哪些方面來介紹《音樂之都維也納》的。
能力:精讀課文,理解將維也納稱為“音樂之都”的原因。重在語言的積累和朗讀。
情感:聯(lián)系課文內(nèi)容,理解文中描寫維也納這座音樂都市的人們酷愛音樂的語句,感受維也納濃厚的音樂氣氛,培養(yǎng)學生喜愛音樂的情趣。
教學重難點:精讀課文,理解將維也納稱為“音樂之都”的原因。重在語言的積累和朗讀。
教具準備:課件。
教學方法:讀中感悟。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看圖導入。
1.揭題:出示有關(guān)維也納的圖片,師作簡單介紹。
2.解題:
都:什么意思?(大城市);音樂之都又是什么意思?(有音樂特色的城市)。
過渡:今天,老師就要和大家一起到維也納去走走看看,感受維也納這座城市的神奇與美妙。
二、自學課文。
1.自由讀課文,要求:
(1)讀準字音,會讀會寫田字格中的生字,讀順句子。
(2)畫出不理解的詞語,查字典并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詞語的含義。
2.檢查自學效果。
(1)出示詞語,指名讀。
(2)解釋詞語的意思,教師相機點撥。
3.各自輕聲讀課文,思考每自然段主要講什么。
4.指名分自然段朗讀課文,說說各段講的是什么。
5.理清脈絡(luò)。
討論:課文分為幾段,每段段意怎么概括?
交流:
第二段(2-4):從幾個方面具體敘述維也納被稱為“音樂之都”的原因。
第三段(5-7):介紹維也納國家歌劇院的宏偉壯觀以及在世界上的影響。
三、作業(yè)。
1.抄寫生字詞。
2.繼續(xù)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導入。
二、精讀練習。
(一)學習第一段。
1.維也納是一座怎樣的城市呢?讓我們來欣賞一些圖片。(教師出示帶背景音樂的圖片)。
2.看了圖片,再讀一讀第一小節(jié)。
請你談一談維也納這座城市給你留下的初步印象。(“山清水秀”、“風景如畫”、“波光粼粼”)。
3.維也納真是一座漂亮的城市。指導朗讀。
(二)學習第二、三段。
過渡:那么為什么把維也納叫“音樂之都”呢?
1.通過上一課的學習,大家知道了課文是從哪幾個方面具體敘述維也納是“音樂之都”的呢?請你說說你找到的中心句。
2.看了這四個方面,你有什么問題要問嗎?
3.你想知道答案嗎?讓我們來查資料研究研究。請你選擇你最感興趣、最想研究的一個問題,讀讀有關(guān)的課文內(nèi)容進行有針對性的研究,尋找答案,并將自己讀后的感受與同桌交流。
4.學生自由談感受。
5.全班交流。
第一方面。出示第2自然段。
(1)指名說說為什么說維也納是歐洲古典音樂的搖籃?
(2)談一談你讀了這一部分內(nèi)容后的感受。
(3)請你讀一讀這一段,讀出你的感受。指導朗讀第2自然段。(配樂指幾名讀,再齊讀)。
第二方面。出示第3段。
(1)指名交流為什么說維也納是一座用音樂裝飾起來的城市?
(2)交流“到處可以看到”、“多用音樂家的名字命名”、“就連……也……”(根據(jù)學生回答展示圖片文字等資料。)。
第三方面。出示第4段。
(1)指名交流為什么維也納幾乎一天也離不開音樂?
(2)交流:“隨時可以聽到”、“露天音樂演奏會”、“悠揚的樂聲…..在晚風中飄溢、回蕩”、“室內(nèi)演奏”、“更有趣的是”。(根據(jù)學生回答出示相應(yīng)的圖片、音樂資料)。
(3)談?wù)勀愕母惺堋?BR> (4)悠揚的樂聲攙和著花草的芬芳,在晚風中飄溢、回蕩,真讓人心情愉快。指導朗讀。
第四方面。出示第5、6段。
(1)學習了這部分內(nèi)容,你感受到維也納國家歌劇院怎么樣?(宏偉壯觀,在全世界影響巨大。)。
(2)交流歌劇院的宏偉壯觀。
學完課文,你一定對漂亮的音樂之都維也納由衷地贊嘆吧!請你用一兩句話贊一贊音樂之都維也納。
四、布置作業(yè)。
世界上許多城市都有自己的雅號,課后去網(wǎng)上了解,收集相關(guān)資料。
教學反思。
音樂之都維也納這篇課文是一篇散文,用優(yōu)美的筆觸描寫了維也納獨特的城市風貌,講述了維也納被稱為“音樂之都”的淵源,表達了作者對音樂之都的贊美與向往。課文從音樂之都維也納的地理位置,維也納的歷史、城市建設(shè)、人民生活,維也納國家歌劇院和音樂之友協(xié)會大廈的宏偉壯觀及在世界上的影響等幾個方面說明維也納的確是一座名副其實的音樂之都。
教學中,我引導學生通過默讀和反復誦讀,體會課文語言的簡潔、明快、優(yōu)美,學習作者緊扣音樂之都選取個性化素材,從不同方面介紹維也納這座城市的寫作方法。課的開始,我復習詞語和上節(jié)課的內(nèi)容入手,然后通過播放一段維也納的風光視頻我導入新課第四自然段的教學。在教學第四自然段時重點品讀句子“夏天的夜晚公園里還舉行露天音樂演奏會,悠揚的樂聲摻和著花草的芬芳,在晚風中飄溢、回蕩”
