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乱码视频,日韩 欧美 国产 动漫 一区,97在线观看免费视频播国产,中文字幕亚洲图片

      1. <legend id="ppnor"></legend>

      2. 
        
        <sup id="ppnor"><input id="ppnor"></input></sup>
        <s id="ppnor"></s>

        小學音樂實踐課堂活動方案(優(yōu)秀14篇)

        字號:

            方案的設(shè)計應(yīng)該考慮到各種可能情況,并對應(yīng)采取相應(yīng)的措施。在制定方案時,我們應(yīng)該考慮到不同利益相關(guān)方的需求和意見。方案的制定是一個全員參與和協(xié)同的過程,大家可以共同討論和完善方案內(nèi)容。
            小學音樂實踐課堂活動方案篇一
            二、新課導(dǎo)入:
            三、學唱歌曲
            1、教師有表情的演唱歌曲
            2、請學生談?wù)剬Ω枨母惺?。如:在歌曲中聽到了什?聽了以后有什么感覺。
            3、再次感受音樂,老師彈琴,請學生用自己最喜歡的動作和最能表現(xiàn)快樂情緒的動作來跟音樂律動。
            4、師帶讀歌詞
            5、讀歌詞游戲:師讀歌詞,請學生在間奏處的地方有節(jié)奏的用拍手或跺腳的方式來為歌曲伴奏。
            6、學唱第一段,跟琴默唱――輕聲跟琴唱
            7、跟老師的伴奏,完整的演唱第一段。
            8、用同樣的方法學習2―4段
            9、有感情的完整的演唱全曲。
            四、律動表演
            生在老師的帶領(lǐng)下,進行表演,老師也可以啟發(fā)學生根據(jù)歌曲內(nèi)容進行分組創(chuàng)編動作。
            五、小結(jié)
            小學音樂實踐課堂活動方案篇二
            教學內(nèi)容:
            學唱歌曲《吹起羌笛跳鍋莊》,為歌曲伴奏,隨歌聲舞蹈。
            教學目標:
            1.加深學生對少數(shù)民族善良、樸實、豪放、能歌善舞的特點的認識。
            2.學會歌曲《吹起羌笛跳鍋莊》,在唱歌、伴奏、跳鍋莊舞諸項音樂活動中能大膽投入、熱情表現(xiàn)。
            教學過程:
            1.導(dǎo)入:請同學們看羌族人民的服飾(出示圖片),再看羌笛的圖片(出示圖片),介紹羌族。
            2.學唱歌曲《吹起羌笛跳鍋莊》。
            (1)欣賞歌曲范唱錄音(兩遍),請同學們說說聽后的感受。
            (2)集體朗讀歌詞,隨錄音輕聲哼唱歌詞。
            (3)學唱前16小節(jié)歌譜,引導(dǎo)學生“發(fā)現(xiàn)”后面8小節(jié)與前面8小節(jié)基本相同。
            (4)背唱第一段歌詞,并隨伴奏帶放聲歌唱。
            3.用課堂打擊樂器為歌曲伴奏。
            4.學習幾個鍋莊舞的動作,歡快起舞。
            5.小結(jié)。
            第二課時。
            教學內(nèi)容:
            欣賞管弦樂合奏《瑤族舞曲》、用課堂樂器演奏《瑤族舞曲》主題,并用打擊樂器伴奏。
            教學目標:
            1.能專心欣賞、聽出《瑤族舞曲》三個部分速度和音樂情緒的不同,并能順利完成課本上的填寫練習。
            2.能背出《瑤族舞曲》的主要主題,并能用課堂樂器演奏,能隨《瑤族舞曲》的主題音樂做聲勢練習。
            教學過程:
            1.導(dǎo)入:介紹瑤族,看瑤族人民的服飾(出示圖片)和他們載歌載舞歡度節(jié)日的情景(出示圖片)。
            2.欣賞管弦樂合奏《瑤族舞曲》。
            (瑤族舞曲》描寫在節(jié)日之夜,瑤族人民載歌載舞盡情狂歡的情景。樂曲分為三個部分,課本中列出的是第一部分中的兩個主題,主題a非常優(yōu)美動聽,主題b矯健活躍。學生隨教師琴聲輕聲歌唱,反復(fù)多次,要求邊學唱邊記憶。
            (2)欣賞樂曲的第一部分請學生靜靜欣賞樂曲的第一部分,提示兩個不同主題的進入。
            (3)欣賞樂曲的第二部分。
            (4)欣賞樂曲的第三部分這一部分是第一部分的重現(xiàn),但氣氛越來越熱鬧,并加了一個結(jié)尾,結(jié)尾的音樂速度更快,力度更強,表現(xiàn)歌舞達到_,全曲在熱烈歡暢的情緒中結(jié)束。
            (5)完整地聽賞一遍《瑤族舞曲》。
            3.用課堂樂器演奏主題a。
            4.小結(jié)。
            第三課時。
            教學內(nèi)容:
            歌曲《阿嘍嘍》。
            教學目標:
            1.能富有表情地演唱歌曲《阿嘍嘍》,初步學會這首歌曲的歌譜。
            2.能為歌曲設(shè)計多種演唱形式。
            教學過程:
            1.導(dǎo)入。
            2.學唱歌曲《阿嘍嘍》。
            (1)聽賞范唱錄音數(shù)遍,使學生對歌曲有初步的印象。
            (2)討論歌詞,理解歌詞,特別要理解歌詞中“它是我指路,它聽我的話”中“我”字的含義,這個“我”不是指一個人,而是指整個彝鄉(xiāng)的人民。
            (3)跟著范唱錄音輕聲學唱歌詞。
            (4)跟著伴奏帶放聲歌唱,要求唱出自豪、熱情的感情,但要控制好聲音,防止喊唱。學生演唱時教師可以指揮來提示速度和強弱。
