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記憶力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衰退,寫作可以彌補記憶的不足,將曾經(jīng)的人生經(jīng)歷和感悟記錄下來,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憶。寫范文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yōu)秀范文,歡迎大家分享閱讀。
漢語拼音大寫字母表篇一
最早研究漢語拼音的是意大利人利馬竇,他是天主教耶穌會的傳教士,在1605年(明萬歷三十三年)出版了《西字奇跡》一書。后來人們從這本書的文章里整理出了他的拼音方案。這是世界上最早用拉丁字母拼寫漢語的嘗試。此后,法國人金尼閣(也是傳教士)在杭州出版了《西儒耳目資》,這本書里的拼音方案是利馬竇方案的修訂版。
19世紀末中國人自己開始研究漢語拼音。1892年福建人盧戇章出版了《一目了然初階》,這本書里的拼音方案是中國人創(chuàng)制的第一個拼音方案。此后,不斷有人擬定各自的拼音方案。
1913在北京召開了“讀音統(tǒng)一會”,這次會議上通過了“注音字母”,1918年,當時的教育部公布了“注音字母” 。“注音字母”是漢字筆畫式的。
1928年大學院院長蔡元培正式公布了《國語羅馬字拼音法式》?!皣Z羅馬字”完全采用了26個拉丁字母。
1931年在蘇聯(lián)海參崴舉行的“中國新文字第一次代表大會”上產(chǎn)生了“拉丁化新文字”。又稱“北方話拉丁化新文字”,簡稱“北拉” 。
1958年2月11日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正式批準公布了《漢語拼音方案》。
1977年聯(lián)合國第三屆地名標準化會議認為,"《漢語拼音方案》在語言學上是完善的,用于中國地名的羅馬字母拼法是最合適的",通過了"采用漢語拼音作為中國地名羅馬字母拼法的國際標準"的決議;
1979年聯(lián)合國秘書處決定采用漢語拼音作為在各種羅馬字母文字中轉(zhuǎn)寫中國人名和地名的標準;
1982年國際標準化組織將《漢語拼音方案》作為中文文獻羅馬字母拼寫的國際標準。新加坡、馬來西亞政府采用《漢語拼音方案》作為本國華語的拼音方案。英文等羅馬字母文字中吸收了用漢語拼音拼寫的中國人名、地名及其他專有名詞,英、美等國出版的權(quán)威工具書中大量收錄這類詞語,英、德等多個國家出版的地圖中采用漢語拼音拼寫中國地名,美國國會圖書館和歐洲一些國家的圖書館采用漢語拼音拼寫中文圖書目錄。
2000年,九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八次會議審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確定了《漢語拼音方案》作為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拼寫和注音工具"的法律地位。
2012年,《國家中長期語言文字事業(yè)改革和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確定了到2020年的工作目標,明確指出要使"漢語拼音更好地發(fā)揮作用"。
漢語拼音大寫字母表篇一
最早研究漢語拼音的是意大利人利馬竇,他是天主教耶穌會的傳教士,在1605年(明萬歷三十三年)出版了《西字奇跡》一書。后來人們從這本書的文章里整理出了他的拼音方案。這是世界上最早用拉丁字母拼寫漢語的嘗試。此后,法國人金尼閣(也是傳教士)在杭州出版了《西儒耳目資》,這本書里的拼音方案是利馬竇方案的修訂版。
19世紀末中國人自己開始研究漢語拼音。1892年福建人盧戇章出版了《一目了然初階》,這本書里的拼音方案是中國人創(chuàng)制的第一個拼音方案。此后,不斷有人擬定各自的拼音方案。
1913在北京召開了“讀音統(tǒng)一會”,這次會議上通過了“注音字母”,1918年,當時的教育部公布了“注音字母” 。“注音字母”是漢字筆畫式的。
1928年大學院院長蔡元培正式公布了《國語羅馬字拼音法式》?!皣Z羅馬字”完全采用了26個拉丁字母。
1931年在蘇聯(lián)海參崴舉行的“中國新文字第一次代表大會”上產(chǎn)生了“拉丁化新文字”。又稱“北方話拉丁化新文字”,簡稱“北拉” 。
1958年2月11日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正式批準公布了《漢語拼音方案》。
1977年聯(lián)合國第三屆地名標準化會議認為,"《漢語拼音方案》在語言學上是完善的,用于中國地名的羅馬字母拼法是最合適的",通過了"采用漢語拼音作為中國地名羅馬字母拼法的國際標準"的決議;
1979年聯(lián)合國秘書處決定采用漢語拼音作為在各種羅馬字母文字中轉(zhuǎn)寫中國人名和地名的標準;
1982年國際標準化組織將《漢語拼音方案》作為中文文獻羅馬字母拼寫的國際標準。新加坡、馬來西亞政府采用《漢語拼音方案》作為本國華語的拼音方案。英文等羅馬字母文字中吸收了用漢語拼音拼寫的中國人名、地名及其他專有名詞,英、美等國出版的權(quán)威工具書中大量收錄這類詞語,英、德等多個國家出版的地圖中采用漢語拼音拼寫中國地名,美國國會圖書館和歐洲一些國家的圖書館采用漢語拼音拼寫中文圖書目錄。
2000年,九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八次會議審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確定了《漢語拼音方案》作為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拼寫和注音工具"的法律地位。
2012年,《國家中長期語言文字事業(yè)改革和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確定了到2020年的工作目標,明確指出要使"漢語拼音更好地發(fā)揮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