文章的五至七自然段分別介紹了被稱為“世界歌劇中心”的維也納國家歌劇院和被稱為“金色大廳”的音樂之友協(xié)會大廈的規(guī)模、設(shè)施以及它們在全世界的影響,更為直觀地向人們展示了音樂之都的風采。在組織學生閱讀時,我引導學生關(guān)注了以下幾點:一是從這些設(shè)施的創(chuàng)建時間來體會它們的古老;二是從課文的具體描述中,體會這兩處建筑的規(guī)模宏大和內(nèi)部豪華。形象生動的語言給學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這樣學生從各個方面感受到維也納的特殊魅力,情不自禁地走進音樂之都,身臨其境,盡情享受。
我覺得我這堂課最大的特點就是:信息技術(shù)的應(yīng)用優(yōu)化課堂教學效果。
《音樂之都維也納》這篇課文是關(guān)于外國風光的,它與學生距離太遠,對它的了解也過于片面,所以在教學實施過程中,多媒體課件提供大量圖片和音樂,拉近學生和課文內(nèi)容之間的距離。在教學中,一幅幅展現(xiàn)美麗的維也納迷人風采的圖片,新年音樂會的視頻,創(chuàng)設(shè)了與課文內(nèi)容相似的情境,給學生帶來強烈的視覺沖擊,在這樣的學習情境下,學生誦讀課文的語言文字自然有了獨特的感受,真切地感悟語言文字所帶來的意境。
當然這節(jié)課還存在著很多不足,比如老師的激情還不夠,沒能投入地進行教學,朗讀指導,品讀感悟等流于形式,對于相關(guān)的教學輔助材料,比如奧地利的國家地圖還不能很好的利用等,希望各位領(lǐng)導,各位老師能夠多提寶貴意見,我一定能夠積極改正,認真聽取,爭取讓自己的教學水平上一個臺階。
音樂之都維也納的說課稿篇十一
課文主要內(nèi)容及全文思路導讀。
維也納,聽說過嗎?它是奧地利的首都,是一座山清水秀、風景如畫的城市。美麗、藍色的多瑙河穿市而過,給這座城市增添另一番雅致。維也納最獨特的地方,就是它的音樂。難怪人們稱它為音樂之都。想去了解音樂之都維也納嗎?讀一讀《音樂之都維也納》,一定會讓你有不小的收獲。
課文《音樂之都維也納》主要向我們介紹了維也納被稱為音樂之都的淵源,表達了作者對音樂之都的贊美與向往。
全文共有六個自然段,可以分為三個部分:
第一自然段為第一部分,介紹“音樂之都”的地理位置。
第二至四自然段為第二部分,從三個方面具體敘述了維也納被稱為“音樂之都”的原因:“維也納是歐洲古典音樂東西搖籃?!薄熬S也納是一座用音樂裝飾起來的城市?!薄熬S也納幾乎一天也離不開音樂?!?BR> 第五至六自然段為第三部分,介紹維也納國家歌劇院代表宏偉壯觀以及在世界上的影響。
課文第二、三部分是重點,它們充分說明了維也納是音樂之都及其在世界樂壇上的影響。
二、精品屋。
課文精彩片段欣賞。
維也納是美的。它的音樂氛圍、底蘊,更讓人驚嘆,讓我們走近它,細細地去領(lǐng)略、品味。
課文精彩片段(一)。
維也納幾乎一天也離不開音樂。人們在漫步時,隨時可以聽到那優(yōu)雅輕快的華爾茲圓舞曲。夏天的夜晚,公園里還舉行露天音樂演奏會,悠揚的樂聲摻和著花草的芬芳,在晚風中飄溢、回蕩。維也納的許多家庭有著室內(nèi)演奏的傳統(tǒng),尤其在合家歡樂的時候,總要演奏一番,優(yōu)美的曲調(diào)傳遍街頭巷尾。更有趣的是在舉行集會、慶典甚至政府會議時,會前會后也都要奏一曲古典音樂,這幾乎成了習慣。
【欣賞】。
課文精彩片段(二)。
在維也納,歌劇院、音樂廳星羅棋布,其中以創(chuàng)建于1869年的維也納國家歌劇院最為著名,被稱為“世界歌劇院中心”。它造型美觀大方,色彩和諧,本身就是一件完美的藝術(shù)品。它的觀眾席有1642個座位,567個站位。樂池可以容納一個110人的樂隊。舞臺的總面積達1500平方米,配備有現(xiàn)代化的照明設(shè)備。劇院內(nèi)部金碧輝煌。正廳兩邊的金色墻壁前,豎立著16尊大理石雕的音樂女神像。樓上兩翼包廂后的金色大門口,放置著歷代音樂大師的金色胸像。大廳頂上金色鏤花梁柱間,畫著音樂女神的彩像。在巨大的吊燈照射下,到處金光閃閃。
【欣賞】。
三、金手指。
表達方法提示:狀物要按照一定的順序。
學了課文,我們充分領(lǐng)略了作為音樂之都的維也納,驚嘆于國家歌劇院的規(guī)模之宏偉壯觀。
下面有兩段話,讀一讀,看看你覺得哪一段好?
(1)一進校園,一陣陣清香撲鼻而來,一座花壇出現(xiàn)在我們眼前,花壇里的鮮花張開了笑臉,美麗的蝴蝶在旁邊飛舞。這時,我想:我們就是這些花朵,使我們茁壯成長的是辛勤的園丁——老師,老師用心血和汗水哺育我們這些花朵。在花壇的后面立著高高的旗桿,鮮艷的國旗迎風飄揚。北邊是我們寬敞明亮的四層教學樓。西邊,有小弟弟和小妹妹喜歡玩的滑梯。東邊,有鍛煉身體的器材,還有籃球場。操場四周有高大的楊樹,矮小的黃楊。校園一片生機勃勃。
(2)一進校園,一陣陣清香撲鼻而來,一座花壇出現(xiàn)在我們眼前,花壇里的鮮花張開了笑臉,美麗的蝴蝶在旁邊飛舞。這時,我想:我們就是這些花朵,使我們茁壯成長的是辛勤的園丁——老師,老師用心血和汗水哺育我們這些花朵。西邊,有小弟弟和小妹妹喜歡玩的滑梯。東邊,有鍛煉身體的器材,還有籃球場。操場四周有高大的楊樹,矮小的黃楊?;▔暮竺媪⒅吒叩钠鞐U,鮮艷的國旗迎風飄揚。北邊是我們寬敞明亮的四層教學樓。校園一片生機勃勃。
是不是覺得第一段比第二段好,第一段比第二段寫得自然、有序?這是為什么?