            3.學唱歌譜:教師大聲唱譜學生輕聲唱譜的方式。
            4.為歌曲設(shè)計演唱形式。
            小學音樂實踐課堂活動方案篇三
            提高音樂教師的科研能力和教育教學水平,促進墾區(qū)藝術(shù)教育的發(fā)展,整體提升我區(qū)中小學生的藝術(shù)素養(yǎng)。加強校際間音樂教研活動的交流,使教研活動更具影響力和廣泛性,,為教師的成長和發(fā)展搭建平臺。
            加大以校為本的教研制度的落實力度;開展“觀課、議課”“有效課堂”等開放式教研活動。以提高我區(qū)中小學音樂課堂教學的質(zhì)量為工作的出發(fā)點;以教師所面對的具體問題為研究主題,提升教師的學習意識、研究意識,幫組教師走專業(yè)自主發(fā)展的道路,從而帶動學科的整體發(fā)展。
            1、教研活動中心組(由常務(wù)理事、兼職教研員,名師,教學能手,學科骨干組成)負責研究確定主題教研活動的內(nèi)容、形式,發(fā)言人等相關(guān)內(nèi)容。
            2、教研活動要突出《主題性、主體性、研究性》教研特色。
            3、每次教研活動要突出一個主題,由活動承辦單位的音樂教師承擔。
            講座培訓、研討課、評析、討論、座談和交流等。
            承擔主題教研活動的單位,要完成主題教研活動報告書,報告書包括以下內(nèi)容:
            1、活動的思路框架(主題、主辦單位、活動的目的意義、活動的內(nèi)容、活動的呈現(xiàn)形式、活動具體分工安排)
            2、活動的策劃設(shè)計(人員分工、主要素材、主要環(huán)節(jié))
            3、活動流程及展示(主要活動過程、精彩片斷記錄、評議和發(fā)言、爭議的問題、最后的共識和結(jié)論)
            4、活動的評議反饋(活動的收獲、困惑、評議)
            5、活動的總結(jié)反思(活動的規(guī)模、效果、優(yōu)點和不足、反思活動目的意義的落實和理念的差異)附錄(活動資料、教案、表格及調(diào)查、活動數(shù)碼照片、案6、例分析)
            小學音樂實踐課堂活動方案篇四
            為了搭建展示學生才藝特長的平臺和陽光精神面貌,營造積極向上、健康活潑的校園文化,讓學生親近藝術(shù),展現(xiàn)朝氣的少年的.健康形象,同時立足舞臺向更多的音樂愛好者發(fā)出邀請,使更多的學生與音樂交上朋友,特舉辦此次音樂會。
            “賀新年音樂會
            多媒體教室
            四年級全體同學及任課老師
            12月31日下午(如有特殊情況另行通知)
            1、選好主持人(兩男兩女,每班選一對組持人)。
            2、每個班同學分成幾個小組,每個小組都必須準備好節(jié)目,而且要保證有一定的質(zhì)量。歌唱類可以是聯(lián)唱、小組唱、大合唱、表演唱、器樂伴奏唱、歌伴舞等,舞蹈,相聲,小品等。老師也會準備一個節(jié)目。
            3、提前一周上報節(jié)目,主持人在老師的指導(dǎo)下寫好節(jié)目串詞并提前預(yù)演。
            4、布置音樂會會場,每個班從賣廢紙的班費中拿出一部分錢買點零食,但要注意不要破壞教室衛(wèi)生。
            5、微機老師準備好音響設(shè)備
            6、評出優(yōu)秀演員,優(yōu)秀節(jié)目,并且頒發(fā)獎品以示鼓勵。
            小學音樂實踐課堂活動方案篇五
            我班三年級學生,地處農(nóng)村,接觸音樂較晚,音樂氛圍不濃,音樂的基礎(chǔ)薄、樂感不強。小學三年級學生還沒有形成一定的音樂意識,但通過教學希望他們能隨之增強他們的音樂意識,逐步提高他們的音樂素養(yǎng)。三年級的學生們慢慢已有自己的主見,音樂會能進一步激發(fā)他們對音樂的興趣,進而提高學生對不同音樂情緒的感受和表現(xiàn)欲望。所以在每一次音樂會中都希望能增強他們的自信心和更熱愛生活。
            班級音樂會的活動方案為:
            1、培養(yǎng)學生對美的感受力,激發(fā)學生的興趣,促使孩子們的全面發(fā)展。
            2、寓教于樂,倡導(dǎo)學生自主、合作的學習和生活能力。
            3、營造和諧、團結(jié)的班級氛圍。
            4、多表揚,讓他們在活動中找到樂趣和自信;多鼓勵,讓他們在活動中展現(xiàn)自我;多合作,讓他們在活動中和睦相處。
            三年級教室。
            全班學生及教師
            1、全班分成五小組,并選一名或多名主持人。
            2、確定活動內(nèi)容,制定節(jié)目單:
            (1)節(jié)目內(nèi)容:要求內(nèi)容健康,積極向上節(jié)目。可以是本學期
            教材內(nèi)容,也可選擇自己最喜歡的`。
            (2)節(jié)目形式:包括唱歌、器樂表演、舞蹈等。
            (3)節(jié)目人數(shù):根據(jù)節(jié)目需要,可以自由搭配,形式不拘。
            (4)自愿報名,節(jié)目單由主持人完成。
            3、活動準備:節(jié)目的排練要利用課余或周末時間進行。
            4、活動形式:放手讓學生自己去演,教師稍作點評,多給鼓勵
            5、活動總結(jié):表揚好節(jié)目;鼓勵膽小生;夸獎進步者。
            1、學校的場地和條件跟不上時代的進步;
            2、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有待提高;
            3、學生的表演能力和上臺的信心不夠;
            4、學生的合作能力、組織能力有待提高。
            1、大方面來說,學生音樂會是提高全民音樂素養(yǎng)的重要一環(huán)。
            2、通過班級音樂會培養(yǎng)了學生的集體榮譽感,融洽了師生、生生的情感。
            3、班級音樂會是構(gòu)建和諧班級的一種重要方法。
            4、班級音樂會給了學生展現(xiàn)自我的平臺,增強了學生的自信心。
            5、提高了學生的綜合能力,是素質(zhì)教育不可缺少的。
            小學音樂實踐課堂活動方案篇六
            1、聽賞小提琴獨奏《大?!罚寣W生能夠聽辨“獨奏”這一形式。
            2、歌曲,并能基本掌握力度“f”及漸強、漸弱在歌曲中的表達。
            3、歌曲對比,讓學生領(lǐng)悟不同歌曲的情感處理。
            4、歌曲《大海》,讓學生能感悟詞曲中蘊含的“美”。
            1、f”,及漸強、漸弱的在歌曲中的表達。
            2、學生進行鑒賞能力的培養(yǎng)和情感表達。
            多媒體、鋼琴(電子琴)、錄音機、打擊樂器等。
            一課時
            第一課時
            一、組織練習:
            聽音樂做動作,按位置坐好。
            二、導(dǎo)入新課:
            2、聽讀讀,感受歌曲旋律。
            (1)師:大海那么美,我們安靜欣賞一首獨奏曲《大海》。
            師:播放小提琴獨奏《大?!?,請安靜地閉上眼聆聽(并說其旋律特點,出什么樂器演奏。)
            (2)出示大海歌詞,請同學加上伴奏音樂有感情的輕聲朗誦。(展開對大海的描述,感覺語言美。)
            (3)展示大海的有關(guān)圖片,欣賞大海的美。
            3、學唱歌曲。
            (1)用:“嗚”來模唱一下這首歌曲旋律。(可要求學生做一些身體搖擺等的動作表現(xiàn)曲子的優(yōu)美,積累三拍子的感覺。)
            (2)可用手模仿海螺的形狀,再用“嗚”吹出歌曲旋律。(注意要輕點,優(yōu)美的感覺)
            (3)根據(jù)歌曲的旋律畫出旋律線,例如:波浪形……(請學生用手模仿畫線來感受旋律的`美。)
            (4)把歌詞加在旋律里唱一唱。
            (5)聽錄音范唱,要求學生輕聲范唱。
            (6)學生跟琴范唱歌曲
            4、游戲。
            (1)回聲的游戲。師:海浪是怎樣沖上岸的呢?沖上來的聲音很大,退回去的聲音很小……(像回聲)老師唱前一句,生接后面一句。交替做“回聲”的練習。
            (2)為歌曲伴奏。師:浪花的聲音是怎樣的?怎樣表示合適些?(引導(dǎo)學生用紙抖動的聲音來模仿海浪的聲音效果,)師:請你們抖動紙的聲音為我伴奏好嗎?(注意傾聽個聲中的強弱和樂句的韻律。)
            6、圖畫表現(xiàn)大海的美。老師有很多材料,(藍色的綢布,海鷗,小魚,海船……)請同學上來給我設(shè)計,拼貼出一幅美麗的大海圖畫。
            三、小結(jié)
            作業(yè)布置:復(fù)習歌曲
            板書:課題《大?!?BR>    美麗大海圖畫
            小學音樂實踐課堂活動方案篇七
            冬天漆橋中心小學諸榮華。
            以一段冬景的幻燈導(dǎo)入。
            師:很美的一段視頻,看過之后同學們有什么想說的么?生發(fā)言。
            師:圣誕節(jié)過了,元旦節(jié)也過了,寒潮來了,天氣冷了,這已經(jīng)是冬天了。我們本次的綜合實踐活動主題就是“冬天”(板書)。
            二、思維碰撞。
            1、看到“冬天”這個詞,我最先想到的是毛主席的一首詞《沁園春雪》,其中幾句的描寫令人拍手叫絕。
            (幻燈)“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望長城內(nèi)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頓失滔滔。山舞銀蛇,原馳蠟象,欲與天公試比高。須晴日,看紅裝素裹,分外妖嬈”
            不知道同學們想到了什么?(無需考慮,想到即說)。
            生自由發(fā)言,師可以請學生用簡單的詞語或句子加以概括。
            (此處師需做調(diào)控,發(fā)散學生思維)。
            2、西方有句諺語: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如果說冬天時一本書的話,同學們都各自讀出了它不同的精彩。
            也許有的同學會想:冬天有什么好研究的,剛才我們就說的差不多了。那老師我現(xiàn)在就有個疑問想請大家解答:究竟冬天是指一年中的哪一段時間呢?(農(nóng)歷10-12月,立冬與立春之間,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你們瞧,其實咱們還遠遠未能讀懂冬天這本書呢。大家來看這組圖片(幻燈示一組動物:候鳥、留鳥)要求分類,說明原因。
            (冰雪成因、動物冬眠、樹木落葉、口呼白氣、凍瘡、冬季保健……)。
            師視學生發(fā)言情況出示預(yù)備圖片資料:雪、冬季運動、冬景……。
            備用引導(dǎo)幻燈:
            雪(上課前我們已經(jīng)欣賞過一段美麗的冬景了,同學們再來看看這個幻燈片,……看過之后同學們想到了什么,你認為有什么是你感興趣并值得研究的,設(shè)想學生可能提出,雪花的形成、形狀,雪美但也會造成不便……師:瑞雪兆豐年再引)。
            運動(來看這組圖片,也許它會幫組你們想到更多……知道老師想說的是什么了么?冬奧會)。
            3、同學們發(fā)現(xiàn)了許多值得研究的內(nèi)容,那么你能說說自己打算用什么方法去研究嗎?