對,這是因為第一段是按照“花壇”——“花壇后面”——“北面”——“西面”——“東面”的順序,由中心向四周有序的進行描寫;而第二段則是雜亂無章,沒有一個清晰的順序,讀來讓人摸不著頭緒。
看來呀,習作時把握好順序還真不能馬虎??傊凑找欢ǖ捻樞蛉?gòu)思習作,我們的習作就會讓人覺得舒服、清楚,有條理。
四、益智園。
創(chuàng)新與實踐。
讀一讀課文第五自然段,仿照著寫一個介紹一座建筑物的片段,如學校的教室、禮堂,家里的臥室等等。
(提示:要注意按照一定的順序,或從上到下,從下到上,或者從整體到局部,局部到整體等等。)附:
課文練習4提示。
(1)搖籃:這里說維也納曾經(jīng)是那些著名音樂家青年時代生活、學習的地方。
(2)摻和:這里是說樂聲如花草的芬芳一樣沁人心脾。
課文練習5提示。
課文從三方面具體敘述了維也納是“音樂之都”:維也納是歐洲古典音樂的搖籃;維也納是一座用音樂裝飾起來的城市;維也納幾乎一天也離不開音樂。
五、萬花筒。
相關(guān)資料。
奧地利首都維也納,位于多瑙河南岸、阿爾卑斯山北麓的小盆地中,城市依山傍水,綠蔭環(huán)繞,景色秀麗,自然環(huán)境十分優(yōu)美,被稱為“多瑙河的女神”。
維也納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名城。18世紀以來成為歐洲古典音樂的中心,華爾茲舞曲的故鄉(xiāng)。
作為音樂名城,維也納擁有眾多的歌劇院、電影院,各式各樣的音樂廳遍布全城。最顯赫的維也納國家歌劇院建于1869年,是一座古羅馬式建筑,這里曾經(jīng)首演過莫扎特和貝多芬的作品,19世紀歐洲所有著名歌劇作家的作品,都在這里上演過。1945年毀于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的炮火,1955年又按原來的樣式重新建造。每年這里都有音樂比賽,是全世界的歌劇中心。
漫步維也納,幾乎到處都可以看見音樂對這個城市的影響。許多街道、公園、劇院、會議廳等都是以世界著名的音樂家的名字來命名的;不少著名音樂家的雕像矗立在花園里或廣場上。在內(nèi)環(huán)路的城市公園里,可以看到偉大的約翰·斯特勞斯正在聚精會神地演奏小提琴;沿著內(nèi)環(huán)路,還會看到貝多芬、莫扎特等音樂大師的英姿。這些音樂大師都曾在這座音樂名城度過多年音樂生涯。
維也納的城市布局層次分明。415平方公里的市區(qū),分為“三環(huán)一帶”,即內(nèi)城、外城、郊區(qū)和一條玉帶般的多瑙河。內(nèi)城街道狹窄,有許多政府機關(guān)和歷史建筑物。19世紀在拆除城墻的基礎(chǔ)上建設(shè)起來的環(huán)形馬路(內(nèi)環(huán)路),寬50米,長4公里,沿街分布著現(xiàn)代化建筑群。外城是維也納最繁華的商業(yè)區(qū)和主要的住宅區(qū)。外環(huán)路的南面和東面是工業(yè)區(qū);西郊一直伸展到森林邊緣,有眾多的公園、宮殿和別墅,參天的山毛櫸環(huán)繞城市,構(gòu)成了聞名世界的“維也納森林”。
歷史名城維也納,一直是東、西歐的重要門戶,波羅的海和亞得里亞海之間的交通孔道。除了紐約、日內(nèi)瓦以外,它還是第三個駐有聯(lián)合國機構(gòu)的城市。
2、美麗的國際河流——多瑙河。
全世界約有200條國際河流,而流經(jīng)國家超過10個的只有多瑙河。
多瑙河發(fā)源于德國黑林山的東坡,向東依次流經(jīng)奧地利、斯洛伐克、匈牙利、南斯拉夫、羅馬尼亞、保加尼亞和摩爾多瓦這8個國家,最后在羅馬尼亞分成3條支流,流入黑海。多瑙河的干流全長2850公里,流域面積達81.7萬平方公里,是歐洲的第二大河(僅次于伏爾加河)。它有支流300多條,其中的一些支流還流經(jīng)意大利、波蘭、瑞士和阿爾巴尼亞4國。多瑙河流域包括了大部分歐洲國家的領(lǐng)土。
多瑙河從源頭到奧地利境內(nèi)的一段是上游。這一段河道狹窄,河床堅硬,水流也較湍急。自斯洛伐克的布拉迪斯拉發(fā)出發(fā)至羅馬尼亞和南斯拉夫交界處的鐵門峽谷是中游。這一段經(jīng)過的大多是平原和低地,水量較大,是重要的航道。鐵門峽谷,長107公里,最窄的地方只有150—200米寬,水下巖石傾斜,河水落差大。1972年羅馬尼亞和南斯拉夫已在這里合建了一座發(fā)電能力為210萬千瓦的水電站。電站的攔河大壩長1200米,高達75.5米,有25層樓房那樣高。壩頂筑有寬闊的公路,大壩兩側(cè)的大船閘可通行1500噸的船舶。
鐵門以下,多瑙河進入下游平原。這里河面開闊,水流平穩(wěn),3條支流在河口附近形成了一個扇形三角洲。三角洲上河汊縱橫,蘆葦叢生,棲息著塘鵝和朱鷺等歐洲稀有的鳥類。
3、詞語提示。
生涯:本課指生活。
陳列:本課指整齊有序地將文物、標本排放在顯目的地方。
摻和:混合。
飄溢:向外飄散。
星羅棋布:像群星那樣羅列,像棋子那樣分布,形容數(shù)量多,分布廣。羅:羅列。布:分布。
金碧輝煌:形容色彩明艷,耀人眼目。
北麓:北邊的山腳。
對稱的古都——北京。
現(xiàn)在的北京市,有10個區(qū),9個縣,面積1600平方公里。它是我國的政治、經(jīng)濟、文化中心。市內(nèi)高樓林立,車水馬龍,非常繁華。北京的現(xiàn)代建筑,在布局上雖已不像過去那樣恪守對稱的陳規(guī),但市政建設(shè)還是考慮到我國的傳統(tǒng)風格。例如,以紫禁城為中心的環(huán)城地鐵、二環(huán)路、三環(huán)路、四環(huán)路、五環(huán)路等,都是對稱的。古老的北京城的中軸線及起長線,正為被改建成南接京鄭公路、北經(jīng)亞運村,直達燕山奇峰的現(xiàn)代化中軸路。在世界上所有的城市中,北京仍是一個獨一無二的對稱的城市。
世界佛教之都——曼谷。
泰國有“黃袍佛國”的稱號,全國有90%以上的人口信仰佛教。它的首都曼谷,是世界上佛寺最多的地方,有大小400多個佛教寺院。漫步城中,映入眼簾的是巍峨的佛塔,紅頂?shù)乃略海t、綠、黃相間的泰式魚脊形屋頂?shù)膹R宇,充滿了神秘的東方情調(diào)。每天早晨,全城香煙裊裊,鐘聲悠悠,磬聲清脆動聽,誦經(jīng)之身個不絕于耳。寺廟里的和尚、尼姑在街上慢慢行走,逐家化緣,成為曼谷街頭特有的景觀。
曼谷不僅以寺院僧尼眾多、寺院遍布而被“佛教之都”,而且事實上也確實為佛都:擁有32個成員國的世界佛教徒聯(lián)誼會的總部就設(shè)在這里。
霧都——倫敦。
倫敦也是世界著名的“霧都”。這里五天中就有一個是霧天,這里的霧常常彌漫不散,連續(xù)好幾天,空中都是充滿了白茫茫的小水滴。泰晤士河兩岸的尖頂教堂,高層建筑都被掩蓋起來,只剩下一些空中樓閣。大霧也給市民帶來了麻煩。1952年12月5日發(fā)生的有一次大霧,延續(xù)了4天多,家庭取暖中排出的煤煙,被濃霧籠罩著,久久不散。白天猶如黑夜,市區(qū)交通停頓,居民感到胸悶,呼吸困難,白廳街的大理石建筑遭到腐蝕。
除了上面介紹的幾座城市外,還有“獅城”——新加坡,花都——巴黎,立體都市——東京,綠色首都——莫斯科以及沙漠古都——開羅等等,同學們課后可以查閱一些資料,去詳細地了解一下。
音樂之都維也納的說課稿篇十二
奧地利首都維也納是中外聞名的音樂之都,那里濃濃的音樂氣氛充滿了整個城市。我愛音樂之都維也納!