            (實踐、攝影、觀察、采訪、調(diào)查統(tǒng)計、繪畫……)。
            三、歸納研究小主題并選擇。
            1、同學們剛剛提出了很多問題,那都等待著我們?nèi)フ{(diào)查研究,但這么多問題太瑣碎,該怎辦?(分類匯總)。
            師生歸類,師當場用卡片標出小主題。
            預(yù)設(shè)小主題:
            動物的冬天、植物的冬天、冬季保健、冬天的氣候(冬季氣候與生活)、冬季運動(我們的冬天)。
            2、以問題的提出,輔以學生興趣和研究便利條件進行選題分組。
            四、制定研究計劃(視時間情況酌情安排)。
            1、師:想要進行高效的研究就必須得制定一個可行的研究計劃,大家不用按小組坐,我希望每位同學在制定個人研究計劃之前都以研究組長的身份來制定本組研究計劃,讓自己對本組之后的研究有明確的把握。這個計劃需要考慮本組成員的人數(shù)、研究內(nèi)容難易、研究的方法與時間等方面。(發(fā)放表格)。
            2、計劃交流,師生共評,補充改進。
            小學音樂實踐課堂活動方案篇八
            1、歌曲:有表情地演唱《我們的田野》,使學生感受樂曲的情緒和思想內(nèi)容,感受音樂諸表現(xiàn)手段為塑造音樂形象作用,激發(fā)學生體會一首樂曲(或歌曲)如果其速度、力度等產(chǎn)生變化,其情緒也隨著產(chǎn)生變化的效果。
            2、通過以上的演唱和欣賞,進一步激發(fā)學生熱愛祖國、熱愛自然的思想感情。
            激發(fā)學生感受音樂作品的情緒,理解作品所塑造的音樂形象和所描繪的內(nèi)容。從而提高學生欣賞音樂作品的能力。
            錄音機、磁帶、小黑板、圖畫。
            一、播放音樂,學生擊拍進入教室。
            二、組織教學(略)。
            三、基本練習。
            1、發(fā)聲練習(小黑板)
            1=f2/4
            05|13|65|54|3。5|21|1―‖
            要求以平穩(wěn)的呼吸,優(yōu)美的音色發(fā)音,一氣呵成,中間不能有任何停頓,后半拍起唱為難點,發(fā)音時先弱后強。發(fā)音時,上腭自然地抬高些,使高音容易唱得圓潤、響亮些。
            2、視唱練習
            1=c2/4
            0134|5―|567i|5―|5654|31|2265|1―‖
            教師展示板書后,用教鞭指譜視唱,并指出本練習也是后半拍起唱的,同時出現(xiàn)連音線,使第二小節(jié)和第四小節(jié)的“5”時值增長,唱成二拍半。
            視唱時,先放慢速度,讓學生充分體會一下后半拍起唱的特點,然后再加快速度視唱。
            四、復(fù)習歌曲
            《我們的田野》是一首描寫田野美麗、壯觀、富饒的歌曲,歌曲曾在一九八0年獲第二次少年兒童歌曲評選一等獎。要求學生以寬廣、優(yōu)美的聲音演唱。
            (一)復(fù)習曲譜
            1、分析曲譜,指出容易唱錯的地方,
            如:第一樂句65|3。5|132|錯唱成65|3。5|132|20|
            第二樂句35|66。6|53|2―|20xx|錯唱成35|66。6|53|2―|
            第三樂句32|17|615|錯唱成32|1。7|615|
            最后12|33。3|333|25|1―|錯唱成12|33。3|25|1―|
            2、教師用鋼琴彈奏曲譜1、5段、學生隨琴聲出拍認真默唱1、5段曲譜。
            (二)復(fù)習歌詞
            《我們的田野》是一首描寫田野美好風光的歌曲,歌詞寫到:美麗的田野,碧綠的小河,巍巍的群山,金色的魚,成群的野鴨,從遠寫到近,從靜寫到動,從地面寫到天空,優(yōu)美動聽的曲譜和生動形象的歌詞融合在一起,正如一幅幅美麗壯觀的山水彩畫描繪出祖國山河的無比美麗,江山如此多驕。
            1、分析歌詞,探討如何唱好本歌
            提問、討論:同學們,請大家想一下,既然歌曲如此生動、優(yōu)美,那我們應(yīng)該如何演唱好《我們的田野》這首歌呢(主要從力度、速度、呼吸、咬字,情緒等方面入手。)2、教師播放錄音1、5段、學生認真細聽、(利用空白磁帶先錄好1、5)
            3、教師指揮,學生有表情地演唱全曲。
            六、欣賞
            啟發(fā)談話:
            同學們,今天我們欣賞的內(nèi)容是鋼琴獨奏曲,這是一首描寫田園風味的鋼琴獨奏曲,樂曲的名稱叫做《牧童短笛》。板書:《牧童短笛》。
            (一)介紹作者,作品及作品所表現(xiàn)的內(nèi)容?!赌镣痰选返淖髡呓匈R綠汀,他是我國的音樂家,《牧童短笛》是他的代表著,作于一九三四年。
            (二)“聽”完全曲,“聽”后回答下列問題:
            1、《牧童短笛》,由幾個樂段組成?它們的情緒怎樣?(分成三個樂段)。
            第一樂段速度徐緩,旋律悠揚;
            第二樂段速度歡快,旋律流暢;
            第三樂段是第一樂段的完全再現(xiàn)。
            (三)分段分析,分段講解,分段欣賞全曲
            第一樂段。1=g,4/4拍,這一樂段用對位手法寫成,在這一樂段里,教師啟發(fā)學生想象,引導(dǎo)學生理解樂曲所表現(xiàn)的內(nèi)容;樂曲的兩個聲部此起彼落,正如兩個小牧童在牛背上對歌。
            再播放錄音第一樂段。
            第二樂段
            這一樂段由上面的c調(diào)轉(zhuǎn)到g調(diào),由4/4拍轉(zhuǎn)到2/4拍,速度明顯加快,通過聽、講、想、討論,讓學生自己去感受和理解作品。對于想象豐富、發(fā)言大膽的同學要鼓勵、表揚,(如:有的學生認為兩個牧童不是在田野里互相追逐嬉戲,而是從牛背上下來,兩個人在打水仗)。這一樂段要聽后再分析。
            第三樂段
            (四)欣賞全曲
            分段分析,分段欣賞全曲后,教師應(yīng)讓學生完整無缺地把全曲“聽”一遍,以便學生加深對全曲(整體)的印象,這一遍,教師不能在中間作任何插話,以免打斷學生的思路。
            (五)討論、談體會
            七、課堂小結(jié)及布置作業(yè):
            養(yǎng)成安靜聆聽音樂的好習慣,積極參與體驗樂曲帶給人們的不同的情緒。
            小學音樂實踐課堂活動方案篇九
            1、能感受到歌曲《涼山之最》歡快熱烈的情緒,初步了解涼山彝族的相關(guān)風俗文化與歌曲的關(guān)系。
            2、能用明亮的聲音自信地演唱《涼山之最》。
            3、能嘗試創(chuàng)編簡單的舞蹈動作表演《涼山之最》,能與同伴愉快合作,進行歌表演。
            《涼山之最》。