維也納是歐洲古典音樂的搖籃,由貝多芬、海頓、莫扎特三位“樂圣”開始創(chuàng)造古典音樂,許許多多的音樂家相繼譜寫出許多古典音樂的篇章?!端{色多瑙河》、《月光奏鳴曲》、《小夜曲》等一首首世界名曲在維也納也處處可以聽見。
維也納還是一座用音樂裝飾起來的城市。維也納的許多街道、建筑大多是用音樂家的`名字來命名,比如海頓街、貝多芬廣場……就連王宮的大草坪上,也用美麗的紅玫瑰組成了一個巨大的音樂符號,后面還立著莫扎特的雕像。
維也納幾乎一天也離不開音樂。人們在漫步時,隨處可以聽見那優(yōu)雅而輕快的華爾茲圓舞曲。那悠揚的樂聲摻和著花草的芬芳,在晚風中飄逸回蕩,令人神清氣爽,一天的疲勞全部飛到九霄云外。許多人被這婉轉(zhuǎn)的音樂所陶醉,不由自主地沉浸到音樂中去了。在合家歡聚時,總要演奏一番;優(yōu)美動聽的曲調(diào)洋溢在整條大街上,這都成了習慣。
在維也納,歌劇院、音樂廳星羅棋布。真不愧是“音樂之都”!其中最為著名的是維也納國家歌劇院。劇院內(nèi)金碧輝煌,所以也被稱為“金色大廳”。
啊,音樂之都維也納!有機會我一定會去聆聽那里婉轉(zhuǎn)動聽的音樂。
音樂之都維也納的說課稿篇十三
1、自學課文對課文中不理解的內(nèi)容提出問題。
2、繼續(xù)學習積累與表達,在閱讀中讀懂文章結(jié)構(gòu),學習總起分述的寫作方法。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維也納被稱為音樂之都的原因,感受其悠久的音樂文化和獨特的音樂氛圍。
師:春天到了,又是個百花盛開的季節(jié),載著這美好的春光,聽著優(yōu)美的樂曲,今天讓我們踏上維也納之旅,去感受音樂之都的魅力!一起讀課題。
師:那么維也納究竟在哪?又是個怎樣的地方呢?
出示畫面,出示第一小節(jié)內(nèi)容,指名讀。
你覺得維也納是個怎樣的地方?
我們要把這么優(yōu)美的景色通過你的朗讀表達出來。(齊讀)。
2、交流:
(1)維也納是歐洲古典音樂的搖籃。
(2)維也納是一座用音樂裝飾的城市。
(3)維也納幾乎一天也離不開音樂。
(4)在維也納,歌劇院、音樂廳星羅棋布,其中以創(chuàng)建于1869年的維也納國家歌劇院最為著名,被稱為世界歌劇中心。
大致為以下問題:
(1)為什么說維也納是歐洲古典音樂的搖籃?
(2)為什么說維也納是一座用音樂裝飾的城市?
(3)為什么說維也納幾乎一天也離不開音樂?
(4)為什么國家歌劇院被稱為世界歌劇中心?
4、想知道答案嗎?讓我們來學習課文。請你選擇你最感興趣一個問題,認真仔細地讀課文,將自己讀后的感受在小組中交流。
5、學生自由選擇瀏覽,朗讀,交流感受。
第一個問題(課文第二自然段):
1)學習第二小節(jié)。
(1)指名回答,找出這小節(jié)的中心句。
(2)教師引導理解搖籃。
a、這是一句比喻句,把什么比作搖籃?
b、搖籃是什么意思?(我們最初成長的地方)。
c、為什么把維也納比作搖籃?課文的哪些語句可以回答這個問題?
(3)利用圖片、抓重點字詞引導理解,生簡介音樂家。(出示圖片)。
(抓許多著名的、都在、大部分理解)。
(4)教師總結(jié):是啊,維也納曾是那些著名音樂家生活、學習、進行音樂創(chuàng)作的地方,對他們的成就產(chǎn)生了極大的影響,造就了歐洲的音樂,所以被比作搖籃。
(5)拓展延伸:少年宮是____的搖籃。
___是____的搖籃。
(6)指導朗讀第二小節(jié)。師:現(xiàn)在你覺得維也納是個怎樣的城市?(引讀第一句)。
第二個問題(課文第三自然段):
1)學習第三小節(jié)。
師:說維也納是音樂之都的'第二個原因是?
你知道裝飾什么意思嗎?(裝扮)是的,維也納用音樂裝扮著自己。我們一起把這句話讀好了。
師:你從哪兒體會到維也納是一座用音樂裝飾的城市呢?
生:在這兒到處銅像或大理石像。(有沒有聽出他讀的時候主要抓住了哪些詞。我們一起讀好這句話)(出示圖片)。
師:還有誰要補充的?生:為了音樂家的名字命名(出示圖片)。
師:還有嗎?生:就連王宮花園也用鮮花作為裝飾。(出示圖片)。
師:是啊,維也納用音樂裝飾著自己,一起來把第二小節(jié)讀好。
過渡:音樂之都維也納到處充滿著音樂的氛圍。課文還從哪個方面來敘述?
第三個問題(課文第四自然段):
1)學習第四小節(jié)(女生讀)。
師:你從哪看出維也納幾乎一天也離不開音樂?
生:人們在漫步時(兩句)。
師;從這兩句話中這里體會到了(音樂與自然、人類巧妙地連在了一起。)齊讀。
生:維也納的許多家庭。
師:聽了你的朗讀我的眼前仿佛出現(xiàn)了維也納人民沉浸在音樂中的畫面)(出示圖片)。
*說話練習:想想在我們的生活中我們合家歡樂的時候都會做些什么?比如在我們中國八月十五是合家歡樂的日子,我們都做些什么呢?(生交流)。
師過渡:而維也納人民呢?他們真是把音樂當作精神食糧了啊!一起來讀好這一句。
師:還有嗎?
生:更有趣的是,政府會議成了一種習慣。
師:你讀懂了什么?(生交流)。
師過渡:是啊,在維也納小到普通人民大到政府,音樂已經(jīng)融入了人們的血液,融入了人們的生活,成了維也納人民的一種習慣。我們一起拿起書讀這一小節(jié),把維也納人民對音樂的迫切需要通過你的朗讀表達出來。
(生配樂朗讀第四小節(jié))。
第四個問題(課文第五六自然段):奧地利號稱歐洲的心臟,維也納則是心臟的心臟,而維也納國家歌劇院在大家的心目中可能就是心臟的中心吧。
默讀第五自然段,說說國家歌劇院給了你怎樣的感受?
(宏偉壯觀,在全世界影響巨大。)(出示圖片)。
(1)交流歌劇院的宏偉壯觀。
a、交流:1642個座位、567座位、110人的樂隊、金碧輝煌16尊大理石像、金光閃閃(出示相應(yīng)圖片欣賞)歌劇院大抓住數(shù)字讀好相關(guān)的幾句話。歌劇院金碧輝煌作者連用四個金色體現(xiàn)金碧輝煌。(出示圖片)。
b、歌劇院如此宏偉壯觀,老師也忍不住要和大家一起來讀一讀,引讀第5小節(jié)。
(2)交流在全世界的巨大影響。(這么宏偉壯觀的歌劇院一定會舉辦盛大的音樂會,讓我們來讀一讀最后一小節(jié))。
教師引讀:每年除夕,。一年一度的文化節(jié)期間,。引導學生深入體會歌劇院中濃濃的音樂氛圍,感受到歌劇院在全世界影響巨大。
1、維也納何以稱得上是世界音樂之都?
歸納板書,課文以總起分述的結(jié)構(gòu),把音樂之都維也納展示在我們面前。
師:難怪有人會說:音樂是維也納的靈魂,沒有音樂就沒有維也納,失去了音樂,維也納也就失去了一半的美。維也納每天都沉浸在悠揚的樂曲之中。學完課文,你一定會對美麗的音樂之都維也納由衷地贊嘆吧!請你再一次有感情地朗讀課題。
2、課后作業(yè):搜集有關(guān)介紹世界名都的資料,同學之間相互交流。
總起。
分述。
古典音樂的搖籃。
音樂裝飾起來的城市。
幾乎一天也離不開音樂。
世界歌劇中心。
音樂之都維也納的說課稿篇十四
教學目標:
知識:
1.學習課文中的9個生字,其中1個只識不寫。
2.初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了解課文是從哪些方面來介紹《音樂之都維也納》的。
能力:精讀課文,理解將維也納稱為“音樂之都”的原因。重在語言的積累和朗讀。
情感:聯(lián)系課文內(nèi)容,理解文中描寫維也納這座音樂都市的人們酷愛音樂的語句,感受維也納濃厚的音樂氣氛,培養(yǎng)學生喜愛音樂的情趣。
教學重難點:精讀課文,理解將維也納稱為“音樂之都”的原因。重在語言的積累和朗讀。
教具準備:課件。
教學方法:讀中感悟。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看圖導入。
1.揭題:出示有關(guān)維也納的圖片,師作簡單介紹。
2.解題:
都:什么意思?(大城市);音樂之都又是什么意思?(有音樂特色的城市)。
過渡:今天,老師就要和大家一起到維也納去走走看看,感受維也納這座城市的神奇與美妙。
二、自學課文。
1.自由讀課文,要求:
(1)讀準字音,會讀會寫田字格中的生字,讀順句子。
(2)畫出不理解的詞語,查字典并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詞語的含義。
2.檢查自學效果。
(1)出示詞語,指名讀。
(2)解釋詞語的意思,教師相機點撥。
3.各自輕聲讀課文,思考每自然段主要講什么。
4.指名分自然段朗讀課文,說說各段講的是什么。
5.理清脈絡(luò)。
討論:課文分為幾段,每段段意怎么概括?
交流:
第二段(2-4):從幾個方面具體敘述維也納被稱為“音樂之都”的原因。
第三段(5-7):介紹維也納國家歌劇院的宏偉壯觀以及在世界上的影響。
三、作業(yè)。
1.抄寫生字詞。
2.繼續(xù)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導入。
二、精讀練習。
(一)學習第一段。
1.維也納是一座怎樣的城市呢?讓我們來欣賞一些圖片。(教師出示帶背景音樂的圖片)。
2.看了圖片,再讀一讀第一小節(jié)。
請你談一談維也納這座城市給你留下的初步印象。(“山清水秀”、“風景如畫”、“波光粼粼”)。
3.維也納真是一座漂亮的城市。指導朗讀。
(二)學習第二、三段。
過渡:那么為什么把維也納叫“音樂之都”呢?
1.通過上一課的學習,大家知道了課文是從哪幾個方面具體敘述維也納是“音樂之都”的呢?請你說說你找到的中心句。
2.看了這四個方面,你有什么問題要問嗎?
3.你想知道答案嗎?讓我們來查資料研究研究。請你選擇你最感興趣、最想研究的一個問題,讀讀有關(guān)的課文內(nèi)容進行有針對性的研究,尋找答案,并將自己讀后的感受與同桌交流。
4.學生自由談感受。
5.全班交流。
第一方面。出示第2自然段。
(1)指名說說為什么說維也納是歐洲古典音樂的搖籃?
(2)談一談你讀了這一部分內(nèi)容后的感受。
(3)請你讀一讀這一段,讀出你的感受。指導朗讀第2自然段。(配樂指幾名讀,再齊讀)。
第二方面。出示第3段。
(1)指名交流為什么說維也納是一座用音樂裝飾起來的城市?