            學唱歌曲并進行歌表演。
            課件、電子琴。
            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dǎo)課。
            1、導(dǎo)入課題。
            師:同學們,我國是一個多民族國家,各個民族都有其獨特的特色和風土人情。今天老師就帶領(lǐng)同學們走進四川,去大涼山的彝家看一看。
            2、明確目標。
            請大家欣賞一段視頻和圖畫,看完后說說彝族是個什么樣的民族,有什么特點。(播放課件“大涼山彝族風光”)。
            3、效果預(yù)期。
            比較一下,那里的景色、建筑、服飾與我們漢族有什么不同。
            二、民主導(dǎo)學。
            1、任務(wù)呈現(xiàn)。
            (1)聽一聽。
            聆聽歌曲《涼山之最》,讓學生說說感受,教師及時補充。
            歌曲歡快而有熱情,具有非常濃郁的民族舞蹈風味,一聽音樂身體就想跟著律動起來。
            (2)動一動。
            教師示范舞蹈(播放歌曲伴奏,教師隨音樂展示“達體舞”基本舞步)。
            彝族“達體”為“跺地”之意?!斑_體舞”就是從彝族傳統(tǒng)歌舞藝術(shù)百花園中提煉、規(guī)范、編創(chuàng)而成的一種集體舞或廣場舞。
            學生學習基本舞步。
            “達體舞”基本舞步:雙腳分左右走恒拍,雙手劃圈,在樂句結(jié)束處撩腳,多人舞蹈可以手牽手。
            師生一起隨樂走基本舞步。(播放歌曲伴奏,師生共同隨樂舞蹈)。
            2、自主學習。
            (1)說一說。
            學生說一說。
            解說涼山的三個之“最”——最美麗的“加師瓦拉”(披氈)、看的.“日麻杏兒布”(帽子)、聽的“土什火合”(口弦),結(jié)合實際分別介紹和補充。
            (2)畫一畫。
            師:跳完大涼山熱情洋溢的達體舞,接下來讓我們隨著音樂跟老師一起來畫一畫音樂旋律線,看一看這首歌曲的旋律有什么特點,聽一聽這首歌曲由幾個樂句組成。
            學生隨樂哼唱畫旋律線(感受旋律特點和歌曲結(jié)構(gòu))。
            (3)唱一唱。
            師:大涼山彝家人真了不起,有這么多民族稀世珍寶,接下來我們就用歌聲來贊一贊能歌善舞、熱情善良的彝族人。
            (教師彈琴,引導(dǎo)學生用“l(fā)u”模唱。)。
            a、教師領(lǐng)唱,學生合。師:剛才我們這樣的演唱形式叫什么?(領(lǐng)唱)。
            b、男女生各唱一句。師:這次又是什么演唱形式?(對唱)。
            c、大家一起唱。師:這種演唱形式是?(齊唱)。
            d、邊跳邊唱。師:這次是?(表演唱)。
            3、展示交流。
            教師指導(dǎo)學生唱出強弱和舞蹈的感覺。
            三、檢測導(dǎo)結(jié)。
            1、目標檢測——設(shè)計表演方案。
            師:能歌善舞的彝族人邀請我們?nèi)⒓铀麄兊捏艋鹜頃?,你們能根?jù)歌曲創(chuàng)編一個節(jié)目嗎?可以從演唱人數(shù)、演唱形式以及歌詞等方面想一想各段的表演動作設(shè)計。
            (1)議一議。
            引導(dǎo)學生分組討論,并確定表演設(shè)計方案,從演唱人數(shù)、演唱形式以及歌詞等方面進行各段的表演動作的創(chuàng)編。
            (2)排一排。
            學生根據(jù)本組討論的方案,分組進行簡單的排練。教師注重引導(dǎo)學生合理安排表演人數(shù)和角色扮演及若干道具的準備。
            2、結(jié)果反饋——演一演。
            分組表演,各組首先介紹自己的表演方案。然后根據(jù)各組的表演情況從聲音、表演人數(shù)、舞蹈動作、表演方式和表情等方面進行客觀評價,以提高學生的表演興趣。
            3、反思交流。
            師:今天老師和同學們共同走進涼山彝族,領(lǐng)略了彝族獨特的風情,感受了彝族火熱的音樂、舞蹈,希望同學們喜歡上彝族,并在課后多了解彝族及其他少數(shù)民族的風土人情和音樂。
            小學音樂實踐課堂活動方案篇十
            為拓展同學們的視野,鞏固學習中學到的知識,做到實踐與理論相結(jié)合;為給同學們提供更多的訓練機會,提供更多表現(xiàn)自我的平臺,擬定以下方案。
            一.成立興趣小組。
            充分利用班里的人才資源,營造互相學習的氣氛,成立個興趣小組,并設(shè)負責人全面負責該小組。同學們可自由參加,互相學習,從現(xiàn)在抓起,認真學習,積累節(jié)目,積累更多的實踐經(jīng)驗,為日后爭取更多演出機會,為日后找工作作好充分準備。
            (1)舞蹈組負責人:
            (2)聲樂組負責人:
            古箏組負責人:
            笛子組負責人:
            (3)樂器組鋼琴組負責人:
            小提琴組負責人:
            (4)ban隊負責人:
            二.活動進行要求。
            1.負責人必須認真負責,安排好每周的排練時間,保證每周至少又一次的排練時間,并要寫一份詳細的排練報告。
            2.各小組組員必須認真排練,應(yīng)大膽爭取實踐機會。
            3.為更好實施方案,希望同學們不要參加多個小組,要根據(jù)自身情況合理安排時間。
            4.在排練期間,不可以無故缺席;不可以刁難負責人,負責人野不可以針對某些組員,必學互相尊重,互相學習,。
            三.邀請指導(dǎo)老師。
            附:
            在校期間,避免不了班會費的支出,在舉行這些實踐小組活動時,也避免不了經(jīng)費的支出。為減輕班會費的負擔,為幫助活動計劃的順利進行,因此作出以下說明。
            1.若活動過程中出現(xiàn)經(jīng)費問題,需要班會費的支援,可向班里素拓小組提出申請,再由素拓小組提出舉行全班會議,并與班主任商量,經(jīng)集體商量后給予結(jié)果。
            2.每組小組參加了活動,須告知素拓小組?;顒又械玫降幕仞伣?jīng)費,必須獻出三分之一或二分之一或以上的回饋費用作為班會費。
            小學音樂實踐課堂活動方案篇十一
            聲部間的均衡。
            分聲部學唱歌曲。
            一、學唱歌曲。
            1.教師以副歌的第一句范唱為導(dǎo)入:
            (1)設(shè)問:這首歌的歌名叫什么?是哪個國家的歌曲?歌曲描寫的是什么情景?