(2)交流“到處可以看到”、“多用音樂家的名字命名”、“就連……也……”(根據(jù)學生回答展示圖片文字等資料。)。
第三方面。出示第4段。
(1)指名交流為什么維也納幾乎一天也離不開音樂?
(2)交流:“隨時可以聽到”、“露天音樂演奏會”、“悠揚的樂聲…..在晚風中飄溢、回蕩”、“室內(nèi)演奏”、“更有趣的是”。(根據(jù)學生回答出示相應(yīng)的圖片、音樂資料)。
(3)談?wù)勀愕母惺堋?BR> (4)悠揚的樂聲攙和著花草的芬芳,在晚風中飄溢、回蕩,真讓人心情愉快。指導朗讀。
第四方面。出示第5、6段。
(1)學習了這部分內(nèi)容,你感受到維也納國家歌劇院怎么樣?(宏偉壯觀,在全世界影響巨大。)。
(2)交流歌劇院的宏偉壯觀。
學完課文,你一定對漂亮的音樂之都維也納由衷地贊嘆吧!請你用一兩句話贊一贊音樂之都維也納。
四、布置作業(yè)。
世界上許多城市都有自己的雅號,課后去網(wǎng)上了解,收集相關(guān)資料。
音樂之都維也納的說課稿篇十五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三、四自然段。
2、?學習課文中的11個生字,其中3個只識不寫,聯(lián)系上下文說說詞語“搖籃”、????????“摻和”的意思。
3、?能聯(lián)系上下文內(nèi)容,理解文中描寫維也納這座音樂都市的人們酷愛音樂的語???句,感受維也納濃厚的音樂氛圍,培養(yǎng)學生喜愛音樂的情趣。
教學重點:課文的二、三段為教學重點。
教學準備:
1、收集一些著名音樂家的生平。
3、一些文字投影。
教學時間:3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學習課文中的11個生字,其中3個只識不寫,聯(lián)系上下文說說詞語“搖籃”、“摻和”的意思。
4、?文給課文分段,說說段意。
5、?學習課文的一、二小節(jié)。
教學過程?:
一:看圖導入??。
出示有關(guān)維也納的圖片,師作簡單介紹。
二:自學課文。
1、讀準字音,認清字形。
2、邊讀邊想,讀懂主要詞語,可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學。
3、把課文讀通順,遇到長句或難讀的句子要多讀幾遍。
4、交流。(1)字詞。(2)讀書情況。(3)質(zhì)疑解疑。
5、默讀課文,給課文分分段,并交流。
三:學習第一、二小節(jié)。
1、抽讀第一小節(jié),說說告訴我們什么。理解“搖籃”一詞。
2、學習第二小節(jié),可補充音樂家的有關(guān)資料。
四:作業(yè)?。
1、抄寫生字詞。
2、繼續(xù)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指導感情朗讀課文。
2、能聯(lián)系上下文內(nèi)容,理解文中描寫維也納這座音樂都市的人們酷愛音樂的語句,感受維也納濃厚的音樂氛圍,培養(yǎng)學生喜愛音樂的情趣。
教學過程?:
一:談話。
二:學習課文重點段。
1、同學們認真讀課文,然后利用合作的形式學習。
2、交流。
(1)維也納是音樂裝飾起來的城市。學生說說相機出示一些相關(guān)的圖片,指導朗讀。
(2)分三個層次說:一是這兒到處是音樂大師們的雕像;二是這里的許多建筑都是用音樂家的名字命名;三是就連王宮花園草坪上的鮮花圖案,是用鮮花組成的巨大的音樂符號。
(3)維也納一天也離不開音樂。從四個方面說:一是人們漫步時,隨時可以聽到優(yōu)美的華爾茲舞曲;二是夏天的夜晚公園里還舉行露天音樂演奏會;三是維也納的許多家庭有室內(nèi)演奏的傳統(tǒng);四是在集會、慶典甚至政府會議是,會前,會后都要奏一曲古典音樂。
(4)維也納歌劇院、音樂廳星羅棋布,維也納國家歌劇院最為有名。學生邊讀書,邊說,?師邊出示圖片,邊指導朗讀。
3、指導背誦其中的一段。
三:總結(jié)。
同學們,維也納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此時,你想說什么?
四:作業(yè)?。
1、課文從哪幾個方面述說維也納是“音樂之都的”?
2、遷移練習。照樣子,寫句子:維也納是歐洲古典音樂的搖籃。
少年宮是(??????????????)的搖籃。
(??????????)是(?????????)的搖籃。
(????????)是(??????????????????)。
第三課時。
教學目標?:
1、繼續(xù)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仿照第三段,按作者所維也納國家歌劇院的描寫方法,抓住顯著特點多學校的教學大樓進行焦距體的描寫。
教學過程?:
一:談話。
生朗讀自己喜歡的段落,師相機指導朗讀。
二:遷移練習。
1、讀第三段,說說作者是怎樣寫維也納歌劇院的。
(1)介紹了維也納歌劇院的設(shè)施、規(guī)模以及在全世界的影響。
(2)從哪可看出歌劇院的規(guī)模宏大?
(3)介紹了歌劇院的哪些設(shè)施?
(4)按什么順序來寫歌劇院的?
2、組織學生參觀學校的教學大樓。
(1)外觀的形狀。
(2)規(guī)模,設(shè)施。
(3)按一定順序描寫。
3、學生寫一寫。
4、習作欣賞。
三:作業(yè)?。
1、用“山清水秀”、“風景如畫”、“波光粼粼”這一組詞語描寫自己看到的景觀。
2、開展“維也納——音樂之都”專題研究,引導學生組成小組,自行選題。
音樂之都維也納的說課稿篇十六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三、四自然段。
2、學會八個生字,綠線內(nèi)的3個生字只識不寫。理解“搖籃”“摻和”“裝飾”等主要詞語。
3、能夠聯(lián)系課文內(nèi)容,理解文中描寫維也納這座音樂都市的人們酷愛音樂的詞句,感受維也納濃厚的音樂濃厚的音樂氛圍,初步培養(yǎng)同學熱愛古典音樂的情懷。
4、繼續(xù)學習總分結(jié)構(gòu)段的作用,能夠?qū)W習處所寫作方法。
教學時間:三課時。
第一課時。
1、能夠正確地朗讀課文。
3、學習生字。
在我們家鄉(xiāng),你覺得什么東西能夠成為我們城市的標志?