            (2)教師歸納:美國歌曲《鈴兒響叮當》,因是人們在冬季滑雪橇時所唱,又名《雪橇歌》;又因為是冬天的歌曲而逐漸演變?yōu)槭フQ節(jié)等節(jié)日歌曲。它深受廣大人民喜愛,長期被當作美國民歌。
            2.聆聽歌曲范唱。
            提示:這是一首二聲部合唱曲,大家對第一聲部的曲調(diào)都很熟悉,但第二聲部是很重要的,不然,歌曲表現(xiàn)就不豐滿,因此大家要仔細聽第二聲部。這歌曲的學唱,采用自由報名參加某一聲部的學唱。想多學一點,音準有把握的同學希望你們報名低聲部,望大家考慮后回答。
            3.學唱曲調(diào)。
            (1)分聲部。自由坐成二個聲部的座位,教師盡量尊重學生的選擇,適當做思想工作進行調(diào)整,要注意聲部人數(shù)的平衡。
            (2)教師重點輔導(dǎo)第二聲部。
            (3)先學習副歌部分的8小節(jié)。從讀譜上,在五年級是沒有困難的。主要是三度、四度的.二聲部音準與和諧,尤其是低聲部,所以在學唱中教師多幫助低聲部,鼓勵他們的自信心。分聲部唱都沒問題,合成時,往往低聲部把握不住,教師這時要給予支持,因此,多合成,多聽,感受是惟一的辦法。當這8小節(jié)成功時,他們就樹立了信心,就有成功的喜悅,這是本歌學習的關(guān)健處。
            (4)學習主歌部分。
            主歌的開始8小節(jié)沒問題,是同聲部,只要把弱起拍唱準。問題在后8小節(jié)的低聲部。其中要唱清楚,不能混同一樣。因此在學唱主歌部分時,宜將后8小節(jié)單獨訓練,教師要多幫助低聲部唱熟練,在后8小節(jié)合成有把握后,再唱主歌部分的16小節(jié)。
            (5)全曲合成并以歡快的情緒、稍快的速度來演唱。
            二、表演歌曲。
            1、在熟練唱好二聲部合唱曲調(diào)的基礎(chǔ)上填入歌詞:注意一音一字的吐字要清晰而歡快。
            2、想像角色化的情緒,全身心投入地演唱歌曲。
            3、選用打擊樂器編創(chuàng)節(jié)奏譜,為歌曲伴奏烘托氣氛??梢苑纸M設(shè)計,全班分為四個組,每兩組分別設(shè)計主歌與副歌的伴奏,進行比較選擇,取長補短。
            4、把歌曲的開始8小節(jié)副歌曲調(diào)改編成3/4拍。教師可以提示一小節(jié)的改編,
            如:多種節(jié)奏型的變化,讓學生去發(fā)揮。
            當學生改編完后,教師要給予表揚,讓學生自己試唱后,集體評價選出1—2改編比較好的曲調(diào),全班進行試唱,并讓學生說說對不同節(jié)拍產(chǎn)生不同情緒的感受。
            5、完整地表演歌曲。
            小學音樂實踐課堂活動方案篇十二
            1、了解挪威作曲家格里格及其代表作品。
            2、欣賞兩首管弦樂曲《朝景》、《奧塞之死》。
            1、邊聽樂曲,邊想象樂曲描繪了什么景象,體會“這首樂曲給你什么樣的感受”。
            2、教師揭示題目——《朝景》,介紹樂曲創(chuàng)作背景。
            3、教師介紹挪威作曲家格里格及其代表作品。
            4、播放主題音樂,讓學生視唱主題旋律。
            5、復(fù)聽樂曲,當學生聽到主題出現(xiàn)時,用舉手的方式表示,聽后說出樂曲的哪些部分聽到了主題旋律,劃分樂曲的三個部分。
            6、找一找樂曲三個部分中演奏主題的主要樂器(小提琴、中提琴、長笛、單簧管、雙簧管)。
            1、聽樂曲,初步感受樂曲的情緒。
            2、教師介紹此曲的創(chuàng)作背景,帶領(lǐng)學生視唱第一部分的主題,感受音樂的凄涼和哀痛。
            3、副廳樂曲,感受主題在樂曲的什么地方出現(xiàn),想想前后主題發(fā)生了什么變化。
            4、欣賞完樂曲,學生討論并回答:
            (1)作曲家選擇了什么樂器組的樂器演奏全曲?
            (2)樂曲的三個部分有什么不同?其中第二部分時如何表現(xiàn)出與第1部分的不同的?