在歐洲的奧地利,它首都維也納的標志就是音樂,古典音樂就是她的城市名片。(板書課題)看到這個題目,你的腦海中一定會有幾個問題?(維也納在哪里?為什么說她是音樂之都?……)。
1、下面我們就通過朗讀課文來解決這些問題吧。在朗讀的時候注意本課的生字。
2、我們先請同學們朗讀課文。其他同學認真聽,把讀得不夠準確的地方用鉛筆輕輕地劃下來。
3、我們首先回答大家提出的第一個問題:維也納在哪里?誰來告訴大家?
1、指名讀。從這短短的兩句話中,你了解了什么?
2、提到阿爾卑斯,我想大家腦海中第一個出現(xiàn)的畫面就是奶糖,而阿爾卑斯山是歐洲最重要的一條山脈。
3、你覺得維也納所處的環(huán)境怎么樣?因為當你到那里的時候,你一定會覺得用再美的詞來形容都不為過的。
4、俗話說:“一方水土養(yǎng)育一方人?!庇忻阶鳛橐揽?,有名河穿城而過,這里一定是一個人杰地靈的地方。
5、齊讀。
1、下面來解決第二個問題:為什么說維也納是音樂之都?請大家默讀課文,找出理由,用筆劃出來。我們看看誰的速度快,誰找得準。
2、反饋:
維也納是歐洲古典音樂的搖籃。
維也納是用音樂裝飾起來的城市。
維也納一天也離不開音樂。
3、你們是怎樣快速地找到答案的?
4、的確,二、三、四自然段是通過先概括后具體的方式進行描寫的,這樣的寫法條理清楚,事實明白。
5、在這三個特征中你最喜歡哪個?讀一讀。
6、想一想為什么通過這三個方面的介紹就能夠讓人們信服呢?(可以通過讀課文嘗試著回答,不要求答案的準確性,主要是抒發(fā)自身的情感。)。
1、指導書寫“卑”字。
2、描紅。
學習二至四自然段。
有人說:“音樂是維也納的靈魂,沒有音樂也就沒有維也納?!蹦敲次覀兘裉炀鸵贿吢犞魳芬贿厑砀惺苓@音樂之都的魅力。
1、指名朗讀。
3、海頓的《皇帝四重奏》是在維也納完成的,莫扎特的《費加羅的婚禮》是在維也納完成的,貝多芬的《命運交響曲》、《田園交響曲》、《月光奏鳴曲》、《英雄交響曲》是在維也納完成的,舒伯特的《天鵝之歌》、《冬之旅》是在維也納完成的,約翰·施特勞斯的《藍色多瑙河》、《維也納森林的故事》更是在維也納完成的?,F(xiàn)在你明白為什么說維也納是歐洲古典音樂的搖籃了吧?。ňS也納曾經(jīng)是那些著名音樂家青年時代生活、學習的地方。)。
4、什么是搖籃?搖籃是嬰兒舒服的港灣,是甜蜜的家園。最初的好夢是從這里開始的,最初的舒適也是從這里開始的。我們無法知道那些大作曲家是如何在那里創(chuàng)作的,但是從他們豐富的創(chuàng)作,震撼人心的作品,我們可以設(shè)想他們的心情。(指名說)。
5、我們聽著貝多芬的《田園交響曲》來讀讀這一自然段。
1、過渡:維也納給那些作曲家以豐富的靈感,創(chuàng)作出流芳百世的作品??墒蔷S也納也以他們?yōu)轵湴痢?BR> 2、指名讀。
3、城市的雕塑、街道名稱都是城市的標志。我們許多城市都有中山路,這就是為了紀念革命先驅(qū)孫中山先生。深圳的開拓牛,就象征了深圳人開拓進取的精神。
4、而我們在維也納,到處。
音樂之都維也納的說課稿篇十七
教學目標:
1、自學字詞,理解“搖籃”、“裝飾”、“金碧輝煌”等詞語的意思。
2、自學課文,對課文中不理解的詞句和內(nèi)容提問,積累和音樂有關(guān)的詞句。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維也納被稱之為音樂之都的原因。
4、感受維也納的音樂氛圍,陶冶藝術(shù)情操。
教學重點、難點: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維也納被稱之為音樂之都的原因。積累和音樂有關(guān)的詞句。
2、自學課文,對課文中不理解的詞句和內(nèi)容提問。
學生準備:
1、預習課文,試著對課題和不理解的詞句、內(nèi)容提問。
教學過程:
1、(播放《春之聲》圓舞曲)載著這美好的春光,聽著優(yōu)美的樂曲,今天讓我們踏上維也納之旅,去感受音樂之都的魅力!
2、板書課題?齊讀。
3、維也納在哪兒?這又是怎樣的一座城市?(出示第一節(jié)及圖片)齊讀。
4、你對維也納有了哪些了解?(首都、地理位置、特點)。
5、指導朗讀第一節(jié):把這么美麗的景色通過你們的朗讀表達出來。(個別讀、齊讀)。
6、這就是課文的第一節(jié),它讓我們對維也納有了粗略的印象,寫游記是也可以用上這種方法。
二、初讀課文。
1、有人說:音樂是維也納的靈魂,沒有音樂也就沒有維也納。為什么說維也納是音樂之都?默讀課文,找出理由劃出來。
2、交流、板書:
古典音樂的搖籃。
音樂裝飾起來的城市。
幾乎一天也離不開音樂。
擁有世界歌劇中心。
3、你們是怎樣快速找到答案的?
這三句都是2——4節(jié)的第一句話,這3節(jié)都是運用先概括后具體的方式進行描寫的,這樣的寫法條理清楚,也寫得很具體。
4、在這些特點中,你對哪一點最感興趣呢?輕聲讀2——4節(jié)。
三、重點研讀。
1、學習第2節(jié)。
(1)指名讀。
(2)教師引導理解“搖籃”。
a、這是一句比喻句,把什么比作“搖籃”?
b、“搖籃”是什么意思?(我們最初成長的地方)。
c、維也納是歐洲古典音樂的搖籃,那是因為——。
(3)利用圖片、抓重點字詞引導理解,補充簡介音樂家。(出示圖片:海頓、莫扎特、貝多芬、施特勞特……)。
(抓“許多著名的”、“都在”、“大部分”理解)。
(4)教師總結(jié):是啊,維也納曾是那些著名音樂家生活、學習、進行音樂創(chuàng)作的地方,對他們的成就產(chǎn)生了極大的影響,造就了歐洲的音樂,所以被比作搖籃。
(5)拓展延伸:少年宮是____的搖籃。
___是____的搖籃。
(6)指導朗讀第二小節(jié)。師:現(xiàn)在你覺得維也納是個怎樣的城市?(引讀第一句)。
2、學習第三節(jié)。
(1)你怎樣理解“音樂裝飾”?(用音樂裝扮)。
是的,維也納用音樂裝扮著自己。我們一起把這句話讀好了。
(2)你從哪兒體會到維也納是一座用音樂裝飾的城市呢?
a、在這兒到處……銅像或大理石像。(有沒有聽出他讀的時候主要抓住了哪些詞。)我們一起讀好這句話)(出示圖片)。
b、為了……音樂家的名字命名(出示圖片)。
c、就連王宮花園……也用鮮花……作為裝飾。(出示圖片)。
(3)是啊,維也納用音樂裝飾著自己,到處充滿著音樂的氛圍。
3、學習第四節(jié)。
(2)說話練習:維也納幾乎一天也離不開音樂,是因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因為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因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更因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指導朗讀:帶著輕松、舒暢的心情來讀好這段話。
(4)配樂朗讀。
4、學習第5、6節(jié)。
(2)交流板書:造型美觀?大?金碧輝煌??影響深遠。
a.交流歌劇院的宏偉壯觀。
交流:“1642個座位”、“567座位”、“110人的樂隊”、“金碧輝煌”“16尊大理石像”、“金光閃閃”……(出示相應(yīng)圖片欣賞)歌劇院大——抓住數(shù)字讀好相關(guān)的幾句話。歌劇院金碧輝煌——作者連用四個“金色”體現(xiàn)金碧輝煌。(出示圖片)。
歌劇院如此宏偉壯觀,老師也忍不住要和大家一起來讀一讀,引讀第5小節(jié)。
b.交流影響深遠。(這么宏偉壯觀的歌劇院一定會舉辦盛大的音樂會,讓我們來讀一讀最后一小節(jié))。
教師引讀:“每年除夕,……。一年一度的文化節(jié)期間,……。”引導學生深入體會歌劇院中濃濃的音樂氛圍,感受到歌劇院在全世界影響巨大。
(3)世界上所有的樂團、知名的歌唱家都以在此演出為榮。齊讀這兩節(jié)。
(4)小結(jié):國家歌劇院金碧輝煌、宏偉壯觀,給維也納戴上了璀璨的光環(huán),讓音樂之都名聲遠揚,她無愧為“世界歌劇中心”。
四、總結(jié)課文。
2、學完課文,你一定會對美麗的音樂之都維也納由衷地贊嘆吧!學做小導游,介紹維也納。
3、課后作業(yè):搜集有關(guān)介紹世界名都的資料,同學之間相互交流。
板書設(shè)計:
古典音樂的搖籃。
音樂裝飾起來的城市。
擁有世界歌劇中心。
(造型美觀?大?金碧輝煌??影響深遠)。
總起?????????????????????????分述。
教學效果反饋:
課文內(nèi)容集中、條理清楚,大部分自然段都采用了典型的先概括后具體的寫法,是一篇適合學生自模仿的范文。第4節(jié)內(nèi)容不深,語言優(yōu)美,在熟讀課文之后,讓學生積累其中的好詞佳句。第5節(jié)對國家歌劇院“金碧輝煌”這一特點進行介紹時,采用了總分總的寫作結(jié)構(gòu),也是進行“讀寫結(jié)合”訓練的抓手。
音樂之都維也納的說課稿篇十八
教學目標: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第三、四自然段。
2、作者通過總分的結(jié)構(gòu)方式,引導學生理解維也納是音樂之都的原因。
3、訓練學生的理解能力和言語表達的能力。
4、能聯(lián)系課文內(nèi)容,理解文中描寫維也納這座音樂都市的人們酷愛音樂的語句,感受維也納濃厚的音樂氛圍,培養(yǎng)學生喜愛的情趣。
教學重點:通過對生動形象的語言文字的朗讀、交流、體會,了解維也納被稱為“音樂之都”的原因和維也納歌劇院、“金色大廳”在全世界的影響。
教學難點:體會維也納是歐洲古典音樂的搖籃和維也納人酷愛音樂的特點,感悟異國情調(diào)和異域城市,構(gòu)建“音樂之都”,體驗音樂真諦,陶冶美的情操,進一步激發(fā)學生喜愛音樂的情趣。
教學時間:2課時。
課前預習:
1、讀準下列詞語:
摻和和氣??一屢屢樓房鏤花。
2、理解下列詞語:鏤花北麓摻和。
3、讀熟課文,思考:課文從哪幾個方面具體介紹了維也納是“音樂之都”的呢?
4、讀了課文,你還有什么問題?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1、春天到了,又是個百花盛開的季節(jié),載著這美好的春光,聽著優(yōu)美的樂曲,今天讓我們踏上維也納之旅,去感受音樂之都的魅力!一起讀課題。
2、那么維也納究竟在哪?又是個怎樣的地方呢?
出示畫面,出示第一小節(jié)內(nèi)容,指名讀。
你覺得維也納是個怎樣的地方?
我們要把這么優(yōu)美的景色通過你的朗讀表達出來。(齊讀)。
說明:充滿激情的導入,讓人未見其行,先問其聲。
二、初讀感知,提出問題。
2、交流:(1)維也納是歐洲古典音樂的搖籃。
(2)維也納是一座用音樂裝飾的城市。
(3)維也納幾乎一天也離不開音樂。
(4)在維也納,歌劇院、音樂廳星羅棋布,其中以創(chuàng)建于1869年的維也納國家歌劇院最為著名,被稱為“世界歌劇中心”。
說明:學習文章首先對課文有整體的認識,理清文章的線索。
大致為以下問題:
(1)為什么說維也納是歐洲古典音樂的搖籃?
(2)為什么說維也納是一座用音樂裝飾的城市?
(3)為什么說維也納幾乎一天也離不開音樂?
(4)為什么國家歌劇院被稱為“世界歌劇中心”?
4、想知道答案嗎?讓我們來學習課文。請你選擇你最感興趣一個問題,認真仔細地讀課文,將自己讀后的感受在小組中交流。
5、學生自由選擇瀏覽,朗讀,交流感受。
說明:提問是本單元的重點訓練的學習方法,讓學生在學習中學習提問,并對學生的問題進行篩選,羅列出關(guān)鍵問題,這樣既教會了學生怎樣提問又指導學生如何對問題進行歸類,篩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