            (3)第一部分主題再現(xiàn)時,力度發(fā)生什么變化?
            1、學唱歌曲《歌聲與微笑》。
            2、欣賞歌曲《愛星滿天》。
            1、使學生了解學習本單元的意義,歌頌愛心,培育愛心。
            2、能自主學唱歌曲并設(shè)計歌曲的演唱情緒,力度等;合唱時聲部和諧、聲音優(yōu)美。
            3、能注意歌曲中段落的劃分,并通過歌聲表達出來。
            導(dǎo)入。
            1987年的中央電視臺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上來了兩位客人,一位是善良的家庭女主人,一位是身患白血病的小保姆,姑娘在女主人和鄰里的關(guān)懷、幫助下戰(zhàn)勝了病魔,他們共同述說著這一動人的故事,隨即《愛的奉獻》歌聲響起,感動了在場的觀眾和所有的電視觀眾,歌曲中的"只要你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早已唱遍了了全國。
            這一單元的名稱是"愛滿人間",我們必須從小做起、從現(xiàn)在做起,哪怕是做一件小事能使別人得到幫助,我們也應(yīng)該堅持去做,這就是我們學習這一單元的目的之一。
            這一單元的四首歌曲都是有關(guān)愛心的,有的表現(xiàn)朋友之間的愛,也有表現(xiàn)全人類的愛,本節(jié)課我們先來學唱《歌聲與微笑》。
            2、學唱歌曲。
            (1)聽一遍范唱錄音。
            (2)這首歌同學們早就聽會了,但今天我們首先來討論一下歌曲的歌詞表現(xiàn)的是什么內(nèi)容呢?(師生共同討論)。
            第一部分實際上只有兩句歌詞:"請把我的歌帶回你的家,請把你的微笑留下",歌聲與微笑架起了友誼的橋梁。第二部分是引申,描繪了"友誼花開遍地香"的情景。這首歌雖然短小,意義卻真不小。
            (3)隨教師的琴聲學唱第一部的歌譜(因為此歌大多學生已經(jīng)會唱,所以可以先學唱歌譜),隨后全體學生共同學唱歌唱部分的第二聲部歌譜,應(yīng)特別注意"3-#5"處#5的音準。
            (4)學唱第一樂段的歌詞,因?qū)W生已經(jīng)會唱,所以教學的重點應(yīng)放在對聲音的`要求上,注意低音不要壓著唱,四拍的長音要唱夠時值。
            (5)學唱第二樂段的歌詞,重點放在第二聲部(特別是最后兩小節(jié))。
            (6)二聲部合唱,是男女聲各有一半唱第一聲部,另一半唱第二聲部。
            3、欣賞歌曲。
            (1)初聽《愛星滿天》的錄音。
            (2)師生共同討論歌詞的含義,重點是"世界就是美麗的天空""我們就是美麗的天空,顆顆愛星像滿天的星星"。
            (3)復(fù)聽。
            (4)劃分段落,并找出段落內(nèi)相同或相似的樂句。
            (5)再次欣賞,鼓勵學生輕聲地跟著錄音哼唱。
            4、小結(jié)。
            這節(jié)課開始我們本學期第一單元的學習,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單元,我們要牢記這句歌詞"只要人人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
            按照教科書的要求,要背唱《歌聲與微笑》這首歌曲(也能背唱第二聲部),請同學們在課外多加練習,同時考慮為這首歌曲創(chuàng)編集體舞的動作。
            小學音樂實踐課堂活動方案篇十三
            1、復(fù)習演唱《我們的田野》。
            2、欣賞鋼琴獨奏曲《牧童短笛》。
            1、歌曲:有表情地演唱《我們的田野》,使學生感受樂曲的情緒和思想內(nèi)容,感受音樂諸表現(xiàn)手段為塑造音樂形象作用,激發(fā)學生體會一首樂曲(或歌曲)如果其速度、力度等產(chǎn)生變化,其情緒也隨著產(chǎn)生變化的效果。
            2、通過以上的演唱和欣賞,進一步激發(fā)學生熱愛祖國、熱愛自然的思想感情。
            激發(fā)學生感受音樂作品的情緒,理解作品所塑造的音樂形象和所描繪的內(nèi)容。從而提高學生欣賞音樂作品的能力。
            錄音機、磁帶、小黑板、圖畫。
            1、發(fā)聲練習(小黑板)。
            1=f2/4。
            05|13|65|54|3。5|21|1—‖。
            要求以平穩(wěn)的呼吸,優(yōu)美的音色發(fā)音,一氣呵成,中間不能有任何停頓,后半拍起唱為難點,發(fā)音時先弱后強。發(fā)音時,上腭自然地抬高些,使高音容易唱得圓潤、響亮些。
            2、視唱練習。
            1=c2/4。
            0134|5—|567i|5—|5654|31|2265|1—‖。
            教師展示板書后,用教鞭指譜視唱,并指出本練習也是后半拍起唱的,同時出現(xiàn)連音線,使第二小節(jié)和第四小節(jié)的“5”時值增長,唱成二拍半。
            視唱時,先放慢速度,讓學生充分體會一下后半拍起唱的特點,然后再加快速度視唱。
            《我們的田野》是一首描寫田野美麗、壯觀、富饒的歌曲,歌曲曾在一九八0年獲第二次少年兒童歌曲評選一等獎。要求學生以寬廣、優(yōu)美的聲音演唱。
            (一)復(fù)習曲譜。
            第三樂句32|17|615|錯唱成32|1。7|615|。
            最后12|33。3|333|25|1—|錯唱成12|33。3|25|1—|。
            2、教師用鋼琴彈奏曲譜1、5段、學生隨琴聲出拍認真默唱1、5段曲譜。
            (二)復(fù)習歌詞。
            《我們的.田野》是一首描寫田野美好風光的歌曲,歌詞寫到:美麗的田野,碧綠的小河,巍巍的群山,金色的魚,成群的野鴨,從遠寫到近,從靜寫到動,從地面寫到天空,優(yōu)美動聽的曲譜和生動形象的歌詞融合在一起,正如一幅幅美麗壯觀的山水彩畫描繪出祖國山河的無比美麗,江山如此多驕。
            1、分析歌詞,探討如何唱好本歌。
            提問、討論:同學們,請大家想一下,既然歌曲如此生動、優(yōu)美,那我們應(yīng)該如何演唱好《我們的田野》這首歌呢(主要從力度、速度、呼吸、咬字,情緒等方面入手。)2、教師播放錄音1、5段、學生認真細聽、(利用空白磁帶先錄好1、5)。
            3、教師指揮,學生有表情地演唱全曲。
            啟發(fā)談話:
            同學們,今天我們欣賞的內(nèi)容是鋼琴獨奏曲,這是一首描寫田園風味的鋼琴獨奏曲,樂曲的名稱叫做《牧童短笛》。板書:《牧童短笛》。
            (一)介紹作者,作品及作品所表現(xiàn)的內(nèi)容?!赌镣痰选返淖髡呓匈R綠汀,他是我國的音樂家,《牧童短笛》是他的代表著,作于一九三四年。
            (二)“聽”完全曲,“聽”后回答下列問題:
            1、《牧童短笛》,由幾個樂段組成?它們的情緒怎樣?(分成三個樂段)。
            第一樂段速度徐緩,旋律悠揚;
            第二樂段速度歡快,旋律流暢;
            第三樂段是第一樂段的完全再現(xiàn)。
            (三)分段分析,分段講解,分段欣賞全曲。
            第一樂段。1=g,4/4拍,這一樂段用對位手法寫成,在這一樂段里,教師啟發(fā)學生想象,引導(dǎo)學生理解樂曲所表現(xiàn)的內(nèi)容;樂曲的兩個聲部此起彼落,正如兩個小牧童在牛背上對歌。
            再播放錄音第一樂段。
            第二樂段。
            這一樂段由上面的c調(diào)轉(zhuǎn)到g調(diào),由4/4拍轉(zhuǎn)到2/4拍,速度明顯加快,通過聽、講、想、討論,讓學生自己去感受和理解作品。對于想象豐富、發(fā)言大膽的同學要鼓勵、表揚,(如:有的學生認為兩個牧童不是在田野里互相追逐嬉戲,而是從牛背上下來,兩個人在打水仗)。這一樂段要聽后再分析。
            第三樂段。
            (四)欣賞全曲。
            分段分析,分段欣賞全曲后,教師應(yīng)讓學生完整無缺地把全曲“聽”一遍,以便學生加深對全曲(整體)的印象,這一遍,教師不能在中間作任何插話,以免打斷學生的思路。
            (五)討論、談體會。
            養(yǎng)成安靜聆聽音樂的好習慣,積極參與體驗樂曲帶給人們的不同的情緒。
            小學音樂實踐課堂活動方案篇十四
            一、歌曲《巴塘連北京》《迷人的火塘》。
            二、欣賞《北京喜訊到邊寨》、《阿佤人民唱新歌》。
            本課用兩個課時。
            教學內(nèi)容:歌曲《巴塘連北京》欣賞《北京喜訊到邊寨》。
            1、培養(yǎng)學生聆聽音樂的習慣,初步了解中國民族樂器和西洋樂器;。
            2、培養(yǎng)學生了解少數(shù)民族音樂,熱愛少數(shù)民族音樂;。
            重點、難點:民族樂器與西洋樂器的區(qū)分;。
            二、到底是什么喜訊從北京傳出來呢?大家都是北京是中國的首都,是祖國的心臟,在1976年又一個重大喜訊從那里傳出來,人們聽到了這個喜訊之后是怎樣的一個心情呢?從音樂里我們可以聽出,下面完整的欣賞一遍樂曲。
            三、用手指來告訴每個段落的進入。
            四、樂曲中哪段最有力,哪段最抒情?
            五、跟著哼唱這兩段旋律;。
            六、這里還有一首和北京相關(guān)的歌曲《巴塘連北京》,一起來學唱;。
            1、認真聆聽歌曲范唱;。
            2、一起用2/4拍來指揮;。
            3、老師范唱中間比較難掌握的節(jié)奏;。
            4、學會歌曲之后加進幾個藏族舞蹈的簡單動作,邊唱邊跳;。
            課堂小結(jié):學生邊唱邊跳的能力有限,以后還要多進行這樣的訓練。
            學唱歌曲《迷人的火塘》欣賞《阿佤人民唱新歌》。
            一、簡單了解少數(shù)民族的風土人情以及他們的音樂風格。
            二、了解歌曲中切分節(jié)奏的變化。
            重點、難點:歌曲中切分節(jié)奏的變化。
            一、中國是一個擁有五十六個少數(shù)民族的國家,同學能說出多少個少數(shù)民族?
            二、今天我們要學唱的這首歌曲你能從歌詞里聽出是哪個少數(shù)民族嗎?x。
            三、聆聽歌曲范唱;。
            四、你知道火塘在侗族同胞那里象征著什么嗎?侗族同胞在喜慶節(jié)日的`晚上,生起篝火圍坐在火塘的四周唱歌跳舞,抒發(fā)他們對生活的憧憬,火塘象征著歡樂的時光。這就是侗家的風俗。
            1、老師范唱。
            3、唱歌詞,老師可以在學生唱好了第一聲部的時候,加入第二聲部的演唱。
            4、帶領(lǐng)學生唱第二聲部,尤其注意第二聲部進入時的節(jié)奏,休止兩拍,把能唱第二聲部放在一組,剩下的同學唱第一聲部,老師也帶唱第二聲部。
            5、今天我們除了了解侗族的歌曲之外,還要去另外一個少數(shù)民族那里看看,聽聽。
            7、歌曲表達了什么樣的情緒?(熱情、歡快)。
            8、歌曲最后的江三木啰是佤族的語言,表示歡樂、友好的意思;。
            課后反思:同學們對少數(shù)民族了解甚少,還要擴大這方面的知識容量。